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具备创新实践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毕业设计中如何体现出创新实践性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从毕业作品形式多样性、毕业设计课题及毕业设计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述了毕业设计中创新实践性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可执行的方法以供参考研究。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性;课题;影视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7-0159-02
高校的人才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于艺术专业来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而作为高校教学环节中重要部分的毕业设计则是大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最好的检验。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创新实践性的重要性
培养创新实践性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很多优良的素质,而这些素质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
首先,創新实践性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长久以来艺术类专业给大众的印象是重技法轻理论,具备创新实践性就是要艺术类学生首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这是他们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尤其是影视类专业的大学生,有过硬的理论水平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因此,在校期间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能够时刻关注影视专业的最前沿技术以及最新的发展动向,从而使得他们能够以理论为基础了解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
其次,创新实践性有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对于影视类专业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都要培养其应有的素养,这样才能制作出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才能在文化意识领域正确的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创新实践教育中学生们需要学会互相帮助,学习分工协助,学会与社会各行各业打交道,在此过程中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質以及负责、合作、奉献等良好意识,这些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意识能够在未来让他们成为我国建设的精英人才。
最后,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有助于未来的就业。目前我国的人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以及国家的需求,特别是影视行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极大的。虽然目前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影视专业,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学侧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机会少,因此,毕业生综合性、创新性及动手能力也就较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基本上是老师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因此高校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不断点燃大学生的思维火花以及拓宽看待事物的角度等,从而让大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探索未知的问题以及未知领域的内容,遇到一些难题时可以换种角度进行思考,妥善地解决问题。所以,创新思维意识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新实践性在毕业设计中的体现
回顾影视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艺术与创新是分不开的。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带动影视艺术向前一大步发展,从梅里爱的纪实性“活动照相”到最早的科幻影片《月球旅行记》,从无声的默片到有声电影,从2D电影到3D到VR,从标清到高清到4K、8K,从24帧到最近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的120帧/3D/4K,利用新科技的创新成为影视艺术的一大特点。这不是单纯的运用新技术,而是表现手法的创新。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由两大元素构成,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是影视艺术传达生活和艺术内容的中心元素,包括画面、镜头和蒙太奇。由于影视能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因而在影视作品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是视觉画面。影视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的多样性,因此体现在毕业设计当中就是给学生宽广的平台,然后又有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大学四年所以学的知识,结合新的技术、新的表现形式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一)毕业设计作品形式多样性
作为影视专业的毕业设计曾经一度就是“影片+论文”的提交模式,影片以剧情片和MV两大类为主,从提交的作品来看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剧本到策划到拍摄都显得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更不要提创新性了。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应该是毕业生面临要么继续深造要么就业的选择,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没有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长久以来的旧的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更令他们容易出现“完成任务”的心态,因此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应该强调其作品形式多样性。大学期间开设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毕业设计可以围绕这些课程的知识展开,作品不局限于剧情片和MV,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来拓宽毕业设计的类型、模式等。以山西传媒学院数字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学生的毕业作品可以是整体的电视节目频道包装或电视栏目包装,也可以是二维、三维的动画短片,还可以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影片以及记录片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专长的形式去完成作品,更有利于学生用心完成毕业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创新,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实践性的体现。
(二)提供丰富的毕业设计课题
好的毕业设计课题更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其创新实践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给每位学生制订相应的课题。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随时针对课题进行沟通,即使学生在外实习期间也不会影响课题的制订、选题、开题等。有些课题可以直接选用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各个影视公司的项目或者各个电视台的栏目,这样学生可以进入相关的公司或电视台实习,在有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毕业设计则会更加有成就感。但这样的项目或栏目必须是学生可以参与原创的,而不仅仅是作为实习人员参与,否则的话这样的作品就只能算实习作品,学生只能算是执行者而不是创作者,便不能体现其创新性了。让毕业生参与到项目方案的原创设计中,这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使其知识结构更为系统化。 (三)毕业设计评价多样性
以往毕业设计的评价一般以指导教师评价为主,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通常一个学生对应一个指导教师,这样的评价难免会有缺陷,指导意见会带有指导教师的个人色彩与喜好,因此应该分小组对学生进行交叉指导,一个老师指导多个学生,同时一个学生应该也可以受多个教师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听到不同专业教师的反馈意见。比如一个指导组由摄像专业教师、编剧专业教师、后期专业教师、录音专业教师组成,学生的毕业作品既可以听到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听到大众的声音,这样的指导方式不会束缚和限制學生,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毕业设计应該分阶段的让指导组教师与毕业小组的学生定期开展中期检查讨论会,教师与同组的同学都可以给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其他网络平台展示学生作品,以便听到更多关于作品的意见和建议,思想的火花碰撞越多则会有更多的创新的思维产生,当然作为主创人员也要懂得从众多的意见和建议中筛选出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信息。
对毕业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定时,也可以将学校指导教师与客户对作品的评价同时作为考核的依据。实习单位同事的意见以及客户的评价都将有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将毕业设计与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相结合,也非常有助于实现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的立体式培养。
三、总结
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知知识和经验,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方法论及综合性知识等,借助实践平台,所具有的产生新颖而独到的理念、方法、技巧、产品或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一方面来说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知识进行新的优化组合或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新发展或产生新的事物。近年来由于大量的高校开设艺术专业,大量的艺术专业开始扩招,很多艺术专业的师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都有所降低,从而导致毕业设计成为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其真正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因此,作为影视艺术高校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资源,注重毕业设计的创新,将毕业设计规范化,增加毕业设计的多样性,有条件的情况下把毕业设计与企业公司项目合并起来,这将有助于发挥艺术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同旭,宋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设计(论文)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以安徽皖西学院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5(2):57-60.
