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承担着“双维护”职能的工会组织,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劳动关系和谐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企业文化孕育和谐,努力为共同构建和谐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人为本”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把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协调一致,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发展靠员工,员工生存靠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途经。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员工,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
  员工的心理需求是其动力的最大来源,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提高,员工已不是仅有收入便能得到满足的,新时代的员工更注重来自心理的满足,更希望被尊重、被信任和被重视,更渴望得到公平对待、社会认同、公众肯定等感觉,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因此,企业在满足员工最基本的薪酬待遇的需求后,更应该用心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员工的需求,就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换位思考。站在员工的角度来体验员工,考虑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真正感受;二是加强交流与沟通。建立内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互动式的沟通和反馈渠道,通过情感沟通,了解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也了解不同时期的需求重点;三是外部了解。通过对员工的家庭与亲戚朋友、企业顾客、离职员工的调查和访谈,来间接了解员工的真实情况。要让社会认可我们企业,企业就先得认可员工,让员工有充分的心里满足感,并且快乐的工作着。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性化”管理为原则,推行“温情管理”模式,倡导“快乐工作和生活”方式,既制定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又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既关心员工的工作学习,又关注他们的生活。
  二、“以人为本”要让员工参与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员工参与管理,可以表现为对企业目标与发展方向、管理规章制度等的制定的参与和讨论,这样员工会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会觉得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有利于激励员工产生与公司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荣共辱的观念,是人本管理思想实现的最佳方式,而且在讨论制定过程中,有利于员工制定自己的目标,并把自己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员工为实现自己目标而奋斗的方向和企业目标实现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员工自己参与制定目标,可以避免管理层在制定目标与实际能力脱节,使的企业制定的目标更具可行性,再配合以绩效管理,制定出员工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标准并给予奖励,如此在与员工达成共识后,员工的积极性必将被整体调动起来,为共同实现公司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以人为本”要尽量满足员工学习的愿望,提升员工的工作素质和能力
  員工有学习提高的愿望,特别是青年员工,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学习不提高就会面临被淘汰的现实危险,企业的经营者能否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要求,能否为他们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能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舞台,也将成为他们选择企业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员工做好当前工作,这是每个企业经营者都能够做到的,能够为员工明天的发展提供条件,则是要有远见的经营者才会去考虑的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员工去学习与企业发展直接相关的知识,制定一个个人成才企业支持计划,公开招募愿意学习与企业发展直接相关知识的青年员工,企业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如调往有利于学习的工作岗位,提供部求青年承诺学成以后,为企业服务若干年,这样可以有效地、有导向地为企业培养一批有用之才,把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人凝聚在企业周围,成为企业取得持续发展的最大财富。
  四、“以人为本”要关注企业和员工的关系,让员工感受企业关怀
  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彼此之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这样的理念在世界极企业家的心中越来越获得共享。上级在与下级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些能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管理人员如希望下级能记住他的信息,则应尽量以换位的心态去考虑对方的利益和需要,同时要善于听取下层的报告,充分与下层人员联系,尽量消除上下级之间的地位隔阂及其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引导鼓励组织基层的成员及时、准确地向上层领导反馈情况,所以改善倾听技巧,充分利用主动倾听要保持对其弦外之音的敏感,想方设法去检验自己所理解的是否是对方本意。从而会更好地理解对方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以消除或降低沟通中的文化障碍。
  员工在企业中工作,不可能什么都顺心,遇到不顺心的事无处宣泄,就会感到压抑,在压抑的环境中,人是不可能有积极性的,长期受到压抑心情的困扰,最终会导致一部分有用的人才离开企业去另谋工作,所以要让员工有说话的地方,有能够宣泄自己情绪的地方,但光有宣泄,任其泛滥也不行,若是引起共呜,成为一部分人的共同情绪,那就更麻烦了,要在让员工宣泄情绪的同时,有人来帮助员工理顺情绪,不断疏导员工的情绪,将员工的情绪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去,这就要求企业有一批会做思想工作,能够得到员工依赖的基层干部,员工既愿意把心里话同他们讲,预计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既作面上的整体的疏导,又要作个别的针对性的疏导。
  五、“以人为本”要为员工搭建平台,让员工展现自我价值
  表现自我价值,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满足这种心理需要,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从事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的那部分员工,更希望在其他活动中寻求表现自我的机会,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文娱活动,体育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吸引员工在这些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一批活动积极分子,我们发现,在以往的各项竞赛活动中,最认真、最乐于参加的,恰恰是基层直接从事生产和服务的员工,因为他们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很难表现自己的才华,对在本职岗位以外表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些看来与生产经营没有多少直接联系的活动,实际上是维系企业与员工之间良好关系的渠道,也是增强企业向心力的重要方面。
  不能抓住员工的兴趣,就难以调动员工的参与热情,因此我们要从形式上,内容上不断创新、出新,从而增强竞赛活动的吸引力。
  一是要综合利用多种形式,做到灵活多样,搭配合理,竞赛形式要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要做到理论知识竞赛与业务技术操作相结合,业务发展竞赛与效益质量相结合,要多采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员工竞赛的积极性,竞赛的范围不仅限于操作层,还要引入管理层,形成从生产到管理,从前端到后端,从单项到综合各个环节全方位的竞赛格局,竞赛的效果可以多角度衡量,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实际效果。
  二是要突出竞赛的特色。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在于保证收入计划任务的完成,如果开展的竞赛活动也只限于这一点,就会失去生命力。竞赛活动要有让员工心动的亮点和新鲜感,使竞赛听起来心动,做起来有劲,增强员工参与的热情,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小型竞赛活动,突出竞赛的特色,他们之间可比性强,便于相互学习、交流,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创优求胜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竞赛活动的动力。
  三要在内容上对竞赛活动进行深化。竞赛活动不仅要注重形式,还要深化内容,提高竞赛水平。内容是竞赛活动的心脏,只有明确了内容,竞赛活动才能抓出成效。因此,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只要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增加企业收入提高员工素质,都可以作为竞赛活动的内容,在内容上突出创新,把企业文化融入到竞赛活动中。
  以人为本,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员工着想,处处为员工谋利,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德法并重,那么,企业必然会科学发展,社会必然会和谐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成功的基石,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使用各类公共关系手段,而公关语言艺术又是其必须具有的素质。本文阐述了公关语言艺术在企业管理者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企业管理者公关语言艺术的特征,并提出了企业管理者提高自身公关语言艺术的策略。  关键词:企业 管理者 公关语言艺术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要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仅要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与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且还一定要发
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作业单元和生产管理组织,我们常说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细胞活,企业兴。只有班组充满生机,企业才有活力。推行班组自主管理对于激活班组层面的管理细胞,调动全体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在管理实践中实现企业和个人的成长,实现扭亏增盈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推行班组自主管理的理性认识  自主管理,说穿了就是职工自己管理本班组的事务,约束本班组纪律,组织本班组生产,完成本班组
结合农电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特点,介绍了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的几点问题和建议措施.给出了作者个人见解和建议.
作为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他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履行职责,从施工安全、工程进度、项目质量、操作管理严格,并积极开展工作。  (一)在生产和施工等方面加强的项目进展和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规划、质量控制、全面开展正常的循环工作,抓好施工生产水平。在施工质量必须高标准要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提高文明水平,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测系统,加强基础管理力度,严格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