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夏雨,培育了中国的报刊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刊业生机勃发,出现了少有的兴旺景象。目前,仅杂志全国就有9000多种,上海600多种,倘以云锦五色,一树新花描述,当不为过。
然而,办杂志不易,办财经类杂志更不易。如何将财经类杂志办出特色,熔专业性、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炉?在上海市外经贸委领导关心、支持下,日前,本刊就此话题,约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
近两年来,本刊不断拓展视野,版面设计、栏目安排、发行渠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要将杂志真正办出特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为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窗口和桥梁,杂志现阶段的水平还有较大距离。此次座谈,其意正是在于:请各位领导、专家会诊,替杂志把脉。
在领导、专家和读者的呵护中成长
放眼国际市场,需要有《国际市场》这样的财经杂志,但同时,作为财经杂志,《国际市场》也需要走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是新时期以来日益频繁的对外经贸活动的需要,而且也是杂志自身建设的需要。上海市经贸委副主任菅和平在讲话中指出,《国际市场》在总体上具备了“四个有”,第一,“有需要”。这些年,中国涉外经济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参加涉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客观上需要有《国际市场》这类财经杂志,第二,“有积极性”。杂志原来比较学术化、专业化,后来风格逐渐变化,读者对象从专家型扩展为对涉外经济感兴趣的读者。杂志现在的信息量比较大,覆盖面也比较广。总的来说,杂志有变化,面貌有提升。第三,“有竞争”。一份杂志,办得好与坏,影响力大与小,关键在于内容,在于内在。第四,“有挑战”。要将杂志办出特色,形成优势,而优势与内容、角度、关注面息息相关。菅和平副主任希望杂志社开门办刊,多听意见,开拓视线,将《国际市场》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优势在,雄风常在。对于优势,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柴建民说,《国际市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特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杂志社有自己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外贸出口在经济工作中占有非常大一块,好多企业都在做外贸,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杂志,这是天时。上海在中国外贸市场的地位非常高。上海市外经贸委对《国际市场》非常重视.杂志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与指导性。这是地利。《国际市场》办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读者中有较大影响,有一支专家、学者、作者队伍,这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国际市场》优势。
在上级领导关怀下,《国际市场》这两年进行了版面调整,增加了一些贴近读者、贴近市场的栏目.对于杂志的变化,上海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明认为,《国际市场》在总体上给人以比较大气、漂亮的感觉。突出的印象是,封面人物坚持采用外国人的头像;所发表的政界、商界高层采访文章,如对上海市领导蒋以任、黄关从、王新奎,以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世界知名企业董事长总裁、国外驻沪使领馆官员等高端人物的采访文章,显示了杂志的权威性。“特别关注”栏目对当前外经贸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政府主管领导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了有一定深度的报导,如《如何转换外贸增长方式》、《如何打造出口品牌》、《如何看中美贸易磨擦》,还有关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话题的文章等,既有一定深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出口须知”、“政策法规”、“外贸实务”等栏目,对外贸企业而言,具有实用性。“咖啡吧闲话”以及某些采访文章的文字。很有可读性。
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秘书长俞惠民等领导、专家也在发言中热情肯定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出现的新变化、新面貌。俞惠民说,《国际市场》一年一个样,不断发展、提高。杂志一为国际、一为市场,它是动态的、发展的,越来越办出了水平,国际性明显增强了,反映的内容紧密联系了国际市场,既有专业性,也有综合性。
杂志有提高,也存在不足
办杂志,需要读者热情参与.指出不足,匡正方向。一份杂志办得好不好,需要改进些什么,哪些地方要提高,读者有一双慧眼,最具发言权。出席座谈会的,既是领导、专家,也是《国际市场》的读者,他们的话.对于提升杂志质量,举足轻重。
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赵文山说,杂志以什么内容去吸引读者?它的读者指向是不是明晰?这是办刊人要经常思考的问题。反观《国际市场》。尽管有变化,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信息量上,都在不断进步,比如“市场聚焦”、“人物访谈”、“环球咨询”。还有“政策与法规”等,这些栏目办得都不错,质量也比过去强。但市场变化很大,政府职能转变后,包括一些有外贸资质的.有好多企业运转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值得财经类杂志思考。这些刚刚进入市场门槛的企业,太需要市场信息了。面对新的情况,《国际市场》要增加一些相关内容。有些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有经验,也有教训,杂志要报道成功者,也要用经验和教训去启迪尚未成功的企业。
