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明的采访约在她住的酒店,进门时,她正一脸笑容哼唱着几个小时后要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见有记者来,歌曲打住,笑容未止,仿若家中常客,倒上两杯热水,端坐于沙发,侃侃而谈。
二十年前,内地流行音乐刚刚点燃,没有铺天盖地的选秀,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做音乐的人纯粹是为了喜爱,或是“混口饭吃”,陈明属于前者。她并非科班出身,却能准确地把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相结合。在圈内,她是出了名的“三好”歌手,人好、歌好、专辑好;不骄不躁,即便获奖无数,也毅然在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结婚生子,“南国歌后”、“情歌皇后”、“南陈明北那英”这样的美誉,都不及谈到女儿时的自然喜悦。
窗外三月天的长沙,阳光甚是明媚。坐在面前的这个女人,简洁的薄外套,红色短发,加上清爽的笑容,很是亲切。从《我是歌手》舞台上下来,她变得有些忙碌。聊起比赛过程,她说自己更欣赏杨宗纬的浅吟低唱,“低沉的情感需要用时间去理解与接受。”陈明如是。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艺人,而是一个合格的歌手”
在此之前,陈明似乎许久未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以至于她的两首大热之作——《等你爱我》、《快乐老家》,都被很多人误以为是陈奕迅和孙悦的作品。她不爱计较,甚至为有人翻唱自己的作品而悠然自得,早年的苏芮、邓丽君不正如此么?
当湖南卫视一档叫《我是歌手》的节目首播,她身着一身稳重的黑色服装从昏暗的舞台一侧走至聚光灯下,手放腰间,深作呼吸,唱出那句“等你爱我”,所有眯细了眼睛猜测下一位歌手是谁的观众和参赛者,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这才是原唱,这才是14年前《将爱情进行到底》中感人至深的插曲。那一刻,台上真情流露,台下热泪盈眶。
这是陈明上过的为数不多的电视节目之一,无论是大红大紫还是归于平静时,但凡有导演找她做节目,她都会抛出同一个问题:“要不要唱歌?”,若歌唱为主,她会一口答应,不用唱歌,则委婉拒绝。“我是个歌手,对于其他方面我没那么擅长,比如时尚活动、娱乐活动,傻傻站在那里,我会觉得很闷。”陈明如是说。
显然,要么谦虚之辞,要么她真的为这次比赛豁出去了。参加了七场节目,在服装上足矣看出陈明的用心,尤其是细节反复的层叠镂空,加上红唇惊艳亮相,次日即可看到各大网站头条醒目的标题:一代名媛浅吟低唱。
“大嗓门很讨巧,但我更喜欢杨宗纬的动情风格。”
“到如今,虽已出局,也不枉此行。”回想几个月前,《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带着团队,奔赴北京拜访陈明。陈明说:“我和洪涛认识20年,彼此都熟悉不过,因为他之前一直从事音乐类节目,所以在专业方面我对他非常信任。”听构想,读节目流程,看韩国原版,正是这般对音乐的纯粹剖析,同现场乐队合作、重新编排歌曲,这样的条件深深吸引了陈明,她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艺人,而是一个合格的歌手,我就是很喜欢唱歌,《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名称就足以吸引我,所以我毅然参加。”
在歌手淘汰的第二周,参与返场演出,这是节目的惯例。本以为置身竞技之外的陈明会轻松下来,当站上舞台,看着台下观众一个个都像小粉丝般细细聆听,她不敢松懈,带着比赛时的紧张,真情流露地把《听说爱情回来过》演唱到精湛。谈到此时,她的思想似乎闪回到当时,长吁一口,再次扬起笑容:“在这个行业唱了这么多年,第一次会反反复复看自己以及其他歌手的表演,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不足也好,优势也好,总会有可以像其他歌手学习的地方。”
