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一个对水、肥、气、热要求较高的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繁殖方法简捷,且其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的特点,是群众喜爱的绿化树种之一[1-3],也是陕西省荒山造林、四旁植树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2001年以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深入实施,关中平原地区杨树栽植面积发展很快,如兴平市杨树面积已超过1 533.33 hm2。做好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省杨树病虫害种类较多,有200余种,其中枝干病害有溃疡病、冠缨病、干腐病、细菌溃疡病等;叶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黑斑病、灰斑病、白粉病、黑星病、花叶病等;根部病害有紫根病、根癌病等;蛀干类害虫有星天牛、粒肩天牛(俗称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叶部害虫有黄刺蛾、杨舟蛾、杨小舟蛾、杨尺蛾、杨素蛾、舞毒蛾等。常暴发成灾,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杨树营造林能否成功,科学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关键因素[4-5]。
杨树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综合工程,要成功造林,选择抗病虫的杨树品系是关键,在加强造林用苗检疫的基础上,科学栽植,加强林木抚育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以科学育苗、规范造林,加强杨树种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理病虫木、风倒木和濒死木,搞好林内卫生。
1关中平原地区杨树主要干部病害
1.1发生特点
1.1.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病菌在树干上、枝条的病斑和病体中越冬。该病发生1年中有2个高峰期,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秋季(10月以后)稍有发展。夏季杨树生长旺盛期,病害基本不发展。以幼苗移栽后翌年发病率最高,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在生产上主要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分为水泡型和枯斑型,水泡型病斑仅发现在光皮品系杨树上。溃疡病病菌从树干皮孔侵入,最初为极小圆形水泡;随后水泡逐渐变大,直径一般为0.5~2.0 cm;后期水泡破裂,有淡褐色液体流出;最后病斑下陷干缩,并伴有纵裂小缝。枯斑型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春季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浸状,随后形成棱形、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变为褐色,5月下旬至6月上旬病斑上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其病斑可连年扩大发展,不同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被认为是杨树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规律: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干旱或水分、肥力不足,易导致树木生长衰落,引起发病。
1.1.2杨树干腐病。症状:病菌以病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杨树病组织上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病菌借风、雨传播,一般从伤口和芽痕处侵入,以4—6月發病最高,病斑初为淡褐色,形状为椭圆形,后逐渐扩大成条形长斑,后期病斑上形成许多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枝条发病时,病斑不明显,但会迅速枯死。发病规律:杨树移植后、栽培水分不足或树势衰弱的受害特别严重。
1.2防治技术
1.2.1加强营林措施。选择合适的造林地,瘠薄地、砂石地、盐碱地不宜作为杨树造林地;采用抗病性强的树种的壮苗进行造林,起苗、运苗等过程避免机械损伤。栽后加强抚育管理,适时进行浇水、施肥,促进树木茁壮生长,提高个体的抗病性。对新造林地,及时进行刷白,早春用0.5 °Bé石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进行预防。
1.2.2化学防治。对感病树木,早春用刀刮除病斑,范围稍超越病斑周围0.5 cm,深达木质部。随后用1%溃腐灵药剂进行涂药,涂药后再涂以50~100 mg/kg赤霉素,促进伤口愈合。秋末按生石灰∶盐∶水为1.0∶0.3∶10.0的白涂剂对树干下部进行刷白。发病高峰期前,用8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感染。
2叶部病害
2.1发生特点
杨树叶部病害种类比较多,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危害嫩梢和幼茎,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落叶、嫩梢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入叶片,一般在多雨的夏季发生严重,嫩梢和幼茎发病时,先产生病斑,后可环切枝梢,使其枯死。
2.2防治技术
冬季清除落叶和病枝梢,减少初侵染来源,5月可对树冠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80%多菌灵400~5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
3蛀干害虫
3.1发生特点
杨树蛀干害虫生活隐蔽,平时不易被发现,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旦发生危害,则难以根治。
