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各期的心理观察和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各期的心理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对2009年--2011年在我院平产的1152例产妇进行心理观察并提出护理要点。结论 通过对分娩各期产妇的心理观察和护理,消除了产妇对分娩的种种担忧及紧张,观察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并实施有效的护理,使她们在分娩的过程中保持了最佳状态。
  【关键词】 分娩各期 心理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80-01
  1 一般资料
  2009年--2011年平产的1152例产妇,年龄21岁—36岁,经产妇346例,初产妇806例,平均孕39周,无一例紧张担忧情况的发生,1152例产妇均平安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产前心理观察及护理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绝大部分孕妇特别是首次怀孕临产的妇女,由于没有生产体验和缺乏必要的医疗知识,她们在临产前顾虑重重,精神负担很重,其主要原因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理,担心分娩过程中可能产生疼痛、是否顺利、是否出现难产等,还有些孕妇由于怀孕期间发生过某疾病,用过多种药物,担心孩子发育是否有异常,还有些孕妇由于受自己或家庭传统的影响,担心生女孩而受到家庭的责备,冷漠等,所有这些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均可导致失眠,食欲不振等后果,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分娩产生消极影响。
  2.2 创造相适应的环境
  从产妇入院开始就应以亲切的态度接待她们,详细地介绍环境包括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作息时间及住院须知等,安置好生活,使她们感到医务人员和蔼可亲,如同亲人,以消除陌生感、适应新环境。
  2.3 重视胎心音监护
  产妇人院后,应通过交谈方式,详细了解其妊娠及孕产史,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对产妇及胎儿进行监护,并把检测的结果从积极的方面出发告知产妇,让她们了解自己和胎儿的基本情况,护理人员必须观察细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确切的处理,进行各种操作动作轻柔、熟练。同时指导产妇自我监护,如有胎动变化,头晕眼花等症状发生,以及产兆出现等,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总之通过监护充分体现医护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使产妇感到自己被重视,产生一种踏实、安全、信赖感,情绪得到稳定。
  2.4 加强宣教
  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职责、产妇的饮食、休息及分娩常识、宫缩剂分娩关系以及如何配合等,让她们知道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有医生和助产人员的陪伴并有先进仪器对胎儿 进行检测,使她们对分娩的忧虑和恐惧心理处于平稳状态,不急不躁地等待分娩。
  3 产时心理护理
  临产后,随着宫口的开大,产妇进入分娩室,这时由于宫缩引起阵发性腹痛,并且离开了亲属,产妇十分紧张,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担心自己和胎儿会不会发生意外,渴望尽早结束分娩。有的产妇在宫缩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停地向助产人员诉说自己的疼痛难以忍受,询问何时结束分娩,甚至要求剖腹产,有的表现为比较理智、冷静,但心里仍有很大的疑惑。次期我们的护理要点是:
  3.1关心、体贴产妇
  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尽可能守护在她们身边,多安慰,此时她们是焦虑、恐惧、疼痛交至在一起的,工作人员切勿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更不能表现为厌烦加责备,把她们的哭喊理解为脆弱和娇气。对产妇提出的问题,要耐心听取,并适当讲究策略地给予解答,语言要温和,帮助产妇擦汗、喂些食物开水,呕吐者要及时清理呕吐物,这样使她们感觉到如同亲人在身边,建立起信任、依赖的良好护患关系,产生安全感。
  3.2讲解和指导
  有些产妇进入分娩室后,把完成分娩的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要求给予再帮助,想办法,误认为只要给打催产针应能快速分娩,因此,我们要耐心地向她们讲解有关分娩的知识和一些相互关系,使她们了解宫口开大需要一个过程,明白自己是分娩的主人,医务人员仅能帮助助产而已,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合理指导,使产妇懂得如何用力,换气和休息,充分发挥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加速产程的进展。
  3.3避免语言刺激
  工作人员不得在分娩室内闲谈、嬉笑,在研究医疗护理问题时,尽量不让产妇听到,如出现异常情况不应直接向产妇交待,避免强烈的不良刺激影响产妇情绪,增加思想负担,应将这些问题向家属交待,以研究和决定处理方法。
  4 产后心理观察和护理
  分娩结束后,产妇常常因分娩结果不同而表现为欣喜和忧虑,前者显然是分娩顺利,分娩结果如愿以偿,本人认为自己为家庭立了一功,家属认为她们在分娩过程中受了不少痛苦,产后百般迁就,不让产妇起床活动,吃鸡蛋过多,往往易形成产后便秘和尿储留。因此,给产妇及家属讲明,产后及早下床活动,吃些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并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工作,让婴儿多与母亲接触,勤吸吮,使乳汁分泌旺盛,保证母乳喂养顺利进行和产妇早日康复。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潜伏期人工剥离胎膜联合无痛分娩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将80例待产产妇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干预待产观察,而研究组在潜伏期行人工剥离胎膜后再给予无痛分娩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疼痛评分、分娩结局、缩短潜伏期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无干预待产护理,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对急诊护理操作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一整年内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的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分析这些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绝大多数急诊患者的急危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于患者于护理人员都有益。  【关键词】 急诊 护理操
期刊
【摘 要】 探讨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622例肝胆外科患者,将其按住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未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观察组则的6月后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对比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前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院内压疮例数为32例(10.73%),且经有效护理和治疗,治愈例数为10例(31.25%
期刊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5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和对照组(传统术后护理组)各28例,对比分析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结果: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关节改善等方面均好于常规护理,两组有显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对患者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对76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观察,术后加强护理。结果:所有病例通过结肠造口的护理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采取正确及时的结肠造口护理及健康指导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护理 方法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
期刊
【摘 要】 面部烧伤会对患者带来严重心理负担,本文通过对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并针对其不同的心理反应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促进临床疗效。  【关键词】 面部烧伤 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67-01  烧伤作为一种突发伤害,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1]。尤其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和监护工作。方法针对病重症患者服药的具体流程进行分析,提出护理监护的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护理监护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危重病患者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必须要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监护工作。  【关键词】 危重症 患者 药物治疗 护理 监护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正确措施。方法:对78例哮喘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呼吸护理措施,记录其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78例哮喘病患者经临床治疗与上述措施护理后死亡率0.00%,有效率100.00%,住院时间(11.16±2.34)d,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2.93±2.17)分。结论:呼吸护理可显著提高哮喘患者临床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期刊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81-01  痴呆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常起病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多缓慢起病,以进行性智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多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痴呆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疾病。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部病理改变为弥漫性脑萎缩.脑室扩大.脑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预防和降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 2012 年 9月 ~ 2013年3月新生儿病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喂养不耐受新生儿38例,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预防和降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儿给予相关护理后,除2 例家属自动放弃外,36例治愈出院。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和窒息新生儿是喂养不耐受的高危人群,应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喂养不耐受的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