原想让陈明列举出自己心中的“歌手”前三,哪知她机智地反问:“你觉得呢?”我一愣:“林志炫吧,可惜您和杨宗纬都淘汰了。”此时,陈明竖起大拇指,一脸赞同。她说:“赛时,很多人建议我唱一些接地气传唱度高的音乐,但我没有采纳。”她将其归结为“歌手的态度”。“歌手和观众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作为歌手,我想在舞台上把好音乐传达给大家,哪想在优质的音响效果下,现场观众很容易被‘大嗓门’震撼,虽然高音是展现技巧的一种方式,但却掩盖了杨宗纬这种安静饱含情感,丝毫不亚于‘大嗓门’的唱法,非常可惜。”陈明端起茶杯,饮罢,“哈”了一声,似乎带着一些遗憾:“从一开始感冒到渐入佳境,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止步于此。”淘汰后,胡海泉曾这么说:“有些作品或者有些歌手,是要靠时间去了解,和接受,她可能不是表演的当下那一刻把你砸到,但她那种内涵的力量,你只要越看她,就越喜欢她,陈明就是这样一个歌者。”
曾经是工厂的“拖油瓶”
生于陈明那个年代的人,事业观大多如此:考大学等国家分配,接父母的班弄个正式工,有城市户口的可先干临时工。因此,当和陈明聊到理想,她低头沉思了一会:“我的理想,应该就是像父母一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拖厂(拖拉机厂)工人吧。”
出生在上海的陈明,父母都是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工程师,当时的第一拖拉机厂是中国生产农业机械的特大型企业,诸如现在的中石油、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直接影响GDP。陈明选择了女承父业,就读拖拉机技术学校,学习热处理专业,毕业后顺其自然成为拖拉机厂女工。那是一个根本不适合女生工作的热加工车间,“在那个地方,每天下班后,牙是白的,其他地方全是黑的。”说到这里,陈明依旧保持明媚的微笑,因为这一切,都是如今新一代歌手不可能拥有的回忆。由于是拖厂新人,主任把陈明分给四个组,每个组带一个星期,可想而知,硕大的拖拉机每一个零件都是极其沉重的,根本不是她的体力能承受的范围。她不想成为小组其他成员的包袱,那段时间,她每天都郁郁寡欢。
回到家中,陈明唯一的爱好就是跟着收音机哼唱着小曲。在歌舞团弹吉他的哥哥,每次听到她的歌声,都会不由自主地称赞几句,正是因为无意间的鼓励,让陈明的脑海中总会回想起儿时曾独自站在一千多人的舞台上唱《红灯记》,那样久违的场面似乎才是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接着,工作之余陈明开始在家乡的舞会现场唱歌,收获了一致好评,也让她在百般无聊的工作中找到了自我。 放弃“铁饭碗” 南下深圳
拖厂工作一年后,心有不甘的陈明告诉父亲她想辞职前往深圳,像哥哥那样做个歌手,却遭到了父亲的训斥,“那个时代谁会让你放弃一个铁饭碗而去从事看起来一点不靠谱的音乐工作?”陈明浅笑一声,接下来是一个骄傲的表情:“但我还是不辞而别,一个人扛起行李前往了深圳。”
当时的深圳,和港产老片的香港有很多相似之处,时值泡沫经济,全国房地产、股票一片热,街头好像遍地黄金——人们挥金如土。这里不仅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外来的流行音乐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因此一大批日本流行歌曲以及港台歌曲从深圳开始传向全国。那些年,在罗湖桥上,常常能看到手拎录音机穿着大喇叭裤招摇过市的时髦年轻人,那些年,汪峰、毛宁、杨钰莹、黄格选、陈思思等都曾是深圳歌舞厅的“过江龙”,以这里为起点,开始了“征战”歌坛的旅途。因此,深圳被誉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流行歌坛的“黄埔军校”。
