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物识别与应用是高职院校园林园艺类专业教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他主干课程关系紧密,也是难教、难学的一门课程。拥有一本适用、实用的好教材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关键。本文从涉及植物种类、植物数量、阐述植物方式、自然分类系统的类型、黑白与彩色图片、校企合作、项目化与工具性等七个方面,探讨提升此类教材编写的规律,力图满足教学要求。
【关键词】高职类 植物识别与应用 教材编写 探讨
高职高专园林、园艺类专业因为涉及植物种类很多、分类复杂和应用方式多样化,需要专门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课程。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他主干课程关系紧密,尤其是植物识别能力,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影响比较大。教师们普遍反映本课程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就业要求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本合适的教材。然而,目前此类教材要么是保守、老化型的,不实用;要么是有创新,问题多,不适用;迫切需要提升此类教材的质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主编教材的体会,我们认为拥有一本适用和实用的好教材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关键。怎样的教材是适用、实用的呢?本文从影响教材使用质量的主要问题开展讨论,以期获得明确的答案。
1.植物类型选择
高职高专园林、园艺类专业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课程要求讲解所涉及植物的分类、识
别要点和应用方法等具体内容。常常见到的课程和教材名称有:园林树木、观赏树木(与前者相似)、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包括观赏树木和花卉)、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包括观赏树木、花卉、果树和蔬菜等)。教材名称不同,涉及具体植物类型也不同,适用的专业也不同。
1.1“园林树木” 或“观赏树木”的提法只涉及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是借鉴了园林专业本科教育层次教材“园林树木学”的名称,与本科教育层次教材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涉及观赏树木种类少、偏重于识别和应用能力教学、兼顾植物鉴别和分类能力教学,而且观赏树木栽培方面的知识一般不介绍。它多用于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专业。
1.2“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是标准的高职课程名称,它是在课程“园林树木”的基础上增加花卉植物(狭义概念的花卉)。狭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在园林绿化、园林工程中应用很普遍,种类也很多,也是室内植物装饰中的主体。该课程比较适用于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1.3“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 “园艺技术”类专业所涉及的植物除了“园林植物”外,增加果树和蔬菜等植物种类。常见的果树和蔬菜种类也有100多种,也需要进行分类、识别教学。这时需要用“园艺植物”概念来涵盖它们,即应用广义的“园艺”涵义(广义的园艺概念也经常使用)。因此,需要“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和教材名称相适应。事实上,果树除了用于水果生产,也经常应用于园林绿化、植物室内外装饰;很多蔬菜也具有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可以用于植物装饰,做绿化材料。果树和蔬菜可以兼顾绿化、装饰和食用用途,尤其是在农业生态园、都市农业园区、农庄的规划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突显传统园林宜居的田园气息。目前已经出现了如“上海都市菜园”等许多成功的案例,成为新的旅游、休闲和体验田园生活的热点,是园林绿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认为,基于高职高专教育层次、需要适应生产一线工作岗位、涉及植物范围广、满足多专业需要,宜使用“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的课程和教材名称,把园林、园艺类专业涉及到的植物观赏树木、花卉、果树和蔬菜四类植物包含进去,适应就业和教学需要。各专业教学中可以选择重点植物讲解、考核,其他植物作为一般参考也很有意义的。
2.植物种类数量的分析
园艺、园林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层次需要掌握、了解多少种植物?有多种说法,从多数编写教材看,涉及观赏树木、花卉类植物300种左右。这显然是偏少了,不能适应就业岗位需要。园林、园艺行业实际应用的植物种类很多,学校在三年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数量,只有从重点植物入手,打实基础,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自学、拓展的能力,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根据实际应用要求不同,可以将上面涉及的四大类植物分为重点掌握植物、一般了解植物和拓展类植物(拓展类植物是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新植物种类需要而设置的)三部分。