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目前是中职校公共基础课中重要课程之一,本文从新形势下德育教师观念转变、培养人才宗旨、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以及怎样开展活动德育、实践德育等六方面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德育课教学。
关键词:中职德育;新观念、新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88-01
一、加强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
教学的目的是“立人”,德育的目的是通过“立德”来“立人”,即让学生在最好的道德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德育教师是中职学校作为学生理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德育教师责任在于运用德育教材,通过课堂及课外教学,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德育课教师思想要站得高,要以德育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德育课教学重心必须前移。目前,学校德育重心应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当代社会特色的道德判断力、道德行动能力,德育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交往式”教育。德育教师不仅教书,更注重育人。
二、培养公民优于培养接班人
以前我国教育方针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也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遵循的育人原则。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等技术人才供不应求,职业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职教发展十分有利的今天,如何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新要求,和中职教育环境和教学受众新变化。德育教师在制定目标计划时不能“高、大、空”,而要“精、密、实”。作为德育工作者培养接班人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人格完美、学有专长的高素质公民,即高素质劳动者。
三、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育,视教师为真理和道德的权威,主要强调道德规律的学习和遵循,忽视对积极道德情感的培养,并以严格的纪律和奖惩的行为来规范学生的道德表现,这样的教育貌似正规,实则单调乏力。目前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落实和体现,学生学习水平提高,取决于学生能动性作用的发挥,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和主动构造中学习,做自己和行动的主人。
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体现在课堂效果上,要通过课堂展示才能了解。要让学生尝试站在讲台上主持教学活动,这种师生换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分组解决某个问题,或每个学生讲解若干知识点。为了能讲清问题,得到同学认可,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课本的基础上,提前准备,查阅资料,进行社会实践,了解有关信息。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解、讨论、展示、交流、总结。与以往相比,这样学习方式,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思想认识。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习为主的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则着重在“导”学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引导,在关键处指导,在疑惑处诱导,在求导处辅导。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
“无自信,难自强”,中职学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智力天资与同龄人没有差别,但在往昔的学习经历中屡屡受挫,学习信心动摇,有强烈的挫败感,自卑厌学情结浓厚,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受创心灵”。这是中职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教学困境。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德育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俗话说,“你把学生看作天使,那么你就活在天堂;相反,你把学生看作魔鬼,那么你就活在地狱”。因此,我们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留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个人潜能和特长优势,多用一些赞美语言。
五、精选一种中职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学习过程是以案例为教学切入点,用案例突破中职学生最为畏惧的抽象概念。教学过程由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际生活为开端,自然延伸到书本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学生乐于易于接受。另外,案例教学法对于消除学生“望书生畏”的厌学心态,培养学生对知识亲和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思维过程的美感,效果显著。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方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利于能力培养,比较适合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六、加强活动德育、实践德育开展
中职德育课学生之所以厌学,除某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外,原因之一是教师德育活动课、实践课安排太少。据统计,在德育课教学中,凡多采用活动课、实践课教学的老师,受学生欢迎程度就高,课堂效益就好。目前,德育活动课安排有四大原则:①面向全体原则;②注重参与、体悟原则;③关注发展原则;④解决问题原则。五大基本形式:①分组讨论;②组问交流;③小品表演(情景剧创作);④情境自现;⑤体验游戏。
总之,通过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中职学生从思想上、行为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找出自身优缺点,取长补短,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思想,提高素质目的,同时,从社会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待人处世方法,理解学习与工作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为今后就业择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德育;新观念、新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10-088-01
一、加强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
教学的目的是“立人”,德育的目的是通过“立德”来“立人”,即让学生在最好的道德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德育教师是中职学校作为学生理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力量,德育教师责任在于运用德育教材,通过课堂及课外教学,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德育课教师思想要站得高,要以德育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德育课教学重心必须前移。目前,学校德育重心应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当代社会特色的道德判断力、道德行动能力,德育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交往式”教育。德育教师不仅教书,更注重育人。
二、培养公民优于培养接班人
以前我国教育方针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也是中职德育课教师必须遵循的育人原则。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等技术人才供不应求,职业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职教发展十分有利的今天,如何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新要求,和中职教育环境和教学受众新变化。德育教师在制定目标计划时不能“高、大、空”,而要“精、密、实”。作为德育工作者培养接班人固然重要,但更多的是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人格完美、学有专长的高素质公民,即高素质劳动者。
三、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主体性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育,视教师为真理和道德的权威,主要强调道德规律的学习和遵循,忽视对积极道德情感的培养,并以严格的纪律和奖惩的行为来规范学生的道德表现,这样的教育貌似正规,实则单调乏力。目前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向反馈的教学相长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落实和体现,学生学习水平提高,取决于学生能动性作用的发挥,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体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和主动构造中学习,做自己和行动的主人。
学生学习主体性原则体现在课堂效果上,要通过课堂展示才能了解。要让学生尝试站在讲台上主持教学活动,这种师生换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分组解决某个问题,或每个学生讲解若干知识点。为了能讲清问题,得到同学认可,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课本的基础上,提前准备,查阅资料,进行社会实践,了解有关信息。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解、讨论、展示、交流、总结。与以往相比,这样学习方式,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他们思想认识。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习为主的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则着重在“导”学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引导,在关键处指导,在疑惑处诱导,在求导处辅导。
四、尊重每一位学生
“无自信,难自强”,中职学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智力天资与同龄人没有差别,但在往昔的学习经历中屡屡受挫,学习信心动摇,有强烈的挫败感,自卑厌学情结浓厚,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颗颗“受创心灵”。这是中职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教学困境。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德育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俗话说,“你把学生看作天使,那么你就活在天堂;相反,你把学生看作魔鬼,那么你就活在地狱”。因此,我们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留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个人潜能和特长优势,多用一些赞美语言。
五、精选一种中职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学习过程是以案例为教学切入点,用案例突破中职学生最为畏惧的抽象概念。教学过程由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际生活为开端,自然延伸到书本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学生乐于易于接受。另外,案例教学法对于消除学生“望书生畏”的厌学心态,培养学生对知识亲和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思维过程的美感,效果显著。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方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利于能力培养,比较适合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六、加强活动德育、实践德育开展
中职德育课学生之所以厌学,除某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以外,原因之一是教师德育活动课、实践课安排太少。据统计,在德育课教学中,凡多采用活动课、实践课教学的老师,受学生欢迎程度就高,课堂效益就好。目前,德育活动课安排有四大原则:①面向全体原则;②注重参与、体悟原则;③关注发展原则;④解决问题原则。五大基本形式:①分组讨论;②组问交流;③小品表演(情景剧创作);④情境自现;⑤体验游戏。
总之,通过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中职学生从思想上、行为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找出自身优缺点,取长补短,从而从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思想,提高素质目的,同时,从社会不同侧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待人处世方法,理解学习与工作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为今后就业择业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