陈明成为了“军校”中的一员。那时的她,从没上过需要和乐队配合的“战场”,从没有过语言不通的烦扰。她仅会一首当时红遍全国的《上海滩》,虽然唱得还行,但观众总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没过多久,她就尝到了第一次被人炒鱿鱼的滋味。性格倔强的陈明一气之下回到洛阳,用三个月时间学会了几百首歌,重返深圳。
谈到这里,陈明咳嗽了几声,似乎在有意清清嗓子,着力还原当时的自己:“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我拿着一个月1000多块的工资,要租房、要买服装,还要不停地买磁带学习新的歌曲,虽然日子过得很苦、很累,但是我既然已经坚定要用唱歌来养活自己,就必须坚持下去。”陈明说:“我从没想过大红大紫,包括后来签约中唱,我都只是觉得有人能为自己出唱片,挺好。”
在很短的时间里,陈明学会了广东话、广东歌和舞蹈。她从一开始只会演唱邓丽君到后来梅艳芳、陈慧娴、徐小凤首首都能信手拈来,终于有了一个小突破,随着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场子向陈明抛出了橄榄枝。“最忙的时候,我一晚要连赶六场演出,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那时,穿着演出礼服,骑着自行车‘飞驰’在马路上,像是一个落跑新娘。”陈明打趣说道。直到后来,她心爱的自行车被偷了,她站在马路上痛哭,不过,此时不久之后她已不需要自行车。
签约,只是为了能做更多音乐
1992年,在广东歌厅舞厅歌手大奖赛中,陈明引起了中国唱片社的注意,并且很快签约中唱。“我很感谢我的伯乐马小南,她当时很执着的喜欢我的声音,为了达成外界对我的认可,他总是会召集很多不同的人来听我唱歌。”陈明收起笑容,心怀感激的时候总是最真挚的。中唱音乐总监马小南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当时的陈明语不出众、貌不惊人,打扮像个高中生,唯一能吸引我的,只有她独特的声音。”确实,纯粹的音乐者,有这一个优势就够了。
陈明说:“有很多媒体问过同一个问题,当时我为什么会进公司?因为他们说可以帮我出唱片,我从没想过进唱片公司可以出名。”签约中唱后,陈明很快出版了首张个人专辑《相信你总会被我感动》,但反响平平。在1994年制作完成了第二张专辑《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其中同名主打歌一经推出便反响甚佳,成熟、大气而细腻的演绎,迅速奠定了陈明在华语歌坛的地位。接下来,陈明几乎每推出一张专辑都好评如潮,《天使飞进我梦里》的缠绵与浪漫、《仙乐飘飘》的轻捷与洒脱、《快乐老家》的细腻与精致……短短几年,十张专辑令陈明稳坐“南国歌后”的宝座。当父母发现电视中常常能看到女儿的身影,当父母骄傲地哼出“跟我走吧……”,当陈明第一次开着车穿梭在街头时,第一辆自行车又浮现在脑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一瞬间,仿佛所有的苦难已如过眼云烟。
“100多个奖杯,全部送给了陌生人。”
陈明的微博认证是:第八届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年度最佳女歌手,这是一个让那英、韩红、毛阿敏都争先恐后前赴后继的奖项。陈明倒很淡定:“当然,获奖是对我的肯定,但我不会看得特别重。”从1993年开始,大大小小的奖项就纷至沓来。当时,网络还不发达,推广艺人的平台主要是电视以及电台,光是广州,就有三个排行榜,广州电台、广州珠江经济台、广东电台音乐台,三个台每个季度分别有颁奖礼,还有每年的年终颁奖礼,陈明是这些颁奖礼的常客。说是不看重,但她还是会用百分的自己积极参与。 “公司在歌曲上会包装,而在歌手的外形上公司只有在一些大活动、颁奖礼或出唱片时,才会考虑我要穿个什么衣服。但平时的演出,公司并没有给太多建议,服装,头发,化妆都是自己弄,那时化妆技术也没现在好,公司的条件和模式没现在完善,不过好在我颁奖礼上还算是漂亮的。”陈明大笑,整个采访过程中唯一一次用手遮挡笑容,有些羞涩。
直到后来,广州乐坛开始没落,陈明也像众多歌手一样,选择北上。“离开广州的时候,家里密密麻麻放着的100多个奖杯全部被我送给了一个陌生人。”叙述这件事时,陈明顺其自然,没做停顿。而我们却为之一怔。
“啊?为什么?”
