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持续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加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高职艺术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探讨了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提出了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 就业教育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27-02
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可喜的势头,不仅建立了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使艺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向了大众教育,使艺术专业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形成了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国各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多达1400所。
一、高职类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艺术教育的大发展带来艺术专业的繁荣,也极大地增加了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压力。目前,艺术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求其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艺术类毕业生供大于求。近年来,各类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大量扩招,毕业生剧增,而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有限,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
2、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唯学历论”的观念。过分追求高学历,呈现人才使用高消费现象,致使高职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3、生源质量下降。艺术类学生尤其是高职艺术类生源每况愈下,往往成为“差生收容所”,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给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就业带来很大难度。
4、专业课程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艺术类教育从师资、教育模式、课程等各个方面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其他高层次院校,缺乏足够的竞争能力和特色。
二、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性强,行业特殊和需求量有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往往更大。我们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职业选择的灵活性。与其他科类相比,艺术类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个性,很多不愿与公司签订就业合同,更愿意自己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在职业选择方面更加灵活。
2、用人单位行业的局限性。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希望专业对口,因此选择的单位多为私营的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和设计公司等,用人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行业单一。
3、劳动关系的随意性。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由于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足够重视等原因,不愿深入了解合同的具体信息,觉得签与不签一个样,随意性大,容易引起纠纷。
4、就业后工作流动的频繁性。毕业生工作流动性非常大,一项调查表明,工作3个月内离开原单位的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达到35%左右。
三、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搞好就业教育,端正学生就业择业观
艺术类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毕业生期待就业后能够得到高的回报,因此存在着追求高薪水、高层次的工作。这些要求本无可非议,但在就业过程中如果一味攀高,往往会面临就业的挫败。学校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得失观教育和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正确看待自己,着眼长远发展,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目标更准,目的更明确,而且有助于将来长远的发展,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到了就业阶段还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自己潜能有多大,在哪些职位能成功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 与职业规划和选择的重要性相比,很多人找工作的过程却平淡无奇。仅仅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参加几次招聘会就宣告结束。反过来,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又不得不开始重新定位、衡量今后的发展道路。
(2)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得失观教育
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取舍,有得必有失。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对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职业追求相结合,正确取舍,对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因而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门心思紧盯大城市、大单位。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要辩证、全面地看待,小企业也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和基层也有适合发展的机遇,艰苦地方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对人的成长更有帮助。
(4)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职业无分高低,只有通过劳动就业,才能在劳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只要自己敢于踏出第一步,准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有的毕业生,他们在择业时要求高薪、工作环境舒适,对基层工作不屑一顾。其实,作为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2、加强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艺术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高职教育一方面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学到过硬的本领,另一方面鼓励和精心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突出的竞赛成绩就是就业的敲门砖,在这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很快落实了较好的就业单位。
(2)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利用专业优势,高职艺术专业可以成立了广告协会、摄影协会等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并担任各类学生干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大赛的熏陶历练,找到自己的差距,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方向。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为他们就业提供了直接的机遇和便利。
3、将毕业生划分层次,进行一对一指导
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和设计,对每一位毕业生都一视同仁,决不放弃,在做好大量就业排查的前提下,把毕业生划分为五种类型:1)已签订实习协议的毕业生;2)暂时就业,但对工作并不满意,准备跳槽的毕业生;2)打算继续深造的毕业生;3)由于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种种原因,打算放弃毕业的毕业生,4)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毕业生。后四类毕业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于这四类毕业生,我们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就业。
4、未雨绸缪,就业工作从新生抓起
就业工作不是只针对毕业班学生一年半载的临时工作,而是一个持续长久的系统工程。学校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课的设计与实施,理论与实践并重。新生第一次班会,就告诉他们将来会有怎样的出路,把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在最前端;举行毕业生就业、创业心得讲座,现身说法示范效应强;长远规划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共享的网络平台,各系各班还要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网络阵地,在低年级的时候主要用于班级日常管理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毕业时逐渐增加即时就业信息的发布与反馈功能,并对学校就业部门的有关信息进行转载和诠释。
5、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毕业生文明离校既是学校纪律的要求,更是学生文明素质的体现,也是毕业生安心、顺利就业的保证。学院对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对有关纪律的严正申明的层面上,其重点是在及时、深入地了解和解决学生的焦点困难,为其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消除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暂时挫折而产生的懊恼情绪。
总之,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的就业对策,正确有效地引导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他们的明天就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世声.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第4卷第2期:146-149.
[2] 陈华.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08.10,第26卷第5期:148-151.
