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潘天寿的绘画构图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天寿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绘画大师,其学习和继承了历代文人画家的精华,创造出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农家清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雁荡山花》等代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都充分体现了其绘画形式美学思想。构图是绘画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品画面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潘天寿的绘画构图也独具特色,汲取了中国传统构图的精髓,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进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构图技巧和构图风格,他的绘画作品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构图之美。本文简单分析了潘天寿绘画艺术的构图之美,阐述了其绘画的构图形式,并对其构图法则进行了相关探索,仅供参考。
  潘天寿作为中国著名的传统绘画大师,其一生都在捍卫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绘画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还具有浓郁的历史情感。潘天寿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个性,他在绘画艺术创作中用笔精炼而果断、讲究骨气美和灵变美,用色古艳脱俗、讲究统一中的对比,用墨粗放泼辣,立意新奇、融诗意于画景,构图新奇壮观、讲究开合、既险又奇、充满趣味等,潘天寿绘画作品在立意、构图、用笔、用色和用墨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体现出其绘画艺术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一、潘天寿绘画艺术的构图之美
  (一)以山水之境融入花鸟
  构图是绘画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潘天寿的绘画作品在构图方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以个人爱好把山水之境融入花鸟之中,把山水和花鸟这两个中国传统绘画中相对独立画科的物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简练概括的笔墨和双钩技法对山石和花卉进行勾勒和描绘,使山石和花鸟相辅相成,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取得了相得益彰的画面效果。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适合用远景表现,而花鸟则适宜用近景描绘,山水和花鸟这两种不同的画科不但在表现形式方面各不相同,而且在艺术语言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二者所呈现的艺术风貌也是截然不同的。潘天寿在其艺术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个人意趣,其对自然无限热爱,因此在绘画艺术创作实践中尝试运用独特的构图方式把分属不同画科、原本无法统一的物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山水之境融入花鸟之中,二者互为补充,可以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构图之美。例如,潘天寿的作品《小龙湫下一角》《灵岩涧一角》就是山水和花鸟的有机结合,意趣十足,其运用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使山水和花鸟共生并存,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花鸟画艺术创作的创新发展。
  (二)新奇壮阔
  赏析潘天寿的绘画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雄阔的力量感和标新竞异的新奇感,其绘画构图呈现出新奇壮阔之美。其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善于另辟蹊径,善于选取独特的角度、多选取别人不太注意的局部,并运用独特的构图形式营造出一种奇妙的意境。例如,他在画山时,多取近景,并选取岩壁作为创作主体,以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構图形式使作品画面呈现出新奇壮阔之美。潘天寿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从高出、远处、大处等方面进行立意,以出奇制胜的角度来勾勒和描绘物象,并选取别人不注意的物象局部作为创作的主体,进而营造出新奇壮美的意境。例如,在创作《之江远眺》时,潘天寿在作品绘画构图中将一丛竹林放于视野的近处,并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而将之江这一作品表现主题放在构图的远处,对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不着一笔,进行留白虚化处理,作品画面中的点点片帆用浓墨进行表现,使作品画面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营造出波澜壮阔的之江景象,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二、构图形式
  潘天寿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运用独特的构图技巧使作品呈现出了一种清晰的秩序感,秩序作为现代绘画的特征之一,也是其现代绘画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其绘画构图也具有显著的现代性特征。潘天寿绘画构图的现代性源于其在吸收传统绘画理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在绘画构图中融入现代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创作出了许多具有现代形式感的绘画作品。对角线式构图和“S”形构图是潘天寿在绘画艺术生创作中常用的两种构图形式,以下对这两种构图形式进行简单分析。
  (一)对角线式构图
  对角线式构图主要是把主题安排在对角线上,使画面中的物象形成一种对角关系,在提升作品画面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的同时促进作品画面视觉冲击力的提升。潘天寿在绘画构图中为了突出画面主体形象,往往将所要描绘和表现的物象安排在对角线上,如《雏鸡图》。其在绘画构图中就将两只雏鸡与题跋安排在对角线上,使其形成了一种对角关系,一只小鸡面向受众,立体感较强,而另一只小鸡转头面向题跋,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中的题跋上,在突出画面主体形象的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S”形构图
  “S”形构图可以使作品画面更加生动,富有空间感。纵观潘天寿的绘画作品,其横幅和竖幅作品画面都具有鲜明的“S”形构图特征,“S”形构图是指物体以“S”形的形状延伸,可以营造出一种纵深的视觉美感。例如,潘天寿的《葡萄枇杷图》这幅彩墨花鸟画作品画面就呈现出了鲜明的“S”形构图特征,用墨线串联的葡萄与散落的三个枇杷共同构成了一个“S”形,“S”形构图的应用使作品画面中的葡萄和枇杷这两种物象更加生动、形象,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
  三、构图法则
  (一)宾主有序
  宾主有序是绘画艺术创作中极其注重和讲究的,“宾”和“主”分别指画面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都是绘画作品不可取少的。在绘画作品中,主要部分应该置于画面结构中心和受众视觉的中心,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次要部分应该以主要部分为中心,起对比和烘托的作用,更好地衬托“主”的地位,做到宾主有序,以突显作品画面的整体效果。潘天寿在绘画艺术创作中遵循了宾主有序的构图法则,其作品中的对立物象虽然主次关系鲜明,但又高度和谐统一。例如,他的《睡鸟》这幅作品就充分遵循了宾主有序的构图法则,使两只用重泼墨画成的睡鸟和用淡墨画成的石头对比鲜明,主次十分突出,画面中墨色的花草与山石的轮廓相互衬托,突显了作品画面的整体效果,气韵生动。
