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间对话的重要内容。但是,现行的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在评价观念、评价主体、评价技术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运用发展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并提高课堂评价语言艺术性,提高评价技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语言;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77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具有反馈信息、积极导向、展现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的语言形式。
一、探究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积极发挥课程评价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评价是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学生身心需要
小学生正处于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心智尚不成熟,自我意识还比较淡薄,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难以对自我做出正确评价。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小学生强烈的向师性,使得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极其重要,更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评价。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会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或者较大的影响。
(三)客观现实的需要
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语言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及时进行反馈,是实现情感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笔者在一学期内通过对某小学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发现,“非常棒”“很好”“再想一想”“不对”等词语是教师课堂评价使用次数最多的词语。教师仅仅对学生回答的正误进行评价,而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学习习惯等方面被忽视;同时,课堂评价词语简单而随意,没有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因此,探讨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尤为必要。
二、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从根源上寻找其问题,才能有效促进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重问题轻学生
教师课堂评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后教师给予相应评价;二是对学生思维过程、认知路径的判断过程。笔者通过对实际教学进行观察发现:教师往往较为注重对问题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
2.重预设轻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实施的教与学生的学对立统一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过程。从静态角度来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从动态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创设情境、提出学习任务、观察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加强师生互动等。
(二)评价主体
1.教师评价语言模糊
一是教师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给出的评价一般为“非常好”“不错”等,但并没有指明哪里好;也未说明学生的回答是整体上好还是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好。二是评价语言笼统。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年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存在不同,然而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语言使用笼统模糊。
2.教师评价语言素养有待提高
恰当运用评价语言,不仅能反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也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反,缺乏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重点。
三、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策略
(一)发展性评价
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而且关注个体差异。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评价;其次,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
(二)多元化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进行多元化评价。第一,注重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即教师不能仅对答案的对错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价值观、语言表达等进行评价。第二,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依据评价主体不同,可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依据评价内容不同,可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三)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语言即音乐。在舞台上讲话,这种困难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教学语言艺术,拥有较高的语言素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积极收集、积累更多的评价词汇,以积极、正面、鼓励的语言为主,准确、生动、幽默、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实施差异性评价。
新课标当中明确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语文课堂评价中,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实际给予学生鼓励。如:学习新课时,一些同学在预习后就可掌握新课的知识点,有的同学只要老师讲一遍就能掌握重点内容,而一些学生则要重复若干次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成功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若做出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对于思路独特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赞许学生的思维灵活,并讓学生用掌声表示鼓励。
对于暂时无法成功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安抚学生的情绪,学生一旦有了进步,教师可以运用赞许的语言和目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只是简单的几句鼓励,就可帮助学生建立其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长期受益。不仅如此,在积极的教学评价语言中,学生也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怀,学习也更加认真,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而语文十分抽象,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难题,进而产生厌学心理。为了有效避免教育教学中出现上述现象,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教学语言的应用,在教学评价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积极的语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创新语文评价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发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500.
[2]晋桔.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语言;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77
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具有反馈信息、积极导向、展现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的语言形式。
一、探究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积极发挥课程评价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评价是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小学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二)学生身心需要
小学生正处于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心智尚不成熟,自我意识还比较淡薄,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难以对自我做出正确评价。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主观世界;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小学生强烈的向师性,使得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极其重要,更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评价。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会对其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或者较大的影响。
(三)客观现实的需要
语文是一门表情达意的学科,语言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表现及时进行反馈,是实现情感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笔者在一学期内通过对某小学两个班级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发现,“非常棒”“很好”“再想一想”“不对”等词语是教师课堂评价使用次数最多的词语。教师仅仅对学生回答的正误进行评价,而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学习习惯等方面被忽视;同时,课堂评价词语简单而随意,没有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因此,探讨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尤为必要。
二、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从根源上寻找其问题,才能有效促进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重问题轻学生
教师课堂评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后教师给予相应评价;二是对学生思维过程、认知路径的判断过程。笔者通过对实际教学进行观察发现:教师往往较为注重对问题的评价,而忽视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过程。
2.重预设轻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实施的教与学生的学对立统一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与静态的辩证统一过程。从静态角度来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从动态来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创设情境、提出学习任务、观察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加强师生互动等。
(二)评价主体
1.教师评价语言模糊
一是教师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回答给出的评价一般为“非常好”“不错”等,但并没有指明哪里好;也未说明学生的回答是整体上好还是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好。二是评价语言笼统。在课堂教学中,不同年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存在不同,然而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语言使用笼统模糊。
2.教师评价语言素养有待提高
恰当运用评价语言,不仅能反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也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反,缺乏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重点。
三、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策略
(一)发展性评价
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而且关注个体差异。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评价;其次,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
(二)多元化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进行多元化评价。第一,注重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即教师不能仅对答案的对错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价值观、语言表达等进行评价。第二,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依据评价主体不同,可采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依据评价内容不同,可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三)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语言即音乐。在舞台上讲话,这种困难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教学语言艺术,拥有较高的语言素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积极收集、积累更多的评价词汇,以积极、正面、鼓励的语言为主,准确、生动、幽默、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实施差异性评价。
新课标当中明确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实现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语文课堂评价中,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实际给予学生鼓励。如:学习新课时,一些同学在预习后就可掌握新课的知识点,有的同学只要老师讲一遍就能掌握重点内容,而一些学生则要重复若干次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成功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若做出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对于思路独特的学生,教师也可以赞许学生的思维灵活,并讓学生用掌声表示鼓励。
对于暂时无法成功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安抚学生的情绪,学生一旦有了进步,教师可以运用赞许的语言和目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只是简单的几句鼓励,就可帮助学生建立其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长期受益。不仅如此,在积极的教学评价语言中,学生也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怀,学习也更加认真,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而语文十分抽象,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难题,进而产生厌学心理。为了有效避免教育教学中出现上述现象,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教学语言的应用,在教学评价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积极的语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创新语文评价方式,引领学生深度发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500.
[2]晋桔.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