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善借多种导入,直入情境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里所说的“第一锤”指的就是课堂的导入。如果能通过巧妙地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如我在教读《杨修之死》,用疑问“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亡杀杨修呢”来设置悬念导入课堂;在教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安排一学生扮演别里科夫的角色进入角色导入,引起学生对他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惯的思考;在教读《药》时,我尝试标题导入,即要求学生在文题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然后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有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去理解。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中的第二部分时,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恐怕他们难以理解课文里的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爱、母爱的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我的母亲疼爱我的
一个个故事,特别侧重加入自己对母亲的某些细节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中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通过老师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母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了解父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于是我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再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理解《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对儿子爱的表现,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相应内容来并谈了自己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学文如同学做人,有的时候,跳出课文为学生再现一种生活情境或情感情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还能促进学生情商的进一步提高。
三、模拟人物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三种做法:(1)进入角色直接表演。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文中有很好的表演方面的素材。教学时让学生模拟范进中举时的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等动作,学生们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诙谐,课文中惟妙惟肖的刻画更使学生印象深刻。(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鸿门宴》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能把握一些主要人物如刘邦和项羽的性格。(3)改编和表演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在教学《雷雨》中,我请两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其中周朴园和侍萍相见的部分,学生们为了表演,对课文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教学效果自然比纯粹的阅读好。
四、巧设教学问题,再现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大多是表面的、零碎的、重复出现的,答案是唯一的,缺少思考和训练价值。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问题”则是极具情境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辨析会文悟道,并形成智慧。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们不妨这样设置问题:“别里科夫的哪些言行特别有趣?他的‘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一问,能引起学生探源的强烈兴趣,通过研读文本,思考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刘邦和项羽的性格,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刘邦和项羽都曾亲眼见过秦始皇出游的盛况,请判断下面两句话:A.“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B.“彼可取而代也。”各是谁说的,并说明根据。
问题的创设,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的具体环境,旨在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有滋有味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五、凭借视听手段,渲染情境
运用多媒体渲染情境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和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将听者带入特定的情境。因而,如果能够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月光曲》时,课前,他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教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片刻,教师把音量放小,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的——”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扣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又如,我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课文过程中,同样也给学生播放有古筝配乐的朗读带,引导学生在古筝曲中朗读课文,从中去体会、想象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对于这么长的篇幅,想到学生有一种畏难的心理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节录了大型历史电视剧《汉刘邦》中的鸿门宴片段,让学生总体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打消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总之,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开阔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韦淑红)
一、善借多种导入,直入情境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里所说的“第一锤”指的就是课堂的导入。如果能通过巧妙地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调。如我在教读《杨修之死》,用疑问“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亡杀杨修呢”来设置悬念导入课堂;在教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安排一学生扮演别里科夫的角色进入角色导入,引起学生对他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惯的思考;在教读《药》时,我尝试标题导入,即要求学生在文题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然后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结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有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去理解。比如在教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中的第二部分时,我想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从小娇生惯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恐怕他们难以理解课文里的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爱、母爱的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我的母亲疼爱我的
一个个故事,特别侧重加入自己对母亲的某些细节的感受,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眼中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通过老师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母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了解父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于是我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亲对自己的爱。再引导学生回到课文,理解《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对儿子爱的表现,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出相应内容来并谈了自己的感受,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学文如同学做人,有的时候,跳出课文为学生再现一种生活情境或情感情境,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还能促进学生情商的进一步提高。
三、模拟人物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三种做法:(1)进入角色直接表演。如在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文中有很好的表演方面的素材。教学时让学生模拟范进中举时的拍手、跌倒、大笑、疯跑等动作,学生们捧腹大笑,课堂气氛轻松诙谐,课文中惟妙惟肖的刻画更使学生印象深刻。(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鸿门宴》时,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力求使学生能把握一些主要人物如刘邦和项羽的性格。(3)改编和表演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在教学《雷雨》中,我请两位学生现场给全班表演其中周朴园和侍萍相见的部分,学生们为了表演,对课文进行了认真地研究,教学效果自然比纯粹的阅读好。
四、巧设教学问题,再现情境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大多是表面的、零碎的、重复出现的,答案是唯一的,缺少思考和训练价值。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问题”则是极具情境性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辨析会文悟道,并形成智慧。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我们不妨这样设置问题:“别里科夫的哪些言行特别有趣?他的‘怪’表现在哪些地方?”这样一问,能引起学生探源的强烈兴趣,通过研读文本,思考分析,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刘邦和项羽的性格,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刘邦和项羽都曾亲眼见过秦始皇出游的盛况,请判断下面两句话:A.“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B.“彼可取而代也。”各是谁说的,并说明根据。
问题的创设,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的具体环境,旨在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有滋有味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五、凭借视听手段,渲染情境
运用多媒体渲染情境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和塑造出的音乐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将听者带入特定的情境。因而,如果能够把音乐语言和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月光曲》时,课前,他播放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学生们凝神屏息地听着,他们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美妙的琴声上。这时,教师望着学生用庄重而舒缓的语调说:“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的音乐只应该为劳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的一生谱写了许多曲子。我们现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片刻,教师把音量放小,接着说:“《月光曲》是怎样谱写的——”美妙的琴声和教师动情的讲述,扣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富有暗示性的美好情境,也为课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又如,我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课文过程中,同样也给学生播放有古筝配乐的朗读带,引导学生在古筝曲中朗读课文,从中去体会、想象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教学《鸿门宴》一课中,对于这么长的篇幅,想到学生有一种畏难的心理情绪,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节录了大型历史电视剧《汉刘邦》中的鸿门宴片段,让学生总体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打消了他们的畏难情绪。
总之,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开阔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