经过调查、筛选后分析,我们认为长江下游地区需要重点掌握的观赏树木、花卉种类不能少于200种,一般了解植物不能少于200种,拓展类植物约200种,共约600种(包括少数常见变种、变型和品种)。因此,包括以上四大类、三部分植物的高职教材不能少于600种植物。由于地区不同,植物分布的种类、数量显著不同,提出的600种植物的数量适用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和其他地区大部分大城市环境下的院校园林、园艺专业教学需要。不同地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拓展类的植物种类有明显差异。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园林、园艺行业的快速发展,常见应用植物的种类正在快速增加,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拓展类的植物种类的转换很快,地区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层次,提供给学生的教材需要拥有600种以上数量的植物,才能适应一线岗位目前和将来几年的拓展需要。
3.植物分类方式的选择
此类教材主要内容不是分类,是具体植物信息的阐述部分,其阐述的主线不是使用自然分类法就是使用人为分类法呢。传统的教材是使用自然分类法。植物的自然分类法是依据植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快慢,按门、纲、目、科、属、种的逻辑关系排列植物的顺序。而近些年来,不少中、高职业教育层次的教材和参考书尝试使用人为分类法。植物的人为分类法是以乔木、灌木、木质藤本、露地花卉、温室花卉、草坪与地被植物等分类,或按园林应用上的花木类、叶木类、果木类、针叶类、荫木类、藤本类、绿篱类、棕榈类、观赏竹类、木本地被植物、盆栽花卉类、切花花卉类、花坛花卉类、水生花卉类、岩生花卉类、藤本花卉等分类。我们在教学中做了比较,发现各种分类方法都需要教学生;其中使用人为分类法简单明了好理解,学生易掌握。但随着涉及的植物种类增多,依据这种简单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无法进行严谨地逐级分类,经常出现一种植物可以属于不同类型,有些植物的人为分类因分布地区而不同,等等,不利于掌握较多的植物。而自然分类法,教师开始感到难教,学生难学,一段时间后学生渐渐地建立起了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快慢的逻辑意识后,同科、同属、同种植物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有利于掌握更多植物。以自然分类法为囊括众多植物的主线,以人为分类法为辅助(通过速查表),是比较完善的教材编写的阐述方式。 4.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选择
植物自然分类法经常依据的分类系统有恩格勒、哈钦松、克朗奎斯特植物分类系统。依据不同的分类系统及不同版本,有些植物的科属归属不同,如牡丹是属于毛茛科还是芍药科,含羞草是属于豆科还是含羞草科等。我国在应用植物分类系统的选择上是有变化的,较早的植物工具书和教材多选用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而树木类的工具书和教材多选用哈钦松植物分类系统,但它们形成早,依据的研究成果不足,其形成的理论有明显的缺陷,具体植物的分类归宿不合理。克朗奎斯特系统基于当代主要分类学者所公认的系统发育原则,吸收了较多的新成果,分科数量适中,应用后普遍反映比较合适;近些年,渐渐地被一些重要工具书和重点教材采纳,是目前编教材最适合的植物分类系统。另外,仍然有不少此类教材、书籍不说明依据何种植物分类系统,这一点是很不妥当的。
5.植物配图的选择
此类教材在阐述具体植物时普遍使用黑白示意图和文字表达。文字表达可以阐述得很准确、很详细,但无法代替黑白示意图的形象感知效果。优秀的黑白示意图将植物各器官的典型特征准确地抽象出来,可以很有效地表达植物的典型特征信息,尤其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植物分类人员很有用。但对初学者、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员,面对有些抽象的黑白示意图和具体、抽象的描述文字,对植物很难形成深刻的印象,很难感兴趣。这是难教、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彩色写实图片,在比较自然的色彩和准确的形态表达方面具有黑白示意图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学生感知植物特征信息更容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结合适当的文字介绍,老师好教,学生好学。植物彩色写实图片拥有如此突出的优势是此类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影响其效果的是图片的质量、数量、把握各器官特征的能力以及教材的印刷质量。
6.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关键性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吸收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的技术
人员参加编写教材是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提升教材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必要手段。关键是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如何充分发挥同行业其他企事业单位在教材编写中的独特优势。
6.1精心挑选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技术人才 这是首要的,只有在本行业一线研究、生产多年的技术人才才能够给教材质量的提高提供有价值支撑。
