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相对特殊的思想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相对偏弱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本科或普通专科相比,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的突出特点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这种类型的人才恰恰是我国目前需求量最大的人才。同样,韩语教学要扩展其实用性和专业技术性,强调韩语语言基本训练和实用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高职 韩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呈现阶段
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牢固的韩语基础,在入门阶段,应首先使学生对韩语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己所要学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并对这个语系的特点有所了解,明白中国人学习韩语的优势,知道汉字词在韩语中所占的巨大比重,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发音的重要性了,值得一提的是“强迫法”对学生韩语学习的入门有很大帮助,鼓励学生结交有一定中文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朋友,帮助自己学习,这样入门能更快一些,少走弯路,尽量压缩入门的时间,在学习的起步阶段,通过与韩国朋友的交流,直接建立起对韩语最准确的本能反应,这样对将来的学习大有好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就引导学生在网络上下载一部带有韩文字幕的电影或电视剧,反复看,反复听,在入门阶段就要这么做,不求能否听懂、能懂得多少,但求建立对韩语的正确、直观、本能的感觉。每天在学习之余,强迫耳朵听地道的韩语。
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韩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韩语以40个字母组成各种字,而字的组成最少不少于两个字母,最多不超过4个字母。这就决定韩国语字数有限,而正因为字数的限量,使得韩国语有不同的时态、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表达。正因为以上特点,韩国语的语法与一字多义的解释,一词多义的解释相当重要。学习韩语掌握必要的韩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但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韩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韩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另外,经过基础语音学习之后,最主要的就是把课文学到手。课文的理解和掌握阶段,即从课文中学到完整的句子和话语,这是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及语言经验,可以简称为课文阶段。这一阶段所用的方法的特点,在于促进理解和记忆。
二、实践阶段
听和说的吸收功能实际上是学习功能,使听说充分发挥其学习功能作用,为口语和写作的技能发展准备条件,一旦过了听说关,韩语学习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语法与词汇的讲解,加上缺少课堂内外的练习机会,学生缺乏听说能力,缺乏运用语言能力。教材的编写也较偏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许多学了多年韩语的人,也很难听懂韩国人讲话,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说历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毕业生也普遍反应,通过两年半大学韩语的学习,他们的阅读能力已达到相当程度,但听说能力的提高比较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与韩国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在这种新形式下,听说能力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
首先,要培養学生浓厚的听说兴趣,使听说训练成为学生自己的迫切需求。教师应力求语音纯正,语言生动,教法灵活,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说的机会,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将自己的情感融进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生动的语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交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进行语言活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听、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懂得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表达作用和运用方法,学会在口头表达时何处重读、轻读、何处停顿、何时升调降调,因此,朗读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另外,每次上课之前利用5分钟进行自由对话。自由对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安排两位学生上讲台对话,为每个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讲外语的机会。“台下”学生也得到了听外语的机会。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说外语,而且使他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督促的作用,既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对话要有新意,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坚持用外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堂用语训练,用学过的外语讲解新词、新句型和课文,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外语世界,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外语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外语一般结构简单、真实得体,学生容易整句听、整句模仿,能在课堂教学真实情境中学以致用。除了课前和课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外,课下的时间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园里、在宿舍或饭厅都要讲外语。教师还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说外语的机会。活动内容可多种多样,如举办外文诗歌朗诵比赛、外文歌曲演唱比赛、国情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外语晚会等。这些课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又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才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听说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迁移阶段
