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就是加强与地理学科的联系,防止学科之前的割裂,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切实做到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是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本文从培养地理意识的重要性,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策略以及培养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探求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地理意识;知识整合
一、 地理意识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密切关系
(一) 地理意识概念的界定
地理意识这一名词是由地理和意识两个独立的名词组合而成。“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易与天地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逐渐发展为现代的地理(Geography),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简言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是哲学的概念,所谓意识是人脑中的产物,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因此,本文所写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地理意识的培养就是要立足于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中包含的地理知识、概念,并从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培养地理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 高中教材内容的编写。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人民版四个版本,每个版的编排不同,侧重不同,但是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蕴含着大量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例如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秦统一六国后初期疆域图、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古希腊时期的地形图等等。此外高中历史还配有三本历史地图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至关重要。
2. 高考命题趋势的要求。高考是全国最具权威性和选拔性的考试。新课改之后,历史高考试题主要由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构成。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且多次出现史地综合性试题。笔者对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归纳,以此来说明学生的地理意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见表1)
3. 历史学科特殊性的要求。自古以来就有“史地不分家”的理论,历史学科从诞生之时就与地理学科关联在一起,直到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历史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成为一门正式的独立课程。因此在历史中蕴含着大量的与地理有关的知识,这就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进而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并且强调普通高中教育应使学生要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搜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高中课程将原来一些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性课程,避免知识的割裂,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科交叉。从课程类型来看,历史、地理、政治同属人文学科,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史地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是适时而需。
二、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的策略
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历史教師起着关键的作用。历史教师要立足于历史史实,寻找历史与地理学科的结合点和发散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一) 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历史地图
“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须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要从这些符号间看到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由此可见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归纳分析不同类型地图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岳麓版必修(Ⅰ)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中的西周分封形势图为例。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封形势图进行分析,通过读图不难看出,同姓诸侯的封地大都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异姓的诸侯大都分布于偏远的山区,南方所封诸侯较少。再结合地理学知识:江河附近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清晰明了的看出周王分封的策略。相比有些教师在讲到周王分封的时候只是一句带过让学生死记硬背收到的教学效果要强很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识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日后遇到此类的问题时就会尝试着运用类似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地理意识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史地综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
2. 整合多张地图,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历史地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例如在讲秦统一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分析《秦朝疆域图》。在图中不难看出当时秦统一之后疆域北至辽东,南及象郡,西到陇西,东至会稽。与西周时期相比,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历史不断向前变化的趋势。便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认识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感受各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寻找历史发展的真相。
3. 学会运用地图的技巧和规律。除了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关的历史地图,在运用的时候也要讲求技巧和规律。第一,要做到切合教材,不能脱离教材,找准地图与教材的切合点,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第二,将有关的地图整合在一起,给同学们展现全面的历史知识。第三,要分清主次,不能只一味的依靠地图,走形而上学主义,违背了历史课程本质。地图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第四,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地名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利用地图时要做到古今对比,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地名中特殊的变化含义对历史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地域特色,也有助于增加教学的真实性。第五,在引导学生读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将地图中的方位与现实中的方位区分开来;接着就是循序渐进,要细心的阅读图中的图例和注记,局部的看图中的细节再宏观的分析问题;最后就是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读图的活动中来,要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自己对地图进行分析,多角度的来分析问题。在读图的过程中从历史、地理两个方面综合解决问题,也达到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的目的。 (二) 重视文综试题史地理知识的讲解与练习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中,高考的命题方向就是教学的方向,近几年高考文综越来越趋向于史地综合,所以历史教师要在平时重视对文综试题中历史地理知识的讲解。历史教学主要包括讲和练两个方面。在讲解高考试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要做到既要讲清楚题中的地理知识,又要利用这个地理知识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练”。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教师要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要精选一些质量高、有代表性的试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三) 提高教師自身的地理意识
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地理意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重视地理知识,利用好相关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学术报告,让高中历史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把相关的地理知识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历史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地理意识;最后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阅读一些历史地理相关的著作(《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再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的培养目标对所教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有关历史地理的内容建立起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见解去指导教学实践。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地理意识的意义
学科间的综合是当代科学、教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因此学科间的综合化教学日益被重视起来。所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人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将地理与历史结合起来本身就是教学的一种创新之处。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理的相关知识不仅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历史和地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且还给部分原本枯燥的历史问题注入新鲜的血液。史地结合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问题、综合学科知识的能力。最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寿祺.易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蓝勇.中国历史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曾凡国.关于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J].历史教学,2012(1):7-12.
[5]黄牧航.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6]梁少平.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地理知识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张涛.中学历史地理知识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4.