上海市外经贸委政研室副主任陈章远认为,《国际市场》这几年大有改观,但从内容上讲,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国际化方面还需要花些功夫。要抓住“国际”两个字,否则就没有市场,没有生命力。杂志也好,报纸也好,每期都要有几个亮点,最好是环绕外经贸工作的亮点;另外,还要有一些言论摘编。
近年来,《国际市场》相继推出了一批栏目,杨明副会长的看法是,栏目设置太多、太杂,甚至有点乱。杂志现有栏目22个,有的栏目内涵很宽、很大,有的则很窄、很小,可做适当调整。杂志的指导思想、读者(主体读者、边缘读者)定位及办刊目标,也需进一步研究明确。有些文章,在写法上缺少推敲,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字质量。
复旦大学教授尹翔硕说,《国际市场》办得很大气,就是觉得栏目太多,有点乱。作为一本有行业背景和专业倾向,但又是非学术性的杂志,在内容上对一些趋势性的问题要有前瞻性,要有指导性,大的方面包括整个世界经济贸易趋势的发展。文章要短小精悍。可刊登一些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提供给在市场上打拼的企业借鉴。要继续定位于进出口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中介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将它们作为杂志的目标读者。
开阔视野,更进一步,着力打造精品
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四个中心”,财经杂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上海的财经类杂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潜质上,与上海所处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与其他期刊相比.也显得很弱。柴建民副会长指出,《国际市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杂志做大做强。《国际市场》有那么多理事单位,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社会资源.是杂志社的依靠对象。杂志要发展,除了要重视社会资源,还要理顺发行、营销,上海、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凡是有潜在需要的读者,都应该将他们吸引过来。杂志的发行和营销,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比如召开一些研讨会,一方面可以扩大杂志的影响,另 一方面也可将发行、广告带起来。同时,杂志社要加强自我宣传。在报刊市场的竞争中,杂志的自我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市外经贸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斌说,作为一份财经类杂志,最起码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只有两个字生存。如何寻找生存之道?可以抓两头:一是杂志的内容。这好比一个企业的研发,研发是根本,而且是可以创造高价值的。在方向性上要更加突出杂志的特点,既要面向国际市场,也要向读者提供一些政府背景的政策,比如不断改善贸易条件,转变增长方式等。在外资方面,目前争论很多,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外资质量。杂志要抓住大的方向.抓住政策:二是杂志的针对性。内容上,要有品牌文章,要花功夫,还要加强可读性.可多报道一些好的案例。另外一头,就是市场.可以借鉴其他一些办得比较好的杂志,特别是突出国际方面的杂志。能不能尝试和国际上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同类杂志进行深度合作。
杨明副会长建议,在内容上,《国际市场》可再增加一些“国际”色彩。就杂志刊名说,首先应是“国际”,所以要多刊发一些国际方面的经济贸易信息。同时,《国际市场》要用足、用好外经贸委、各外经贸协会及上海驻外机构的资源,丰富杂志内容,提高外向度。
尹翔硕教授认为,《国际市场》刊名非常直观,一目了然。但杂志的定位要更细化、更清楚。他建议,是否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号将杂志的基本宗旨概括出来,如“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让国外企业了解中国市场行情”。由商务部主管的《国际贸易》,其口号“不敢说篇篇必读,但一定期期必备”就很好。目前,外资企业经过审批的有6万多家、内资外贸企业有2万多家,如果能作到“企业必备,老总必读”,老总人手一本,杂志就成功了。杂志社要建立一支营销队伍,多元化经营,如联合一些做市场的中介机构,逐步打造品牌。对于杂志社来说,最重要的是信息与资源,要善于梳理自己手上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信息、资源和渠道,找准市场定位,做好自我推广工作。《国际市场》有些很好的栏目,过一段时间可以集结成册,重新包装推出,这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杂志的质量?俞惠民认为,要从功能、读者、内容、品味四方面着手,面对挑战,杂志要做到“开卷有益”。要进一步明确定位:一是功能定位二是读者群定位。读者有两种,一种是群体,一种是个人。上海有30万家中小企业,发行需要找对象。易中天的《品三国》,语言通俗,定位于初中水平的读者,如果专业,没人看;三是内容定位,政策上和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要围绕一些重要的政策调整,政府的声音,通过比较灵活、形式多样的方式体现。杂志办得好坏与否,则与稿件的质量关系很大,《国际市场》要花大力:第一,培育作者队伍。作者多一点,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就会少一些。上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很多外贸企业,有很多行业协会.有很多外贸学院的专家,要挖掘这些资源。要培育一些相对有潜力的作者,需要有计划地约请他们写些文章。第二,杂志社同仁写的文章,需要考虑采访对象,现在的采访对象有局限性,仅限于上海外贸,有的采访对象其实还缺少知名度,经验也可能有局限性。需要走出上海,比如浙商就很有代表性。记者写的稿子,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有的文章提炼不够。第三,要提高编辑水平。第四,要克服排版的随意性。