3.1.1粒肩天牛。其成虫体密生暗黄色的细绒毛,鞘翅基部密布黑瘤突。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在关中地区2年发生1代,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成虫6月中上旬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幼虫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是杨树、柳树、法桐等多个树种的重要害虫。
3.1.2星天牛。其成虫体黑色,鞘翅具多个大小白斑如星星,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幼虫乳白色至淡黄色,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1年1代;成虫5月初开始羽化,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发生盛期,是关中地区杨树重要害虫。
3.1.3光肩星天牛。其成虫体黑色,鞘翅基部无黑色小颗粒。幼虫乳白色至淡黄色,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1年发生1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始羽化,是关中地区杨树重要害虫。
3.1.4云斑白条天牛。其成虫体大,黑色,鞘翅有云状白斑。幼虫淡黄白色,粗肥多皱。在关中地区2年发生1代,成虫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盛期。初孵在韧皮部蛀食,受害处树皮常变黑、肿胀开裂,形成很多小口,幼虫从此排出木屑、虫粪,常伴有树液流出。
3.2防治技术
每年4—5月为幼虫开始活动期,应经常在杨树林内进行踏查,调查若发现树干和树枝上有新鲜虫粪和木屑排出,则表明有蛀干害虫的危害,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防治。
3.2.1加强营林措施。一是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杨树品种植树造林,如毛白杨、欧美107杨、欧美108杨等。造林地尽量设法远离柳、法桐、复叶槭等虫源地,距离宜在1.5 km以上[6-7]。二是搞好林分卫生。及时巡查,清除并消毁虫害木、濒死木、风倒(折)木等。
3.2.2生物防治。在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人为影响较小的地段或区域,可采用放养带菌花绒坚甲、肿腿蜂进行生物防治。在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可采用人工挂鸟巢、设饵木等方法为啄木鸟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以控制天牛虫口密度。
3.2.3物理防治。利用杨树天牛成虫体型较大、行动缓慢、有假死性特性。在成虫羽化期间,每天6:00—8:00、18:00—20:00摇动树木,成虫假死坠地后人工捕杀。在新造杨树林内,按75~90株/hm2栽植天牛喜食的树种,如钻天杨、72杨、合作杨、复叶槭等作为饵木,引诱成虫产卵,集中进行防治[8-9]。
3.2.4化学防治。一是化学喷雾。在天牛成虫羽化期间,在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10%广效敌杀死乳剂2 500倍液或绿色威雷300~400倍液,杀死成虫和初孵幼虫。二是注射虫孔。从排粪孔注入40%氧化乐果800倍液,也可在树干基部用40%氧化乐果原液或20%康福多打孔注射,用量为1 cm胸径0.3~0.8 mL,并用泥土封孔。
4食叶害虫
4.1发生特点
陕西省关中地区杨树食叶害虫主要为鳞翅目舟蛾科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等,其次危害严重的有杨尺蠖、杨毒蛾、柳毒蛾等。杨扇舟蛾成虫灰褐色,前翅顶端有灰褐色的扇形大斑1块;雌虫腹部较粗大,末端具毛束。卵圆型,先橙红色,后黑褐色。初孵幼虫淡绿色,3龄后金黄色,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黑色,每节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第1和第8腹节背中央有红褐色大瘤各1枚。杨扇舟蛾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仅啃食叶片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后吐丝缀叶,形成虫巢,白天隐伏其中,夜晚取食。3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取食,可将叶片食尽,仅剩叶柄。当食料不足时,则吐丝下垂随风飘迁别处危害。幼虫的食量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加,5龄幼虫的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0%左右。因此,如前期防治不及时,常在短期内把叶片吃光。该虫分布广、繁殖速度快、可短时间数量呈几何增长,比较容易形成灾害。
4.2防治技术
4.2.1监测方法。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幼虫危害发生期相似,1年发生5~6代,常在关中地区杨树林猖獗成灾。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舟蛾类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时,在杨树林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临时标准地多块,每块标准地内随机抽取10棵标准株;道路及水渠两旁的杨树绿化带,随机选择几个路段,每路段选10株杨树进行调查,观察杨树叶片危害状。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取食叶肉,使杨树叶片呈筛网状,幼虫吐丝下垂,随风飘移他处危害。
4.2.2防治指标。虫情分级方式为:平均每50 cm枝条1~2条幼虫为轻度发生;有3~4条幼虫为中度发生;有5条以上为重度发生。一旦中度以上发生的林分或路段,应及时进行防治。
4.2.3化学防治。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幼虫3龄前是最佳的防治时期,该时期用药少,成本低。杨树幼龄林,一般在每年5月底至6月初可选用灭幼脲Ⅱ号、高效氯氰菊酯、功夫等无公害农药喷雾防治,喷雾前加入洗衣粉和水搅拌成浆状,可提高药剂附着性,再对1 000~1 500倍水进行喷雾[10]。杨树中龄林,可采用1.2%苦·烟乳油喷烟防治,时间为6:00—8:00、16:00—21:00,用药量为525~600 g/hm2,按照药剂、柴油配比为1∶9配制,喷烟时应注意风向,喷烟点应位于上风位。
5参考文献
[1] 王永君.杨树病害诊断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2):204-205.