[8]吴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地知识整合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9]朱汉国.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李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地理意识;知识整合
一、 地理意识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密切关系
(一) 地理意识概念的界定
地理意识这一名词是由地理和意识两个独立的名词组合而成。“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易与天地准,故能弭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逐渐发展为现代的地理(Geography),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简言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是哲学的概念,所谓意识是人脑中的产物,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因此,本文所写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地理意识的培养就是要立足于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历史中包含的地理知识、概念,并从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培养地理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1. 高中教材内容的编写。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教版、岳麓版、大象版、人民版四个版本,每个版的编排不同,侧重不同,但是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蕴含着大量与地理有关的知识,例如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秦统一六国后初期疆域图、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中的古希腊时期的地形图等等。此外高中历史还配有三本历史地图册。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至关重要。
2. 高考命题趋势的要求。高考是全国最具权威性和选拔性的考试。新课改之后,历史高考试题主要由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构成。近年来的高考文综试题的综合性较强,且多次出现史地综合性试题。笔者对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归纳,以此来说明学生的地理意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见表1)
3. 历史学科特殊性的要求。自古以来就有“史地不分家”的理论,历史学科从诞生之时就与地理学科关联在一起,直到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历史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成为一门正式的独立课程。因此在历史中蕴含着大量的与地理有关的知识,这就要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进而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培养目标,并且强调普通高中教育应使学生要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搜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高中课程将原来一些单科性课程整合为综合性课程,避免知识的割裂,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科交叉。从课程类型来看,历史、地理、政治同属人文学科,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史地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是适时而需。
二、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的策略
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历史教師起着关键的作用。历史教师要立足于历史史实,寻找历史与地理学科的结合点和发散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一) 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历史地图
“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须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要从这些符号间看到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由此可见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归纳分析不同类型地图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岳麓版必修(Ⅰ)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中的西周分封形势图为例。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分封形势图进行分析,通过读图不难看出,同姓诸侯的封地大都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异姓的诸侯大都分布于偏远的山区,南方所封诸侯较少。再结合地理学知识:江河附近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清晰明了的看出周王分封的策略。相比有些教师在讲到周王分封的时候只是一句带过让学生死记硬背收到的教学效果要强很多。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识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日后遇到此类的问题时就会尝试着运用类似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地理意识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史地综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
2. 整合多张地图,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历史地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例如在讲秦统一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分析《秦朝疆域图》。在图中不难看出当时秦统一之后疆域北至辽东,南及象郡,西到陇西,东至会稽。与西周时期相比,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历史不断向前变化的趋势。便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认识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感受各民族统一的强烈愿望,寻找历史发展的真相。
3. 学会运用地图的技巧和规律。除了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关的历史地图,在运用的时候也要讲求技巧和规律。第一,要做到切合教材,不能脱离教材,找准地图与教材的切合点,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第二,将有关的地图整合在一起,给同学们展现全面的历史知识。第三,要分清主次,不能只一味的依靠地图,走形而上学主义,违背了历史课程本质。地图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第四,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地名会有所不同,所以在利用地图时要做到古今对比,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地名中特殊的变化含义对历史教学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地域特色,也有助于增加教学的真实性。第五,在引导学生读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将地图中的方位与现实中的方位区分开来;接着就是循序渐进,要细心的阅读图中的图例和注记,局部的看图中的细节再宏观的分析问题;最后就是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读图的活动中来,要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自己对地图进行分析,多角度的来分析问题。在读图的过程中从历史、地理两个方面综合解决问题,也达到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意识的目的。 (二) 重视文综试题史地理知识的讲解与练习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中,高考的命题方向就是教学的方向,近几年高考文综越来越趋向于史地综合,所以历史教师要在平时重视对文综试题中历史地理知识的讲解。历史教学主要包括讲和练两个方面。在讲解高考试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题型的多样化,要做到既要讲清楚题中的地理知识,又要利用这个地理知识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练”。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教师要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要精选一些质量高、有代表性的试题,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
(三) 提高教師自身的地理意识
所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首先要做的是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地理意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重视地理知识,利用好相关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学术报告,让高中历史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把相关的地理知识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历史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地理意识;最后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阅读一些历史地理相关的著作(《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再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的培养目标对所教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有关历史地理的内容建立起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自己的学习和见解去指导教学实践。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地理意识的意义
学科间的综合是当代科学、教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因此学科间的综合化教学日益被重视起来。所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人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将地理与历史结合起来本身就是教学的一种创新之处。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理的相关知识不仅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历史和地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且还给部分原本枯燥的历史问题注入新鲜的血液。史地结合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的分析问题、综合学科知识的能力。最后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寿祺.易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蓝勇.中国历史地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曾凡国.关于历史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J].历史教学,2012(1):7-12.
[5]黄牧航.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6]梁少平.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地理知识的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7]张涛.中学历史地理知识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4.
[8]吴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地知识整合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9]朱汉国.新编历史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李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