这是学习的终点,是缩小或取消控制,以至创造性地运用前两个阶段所学知识技能的阶段。这一段使用方法有三大特点:放松控制并带交际性质;类推前两个阶段所学知识技能,造出新的话语;练习不仅要求正确,还要求速度和内容都达到标准。因此任务教学,在这一阶段必不可少。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任务的类型是小组主题发言或演讲。任务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二是提供语言实践及合作学习的机会,锻炼合作技能、领导组织能力及社交能力。“交际型”韩语口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开口说,动手做,通过完成任务到达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学习目的。教师只设定教学任务的框架,而任务本身要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并实施完成。项目教学要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为基础,项目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使项目与课堂目标结合,使语言学习与现实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在设置好任务后,学生分小组进行实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的,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图案文字材料等信息,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主题发言。例如,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讲到“在机场”这课时,完全可以以公司领导的立场,给学生布置在机场订票,或通过电话定机票这样的任务,使学生们在学习词汇及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更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用指导检验任务是否完成来看是否达到了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培养了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语言的输入量和真实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在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思维和想象能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的同时,也不可忽略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流传媒介一个悠久优秀的文化必然有着不可捉摸的抽象语言,而优秀文化本身又会不断发展语言。没有文化能学好一门外语吗?不能。在缺少韩语环境的中国,我们靠的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从开始就教的是成人语言,借助的语言也是成人韓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语言输入承载着文化人的百科知识。中国与韩半岛的历史悠久,文学作品丰富,留下的典故太多了,所以想学好谈何容易。要想学会文化人的语言,学会欣赏语言的魅力、优雅与韵味,没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办不到的。文化知识多是本族语者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到的,是因民族、社会、国家不同而不同的。这些差异不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规则的问题,也是外语学习者很难系统学到的。正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教授韩语的过程中,更不能把语言和文化孤立开来。例如,讲到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我们),虽然这和汉语的“我们”是一个意思,但,韩国有重视团体意识的传统,韩国大学生通常聚在一起吃饭。在韩国人的观念里,独自一人吃饭的人肯定是没有朋友的可怜家伙,这一认识根深蒂固。而韩国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孤立”可能也源于这样的认识。所以韩国人在说“我家”时,用“??(我们) ?(家)”,在说“我爸爸”时,用“??(我们)???(爸爸)”,甚至在说“我老公”时,用“??(我们)??(丈夫)”。韩国很知名的一个银行叫做“??(我们)??(银行)”(友利银行)。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理解和文化,学起语言是可以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的。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韩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韩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韩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韩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韩语学好,才能对韩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
高职 韩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一、呈现阶段
加强实践教学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牢固的韩语基础,在入门阶段,应首先使学生对韩语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己所要学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并对这个语系的特点有所了解,明白中国人学习韩语的优势,知道汉字词在韩语中所占的巨大比重,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发音的重要性了,值得一提的是“强迫法”对学生韩语学习的入门有很大帮助,鼓励学生结交有一定中文水平的韩国留学生朋友,帮助自己学习,这样入门能更快一些,少走弯路,尽量压缩入门的时间,在学习的起步阶段,通过与韩国朋友的交流,直接建立起对韩语最准确的本能反应,这样对将来的学习大有好处。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就引导学生在网络上下载一部带有韩文字幕的电影或电视剧,反复看,反复听,在入门阶段就要这么做,不求能否听懂、能懂得多少,但求建立对韩语的正确、直观、本能的感觉。每天在学习之余,强迫耳朵听地道的韩语。
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韩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韩语以40个字母组成各种字,而字的组成最少不少于两个字母,最多不超过4个字母。这就决定韩国语字数有限,而正因为字数的限量,使得韩国语有不同的时态、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不同表达。正因为以上特点,韩国语的语法与一字多义的解释,一词多义的解释相当重要。学习韩语掌握必要的韩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但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不能把韩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韩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另外,经过基础语音学习之后,最主要的就是把课文学到手。课文的理解和掌握阶段,即从课文中学到完整的句子和话语,这是给学生提供语言素材及语言经验,可以简称为课文阶段。这一阶段所用的方法的特点,在于促进理解和记忆。
二、实践阶段
听和说的吸收功能实际上是学习功能,使听说充分发挥其学习功能作用,为口语和写作的技能发展准备条件,一旦过了听说关,韩语学习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语法与词汇的讲解,加上缺少课堂内外的练习机会,学生缺乏听说能力,缺乏运用语言能力。教材的编写也较偏重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许多学了多年韩语的人,也很难听懂韩国人讲话,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说历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毕业生也普遍反应,通过两年半大学韩语的学习,他们的阅读能力已达到相当程度,但听说能力的提高比较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与韩国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广泛,在这种新形式下,听说能力的培养越发显得重要。