[2] 徐磊,赵忠宝.秦皇岛海滨林场新栽杨树腐烂病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园艺,2011(19):50.
[3] 韩英.杨树烂皮病无公害防治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4):10-11,61.
[4] 杜姝茵,孙志成,孙雅娟,等.用科学的发展观谈谈杨树产业化发展[J].吉林农业,2011(11):165.
[5] 雷双喜,张晓虹.杨树丰产林“1+5”林下复合经营模式[J].中国林业,2011(23):41.
[6] 李晓宇,杨成超,彭建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現状与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11(6):39-42.
[7] 宋金洪,白莉萍,辛涛,等.条垛式堆肥污泥对杨树幼苗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12):39-43,46.
[8] 于海英,柴守权,周玉江,等.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发病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927-930.
[9] 王永君.杨树的人工修枝[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1):190.
[10] 薛媛.杨树春尺蠖的危害与防治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371.
陕西省杨树病虫害种类较多,有200余种,其中枝干病害有溃疡病、冠缨病、干腐病、细菌溃疡病等;叶部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黑斑病、灰斑病、白粉病、黑星病、花叶病等;根部病害有紫根病、根癌病等;蛀干类害虫有星天牛、粒肩天牛(俗称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叶部害虫有黄刺蛾、杨舟蛾、杨小舟蛾、杨尺蛾、杨素蛾、舞毒蛾等。常暴发成灾,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杨树营造林能否成功,科学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关键因素[4-5]。
杨树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综合工程,要成功造林,选择抗病虫的杨树品系是关键,在加强造林用苗检疫的基础上,科学栽植,加强林木抚育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以科学育苗、规范造林,加强杨树种苗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理病虫木、风倒木和濒死木,搞好林内卫生。
1关中平原地区杨树主要干部病害
1.1发生特点
1.1.1杨树溃疡病。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病菌在树干上、枝条的病斑和病体中越冬。该病发生1年中有2个高峰期,一般在春季3月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秋季(10月以后)稍有发展。夏季杨树生长旺盛期,病害基本不发展。以幼苗移栽后翌年发病率最高,引起杨树溃疡病的病原有8种,在生产上主要是真菌引起的病害。症状分为水泡型和枯斑型,水泡型病斑仅发现在光皮品系杨树上。溃疡病病菌从树干皮孔侵入,最初为极小圆形水泡;随后水泡逐渐变大,直径一般为0.5~2.0 cm;后期水泡破裂,有淡褐色液体流出;最后病斑下陷干缩,并伴有纵裂小缝。枯斑型主要发生在主干的伤口和芽痕处,春季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浸状,随后形成棱形、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部韧皮组织溃烂,其下木质部也变为褐色,5月下旬至6月上旬病斑上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其病斑可连年扩大发展,不同病斑可连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被认为是杨树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规律: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干旱或水分、肥力不足,易导致树木生长衰落,引起发病。
1.1.2杨树干腐病。症状:病菌以病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杨树病组织上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病菌借风、雨传播,一般从伤口和芽痕处侵入,以4—6月發病最高,病斑初为淡褐色,形状为椭圆形,后逐渐扩大成条形长斑,后期病斑上形成许多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枝条发病时,病斑不明显,但会迅速枯死。发病规律:杨树移植后、栽培水分不足或树势衰弱的受害特别严重。