采八面来风,汇四方良言,座谈会上,领导、专家对进一步办好《国际市场》寄予厚望:希望《国际市场》抓住机遇,登高远望,开阔视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着力将杂志打造成精品。
然而,办杂志不易,办财经类杂志更不易。如何将财经类杂志办出特色,熔专业性、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炉?在上海市外经贸委领导关心、支持下,日前,本刊就此话题,约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
近两年来,本刊不断拓展视野,版面设计、栏目安排、发行渠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要将杂志真正办出特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为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窗口和桥梁,杂志现阶段的水平还有较大距离。此次座谈,其意正是在于:请各位领导、专家会诊,替杂志把脉。
在领导、专家和读者的呵护中成长
放眼国际市场,需要有《国际市场》这样的财经杂志,但同时,作为财经杂志,《国际市场》也需要走向国际市场。这不仅是新时期以来日益频繁的对外经贸活动的需要,而且也是杂志自身建设的需要。上海市经贸委副主任菅和平在讲话中指出,《国际市场》在总体上具备了“四个有”,第一,“有需要”。这些年,中国涉外经济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参加涉外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客观上需要有《国际市场》这类财经杂志,第二,“有积极性”。杂志原来比较学术化、专业化,后来风格逐渐变化,读者对象从专家型扩展为对涉外经济感兴趣的读者。杂志现在的信息量比较大,覆盖面也比较广。总的来说,杂志有变化,面貌有提升。第三,“有竞争”。一份杂志,办得好与坏,影响力大与小,关键在于内容,在于内在。第四,“有挑战”。要将杂志办出特色,形成优势,而优势与内容、角度、关注面息息相关。菅和平副主任希望杂志社开门办刊,多听意见,开拓视线,将《国际市场》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优势在,雄风常在。对于优势,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柴建民说,《国际市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特性。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杂志社有自己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外贸出口在经济工作中占有非常大一块,好多企业都在做外贸,非常需要这方面的杂志,这是天时。上海在中国外贸市场的地位非常高。上海市外经贸委对《国际市场》非常重视.杂志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与指导性。这是地利。《国际市场》办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读者中有较大影响,有一支专家、学者、作者队伍,这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国际市场》优势。
在上级领导关怀下,《国际市场》这两年进行了版面调整,增加了一些贴近读者、贴近市场的栏目.对于杂志的变化,上海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明认为,《国际市场》在总体上给人以比较大气、漂亮的感觉。突出的印象是,封面人物坚持采用外国人的头像;所发表的政界、商界高层采访文章,如对上海市领导蒋以任、黄关从、王新奎,以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世界知名企业董事长总裁、国外驻沪使领馆官员等高端人物的采访文章,显示了杂志的权威性。“特别关注”栏目对当前外经贸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甚至政府主管领导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了有一定深度的报导,如《如何转换外贸增长方式》、《如何打造出口品牌》、《如何看中美贸易磨擦》,还有关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话题的文章等,既有一定深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出口须知”、“政策法规”、“外贸实务”等栏目,对外贸企业而言,具有实用性。“咖啡吧闲话”以及某些采访文章的文字。很有可读性。
上海钻石交易联合管理办公室秘书长俞惠民等领导、专家也在发言中热情肯定了《国际市场》近年来出现的新变化、新面貌。俞惠民说,《国际市场》一年一个样,不断发展、提高。杂志一为国际、一为市场,它是动态的、发展的,越来越办出了水平,国际性明显增强了,反映的内容紧密联系了国际市场,既有专业性,也有综合性。
杂志有提高,也存在不足
办杂志,需要读者热情参与.指出不足,匡正方向。一份杂志办得好不好,需要改进些什么,哪些地方要提高,读者有一双慧眼,最具发言权。出席座谈会的,既是领导、专家,也是《国际市场》的读者,他们的话.对于提升杂志质量,举足轻重。
上海外经贸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赵文山说,杂志以什么内容去吸引读者?它的读者指向是不是明晰?这是办刊人要经常思考的问题。反观《国际市场》。尽管有变化,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信息量上,都在不断进步,比如“市场聚焦”、“人物访谈”、“环球咨询”。还有“政策与法规”等,这些栏目办得都不错,质量也比过去强。但市场变化很大,政府职能转变后,包括一些有外贸资质的.有好多企业运转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值得财经类杂志思考。这些刚刚进入市场门槛的企业,太需要市场信息了。面对新的情况,《国际市场》要增加一些相关内容。有些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有经验,也有教训,杂志要报道成功者,也要用经验和教训去启迪尚未成功的企业。
