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学生已是社会关注的重要群体,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本文以教师的视角,通过实践调查,提出对留守学生应有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在对留守学生的关注中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键词:留守学生德育
一、 留守学生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子女留给了老人监护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进入相应的学校,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由于他们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其生理和心理都面临问题和考验。拿我校来说,全校有留守学生70余名,占学生总数的8.8% 。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的真空状态,或孤僻自卑,或骄横霸道,既给自身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又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留守学生的德育成为我们教师,乃至全社会非常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留守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面
大多数留守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以此造成的学生潜在辍学率较高。部分留守学生成绩不理想,家长又很难理解,加之留守学生的现有监护人或照管人多为爷爷奶奶,这些人年龄大、身体差, 文盲比例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农民工在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低,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如我班学生李某(化名),父母都在外务工,该生无人照顾,养成一种自由涣散的习性,并产生厌学情绪。
(二)生活方面
留守学生处境孤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缺乏保障,不能按时保质吃饭,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和读书的热情。拿我校来说,大部分留守学生来自山区,生活条件苦,大部分同学一天只吃一顿饭,另一顿饭则被自带的烙饼代替。如我班留守学生高某(化名)因连续几天吃方便面导致营养不良。其二,他们的生活习惯较差,有的早上不洗脸,不漱口,晚上不洗脚,且模仿成年人抽烟酗酒,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成为问题生。
(三)情感、心理方面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无法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生活上经常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父母的鼓励与安慰,与爷爷奶奶又有太大的鸿沟,因此他们性格孤僻,自卑感重,自控能力较差。他们既不愿和老师主动交流,也不愿和其他同学交往,久而久之成为躲在墙角的人。
(四)道德方面
中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完善的自我意识和道德体系,特别容易受别人的“暗示”,跟着“感觉”走,喜欢追求“刺激”,希望与众不同,因此特别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他们染上不良行为习惯时,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纠正,就会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留守学生的现状令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担忧,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采取的对策
(一)从学校角度说
面对不断增加的留守学生,学校应有一套应对措施和教育体系,如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开展爱心帮扶等。这一点我校已经做到。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认真摸底调查,建立相关档案,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并协调其他教师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正面引导。此外我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与留守学生交流谈心,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从教师个人而言
1.用爱心感染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父母虽然牵挂子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短暂的团聚,父母想加倍补偿,却变成了过分的顺从、放任。发现孩子成绩退了,习惯差了只是一番唾骂捶打,结果孩子出现逆反心理,躲避父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由此看出,留守学生不缺少关心,缺少的是真诚而又理性的爱。在学校,班主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赋予留守学生爱的重担。
“润物细无声”,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留守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就歧视他们,或放任不管,应时刻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千方百计的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
2.用责任塑造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家长因无法照顾子女可能产生内疚感,于是采取一种物质性的补偿,给子女更多、更足的零花钱(我班有几位留守学生一周带的零花钱远远超过了平均数),这些钱不用在合理的地方,如购买学习和生活必需品,而是用于其它,如买零食、手机。孰不知,这样不仅没有帮孩子,反而使他们养成好逸恶劳,爱显阔气的不良习惯。还有部分家长自身就不重视子女的学习,认为好坏无所谓,久之,子女也如此。作为班主任此时应承担起这个责任,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他们。
(三)从社会角度看
留守学生是影响社会安定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留守学生步入社会,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社会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我觉得,社会除了做好教育体制改革和净化社会环境外,还应做好舆论宣传,呼吁更多的热心人关心留守学生,尽自己的力量解决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或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帮扶、接力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共同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也应认识到留守学生的德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上述对留守学生问题的探讨,望能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
关键词:留守学生德育
一、 留守学生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子女留给了老人监护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进入相应的学校,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由于他们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其生理和心理都面临问题和考验。拿我校来说,全校有留守学生70余名,占学生总数的8.8% 。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的真空状态,或孤僻自卑,或骄横霸道,既给自身健康成长带来影响,又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留守学生的德育成为我们教师,乃至全社会非常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留守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方面
大多数留守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以此造成的学生潜在辍学率较高。部分留守学生成绩不理想,家长又很难理解,加之留守学生的现有监护人或照管人多为爷爷奶奶,这些人年龄大、身体差, 文盲比例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农民工在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低,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如我班学生李某(化名),父母都在外务工,该生无人照顾,养成一种自由涣散的习性,并产生厌学情绪。
(二)生活方面
留守学生处境孤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缺乏保障,不能按时保质吃饭,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和读书的热情。拿我校来说,大部分留守学生来自山区,生活条件苦,大部分同学一天只吃一顿饭,另一顿饭则被自带的烙饼代替。如我班留守学生高某(化名)因连续几天吃方便面导致营养不良。其二,他们的生活习惯较差,有的早上不洗脸,不漱口,晚上不洗脚,且模仿成年人抽烟酗酒,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成为问题生。
(三)情感、心理方面
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无法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生活上经常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父母的鼓励与安慰,与爷爷奶奶又有太大的鸿沟,因此他们性格孤僻,自卑感重,自控能力较差。他们既不愿和老师主动交流,也不愿和其他同学交往,久而久之成为躲在墙角的人。
(四)道德方面
中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完善的自我意识和道德体系,特别容易受别人的“暗示”,跟着“感觉”走,喜欢追求“刺激”,希望与众不同,因此特别容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当他们染上不良行为习惯时,得不到父母的及时纠正,就会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留守学生的现状令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担忧,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采取的对策
(一)从学校角度说
面对不断增加的留守学生,学校应有一套应对措施和教育体系,如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开展爱心帮扶等。这一点我校已经做到。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认真摸底调查,建立相关档案,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并协调其他教师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正面引导。此外我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与留守学生交流谈心,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从教师个人而言
1.用爱心感染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父母虽然牵挂子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短暂的团聚,父母想加倍补偿,却变成了过分的顺从、放任。发现孩子成绩退了,习惯差了只是一番唾骂捶打,结果孩子出现逆反心理,躲避父母,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由此看出,留守学生不缺少关心,缺少的是真诚而又理性的爱。在学校,班主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赋予留守学生爱的重担。
“润物细无声”,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留守学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就歧视他们,或放任不管,应时刻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千方百计的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从细微处做起,用心去爱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
2.用责任塑造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的家长因无法照顾子女可能产生内疚感,于是采取一种物质性的补偿,给子女更多、更足的零花钱(我班有几位留守学生一周带的零花钱远远超过了平均数),这些钱不用在合理的地方,如购买学习和生活必需品,而是用于其它,如买零食、手机。孰不知,这样不仅没有帮孩子,反而使他们养成好逸恶劳,爱显阔气的不良习惯。还有部分家长自身就不重视子女的学习,认为好坏无所谓,久之,子女也如此。作为班主任此时应承担起这个责任,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他们。
(三)从社会角度看
留守学生是影响社会安定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留守学生步入社会,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因此,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社会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我觉得,社会除了做好教育体制改革和净化社会环境外,还应做好舆论宣传,呼吁更多的热心人关心留守学生,尽自己的力量解决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或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帮扶、接力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共同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也应认识到留守学生的德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上述对留守学生问题的探讨,望能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