1.2防治技术
1.2.1加强营林措施。选择合适的造林地,瘠薄地、砂石地、盐碱地不宜作为杨树造林地;采用抗病性强的树种的壮苗进行造林,起苗、运苗等过程避免机械损伤。栽后加强抚育管理,适时进行浇水、施肥,促进树木茁壮生长,提高个体的抗病性。对新造林地,及时进行刷白,早春用0.5 °Bé石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进行预防。
1.2.2化学防治。对感病树木,早春用刀刮除病斑,范围稍超越病斑周围0.5 cm,深达木质部。随后用1%溃腐灵药剂进行涂药,涂药后再涂以50~100 mg/kg赤霉素,促进伤口愈合。秋末按生石灰∶盐∶水为1.0∶0.3∶10.0的白涂剂对树干下部进行刷白。发病高峰期前,用8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灵50倍液或2∶2∶100波尔多液等喷洒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感染。
2叶部病害
2.1发生特点
杨树叶部病害种类比较多,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危害嫩梢和幼茎,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落叶、嫩梢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入叶片,一般在多雨的夏季发生严重,嫩梢和幼茎发病时,先产生病斑,后可环切枝梢,使其枯死。
2.2防治技术
冬季清除落叶和病枝梢,减少初侵染来源,5月可对树冠喷施75%百菌清500倍液、80%多菌灵400~500倍液、40%乙磷铝300倍液。
3蛀干害虫
3.1发生特点
杨树蛀干害虫生活隐蔽,平时不易被发现,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旦发生危害,则难以根治。
3.1.1粒肩天牛。其成虫体密生暗黄色的细绒毛,鞘翅基部密布黑瘤突。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在关中地区2年发生1代,幼虫在蛀道内越冬。成虫6月中上旬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幼虫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是杨树、柳树、法桐等多个树种的重要害虫。
3.1.2星天牛。其成虫体黑色,鞘翅具多个大小白斑如星星,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幼虫乳白色至淡黄色,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1年1代;成虫5月初开始羽化,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发生盛期,是关中地区杨树重要害虫。
3.1.3光肩星天牛。其成虫体黑色,鞘翅基部无黑色小颗粒。幼虫乳白色至淡黄色,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1年发生1代,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始羽化,是关中地区杨树重要害虫。
3.1.4云斑白条天牛。其成虫体大,黑色,鞘翅有云状白斑。幼虫淡黄白色,粗肥多皱。在关中地区2年发生1代,成虫一般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盛期。初孵在韧皮部蛀食,受害处树皮常变黑、肿胀开裂,形成很多小口,幼虫从此排出木屑、虫粪,常伴有树液流出。
3.2防治技术
每年4—5月为幼虫开始活动期,应经常在杨树林内进行踏查,调查若发现树干和树枝上有新鲜虫粪和木屑排出,则表明有蛀干害虫的危害,应及时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防治。
3.2.1加强营林措施。一是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杨树品种植树造林,如毛白杨、欧美107杨、欧美108杨等。造林地尽量设法远离柳、法桐、复叶槭等虫源地,距离宜在1.5 km以上[6-7]。二是搞好林分卫生。及时巡查,清除并消毁虫害木、濒死木、风倒(折)木等。
3.2.2生物防治。在天牛虫口密度不高且人为影响较小的地段或区域,可采用放养带菌花绒坚甲、肿腿蜂进行生物防治。在有啄木鸟栖息的林分,可采用人工挂鸟巢、设饵木等方法为啄木鸟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以控制天牛虫口密度。
3.2.3物理防治。利用杨树天牛成虫体型较大、行动缓慢、有假死性特性。在成虫羽化期间,每天6:00—8:00、18:00—20:00摇动树木,成虫假死坠地后人工捕杀。在新造杨树林内,按75~90株/hm2栽植天牛喜食的树种,如钻天杨、72杨、合作杨、复叶槭等作为饵木,引诱成虫产卵,集中进行防治[8-9]。