首先,要培養学生浓厚的听说兴趣,使听说训练成为学生自己的迫切需求。教师应力求语音纯正,语言生动,教法灵活,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说的机会,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传授语音和语法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将自己的情感融进教学过程中,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运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生动的语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学习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与他人交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进行语言活动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口语能力的提高又促进听、读、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懂得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表达作用和运用方法,学会在口头表达时何处重读、轻读、何处停顿、何时升调降调,因此,朗读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另外,每次上课之前利用5分钟进行自由对话。自由对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以提前准备,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安排两位学生上讲台对话,为每个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讲外语的机会。“台下”学生也得到了听外语的机会。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说外语,而且使他们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词汇量。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引导、督促的作用,既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对话要有新意,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坚持用外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课堂用语训练,用学过的外语讲解新词、新句型和课文,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外语世界,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听说外语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形成听觉记忆,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外语一般结构简单、真实得体,学生容易整句听、整句模仿,能在课堂教学真实情境中学以致用。除了课前和课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听和说的训练外,课下的时间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校园里、在宿舍或饭厅都要讲外语。教师还可利用课下时间组织各种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说外语的机会。活动内容可多种多样,如举办外文诗歌朗诵比赛、外文歌曲演唱比赛、国情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外语晚会等。这些课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又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演才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听说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三、迁移阶段
这是学习的终点,是缩小或取消控制,以至创造性地运用前两个阶段所学知识技能的阶段。这一段使用方法有三大特点:放松控制并带交际性质;类推前两个阶段所学知识技能,造出新的话语;练习不仅要求正确,还要求速度和内容都达到标准。因此任务教学,在这一阶段必不可少。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任务的类型是小组主题发言或演讲。任务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二是提供语言实践及合作学习的机会,锻炼合作技能、领导组织能力及社交能力。“交际型”韩语口语教学的任务就是开口说,动手做,通过完成任务到达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学习目的。教师只设定教学任务的框架,而任务本身要由学生自己设计,组织并实施完成。项目教学要以学生对任务的完成为基础,项目必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使项目与课堂目标结合,使语言学习与现实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在设置好任务后,学生分小组进行实施,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的,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图案文字材料等信息,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主题发言。例如,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讲到“在机场”这课时,完全可以以公司领导的立场,给学生布置在机场订票,或通过电话定机票这样的任务,使学生们在学习词汇及语法知识的过程中更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用指导检验任务是否完成来看是否达到了教学效果。“任务教学法”培养了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语言的输入量和真实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在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思维和想象能力,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的同时,也不可忽略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流传媒介一个悠久优秀的文化必然有着不可捉摸的抽象语言,而优秀文化本身又会不断发展语言。没有文化能学好一门外语吗?不能。在缺少韩语环境的中国,我们靠的是正式的课堂教学,从开始就教的是成人语言,借助的语言也是成人韓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语言输入承载着文化人的百科知识。中国与韩半岛的历史悠久,文学作品丰富,留下的典故太多了,所以想学好谈何容易。要想学会文化人的语言,学会欣赏语言的魅力、优雅与韵味,没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办不到的。文化知识多是本族语者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学到的,是因民族、社会、国家不同而不同的。这些差异不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而是语言使用规则的问题,也是外语学习者很难系统学到的。正是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教授韩语的过程中,更不能把语言和文化孤立开来。例如,讲到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我们),虽然这和汉语的“我们”是一个意思,但,韩国有重视团体意识的传统,韩国大学生通常聚在一起吃饭。在韩国人的观念里,独自一人吃饭的人肯定是没有朋友的可怜家伙,这一认识根深蒂固。而韩国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孤立”可能也源于这样的认识。所以韩国人在说“我家”时,用“??(我们) ?(家)”,在说“我爸爸”时,用“??(我们)???(爸爸)”,甚至在说“我老公”时,用“??(我们)??(丈夫)”。韩国很知名的一个银行叫做“??(我们)??(银行)”(友利银行)。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理解和文化,学起语言是可以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的。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韩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韩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韩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韩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韩语学好,才能对韩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