上海市外经贸委政研室副主任陈章远认为,《国际市场》这几年大有改观,但从内容上讲,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国际化方面还需要花些功夫。要抓住“国际”两个字,否则就没有市场,没有生命力。杂志也好,报纸也好,每期都要有几个亮点,最好是环绕外经贸工作的亮点;另外,还要有一些言论摘编。
近年来,《国际市场》相继推出了一批栏目,杨明副会长的看法是,栏目设置太多、太杂,甚至有点乱。杂志现有栏目22个,有的栏目内涵很宽、很大,有的则很窄、很小,可做适当调整。杂志的指导思想、读者(主体读者、边缘读者)定位及办刊目标,也需进一步研究明确。有些文章,在写法上缺少推敲,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字质量。
复旦大学教授尹翔硕说,《国际市场》办得很大气,就是觉得栏目太多,有点乱。作为一本有行业背景和专业倾向,但又是非学术性的杂志,在内容上对一些趋势性的问题要有前瞻性,要有指导性,大的方面包括整个世界经济贸易趋势的发展。文章要短小精悍。可刊登一些企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提供给在市场上打拼的企业借鉴。要继续定位于进出口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中介组织以及政府部门,将它们作为杂志的目标读者。
开阔视野,更进一步,着力打造精品
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四个中心”,财经杂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上海的财经类杂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潜质上,与上海所处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与其他期刊相比.也显得很弱。柴建民副会长指出,《国际市场》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杂志做大做强。《国际市场》有那么多理事单位,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社会资源.是杂志社的依靠对象。杂志要发展,除了要重视社会资源,还要理顺发行、营销,上海、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凡是有潜在需要的读者,都应该将他们吸引过来。杂志的发行和营销,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比如召开一些研讨会,一方面可以扩大杂志的影响,另 一方面也可将发行、广告带起来。同时,杂志社要加强自我宣传。在报刊市场的竞争中,杂志的自我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市外经贸委政研室副主任张斌说,作为一份财经类杂志,最起码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只有两个字生存。如何寻找生存之道?可以抓两头:一是杂志的内容。这好比一个企业的研发,研发是根本,而且是可以创造高价值的。在方向性上要更加突出杂志的特点,既要面向国际市场,也要向读者提供一些政府背景的政策,比如不断改善贸易条件,转变增长方式等。在外资方面,目前争论很多,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外资质量。杂志要抓住大的方向.抓住政策:二是杂志的针对性。内容上,要有品牌文章,要花功夫,还要加强可读性.可多报道一些好的案例。另外一头,就是市场.可以借鉴其他一些办得比较好的杂志,特别是突出国际方面的杂志。能不能尝试和国际上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同类杂志进行深度合作。
杨明副会长建议,在内容上,《国际市场》可再增加一些“国际”色彩。就杂志刊名说,首先应是“国际”,所以要多刊发一些国际方面的经济贸易信息。同时,《国际市场》要用足、用好外经贸委、各外经贸协会及上海驻外机构的资源,丰富杂志内容,提高外向度。
尹翔硕教授认为,《国际市场》刊名非常直观,一目了然。但杂志的定位要更细化、更清楚。他建议,是否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号将杂志的基本宗旨概括出来,如“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让国外企业了解中国市场行情”。由商务部主管的《国际贸易》,其口号“不敢说篇篇必读,但一定期期必备”就很好。目前,外资企业经过审批的有6万多家、内资外贸企业有2万多家,如果能作到“企业必备,老总必读”,老总人手一本,杂志就成功了。杂志社要建立一支营销队伍,多元化经营,如联合一些做市场的中介机构,逐步打造品牌。对于杂志社来说,最重要的是信息与资源,要善于梳理自己手上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信息、资源和渠道,找准市场定位,做好自我推广工作。《国际市场》有些很好的栏目,过一段时间可以集结成册,重新包装推出,这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杂志的质量?俞惠民认为,要从功能、读者、内容、品味四方面着手,面对挑战,杂志要做到“开卷有益”。要进一步明确定位:一是功能定位二是读者群定位。读者有两种,一种是群体,一种是个人。上海有30万家中小企业,发行需要找对象。易中天的《品三国》,语言通俗,定位于初中水平的读者,如果专业,没人看;三是内容定位,政策上和中央保持一致,同时要围绕一些重要的政策调整,政府的声音,通过比较灵活、形式多样的方式体现。杂志办得好坏与否,则与稿件的质量关系很大,《国际市场》要花大力:第一,培育作者队伍。作者多一点,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就会少一些。上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很多外贸企业,有很多行业协会.有很多外贸学院的专家,要挖掘这些资源。要培育一些相对有潜力的作者,需要有计划地约请他们写些文章。第二,杂志社同仁写的文章,需要考虑采访对象,现在的采访对象有局限性,仅限于上海外贸,有的采访对象其实还缺少知名度,经验也可能有局限性。需要走出上海,比如浙商就很有代表性。记者写的稿子,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有的文章提炼不够。第三,要提高编辑水平。第四,要克服排版的随意性。
采八面来风,汇四方良言,座谈会上,领导、专家对进一步办好《国际市场》寄予厚望:希望《国际市场》抓住机遇,登高远望,开阔视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着力将杂志打造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