“很正常啊,我带不走,刚好又有人想收藏,就都给她了,我只是用相机,把每个奖杯都拍了下来,我觉得这样就够了。”陈明温婉的说。
“从未退出,只是在做我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
从广州到北京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陈明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一旦在某个演出中看到她的身影,粉丝、观众,甚至连媒体都会说:“看,陈明复出了。”确实,从《快乐老家》开始,陈明每年都有新专辑问世,对于活跃度颇高的她来说,即便短暂的销声匿迹,也让很多人无法接受。陈明笑了笑:“如果说那段时间是我的低谷期,那我要反问,难道最活跃的时候是巅峰?比较清淡的时候就是低谷?我只是在我应当结婚的时候结婚,在我应当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去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我已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懂事的孩子,或许在人生的另一面,我认为自己更加成功。”
丈夫是圈外人,并非如早年传的那样,美国华侨、日本富商……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他们不是浪漫的一见钟情,也不是美妙的甜蜜奇遇,而是朋友介绍,通过“相亲”牵了手。“感情的事很难说,互相之间对眼了,然后在一起,就这么简单。”陈明喝了口水,手托下巴,作幸福状:“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尊重,给彼此很大的空间,而且我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出差不能超过3天,哪怕行程安排不止3天,抽一日闲时当天回家当天离开我也愿意,不就是累点吗?”在生活的另一面,她丝毫没有偏袒,反而更加看重。 家庭中,他与丈夫扮演着慈父严母的角色。陈明的微博头像——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正是她的女儿“草莓”,女儿今年已经8岁,她会对陈明的不良行为提出指正,她做得一手好菜,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小“草莓”的美术作品,连汪涵也曾在节目中毫不掩饰地说:“你确定这只是8岁孩子的作品?简直是塞尚啊!”。
“每段成长,每个姑娘,都灿烂夺目,像公主一样。”这是陈明写给女儿的歌,名叫《公主》,比起其他母亲,她可能更多的优势就是会写歌,会唱歌,她要极力做到最好。经过连续7期《我是歌手》的录制,让陈明第一次缺席了女儿学校的演出,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春节假期她带女儿去了迪斯尼,坐了从来没敢坐的过山车。陈明一脸笑容:“女儿也是我的一部教材,她让我学会并且克服了很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我非常乐意去给女儿开家长会,在学校里,没人会把我当成明星,我和其他家长之间聊天,通电话,都是互相称呼为‘谁谁谁的妈妈’,我会觉得我和他们一样,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两件事情让歌手最幸福,一是好歌,一是知音”
在事业上,陈明很低调,低调到很少人知道沙宝亮曾帮她伴舞,周迅曾出演过她《幸福》,李晨曾客串过她的《情花》,每拿到一首好歌,她都会开心得像个孩子,然后反复练习,以至于她十多年前的作品,都一直被人翻唱。她很珍惜朋友,即便常常被“段王爷”戴军调侃,也毫不介意,反而以一首《日不落》来还原戴军微博中自己深圳歌厅时劲爆的样子。
采访过程中,陈明的手机总会传来短信铃声,为了尊重我们的采访,她会习惯性看一眼但没有回。陈明说,这是她微信中的“朋友圈”,其中就有瞿颖,毛宁等好友,在参加《我是歌手》时,里面发得最多的就是“陈明加油”。她停顿了一会,接着说:“我和毛宁恐怕早已不能用‘好友’在形容了,有时候,我跟他就像家人一样,可以心照不宣。”她放下手中的茶杯,显得非常认真而专注:“我刚来北京那会,是毛宁帮我摆脱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困境,他会帮我买凉茶、买药克服水土不服;我事业彷徨那会,他会一个又一个帮我物色唱片公司;我参加《我是歌手》时,他会关心我的选歌、选服装,还推荐小文(金志文)帮我彻夜编曲。”陈明恢复了笑容,带着些许感动和美满:“感觉很多事情,毛毛(毛宁)都会比我先着急一步,以至于他替我分担过的每一件事都能做得很好,我比赛时感冒还没好,一天十多通电话都是在说‘怎么办,怎么办,还不好,要不要我带你去打针?’。”
我带着好奇,半开玩笑:“那你们怎么没有在一起?”