6.2充分发挥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优秀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要尊重各种创造、创新和实用技术的价值。要在条件、待遇、情感等方面做好促进工作。
6.3积极配合,主动服务 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优秀技术人才对教育、教学不熟悉,对教材编写不擅长,我们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主动为他们服务,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7.教材项目化与工具性的处理
近几年,职业教育层次普遍推行项目化教学方式,需要项目化教材与之配套。我们在酝酿编写《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材初期也试图朝项目化教材方向努力。讨论交流后发现,因各个学校地区不同,无法统一教学情境(主要是植物种类与应用的分布状态),设计出来的教学情境无法为其他学校采用,无法理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附近拥有的教学资源(如校园绿化、公园、绿地等)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更需要教材具有工具书的作用:查找具体植物特征的图片、文字信息,科、属信息。涉及植物种类比较多,查找要方便,以便拓展更多科植物种类,携带方便的小型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的工具书的功能自然成为最合适的选择。我们设计的《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材,具有简洁明了的植物自然分类法体系,选择了行业生产应用上常见、地区和科属代表性强的植物800多种,人为分类方法介绍多样化,附上植物形态术语和种子植物门、纲、目、常见科和常见属的速查表,项目化教学就方便开展了。
以上涉及植物种类、植物数量的选择主要体现的作用是适用性,植物分类方式、自然分类系统的类型、配图、项目化与工具性的选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实用性,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作用两者兼有。适用性决定教材编写的方向,实用性决定教材编写的内在质量,它们是评价和编写好此类教材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唐义富.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8
[2]崔大方.园艺植物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5
[3]潘文明.观赏树木(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5
[4]陈月华,王晓红.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东南、中南地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9
[5]汪诗德.园林植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9
[6]齐海鹰.园林树木与花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7]李先源.观赏植物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关键词】高职类 植物识别与应用 教材编写 探讨
高职高专园林、园艺类专业因为涉及植物种类很多、分类复杂和应用方式多样化,需要专门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课程。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他主干课程关系紧密,尤其是植物识别能力,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影响比较大。教师们普遍反映本课程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就业要求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有一本合适的教材。然而,目前此类教材要么是保守、老化型的,不实用;要么是有创新,问题多,不适用;迫切需要提升此类教材的质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主编教材的体会,我们认为拥有一本适用和实用的好教材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关键。怎样的教材是适用、实用的呢?本文从影响教材使用质量的主要问题开展讨论,以期获得明确的答案。
1.植物类型选择
高职高专园林、园艺类专业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课程要求讲解所涉及植物的分类、识
别要点和应用方法等具体内容。常常见到的课程和教材名称有:园林树木、观赏树木(与前者相似)、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包括观赏树木和花卉)、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包括观赏树木、花卉、果树和蔬菜等)。教材名称不同,涉及具体植物类型也不同,适用的专业也不同。
1.1“园林树木” 或“观赏树木”的提法只涉及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是借鉴了园林专业本科教育层次教材“园林树木学”的名称,与本科教育层次教材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涉及观赏树木种类少、偏重于识别和应用能力教学、兼顾植物鉴别和分类能力教学,而且观赏树木栽培方面的知识一般不介绍。它多用于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专业。
