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童书里,“成长”是永恒的主题。很多作家、很多经典反反复复讲的,就是这件事。毕竟,对于孩子,还有什么比“成长”更重要也更迫切的呢?
《达尔文女孩》也是讲述“成长”的童书,其中的“成长”很是独特,竟然跟伟大的达尔文联系在一起。故事里,在达尔文的经典著作《物种起源》的指引下,主人公十二岁的小卡莉,慢慢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了通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小卡莉怎么就得到了“达尔文”的指引?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杰奎琳·凯利的作品《达尔文女孩》。
杰奎琳·凯利出生于新西兰,早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西部。她在温哥华岛茂密的雨林中长大,所以,可以想象,当她和家人搬到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沙漠时,她感到非常震惊。大学毕业后,她當过医生,后来又当了几年律师,但真正使她快乐的是写作。2009年,她出版处女作《达尔文女孩》,并获得了2010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达尔文女孩》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正是十九世纪的最后几个月。故事结束时,已经是二十世纪的第一天:1900年1月1日。在这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卡莉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确定了自己长大后的理想。这听起来很简单,仿佛卡莉轻轻松松就做到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在那时候,有这样“三座大山”压在她身上:首先,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当时虽然广泛传播,但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第二,德州老百姓个个笃信上帝,更认为“进化论”是无稽之谈,就连图书馆也没收存这本书;第三,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女性社会地位并不高,就连投票权也没有,她们的人生道路就是嫁为人妇,进入家庭生活。而就在这个夏天,卡莉对所有这些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她并不觉得这是自己要走的路,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那卡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用哥哥哈利的话说,卡莉是个“成长中的自然学者”,她喜欢大自然,喜欢观察身边的世界。故事开始时,天气是一片酷热,卡莉常常“扑通”一声就下到河里。这一段写得美极了:
在温柔的水流里仰漂,尽情享受河水的清凉。我就像是河里的一朵云,在水涡中轻轻地翻转。我看着笼罩在河岸上茂密如天棚的橡树和高挂在树上的结网虫,这一只只仿佛都是我的倒影,正乘着自己的薄纱气球,在淡蓝的天空中飘浮。
卡莉就是这样热爱着大自然,一直葆有对自然的好奇和兴趣。哥哥哈利送给她一本红皮笔记本,她马上就用它开始了专注而且专业的自然记录,她观察到狗的表情,观察到红雀来得特别多,还观察到两种蚱蜢,一种就是常见的翠绿色小蚱蜢,一种却是从未见过的,体形很大,颜色是黄色的,她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这种黄色的蚱蜢是从哪里来的。她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没有人答得出来,甚至大家都不感兴趣。
于是,她敲开了爷爷实验室的门——总是泡在后院的古怪的爷爷登场了,家里从没人敢打扰他。到了这里,“达尔文女孩”的故事似乎才真正展开。原来,爷爷根本就是藏在家中的一位真正的自然学者,他仰慕达尔文,与达尔文还通过信,达尔文还送给他过一份珍贵的标本。爷爷很欣赏卡莉对自然的热爱,给了她一本《物种起源》,又带上她一起到户外采集标本。渐渐地,卡莉越来越痴迷于大自然的神奇,而且也确信自己希望继续读大学,将来做研究,而不是像身边的女孩们一样,学家政、学烹饪、学女工,到了合适的年龄,就找个人家把自己嫁出去。在这六个月里,全家人,包括卡莉的三个哥哥与三个弟弟,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这让她理清了思绪,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需要由自己来把握。
故事结束在新世纪的起点。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一个世纪来到了,卡莉会赢得自己的人生吗?我们不知道。但是,看一看卡莉的新年愿望,也许从中你能找到答案:
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能看到以下的事物:北极光、哈利·胡迪尼、太平洋或大西洋——任何古代的海洋都好,还有尼亚加拉大瀑布、科尼岛、长颈鹿、鸭嘴兽、埃菲尔铁塔、大峡谷和雪。
这样一个充满自然芬芳的成长故事,你是否愿意一起来品味一下呢?