“也许我们已经超越了爱情”陈明依旧很认真,优雅端庄地坐在沙发上:“所以,我很喜欢林志炫说过的一句话‘歌手有两件事是幸福的,一个是好歌,一个是知音’,况且,我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足矣。”
二十年前,内地流行音乐刚刚点燃,没有铺天盖地的选秀,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做音乐的人纯粹是为了喜爱,或是“混口饭吃”,陈明属于前者。她并非科班出身,却能准确地把中国民族音乐的内涵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相结合。在圈内,她是出了名的“三好”歌手,人好、歌好、专辑好;不骄不躁,即便获奖无数,也毅然在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结婚生子,“南国歌后”、“情歌皇后”、“南陈明北那英”这样的美誉,都不及谈到女儿时的自然喜悦。
窗外三月天的长沙,阳光甚是明媚。坐在面前的这个女人,简洁的薄外套,红色短发,加上清爽的笑容,很是亲切。从《我是歌手》舞台上下来,她变得有些忙碌。聊起比赛过程,她说自己更欣赏杨宗纬的浅吟低唱,“低沉的情感需要用时间去理解与接受。”陈明如是。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艺人,而是一个合格的歌手”
在此之前,陈明似乎许久未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以至于她的两首大热之作——《等你爱我》、《快乐老家》,都被很多人误以为是陈奕迅和孙悦的作品。她不爱计较,甚至为有人翻唱自己的作品而悠然自得,早年的苏芮、邓丽君不正如此么?
当湖南卫视一档叫《我是歌手》的节目首播,她身着一身稳重的黑色服装从昏暗的舞台一侧走至聚光灯下,手放腰间,深作呼吸,唱出那句“等你爱我”,所有眯细了眼睛猜测下一位歌手是谁的观众和参赛者,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这才是原唱,这才是14年前《将爱情进行到底》中感人至深的插曲。那一刻,台上真情流露,台下热泪盈眶。
这是陈明上过的为数不多的电视节目之一,无论是大红大紫还是归于平静时,但凡有导演找她做节目,她都会抛出同一个问题:“要不要唱歌?”,若歌唱为主,她会一口答应,不用唱歌,则委婉拒绝。“我是个歌手,对于其他方面我没那么擅长,比如时尚活动、娱乐活动,傻傻站在那里,我会觉得很闷。”陈明如是说。
显然,要么谦虚之辞,要么她真的为这次比赛豁出去了。参加了七场节目,在服装上足矣看出陈明的用心,尤其是细节反复的层叠镂空,加上红唇惊艳亮相,次日即可看到各大网站头条醒目的标题:一代名媛浅吟低唱。
“大嗓门很讨巧,但我更喜欢杨宗纬的动情风格。”
“到如今,虽已出局,也不枉此行。”回想几个月前,《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带着团队,奔赴北京拜访陈明。陈明说:“我和洪涛认识20年,彼此都熟悉不过,因为他之前一直从事音乐类节目,所以在专业方面我对他非常信任。”听构想,读节目流程,看韩国原版,正是这般对音乐的纯粹剖析,同现场乐队合作、重新编排歌曲,这样的条件深深吸引了陈明,她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艺人,而是一个合格的歌手,我就是很喜欢唱歌,《我是歌手》这个节目名称就足以吸引我,所以我毅然参加。”
在歌手淘汰的第二周,参与返场演出,这是节目的惯例。本以为置身竞技之外的陈明会轻松下来,当站上舞台,看着台下观众一个个都像小粉丝般细细聆听,她不敢松懈,带着比赛时的紧张,真情流露地把《听说爱情回来过》演唱到精湛。谈到此时,她的思想似乎闪回到当时,长吁一口,再次扬起笑容:“在这个行业唱了这么多年,第一次会反反复复看自己以及其他歌手的表演,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不足也好,优势也好,总会有可以像其他歌手学习的地方。”
