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颗糖究竟有多甜?尤其是一颗普通的糖。可是,据张远说,相当甜呢。
张远是我的学生,聪明、帅气,同时又很懒散、孤僻,成绩忽高忽低,平日里作业完成得一塌糊涂,着实令我头痛。对于他这样的学生,我知道,简单粗暴的批评或是喋喋不休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且收效甚微,说轻了,无关痛痒;言重了,万一伤了他的自尊,来一个一叛到底,岂不是适得其反,与老师的意愿背道而驰了吗?我思索着,希望找到他的突破口。一次与他的班主任随意谈起张远,了解到他的家庭近一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双双下岗,以摆地摊维持生计。张远很懂事,可毕竟是15岁的少年,同学间攀比风让他很是自卑,又以高度自尊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显得敏感而倔强,成绩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症结在这里。
于是,在一次学习课文时,我趁机借题发挥:现在许多学生都在攀比,可是仔细想想,比来比去不就是比的父母吗?父母有能力,能代表你吗?为什么不比比自己呢?他们以父母为荣,而你们又是否成为了父母的骄傲了呢?贫穷不是你们的错,而富有更不是标榜的资本,学习才是你们根本的任务,……我说的情真意切,他们听得若有所思。而张远,我分明发现他的眼睛明亮了许多。
如何才能提高他的成绩呢?他很聪明,缺少的是兴趣和能力。我准备了一本辅导书,却不知道如何送给他,对于他这样的学生来说,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一次,我检查家庭作业,他又是“榜上有名”,更可气的是,他竟是唯一一个,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神情,叛逆的甚至带有一丝挑衅的眼光,我火冒三丈,真想立即教训他一顿,以泄心头之怒。可是,话在口中转了三转,我又忍了下来。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我示意他下课后来办公室,便开始上课了。
之后,他来到办公室,我让他坐下,平静地询问原因,他当然又是“忘了”之类的一点就破的理由。我不可知否,笑了笑,同他闲谈起来,见他情绪放松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那本书递给他,故意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平时备课参考时用的,可是我没有时间把上面的题目都做一遍。你能帮我做吗?”张远点点头,但是一脸迷惑。我笑笑:“不过,你得保证每个单元都做,有疑问的地方来问我。”他高興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备课,他兴冲冲地来了,让我检查他“为我做的Unit1中的题目”。我略一检查,又正确又工整!我高兴地向他表示感谢,同时表扬了他并趁机肯定了他的潜力和能力。看他一脸兴奋,我随手把抽屉里的一颗糖果递给他,“一是感谢,二是信任,三是期待你以后的英语学习甜美的感觉越来越浓。”张远有点不好意思,但很快便开心地笑了,口里含着糖,含糊不清地说:“谢谢老师,相当甜呢。”
不久,班里重排了座位,我打算重新选择学习小组长,对于张远的小组,我思考了半天,他有能力当组长,可是他不愿意怎么办?于是,我私下询问他的意见,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自然很高兴,不失时机地说当组长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和锻炼,组长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任何作业都要率先完成,才能使组员信服,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我说得头头是道,他听得频频点头。事实证明,他的确很胜任这份工作,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向我汇报组员的学习情况,而他自己的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付出总有收获,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张远的进步是巨大的,他变得开朗多了,自信多了,课间的时候与同学们一起又说又笑,课堂上积极举手主动发问。据他的家长讲,在家里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我相信,“只要进步,就是成功”。我很欣慰,期待他有更可喜的变化。
后来张远告诉我,那天我给他吃糖,给他很大的触动,以及少有的感动。其实,一颗糖算什么呢?说到底,令他内心感到甜蜜和温暖的,不是糖果本身,而是它所传递的老师的那份关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作为老师,我要爱他们,就要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地碰撞,倾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并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如此,他们内心的积极因素才会被激发出来,才能最终成为品学谦优的好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作者单位:山东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
张远是我的学生,聪明、帅气,同时又很懒散、孤僻,成绩忽高忽低,平日里作业完成得一塌糊涂,着实令我头痛。对于他这样的学生,我知道,简单粗暴的批评或是喋喋不休的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且收效甚微,说轻了,无关痛痒;言重了,万一伤了他的自尊,来一个一叛到底,岂不是适得其反,与老师的意愿背道而驰了吗?我思索着,希望找到他的突破口。一次与他的班主任随意谈起张远,了解到他的家庭近一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双双下岗,以摆地摊维持生计。张远很懂事,可毕竟是15岁的少年,同学间攀比风让他很是自卑,又以高度自尊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显得敏感而倔强,成绩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症结在这里。
于是,在一次学习课文时,我趁机借题发挥:现在许多学生都在攀比,可是仔细想想,比来比去不就是比的父母吗?父母有能力,能代表你吗?为什么不比比自己呢?他们以父母为荣,而你们又是否成为了父母的骄傲了呢?贫穷不是你们的错,而富有更不是标榜的资本,学习才是你们根本的任务,……我说的情真意切,他们听得若有所思。而张远,我分明发现他的眼睛明亮了许多。
如何才能提高他的成绩呢?他很聪明,缺少的是兴趣和能力。我准备了一本辅导书,却不知道如何送给他,对于他这样的学生来说,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一次,我检查家庭作业,他又是“榜上有名”,更可气的是,他竟是唯一一个,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神情,叛逆的甚至带有一丝挑衅的眼光,我火冒三丈,真想立即教训他一顿,以泄心头之怒。可是,话在口中转了三转,我又忍了下来。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我示意他下课后来办公室,便开始上课了。
之后,他来到办公室,我让他坐下,平静地询问原因,他当然又是“忘了”之类的一点就破的理由。我不可知否,笑了笑,同他闲谈起来,见他情绪放松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那本书递给他,故意轻描淡写地说:“这是我平时备课参考时用的,可是我没有时间把上面的题目都做一遍。你能帮我做吗?”张远点点头,但是一脸迷惑。我笑笑:“不过,你得保证每个单元都做,有疑问的地方来问我。”他高興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备课,他兴冲冲地来了,让我检查他“为我做的Unit1中的题目”。我略一检查,又正确又工整!我高兴地向他表示感谢,同时表扬了他并趁机肯定了他的潜力和能力。看他一脸兴奋,我随手把抽屉里的一颗糖果递给他,“一是感谢,二是信任,三是期待你以后的英语学习甜美的感觉越来越浓。”张远有点不好意思,但很快便开心地笑了,口里含着糖,含糊不清地说:“谢谢老师,相当甜呢。”
不久,班里重排了座位,我打算重新选择学习小组长,对于张远的小组,我思考了半天,他有能力当组长,可是他不愿意怎么办?于是,我私下询问他的意见,没想到,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自然很高兴,不失时机地说当组长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和锻炼,组长必须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任何作业都要率先完成,才能使组员信服,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我说得头头是道,他听得频频点头。事实证明,他的确很胜任这份工作,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向我汇报组员的学习情况,而他自己的成绩,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付出总有收获,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张远的进步是巨大的,他变得开朗多了,自信多了,课间的时候与同学们一起又说又笑,课堂上积极举手主动发问。据他的家长讲,在家里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我相信,“只要进步,就是成功”。我很欣慰,期待他有更可喜的变化。
后来张远告诉我,那天我给他吃糖,给他很大的触动,以及少有的感动。其实,一颗糖算什么呢?说到底,令他内心感到甜蜜和温暖的,不是糖果本身,而是它所传递的老师的那份关爱。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作为老师,我要爱他们,就要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地碰撞,倾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并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如此,他们内心的积极因素才会被激发出来,才能最终成为品学谦优的好学生,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作者单位:山东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