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高等教育要求内涵式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强调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建设有效课堂的教学氛围。
1 构建有效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利用菜单功能去完成既定任务。单纯性的技能应用具有局限性,课程教学应增强学生的综合管理应用能力。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处理财务信息的能力,建立财务信息化课程的有效课程认证体系。
目前,大专院校该课程教学参考主要集中在项目完成的实践实训上,大家采用的教材资料,无论是团队教师自己编译的还是采购的,都主要体现在实训实践上,缺乏适合本地区本专业学生的自主性、具有自我特色的适用教学资料。在课堂组织和考核上,由于课堂考核办法没有在教学设计中更好的体现,因此导致课程组织效果只有终结性考核效果最有效,没有过程性督促,有少量学生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要求学生信息化能力的提高,在有效课程认证中应将以前的成果基础加强,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使学生能够适应毕业之后的岗位要求,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做一名合格的、与时俱进的社会劳动者。
2 构建有效课程活动
如何在现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有效性提高呢?这需要团队教师首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设计,然后逐步开展部分单元设计,以点带面,形成动态的、具有自我特色的課程资源体系,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适应毕业之后的岗位要求,也能够在未来得到长远发展。
2.1 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建立提高过程性考核的有效性,不断激励学生形成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以往项目引领、理论支持、理实结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主动完成项目任务并予以强化和拓展,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个人未来发展能力。
2.2 构建信息化、数据化的动态课堂
2.2.1 数据化、连续性的动态评价体系
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财务信息化处理的真实课堂情境,是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岗位工作任务中去。利用数据平台动态对分阶段、连续行地评价任务执行情况。
组成团队,评价互联、互相督促。既单独处理财务工作,又相互配合完成连续的账务处理任务。在财务软件构建的地图中扮演角色,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带入到项目意境当中,引导学生全身心进行软件设置的关卡攻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分析和设计能力,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2.2.2 多方位、立体化的动态组织模式
对传统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大力创新,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增强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包括小组研讨、案例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诸如“课前预习、回顾导入、评价前测、目标树立、提问、答疑、教学、练习实践、互动参与、评价后测”等环节的实际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课前、课后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较大意义,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就需要重点管理课外学习质量,这就需要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做出充分的教学资源库,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外互动,同时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应用硬软件的建设。如果学生没有积极开展课外学习,那么就会跟不上小组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过来,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促使课外学习质量得到提升,更加顺利的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
2.3 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构建动态课堂应以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录屏、录像、图片、音乐、财务软件系统、网上互动课堂、交互评价体系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主体地位,乐于学习。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释放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逐步实现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人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关系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与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多种层次结构的复杂的系统,知识掌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动态协调平衡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学生而言,学习过程就是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教材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认知结构的现状和个体差异,注重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整体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会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既有赖于“ 有效教师”,又有赖于“有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取向来规划教师教学行为,完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体系。编撰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交流的力度,丰富教学资源库,建立多元化立体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4 有效课堂评价与改进
4.1 立德树人,以人为本
德育教育是贯穿中华几千年的教育根本,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要求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财务是一个需要诚信的工作,在信息化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财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章程等融于账务处理过程,树立学生德与法的意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到教育各环节,贯穿各个领域。只有让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才能聚焦聚力、取得实效,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筑牢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制度基础。
4.2 提升核心素质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有效的信息化课堂环境。 教师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通过在关键的地方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学科的交叉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一门课程涉及到知识体系非常庞大,而课时是有限的,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是一个关键性的要素。教师在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取舍,要有重难点,应进行合理的单元设计,使学生能够形成专业核心素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
总之,有效课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教师应不断通过实践去修正,最终达成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高效有用,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有用之才。
作者简介:王伟(1981—),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会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商務职业学院教研项目“基于有效课堂认证的ERP财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8JY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1 构建有效课堂的必要性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利用菜单功能去完成既定任务。单纯性的技能应用具有局限性,课程教学应增强学生的综合管理应用能力。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处理财务信息的能力,建立财务信息化课程的有效课程认证体系。