原想让陈明列举出自己心中的“歌手”前三,哪知她机智地反问:“你觉得呢?”我一愣:“林志炫吧,可惜您和杨宗纬都淘汰了。”此时,陈明竖起大拇指,一脸赞同。她说:“赛时,很多人建议我唱一些接地气传唱度高的音乐,但我没有采纳。”她将其归结为“歌手的态度”。“歌手和观众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作为歌手,我想在舞台上把好音乐传达给大家,哪想在优质的音响效果下,现场观众很容易被‘大嗓门’震撼,虽然高音是展现技巧的一种方式,但却掩盖了杨宗纬这种安静饱含情感,丝毫不亚于‘大嗓门’的唱法,非常可惜。”陈明端起茶杯,饮罢,“哈”了一声,似乎带着一些遗憾:“从一开始感冒到渐入佳境,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止步于此。”淘汰后,胡海泉曾这么说:“有些作品或者有些歌手,是要靠时间去了解,和接受,她可能不是表演的当下那一刻把你砸到,但她那种内涵的力量,你只要越看她,就越喜欢她,陈明就是这样一个歌者。”
曾经是工厂的“拖油瓶”
生于陈明那个年代的人,事业观大多如此:考大学等国家分配,接父母的班弄个正式工,有城市户口的可先干临时工。因此,当和陈明聊到理想,她低头沉思了一会:“我的理想,应该就是像父母一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拖厂(拖拉机厂)工人吧。”
出生在上海的陈明,父母都是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工程师,当时的第一拖拉机厂是中国生产农业机械的特大型企业,诸如现在的中石油、三一重工等龙头企业,直接影响GDP。陈明选择了女承父业,就读拖拉机技术学校,学习热处理专业,毕业后顺其自然成为拖拉机厂女工。那是一个根本不适合女生工作的热加工车间,“在那个地方,每天下班后,牙是白的,其他地方全是黑的。”说到这里,陈明依旧保持明媚的微笑,因为这一切,都是如今新一代歌手不可能拥有的回忆。由于是拖厂新人,主任把陈明分给四个组,每个组带一个星期,可想而知,硕大的拖拉机每一个零件都是极其沉重的,根本不是她的体力能承受的范围。她不想成为小组其他成员的包袱,那段时间,她每天都郁郁寡欢。
回到家中,陈明唯一的爱好就是跟着收音机哼唱着小曲。在歌舞团弹吉他的哥哥,每次听到她的歌声,都会不由自主地称赞几句,正是因为无意间的鼓励,让陈明的脑海中总会回想起儿时曾独自站在一千多人的舞台上唱《红灯记》,那样久违的场面似乎才是自己真正应该追求的。接着,工作之余陈明开始在家乡的舞会现场唱歌,收获了一致好评,也让她在百般无聊的工作中找到了自我。 放弃“铁饭碗” 南下深圳
拖厂工作一年后,心有不甘的陈明告诉父亲她想辞职前往深圳,像哥哥那样做个歌手,却遭到了父亲的训斥,“那个时代谁会让你放弃一个铁饭碗而去从事看起来一点不靠谱的音乐工作?”陈明浅笑一声,接下来是一个骄傲的表情:“但我还是不辞而别,一个人扛起行李前往了深圳。”
当时的深圳,和港产老片的香港有很多相似之处,时值泡沫经济,全国房地产、股票一片热,街头好像遍地黄金——人们挥金如土。这里不仅是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外来的流行音乐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因此一大批日本流行歌曲以及港台歌曲从深圳开始传向全国。那些年,在罗湖桥上,常常能看到手拎录音机穿着大喇叭裤招摇过市的时髦年轻人,那些年,汪峰、毛宁、杨钰莹、黄格选、陈思思等都曾是深圳歌舞厅的“过江龙”,以这里为起点,开始了“征战”歌坛的旅途。因此,深圳被誉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流行歌坛的“黄埔军校”。
陈明成为了“军校”中的一员。那时的她,从没上过需要和乐队配合的“战场”,从没有过语言不通的烦扰。她仅会一首当时红遍全国的《上海滩》,虽然唱得还行,但观众总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没过多久,她就尝到了第一次被人炒鱿鱼的滋味。性格倔强的陈明一气之下回到洛阳,用三个月时间学会了几百首歌,重返深圳。
