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试题评析——以2021年广东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为例

来源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测评框架,以情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及核心价值5个要素作为试题分析指标,对2021年广东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进行评析,认为其是一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指向核心素养测评并具有浓郁广东风格的试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研究适应性测试试题,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和命题工作.
其他文献
福建永泰百漈沟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古火山(有古火山口、火山断裂带和各种火山岩石)是中国东部白垩纪时代火山的典型代表,该公园是认识和研究古火山的天然博物馆.rn百漈沟古火山属于复合型火山锥,是由火山喷溢与爆发活动交替进行形成的、由喷溢相流纹岩和爆发相火山碎屑岩互层产出的火山机构,爆发相向火山外围减薄,喷溢相向火山外围增厚.火山活动结束后,由于底部岩浆房空虚,通常会造成火山机构坍塌,形成环状断裂及以火山口为中心的放射性断裂带.百漈沟景区即沿着该火山机构其中一条北东向的放射性断裂带展布.
期刊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分布于人们的生活中.时事新闻取材于现实生活,因而与地理学之间存在许多关联,从地理学视角分析时事新闻,能帮助人们全面解读、深刻认知新闻事件.
期刊
要有效解决我国乡村发展的现实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乡村空间到底是怎样的”“乡村的价值与生命力何在”“我国农业文明如何在新格局下延续和创新”“如何协调好工农城乡关系”等重要问题.宁志中等人立足时代背景,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多学科视角构建现代乡村的认知框架,编写出版了《中国乡村地理》一书.
期刊
研学旅行契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有助于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能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文章介绍了在新疆罗布人村寨开展研学旅行的设计方案和实施情况,并展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
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科学史,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地理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文章以中图版教材(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六节“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为例,将地理科学史融入教学过程,为高中地理教师运用地理科学史辅助教学提供参考.
地理学科思想在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深度指导意义.文章从尺度思想视角出发,厘清了尺度思想和区域认知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尺度划分”“尺度转换”的教学逻辑,深化区域分析、区域定位、区域组织和区域比较,提出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教材版本rn人教版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1课时.rn二、课标要求rn运用图片描述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rn三、教材分析rn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首先,介绍了聚落的定义及其两种类型,接着通过图文材料对比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以及人们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其次,从聚落的分布、形态、民居三个方面阐述了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了人类从依赖自然到适应自然的过程,展现了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期刊
阐述了地理实验微课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即科学性、可行性、目的 性、显现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地理实验微课开发的策略与途径:引用他人实验设计,录制实验微课;拓展他人实验设计,录制实验微课;利用现成器材,录制实验微课;改良实验器材,录制实验微课;自主设计实验,录制实验微课;整合多方资源,录制实验微课等.
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为例,依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提炼大概念,实施单元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进而构建思维模型并迁移应用,分析其他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详细阐述了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明确,不仅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目标,也为地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目前,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的实践案例略显欠缺,并且部分研究对地理学科内在知识逻辑和学科思想关注不够,使得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不甚理想.文章以人教版教材(2008年2月第3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为例,通过基于学科思想的教学设计和基于学科知识逻辑的教学环节,探讨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