  (二)疏密虚实
  疏密虚实是中国画绘画构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绘画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构图法则。潘天寿把疏密虚实当作绘画布置中最重要的问题,虚实相生的辩证处理方法是其在绘画艺术构图中所取得的独到成就。例如,潘天寿的《秋酣南国雁初飞》这幅作品的绘画构图就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其虚实相生的构图原理和方法,其以疏密虚实为重要构图法则,对于画面巨大的山岩与几乎和画面成直角的山头的勾勒是虚以实之的体现,而对于画面中清晰的树林道路的描绘则是虚中求实的体现。另外,画面空白处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营造出了一种辽阔之感,使画面空灵开朗,这是虚中求实为求虚的辩证处理方法。
  四、结语
  潘天寿的绘画作品,无论在构图方面,还是在立意方面,抑或是在用笔、用墨、用色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每一幅绘画作品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思想,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赏析其绘画作品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其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其绘画艺术创作特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沈从文的《边城》给人们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自然的生命形态,描绘了一段近乎理想化的生活和一段哀伤凄美的爱情故事。它不仅体现了淳厚的人性,更使美的意象深邃,令人慨叹之余有着深刻的现实感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优美的环境、和谐的自然、田园的情调、淳朴的民风、凄美的爱情、无期的希冀共同编织成湘西茶峒的桃源风情。沈从文正是通过《边城》给人们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形式更是体现了
期刊
这些年来,女性题材已渐渐成为方方笔下的一个独立视角,其作品常常以关注和思考女性命运为主,因此见解独特、思想深刻。以《何处是我家园》为代表,方方精心设计秋月的每一段人生,从她对不同阶段人生境遇的反应和转变来剖析、揭露她的内心。如此一来,以秋月为缩影映射的那个时代女性集体的“家园丧失”感便引起更多人的思考,特别是秋月与方方其他作品中失去家园的女性不同,她的人生与自我人格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她对失
期刊
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文学方面推崇表达人的真情实感,这为“物哀”审美奠定了基础。日本文学先是用“哀”来表达人的情感,随着主观感情的不断加深,只用“哀”已经无法完整表达出文学中所蕴含的感情和审美理念,随后衍生出“物哀”,它是日本文学的精髓,也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本质体现。  一、“物哀”内涵  日本文学的审美情趣以“物哀”为主,“物哀”审美情趣不仅包含在日本文学中,也与日本人的生活精神面貌有关。“物
期刊
《一地鸡毛》作为20世纪90年代知识分子宏观叙事退潮期的作品,在叙述中体现了选官制下的知识分子精英在权力和道德场域“士”的立场的退出。在理想消失后,知识分子精英显示出“唯物质主义”的倾向,在权力的规训和运行中,知识分子得到了资源分配。小说文本的断裂化叙述回避了社会问题的因果逻辑,消解了传统知识分子探索社会的深度和力度。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于1991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小林
期刊
自2016年上映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说它达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准。《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画面唯美,令人心随神往,情节环环相扣,看完之后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很多影评人对此部电影的主题和人物形象进行了点评,也有很多学者从美学、伦理学以及女性主义视角对此电影加以分析。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即潜意识、性本能和人格三重结构这个新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并挖掘出隐藏在影像深
期刊
梵高作为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是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星夜》、自画像系列以及向日葵系列等都是其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其所具有的色彩力量和蕴含的象征意义可以带给受众极大的震撼。梵高的绘画作品在色彩表现方面独树一帜,通过有效运用色彩语言,提升了绘画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增强了绘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梵高以独特的视角对自然与世界进行观察和感受,在对自然意象的表现方面通过色彩语言的运用
期刊
《狂人日记》主要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封建礼教与家长制度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在数千年来一直荼毒国民思想,并形成为潜移默化的“真理”。狂人所代表的新思想者,就是要打破数千年来人们思想深处固认的“真理”,并在与封建坚守者的对抗之中,逐渐提出反封建的问题与挑战,启迪后世为之奋进。  文中提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思想一直在中国历史中延续,“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易牙因君主
期刊
张大千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在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等是其代表性作品。张大千是中国最具传奇的国画大师,也是中国现代画家的杰出代表,其一生都致力于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大量的临摹,汲取了前人绘画的精髓,进而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其绘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创作特征。本文简单分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风格的成因,并对其艺术创作特征进行探索,使人
期刊
齐白石是一位中国艺术集大成者,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篆刻,抑或是诗词,其都无所不通,具有极高的造诣。单就绘画而言,齐白石在绘画艺术生涯中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不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齐白石是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国画画家,在中国美術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例如,他的《六虾图》《红衣罗汉图》《秋卉工虫》等绘画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具有深刻的内涵,人们通过欣赏可
期刊
吴冠中是中国画坛著名的画家,美术成就举世瞩目,是学贯中西的绘画大师,享誉中外。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其绘画的美学思想也不断更新。本文简单分析了吴冠中美学思想的形成,并从绘画的形式美、绘画的意境美、绘画的抽象美三个方面对吴冠中绘画的美学思想进行相关探索,仅供参考。  吴冠中作为中国当代画家的杰出代表,始终致力于研究油画与国画的新形式,探索东西方不同文化下的艺术绘画美学,在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