谈到这里,陈明咳嗽了几声,似乎在有意清清嗓子,着力还原当时的自己:“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我拿着一个月1000多块的工资,要租房、要买服装,还要不停地买磁带学习新的歌曲,虽然日子过得很苦、很累,但是我既然已经坚定要用唱歌来养活自己,就必须坚持下去。”陈明说:“我从没想过大红大紫,包括后来签约中唱,我都只是觉得有人能为自己出唱片,挺好。”
在很短的时间里,陈明学会了广东话、广东歌和舞蹈。她从一开始只会演唱邓丽君到后来梅艳芳、陈慧娴、徐小凤首首都能信手拈来,终于有了一个小突破,随着越来越受欢迎,许多场子向陈明抛出了橄榄枝。“最忙的时候,我一晚要连赶六场演出,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那时,穿着演出礼服,骑着自行车‘飞驰’在马路上,像是一个落跑新娘。”陈明打趣说道。直到后来,她心爱的自行车被偷了,她站在马路上痛哭,不过,此时不久之后她已不需要自行车。
签约,只是为了能做更多音乐
1992年,在广东歌厅舞厅歌手大奖赛中,陈明引起了中国唱片社的注意,并且很快签约中唱。“我很感谢我的伯乐马小南,她当时很执着的喜欢我的声音,为了达成外界对我的认可,他总是会召集很多不同的人来听我唱歌。”陈明收起笑容,心怀感激的时候总是最真挚的。中唱音乐总监马小南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当时的陈明语不出众、貌不惊人,打扮像个高中生,唯一能吸引我的,只有她独特的声音。”确实,纯粹的音乐者,有这一个优势就够了。
陈明说:“有很多媒体问过同一个问题,当时我为什么会进公司?因为他们说可以帮我出唱片,我从没想过进唱片公司可以出名。”签约中唱后,陈明很快出版了首张个人专辑《相信你总会被我感动》,但反响平平。在1994年制作完成了第二张专辑《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其中同名主打歌一经推出便反响甚佳,成熟、大气而细腻的演绎,迅速奠定了陈明在华语歌坛的地位。接下来,陈明几乎每推出一张专辑都好评如潮,《天使飞进我梦里》的缠绵与浪漫、《仙乐飘飘》的轻捷与洒脱、《快乐老家》的细腻与精致……短短几年,十张专辑令陈明稳坐“南国歌后”的宝座。当父母发现电视中常常能看到女儿的身影,当父母骄傲地哼出“跟我走吧……”,当陈明第一次开着车穿梭在街头时,第一辆自行车又浮现在脑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一瞬间,仿佛所有的苦难已如过眼云烟。
“100多个奖杯,全部送给了陌生人。”
陈明的微博认证是:第八届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年度最佳女歌手,这是一个让那英、韩红、毛阿敏都争先恐后前赴后继的奖项。陈明倒很淡定:“当然,获奖是对我的肯定,但我不会看得特别重。”从1993年开始,大大小小的奖项就纷至沓来。当时,网络还不发达,推广艺人的平台主要是电视以及电台,光是广州,就有三个排行榜,广州电台、广州珠江经济台、广东电台音乐台,三个台每个季度分别有颁奖礼,还有每年的年终颁奖礼,陈明是这些颁奖礼的常客。说是不看重,但她还是会用百分的自己积极参与。 “公司在歌曲上会包装,而在歌手的外形上公司只有在一些大活动、颁奖礼或出唱片时,才会考虑我要穿个什么衣服。但平时的演出,公司并没有给太多建议,服装,头发,化妆都是自己弄,那时化妆技术也没现在好,公司的条件和模式没现在完善,不过好在我颁奖礼上还算是漂亮的。”陈明大笑,整个采访过程中唯一一次用手遮挡笑容,有些羞涩。
直到后来,广州乐坛开始没落,陈明也像众多歌手一样,选择北上。“离开广州的时候,家里密密麻麻放着的100多个奖杯全部被我送给了一个陌生人。”叙述这件事时,陈明顺其自然,没做停顿。而我们却为之一怔。
“啊?为什么?”