(冷玉斌)
我希望读者能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然。我希望女孩和妇女们能够意识到,她们的曾祖母们曾为争取投票权而奋斗,公民权利决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
——杰奎琳·凯利
穿插在科学主题之间的是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手足之情、偷听到的对话、家人间的默契和误解等等,都通过卡莉幽默诙谐的语句,以及作者生动准确的描写传达出来,让书中的角色有了鲜活的生命。
——《书单》
林肯曾是个孤独的男孩,他的妈妈沉迷于工作,爸爸在他七岁那年不幸去世,葬在奥克兰公墓。学校的一次作业改变了林肯的人生。老师组织大家认领墓地,为墓主写小传。在给逝去的人写小传的过程中,林肯开始明白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内心逐渐变得坚强、坚定,最终完成了一个男孩的心灵成长史。
这是一部精确描写青春期心灵困顿的精彩小说,结合了意识流、日本俳句、歌词、问答和电影分镜头,充满各种交叉点,又有无限的可能性。本书荣获2006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是众多获奖小说中叙事手法最现代、最独特的一部作品。
《达尔文女孩》也是讲述“成长”的童书,其中的“成长”很是独特,竟然跟伟大的达尔文联系在一起。故事里,在达尔文的经典著作《物种起源》的指引下,主人公十二岁的小卡莉,慢慢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了通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小卡莉怎么就得到了“达尔文”的指引?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杰奎琳·凯利的作品《达尔文女孩》。
杰奎琳·凯利出生于新西兰,早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西部。她在温哥华岛茂密的雨林中长大,所以,可以想象,当她和家人搬到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沙漠时,她感到非常震惊。大学毕业后,她當过医生,后来又当了几年律师,但真正使她快乐的是写作。2009年,她出版处女作《达尔文女孩》,并获得了2010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
《达尔文女孩》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正是十九世纪的最后几个月。故事结束时,已经是二十世纪的第一天:1900年1月1日。在这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卡莉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确定了自己长大后的理想。这听起来很简单,仿佛卡莉轻轻松松就做到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至少在那时候,有这样“三座大山”压在她身上:首先,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当时虽然广泛传播,但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第二,德州老百姓个个笃信上帝,更认为“进化论”是无稽之谈,就连图书馆也没收存这本书;第三,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女性社会地位并不高,就连投票权也没有,她们的人生道路就是嫁为人妇,进入家庭生活。而就在这个夏天,卡莉对所有这些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她并不觉得这是自己要走的路,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那卡莉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用哥哥哈利的话说,卡莉是个“成长中的自然学者”,她喜欢大自然,喜欢观察身边的世界。故事开始时,天气是一片酷热,卡莉常常“扑通”一声就下到河里。这一段写得美极了:
在温柔的水流里仰漂,尽情享受河水的清凉。我就像是河里的一朵云,在水涡中轻轻地翻转。我看着笼罩在河岸上茂密如天棚的橡树和高挂在树上的结网虫,这一只只仿佛都是我的倒影,正乘着自己的薄纱气球,在淡蓝的天空中飘浮。
卡莉就是这样热爱着大自然,一直葆有对自然的好奇和兴趣。哥哥哈利送给她一本红皮笔记本,她马上就用它开始了专注而且专业的自然记录,她观察到狗的表情,观察到红雀来得特别多,还观察到两种蚱蜢,一种就是常见的翠绿色小蚱蜢,一种却是从未见过的,体形很大,颜色是黄色的,她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这种黄色的蚱蜢是从哪里来的。她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没有人答得出来,甚至大家都不感兴趣。
于是,她敲开了爷爷实验室的门——总是泡在后院的古怪的爷爷登场了,家里从没人敢打扰他。到了这里,“达尔文女孩”的故事似乎才真正展开。原来,爷爷根本就是藏在家中的一位真正的自然学者,他仰慕达尔文,与达尔文还通过信,达尔文还送给他过一份珍贵的标本。爷爷很欣赏卡莉对自然的热爱,给了她一本《物种起源》,又带上她一起到户外采集标本。渐渐地,卡莉越来越痴迷于大自然的神奇,而且也确信自己希望继续读大学,将来做研究,而不是像身边的女孩们一样,学家政、学烹饪、学女工,到了合适的年龄,就找个人家把自己嫁出去。在这六个月里,全家人,包括卡莉的三个哥哥与三个弟弟,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这让她理清了思绪,意识到自己的人生需要由自己来把握。
故事结束在新世纪的起点。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一个世纪来到了,卡莉会赢得自己的人生吗?我们不知道。但是,看一看卡莉的新年愿望,也许从中你能找到答案:
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能看到以下的事物:北极光、哈利·胡迪尼、太平洋或大西洋——任何古代的海洋都好,还有尼亚加拉大瀑布、科尼岛、长颈鹿、鸭嘴兽、埃菲尔铁塔、大峡谷和雪。
这样一个充满自然芬芳的成长故事,你是否愿意一起来品味一下呢?
(冷玉斌)
我希望读者能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然。我希望女孩和妇女们能够意识到,她们的曾祖母们曾为争取投票权而奋斗,公民权利决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
——杰奎琳·凯利
穿插在科学主题之间的是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手足之情、偷听到的对话、家人间的默契和误解等等,都通过卡莉幽默诙谐的语句,以及作者生动准确的描写传达出来,让书中的角色有了鲜活的生命。
——《书单》
林肯曾是个孤独的男孩,他的妈妈沉迷于工作,爸爸在他七岁那年不幸去世,葬在奥克兰公墓。学校的一次作业改变了林肯的人生。老师组织大家认领墓地,为墓主写小传。在给逝去的人写小传的过程中,林肯开始明白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内心逐渐变得坚强、坚定,最终完成了一个男孩的心灵成长史。
这是一部精确描写青春期心灵困顿的精彩小说,结合了意识流、日本俳句、歌词、问答和电影分镜头,充满各种交叉点,又有无限的可能性。本书荣获2006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是众多获奖小说中叙事手法最现代、最独特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