3.2.4化学防治。一是化学喷雾。在天牛成虫羽化期间,在树干或大侧枝上喷洒10%广效敌杀死乳剂2 500倍液或绿色威雷300~400倍液,杀死成虫和初孵幼虫。二是注射虫孔。从排粪孔注入40%氧化乐果800倍液,也可在树干基部用40%氧化乐果原液或20%康福多打孔注射,用量为1 cm胸径0.3~0.8 mL,并用泥土封孔。
4食叶害虫
4.1发生特点
陕西省关中地区杨树食叶害虫主要为鳞翅目舟蛾科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二尾舟蛾等,其次危害严重的有杨尺蠖、杨毒蛾、柳毒蛾等。杨扇舟蛾成虫灰褐色,前翅顶端有灰褐色的扇形大斑1块;雌虫腹部较粗大,末端具毛束。卵圆型,先橙红色,后黑褐色。初孵幼虫淡绿色,3龄后金黄色,头部黑褐色;老熟幼虫黑色,每节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第1和第8腹节背中央有红褐色大瘤各1枚。杨扇舟蛾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仅啃食叶片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后吐丝缀叶,形成虫巢,白天隐伏其中,夜晚取食。3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取食,可将叶片食尽,仅剩叶柄。当食料不足时,则吐丝下垂随风飘迁别处危害。幼虫的食量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加,5龄幼虫的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0%左右。因此,如前期防治不及时,常在短期内把叶片吃光。该虫分布广、繁殖速度快、可短时间数量呈几何增长,比较容易形成灾害。
4.2防治技术
4.2.1监测方法。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幼虫危害发生期相似,1年发生5~6代,常在关中地区杨树林猖獗成灾。每年的5月底至6月初,舟蛾类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时,在杨树林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设立临时标准地多块,每块标准地内随机抽取10棵标准株;道路及水渠两旁的杨树绿化带,随机选择几个路段,每路段选10株杨树进行调查,观察杨树叶片危害状。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取食叶肉,使杨树叶片呈筛网状,幼虫吐丝下垂,随风飘移他处危害。
4.2.2防治指标。虫情分级方式为:平均每50 cm枝条1~2条幼虫为轻度发生;有3~4条幼虫为中度发生;有5条以上为重度发生。一旦中度以上发生的林分或路段,应及时进行防治。
4.2.3化学防治。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幼虫3龄前是最佳的防治时期,该时期用药少,成本低。杨树幼龄林,一般在每年5月底至6月初可选用灭幼脲Ⅱ号、高效氯氰菊酯、功夫等无公害农药喷雾防治,喷雾前加入洗衣粉和水搅拌成浆状,可提高药剂附着性,再对1 000~1 500倍水进行喷雾[10]。杨树中龄林,可采用1.2%苦·烟乳油喷烟防治,时间为6:00—8:00、16:00—21:00,用药量为525~600 g/hm2,按照药剂、柴油配比为1∶9配制,喷烟时应注意风向,喷烟点应位于上风位。
5参考文献
[1] 王永君.杨树病害诊断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2):204-205.
[2] 徐磊,赵忠宝.秦皇岛海滨林场新栽杨树腐烂病防治对策研究[J].现代园艺,2011(19):50.
[3] 韩英.杨树烂皮病无公害防治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1(4):10-11,61.
[4] 杜姝茵,孙志成,孙雅娟,等.用科学的发展观谈谈杨树产业化发展[J].吉林农业,2011(11):165.
[5] 雷双喜,张晓虹.杨树丰产林“1+5”林下复合经营模式[J].中国林业,2011(23):41.
[6] 李晓宇,杨成超,彭建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現状与进展[J].辽宁林业科技,2011(6):39-42.
[7] 宋金洪,白莉萍,辛涛,等.条垛式堆肥污泥对杨树幼苗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12):39-43,46.
[8] 于海英,柴守权,周玉江,等.倒春寒与杨树烂皮病发病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927-930.
[9] 王永君.杨树的人工修枝[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21):190.
[10] 薛媛.杨树春尺蠖的危害与防治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3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