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有许多较难溶解的药物,如呋布西林、美洛西林、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配药时费时又费力,也容易使药物浪费,影响药物剂量的准确性。药物溶解度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据此,临床上有多种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在应用,如加温促溶法、振荡器振摇法[1]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负压法较自然溶解法能更好地使药物溶解,较少出现再凝,且操作方便。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