1.2“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 是标准的高职课程名称,它是在课程“园林树木”的基础上增加花卉植物(狭义概念的花卉)。狭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在园林绿化、园林工程中应用很普遍,种类也很多,也是室内植物装饰中的主体。该课程比较适用于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
1.3“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 “园艺技术”类专业所涉及的植物除了“园林植物”外,增加果树和蔬菜等植物种类。常见的果树和蔬菜种类也有100多种,也需要进行分类、识别教学。这时需要用“园艺植物”概念来涵盖它们,即应用广义的“园艺”涵义(广义的园艺概念也经常使用)。因此,需要“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和教材名称相适应。事实上,果树除了用于水果生产,也经常应用于园林绿化、植物室内外装饰;很多蔬菜也具有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可以用于植物装饰,做绿化材料。果树和蔬菜可以兼顾绿化、装饰和食用用途,尤其是在农业生态园、都市农业园区、农庄的规划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突显传统园林宜居的田园气息。目前已经出现了如“上海都市菜园”等许多成功的案例,成为新的旅游、休闲和体验田园生活的热点,是园林绿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认为,基于高职高专教育层次、需要适应生产一线工作岗位、涉及植物范围广、满足多专业需要,宜使用“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的课程和教材名称,把园林、园艺类专业涉及到的植物观赏树木、花卉、果树和蔬菜四类植物包含进去,适应就业和教学需要。各专业教学中可以选择重点植物讲解、考核,其他植物作为一般参考也很有意义的。
2.植物种类数量的分析
园艺、园林类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层次需要掌握、了解多少种植物?有多种说法,从多数编写教材看,涉及观赏树木、花卉类植物300种左右。这显然是偏少了,不能适应就业岗位需要。园林、园艺行业实际应用的植物种类很多,学校在三年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达到理想的数量,只有从重点植物入手,打实基础,以点带面,培养学生自学、拓展的能力,才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根据实际应用要求不同,可以将上面涉及的四大类植物分为重点掌握植物、一般了解植物和拓展类植物(拓展类植物是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新植物种类需要而设置的)三部分。经过调查、筛选后分析,我们认为长江下游地区需要重点掌握的观赏树木、花卉种类不能少于200种,一般了解植物不能少于200种,拓展类植物约200种,共约600种(包括少数常见变种、变型和品种)。因此,包括以上四大类、三部分植物的高职教材不能少于600种植物。由于地区不同,植物分布的种类、数量显著不同,提出的600种植物的数量适用于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和其他地区大部分大城市环境下的院校园林、园艺专业教学需要。不同地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拓展类的植物种类有明显差异。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园林、园艺行业的快速发展,常见应用植物的种类正在快速增加,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拓展类的植物种类的转换很快,地区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层次,提供给学生的教材需要拥有600种以上数量的植物,才能适应一线岗位目前和将来几年的拓展需要。
3.植物分类方式的选择
此类教材主要内容不是分类,是具体植物信息的阐述部分,其阐述的主线不是使用自然分类法就是使用人为分类法呢。传统的教材是使用自然分类法。植物的自然分类法是依据植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快慢,按门、纲、目、科、属、种的逻辑关系排列植物的顺序。而近些年来,不少中、高职业教育层次的教材和参考书尝试使用人为分类法。植物的人为分类法是以乔木、灌木、木质藤本、露地花卉、温室花卉、草坪与地被植物等分类,或按园林应用上的花木类、叶木类、果木类、针叶类、荫木类、藤本类、绿篱类、棕榈类、观赏竹类、木本地被植物、盆栽花卉类、切花花卉类、花坛花卉类、水生花卉类、岩生花卉类、藤本花卉等分类。我们在教学中做了比较,发现各种分类方法都需要教学生;其中使用人为分类法简单明了好理解,学生易掌握。但随着涉及的植物种类增多,依据这种简单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无法进行严谨地逐级分类,经常出现一种植物可以属于不同类型,有些植物的人为分类因分布地区而不同,等等,不利于掌握较多的植物。而自然分类法,教师开始感到难教,学生难学,一段时间后学生渐渐地建立起了植物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快慢的逻辑意识后,同科、同属、同种植物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有利于掌握更多植物。以自然分类法为囊括众多植物的主线,以人为分类法为辅助(通过速查表),是比较完善的教材编写的阐述方式。 4.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选择
植物自然分类法经常依据的分类系统有恩格勒、哈钦松、克朗奎斯特植物分类系统。依据不同的分类系统及不同版本,有些植物的科属归属不同,如牡丹是属于毛茛科还是芍药科,含羞草是属于豆科还是含羞草科等。我国在应用植物分类系统的选择上是有变化的,较早的植物工具书和教材多选用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而树木类的工具书和教材多选用哈钦松植物分类系统,但它们形成早,依据的研究成果不足,其形成的理论有明显的缺陷,具体植物的分类归宿不合理。克朗奎斯特系统基于当代主要分类学者所公认的系统发育原则,吸收了较多的新成果,分科数量适中,应用后普遍反映比较合适;近些年,渐渐地被一些重要工具书和重点教材采纳,是目前编教材最适合的植物分类系统。另外,仍然有不少此类教材、书籍不说明依据何种植物分类系统,这一点是很不妥当的。