目前,大专院校该课程教学参考主要集中在项目完成的实践实训上,大家采用的教材资料,无论是团队教师自己编译的还是采购的,都主要体现在实训实践上,缺乏适合本地区本专业学生的自主性、具有自我特色的适用教学资料。在课堂组织和考核上,由于课堂考核办法没有在教学设计中更好的体现,因此导致课程组织效果只有终结性考核效果最有效,没有过程性督促,有少量学生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经济社会多元化发展要求学生信息化能力的提高,在有效课程认证中应将以前的成果基础加强,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任务,使学生能够适应毕业之后的岗位要求,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做一名合格的、与时俱进的社会劳动者。
2 构建有效课程活动
如何在现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有效性提高呢?这需要团队教师首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设计,然后逐步开展部分单元设计,以点带面,形成动态的、具有自我特色的課程资源体系,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适应毕业之后的岗位要求,也能够在未来得到长远发展。
2.1 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建立提高过程性考核的有效性,不断激励学生形成基本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以往项目引领、理论支持、理实结合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主动完成项目任务并予以强化和拓展,具备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个人未来发展能力。
2.2 构建信息化、数据化的动态课堂
2.2.1 数据化、连续性的动态评价体系
利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财务信息化处理的真实课堂情境,是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岗位工作任务中去。利用数据平台动态对分阶段、连续行地评价任务执行情况。
组成团队,评价互联、互相督促。既单独处理财务工作,又相互配合完成连续的账务处理任务。在财务软件构建的地图中扮演角色,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带入到项目意境当中,引导学生全身心进行软件设置的关卡攻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分析和设计能力,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2.2.2 多方位、立体化的动态组织模式
对传统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大力创新,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增强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包括小组研讨、案例教学、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诸如“课前预习、回顾导入、评价前测、目标树立、提问、答疑、教学、练习实践、互动参与、评价后测”等环节的实际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课前、课后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较大意义,在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就需要重点管理课外学习质量,这就需要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做出充分的教学资源库,能够有效地进行课外互动,同时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应用硬软件的建设。如果学生没有积极开展课外学习,那么就会跟不上小组进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过来,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促使课外学习质量得到提升,更加顺利的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
2.3 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构建动态课堂应以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录屏、录像、图片、音乐、财务软件系统、网上互动课堂、交互评价体系等,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主体地位,乐于学习。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释放个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逐步实现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人员、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多种生态因子组成的关系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与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多种层次结构的复杂的系统,知识掌握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动态协调平衡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学生而言,学习过程就是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不断同化教材的知识结构、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认知结构的现状和个体差异,注重优化学生认知结构,整体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只有当整个教学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和谐和平衡时,教学才能高效优质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目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教会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既有赖于“ 有效教师”,又有赖于“有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取向来规划教师教学行为,完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体系。编撰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交流的力度,丰富教学资源库,建立多元化立体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4 有效课堂评价与改进
4.1 立德树人,以人为本
德育教育是贯穿中华几千年的教育根本,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要求为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财务是一个需要诚信的工作,在信息化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财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章程等融于账务处理过程,树立学生德与法的意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到教育各环节,贯穿各个领域。只有让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都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才能聚焦聚力、取得实效,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培养筑牢更高水平、更加科学的制度基础。
4.2 提升核心素质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专业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有效的信息化课堂环境。 教师要注意创新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要通过在关键的地方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学科的交叉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一门课程涉及到知识体系非常庞大,而课时是有限的,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是一个关键性的要素。教师在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取舍,要有重难点,应进行合理的单元设计,使学生能够形成专业核心素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
总之,有效课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教师应不断通过实践去修正,最终达成教学生态的和谐平衡、高效有用,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有用之才。
作者简介:王伟(1981—),女,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会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商務职业学院教研项目“基于有效课堂认证的ERP财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18JY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