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教学要在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立足于学生主体,着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及实践性。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对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实践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84-02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衔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着力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了由传统的语文知识传授向学生全面素质能力培养目标的转变,更加强调借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发展[1]。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突破了原有的单一化教学目标的束缚,实现了语文课程实用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因此,需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以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滋养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教育领域中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说法,具体到小学语文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对小学生群体的学习心理及兴趣爱好加以掌握,然后选取生活化的实例,补充进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给小学生发表自身意见看法提供平台,在师生交流,生生沟通中,一方面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其自信意识和语言沟通交流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素质教育模式下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一步推动语文学习的生活化,使小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更加深刻理解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其语文实际应用能力[2]。
在情境教学实现方式上,小学语文先天的教学资源优势,可以与多媒体教学方式达到有效衔接。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中涵盖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将学习重点及难点借助多媒体形式呈现,有助于小学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同名动画片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小学生可以对文章的主题理解更加深入,既学习了具体的文章内容,又能使小学生对母爱有更深一层的领悟,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较为单一,随着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出现,其凭借自身独特的信息交互属性,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3]。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做到有效,应注重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采用分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在组内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使其学习兴趣始终处于一个高亢状态;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经由组内成员加以放大,进而带动整个班级中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语文第九册《爱国诗》这一单元中,在《表达 学做主持人》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首先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过做主持人的经验吗?你们喜欢电视广播中的哪种主持风格?为提高讨论效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后,展开师生交流对话,教师注重对问题加以引导,如:主持节目应注意哪些方面?在讨论完成后,可让学生模仿学做主持人,组员及教师充当观众,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小组学习中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
三、结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小学语文教学更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入手,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孙瑞鹏,代玉萍.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60.
[2]李芸.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教育界,2014,(29):94.
[3]董艳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应用[J].新校园(上旬刊),2013,(10):14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实践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84-02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衔接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在现阶段小学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中,着力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及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了由传统的语文知识传授向学生全面素质能力培养目标的转变,更加强调借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发展[1]。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突破了原有的单一化教学目标的束缚,实现了语文课程实用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因此,需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以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滋养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教育领域中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说法,具体到小学语文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应对小学生群体的学习心理及兴趣爱好加以掌握,然后选取生活化的实例,补充进语文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应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给小学生发表自身意见看法提供平台,在师生交流,生生沟通中,一方面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其自信意识和语言沟通交流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素质教育模式下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增强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一步推动语文学习的生活化,使小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环境中,更加深刻理解相关知识,进而提高其语文实际应用能力[2]。
在情境教学实现方式上,小学语文先天的教学资源优势,可以与多媒体教学方式达到有效衔接。一方面,多媒体信息技术中涵盖的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将学习重点及难点借助多媒体形式呈现,有助于小学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同名动画片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础上,小学生可以对文章的主题理解更加深入,既学习了具体的文章内容,又能使小学生对母爱有更深一层的领悟,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较为单一,随着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的出现,其凭借自身独特的信息交互属性,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方面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3]。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做到有效,应注重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采用分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小学生在组内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使其学习兴趣始终处于一个高亢状态;另一方面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经由组内成员加以放大,进而带动整个班级中学习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语文第九册《爱国诗》这一单元中,在《表达 学做主持人》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首先导入问题:同学们,你们有过做主持人的经验吗?你们喜欢电视广播中的哪种主持风格?为提高讨论效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后,展开师生交流对话,教师注重对问题加以引导,如:主持节目应注意哪些方面?在讨论完成后,可让学生模仿学做主持人,组员及教师充当观众,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在小组学习中锻炼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
三、结语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凸显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小学语文教学更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入手,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孙瑞鹏,代玉萍.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2):60.
[2]李芸.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教育界,2014,(29):94.
[3]董艳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课堂实践应用[J].新校园(上旬刊),2013,(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