5.植物配图的选择
此类教材在阐述具体植物时普遍使用黑白示意图和文字表达。文字表达可以阐述得很准确、很详细,但无法代替黑白示意图的形象感知效果。优秀的黑白示意图将植物各器官的典型特征准确地抽象出来,可以很有效地表达植物的典型特征信息,尤其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植物分类人员很有用。但对初学者、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员,面对有些抽象的黑白示意图和具体、抽象的描述文字,对植物很难形成深刻的印象,很难感兴趣。这是难教、难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彩色写实图片,在比较自然的色彩和准确的形态表达方面具有黑白示意图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学生感知植物特征信息更容易,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结合适当的文字介绍,老师好教,学生好学。植物彩色写实图片拥有如此突出的优势是此类教材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影响其效果的是图片的质量、数量、把握各器官特征的能力以及教材的印刷质量。
6.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关键性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吸收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的技术
人员参加编写教材是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提升教材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必要手段。关键是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如何充分发挥同行业其他企事业单位在教材编写中的独特优势。
6.1精心挑选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的优秀技术人才 这是首要的,只有在本行业一线研究、生产多年的技术人才才能够给教材质量的提高提供有价值支撑。
6.2充分发挥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优秀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要尊重各种创造、创新和实用技术的价值。要在条件、待遇、情感等方面做好促进工作。
6.3积极配合,主动服务 同行业非教育企事业单位优秀技术人才对教育、教学不熟悉,对教材编写不擅长,我们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主动为他们服务,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7.教材项目化与工具性的处理
近几年,职业教育层次普遍推行项目化教学方式,需要项目化教材与之配套。我们在酝酿编写《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材初期也试图朝项目化教材方向努力。讨论交流后发现,因各个学校地区不同,无法统一教学情境(主要是植物种类与应用的分布状态),设计出来的教学情境无法为其他学校采用,无法理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附近拥有的教学资源(如校园绿化、公园、绿地等)开展项目化教学活动。更需要教材具有工具书的作用:查找具体植物特征的图片、文字信息,科、属信息。涉及植物种类比较多,查找要方便,以便拓展更多科植物种类,携带方便的小型植物分类、识别与应用的工具书的功能自然成为最合适的选择。我们设计的《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教材,具有简洁明了的植物自然分类法体系,选择了行业生产应用上常见、地区和科属代表性强的植物800多种,人为分类方法介绍多样化,附上植物形态术语和种子植物门、纲、目、常见科和常见属的速查表,项目化教学就方便开展了。
以上涉及植物种类、植物数量的选择主要体现的作用是适用性,植物分类方式、自然分类系统的类型、配图、项目化与工具性的选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实用性,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作用两者兼有。适用性决定教材编写的方向,实用性决定教材编写的内在质量,它们是评价和编写好此类教材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唐义富.园艺植物识别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8
[2]崔大方.园艺植物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5
[3]潘文明.观赏树木(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5
[4]陈月华,王晓红.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东南、中南地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9
[5]汪诗德.园林植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9
[6]齐海鹰.园林树木与花卉[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
[7]李先源.观赏植物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