“很正常啊,我带不走,刚好又有人想收藏,就都给她了,我只是用相机,把每个奖杯都拍了下来,我觉得这样就够了。”陈明温婉的说。
“从未退出,只是在做我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
从广州到北京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陈明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一旦在某个演出中看到她的身影,粉丝、观众,甚至连媒体都会说:“看,陈明复出了。”确实,从《快乐老家》开始,陈明每年都有新专辑问世,对于活跃度颇高的她来说,即便短暂的销声匿迹,也让很多人无法接受。陈明笑了笑:“如果说那段时间是我的低谷期,那我要反问,难道最活跃的时候是巅峰?比较清淡的时候就是低谷?我只是在我应当结婚的时候结婚,在我应当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去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我已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懂事的孩子,或许在人生的另一面,我认为自己更加成功。”
丈夫是圈外人,并非如早年传的那样,美国华侨、日本富商……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他们不是浪漫的一见钟情,也不是美妙的甜蜜奇遇,而是朋友介绍,通过“相亲”牵了手。“感情的事很难说,互相之间对眼了,然后在一起,就这么简单。”陈明喝了口水,手托下巴,作幸福状:“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尊重,给彼此很大的空间,而且我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出差不能超过3天,哪怕行程安排不止3天,抽一日闲时当天回家当天离开我也愿意,不就是累点吗?”在生活的另一面,她丝毫没有偏袒,反而更加看重。 家庭中,他与丈夫扮演着慈父严母的角色。陈明的微博头像——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正是她的女儿“草莓”,女儿今年已经8岁,她会对陈明的不良行为提出指正,她做得一手好菜,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小“草莓”的美术作品,连汪涵也曾在节目中毫不掩饰地说:“你确定这只是8岁孩子的作品?简直是塞尚啊!”。
“每段成长,每个姑娘,都灿烂夺目,像公主一样。”这是陈明写给女儿的歌,名叫《公主》,比起其他母亲,她可能更多的优势就是会写歌,会唱歌,她要极力做到最好。经过连续7期《我是歌手》的录制,让陈明第一次缺席了女儿学校的演出,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春节假期她带女儿去了迪斯尼,坐了从来没敢坐的过山车。陈明一脸笑容:“女儿也是我的一部教材,她让我学会并且克服了很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我非常乐意去给女儿开家长会,在学校里,没人会把我当成明星,我和其他家长之间聊天,通电话,都是互相称呼为‘谁谁谁的妈妈’,我会觉得我和他们一样,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两件事情让歌手最幸福,一是好歌,一是知音”
在事业上,陈明很低调,低调到很少人知道沙宝亮曾帮她伴舞,周迅曾出演过她《幸福》,李晨曾客串过她的《情花》,每拿到一首好歌,她都会开心得像个孩子,然后反复练习,以至于她十多年前的作品,都一直被人翻唱。她很珍惜朋友,即便常常被“段王爷”戴军调侃,也毫不介意,反而以一首《日不落》来还原戴军微博中自己深圳歌厅时劲爆的样子。
采访过程中,陈明的手机总会传来短信铃声,为了尊重我们的采访,她会习惯性看一眼但没有回。陈明说,这是她微信中的“朋友圈”,其中就有瞿颖,毛宁等好友,在参加《我是歌手》时,里面发得最多的就是“陈明加油”。她停顿了一会,接着说:“我和毛宁恐怕早已不能用‘好友’在形容了,有时候,我跟他就像家人一样,可以心照不宣。”她放下手中的茶杯,显得非常认真而专注:“我刚来北京那会,是毛宁帮我摆脱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困境,他会帮我买凉茶、买药克服水土不服;我事业彷徨那会,他会一个又一个帮我物色唱片公司;我参加《我是歌手》时,他会关心我的选歌、选服装,还推荐小文(金志文)帮我彻夜编曲。”陈明恢复了笑容,带着些许感动和美满:“感觉很多事情,毛毛(毛宁)都会比我先着急一步,以至于他替我分担过的每一件事都能做得很好,我比赛时感冒还没好,一天十多通电话都是在说‘怎么办,怎么办,还不好,要不要我带你去打针?’。”
我带着好奇,半开玩笑:“那你们怎么没有在一起?”
“也许我们已经超越了爱情”陈明依旧很认真,优雅端庄地坐在沙发上:“所以,我很喜欢林志炫说过的一句话‘歌手有两件事是幸福的,一个是好歌,一个是知音’,况且,我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