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 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补肾法对体外培养小鼠卵母细胞成熟的促进作用及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给6~8周龄雌性大鼠灌服补肾调经Ⅲ号方制备含药血清。将3~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A、B组,A组灌胃蒸馏水,B组序贯灌胃补肾调经系列方(Ⅱ号方和Ⅲ号方),各灌胃12 d。第11天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 IU/只),48 h后剥离卵巢,取出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进行体外培养。将A组CO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25μmol/L LY294
其他文献
筋骨并重是中医骨伤科中指导诊治的重要理念。然而,时至今日,对于筋的解剖实质尚未达成共识,争议点之一就在对骨骼肌的归属认识上。因骨骼肌具有运动功能所以多被认为归属筋的范畴,但这就与《黄帝内经》“五体”中的肉相冲突了。因此,首先以《黄帝内经》中关于肉与筋的生理、病理描述为依据;其次从疾病诊治上来探讨骨骼肌的归属问题;最后,提出骨骼肌可分属筋、肉范畴,其中骨骼肌的形态偏重肉的范畴,骨骼肌的运动功能偏重筋的范畴。希望此认识可作为筋骨理论的补充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目的对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多中心无对照研究资料中相关症状改善的程度、时间、持续性进行观察,分析该针刺法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6月在北京地区7个分中心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每周2次,共4周),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222例;在治疗前(第0周),治疗第2、3、4周(第2、3、4周)及随访(第8周)共5个时点记录患者的鼻炎症状量表(TNSS)中鼻塞、流涕、鼻痒、喷嚏4个主要症状不同程度例数和鼻炎伴随症状量表(TNNSS)中鼻涕从咽部流过、流泪、鼻或眼部瘙痒、
目的分析小承气汤加减鼻饲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78例ARDS患者,均行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40例)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小承气汤加减鼻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氧合指数(PaO2/FiO2)、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恢复进程(排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P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