关键词职业教育 艺术 就业教育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27-02
高职艺术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呈现可喜的势头,不仅建立了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使艺术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向了大众教育,使艺术专业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形成了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国各类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多达1400所。
一、高职类艺术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艺术教育的大发展带来艺术专业的繁荣,也极大地增加了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压力。目前,艺术类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求其原因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艺术类毕业生供大于求。近年来,各类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大量扩招,毕业生剧增,而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有限,导致供大于求的现象。
2、单位在选人用人上存在“唯学历论”的观念。过分追求高学历,呈现人才使用高消费现象,致使高职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3、生源质量下降。艺术类学生尤其是高职艺术类生源每况愈下,往往成为“差生收容所”,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给提高毕业生质量和就业带来很大难度。
4、专业课程教学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艺术类教育从师资、教育模式、课程等各个方面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和其他高层次院校,缺乏足够的竞争能力和特色。
二、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与其他科类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由于专业性强,行业特殊和需求量有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往往更大。我们分析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职业选择的灵活性。与其他科类相比,艺术类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个性,很多不愿与公司签订就业合同,更愿意自己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在职业选择方面更加灵活。
2、用人单位行业的局限性。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希望专业对口,因此选择的单位多为私营的广告公司、装修公司和设计公司等,用人单位主要是私营企业,行业单一。
3、劳动关系的随意性。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由于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足够重视等原因,不愿深入了解合同的具体信息,觉得签与不签一个样,随意性大,容易引起纠纷。
4、就业后工作流动的频繁性。毕业生工作流动性非常大,一项调查表明,工作3个月内离开原单位的高职艺术类毕业生达到35%左右。
三、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1、搞好就业教育,端正学生就业择业观
艺术类专业是高投入的专业,毕业生期待就业后能够得到高的回报,因此存在着追求高薪水、高层次的工作。这些要求本无可非议,但在就业过程中如果一味攀高,往往会面临就业的挫败。学校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得失观教育和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正确看待自己,着眼长远发展,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目标更准,目的更明确,而且有助于将来长远的发展,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到了就业阶段还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自己潜能有多大,在哪些职位能成功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 与职业规划和选择的重要性相比,很多人找工作的过程却平淡无奇。仅仅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参加几次招聘会就宣告结束。反过来,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又不得不开始重新定位、衡量今后的发展道路。
(2)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应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得失观教育
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难免要进行取舍,有得必有失。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面对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的世界,如何把握自己,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职业追求相结合,正确取舍,对顺利就业非常重要。因而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不能一门心思紧盯大城市、大单位。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要辩证、全面地看待,小企业也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和基层也有适合发展的机遇,艰苦地方更能磨炼人的意志,对人的成长更有帮助。
(4)面向基层就业的教育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职业无分高低,只有通过劳动就业,才能在劳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只要自己敢于踏出第一步,准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有的毕业生,他们在择业时要求高薪、工作环境舒适,对基层工作不屑一顾。其实,作为社会大家庭里的一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2、加强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艺术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高职教育一方面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学到过硬的本领,另一方面鼓励和精心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突出的竞赛成绩就是就业的敲门砖,在这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很快落实了较好的就业单位。
(2)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利用专业优势,高职艺术专业可以成立了广告协会、摄影协会等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并担任各类学生干部,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通过大赛的熏陶历练,找到自己的差距,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方向。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为他们就业提供了直接的机遇和便利。
3、将毕业生划分层次,进行一对一指导
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就业指导和设计,对每一位毕业生都一视同仁,决不放弃,在做好大量就业排查的前提下,把毕业生划分为五种类型:1)已签订实习协议的毕业生;2)暂时就业,但对工作并不满意,准备跳槽的毕业生;2)打算继续深造的毕业生;3)由于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种种原因,打算放弃毕业的毕业生,4)性格内向、自信心不足的毕业生。后四类毕业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于这四类毕业生,我们应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扬长避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鼓励和帮助他们积极就业。
4、未雨绸缪,就业工作从新生抓起
就业工作不是只针对毕业班学生一年半载的临时工作,而是一个持续长久的系统工程。学校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课的设计与实施,理论与实践并重。新生第一次班会,就告诉他们将来会有怎样的出路,把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在最前端;举行毕业生就业、创业心得讲座,现身说法示范效应强;长远规划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统一共享的网络平台,各系各班还要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网络阵地,在低年级的时候主要用于班级日常管理和就业政策的宣传,毕业时逐渐增加即时就业信息的发布与反馈功能,并对学校就业部门的有关信息进行转载和诠释。
5、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毕业生文明离校既是学校纪律的要求,更是学生文明素质的体现,也是毕业生安心、顺利就业的保证。学院对毕业生文明离校的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对有关纪律的严正申明的层面上,其重点是在及时、深入地了解和解决学生的焦点困难,为其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消除其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暂时挫折而产生的懊恼情绪。
总之,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积极的就业对策,正确有效地引导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他们的明天就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世声.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第4卷第2期:146-149.
[2] 陈华.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龙岩学院学报,2008.10,第26卷第5期: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