[2] 陈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艺术类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多样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7-109.
[3] 王雅君.高校艺术设计毕业作品展形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6(10):225.
[4] 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6-48.
[5] 张俊梅,王瑞琴.浅析艺术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J].今传媒,2016(12):128-129.
[6] 陆静.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质量途径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2):37-38,42.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实践性;课题;影视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7-0159-02
高校的人才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对于艺术专业来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是艺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而作为高校教学环节中重要部分的毕业设计则是大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最好的检验。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创新实践性的重要性
培养创新实践性能够使大学生具备很多优良的素质,而这些素质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就。
首先,創新实践性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长久以来艺术类专业给大众的印象是重技法轻理论,具备创新实践性就是要艺术类学生首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这是他们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尤其是影视类专业的大学生,有过硬的理论水平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因此,在校期间就需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他们能够时刻关注影视专业的最前沿技术以及最新的发展动向,从而使得他们能够以理论为基础了解创新与实践的重要性。
其次,创新实践性有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对于影视类专业学生,应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都要培养其应有的素养,这样才能制作出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才能在文化意识领域正确的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创新实践教育中学生们需要学会互相帮助,学习分工协助,学会与社会各行各业打交道,在此过程中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良品質以及负责、合作、奉献等良好意识,这些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意识能够在未来让他们成为我国建设的精英人才。
最后,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有助于未来的就业。目前我国的人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以及国家的需求,特别是影视行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极大的。虽然目前有很多高校开设了影视专业,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学侧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实践机会少,因此,毕业生综合性、创新性及动手能力也就较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基本上是老师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因此高校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不断点燃大学生的思维火花以及拓宽看待事物的角度等,从而让大学生奋发向上,勇于探索未知的问题以及未知领域的内容,遇到一些难题时可以换种角度进行思考,妥善地解决问题。所以,创新思维意识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新实践性在毕业设计中的体现
回顾影视艺术的发展,不难发现艺术与创新是分不开的。影视艺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每一次的科技进步,都会带动影视艺术向前一大步发展,从梅里爱的纪实性“活动照相”到最早的科幻影片《月球旅行记》,从无声的默片到有声电影,从2D电影到3D到VR,从标清到高清到4K、8K,从24帧到最近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用的120帧/3D/4K,利用新科技的创新成为影视艺术的一大特点。这不是单纯的运用新技术,而是表现手法的创新。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由两大元素构成,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是影视艺术传达生活和艺术内容的中心元素,包括画面、镜头和蒙太奇。由于影视能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因而在影视作品中最富于表现力的是视觉画面。影视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的多样性,因此体现在毕业设计当中就是给学生宽广的平台,然后又有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大学四年所以学的知识,结合新的技术、新的表现形式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一)毕业设计作品形式多样性
作为影视专业的毕业设计曾经一度就是“影片+论文”的提交模式,影片以剧情片和MV两大类为主,从提交的作品来看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从剧本到策划到拍摄都显得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更不要提创新性了。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应该是毕业生面临要么继续深造要么就业的选择,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而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没有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长久以来的旧的毕业设计模式要求更令他们容易出现“完成任务”的心态,因此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应该强调其作品形式多样性。大学期间开设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毕业设计可以围绕这些课程的知识展开,作品不局限于剧情片和MV,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来拓宽毕业设计的类型、模式等。以山西传媒学院数字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学生的毕业作品可以是整体的电视节目频道包装或电视栏目包装,也可以是二维、三维的动画短片,还可以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影片以及记录片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专长的形式去完成作品,更有利于学生用心完成毕业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创新,才能真正做到创新实践性的体现。
(二)提供丰富的毕业设计课题
好的毕业设计课题更有利于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其创新实践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给每位学生制订相应的课题。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随时针对课题进行沟通,即使学生在外实习期间也不会影响课题的制订、选题、开题等。有些课题可以直接选用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各个影视公司的项目或者各个电视台的栏目,这样学生可以进入相关的公司或电视台实习,在有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毕业设计则会更加有成就感。但这样的项目或栏目必须是学生可以参与原创的,而不仅仅是作为实习人员参与,否则的话这样的作品就只能算实习作品,学生只能算是执行者而不是创作者,便不能体现其创新性了。让毕业生参与到项目方案的原创设计中,这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使其知识结构更为系统化。 (三)毕业设计评价多样性
以往毕业设计的评价一般以指导教师评价为主,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通常一个学生对应一个指导教师,这样的评价难免会有缺陷,指导意见会带有指导教师的个人色彩与喜好,因此应该分小组对学生进行交叉指导,一个老师指导多个学生,同时一个学生应该也可以受多个教师指导,这样学生就可以听到不同专业教师的反馈意见。比如一个指导组由摄像专业教师、编剧专业教师、后期专业教师、录音专业教师组成,学生的毕业作品既可以听到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听到大众的声音,这样的指导方式不会束缚和限制學生,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毕业设计应該分阶段的让指导组教师与毕业小组的学生定期开展中期检查讨论会,教师与同组的同学都可以给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其他网络平台展示学生作品,以便听到更多关于作品的意见和建议,思想的火花碰撞越多则会有更多的创新的思维产生,当然作为主创人员也要懂得从众多的意见和建议中筛选出有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信息。
对毕业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定时,也可以将学校指导教师与客户对作品的评价同时作为考核的依据。实习单位同事的意见以及客户的评价都将有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将毕业设计与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相结合,也非常有助于实现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的立体式培养。
三、总结
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知知识和经验,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方法论及综合性知识等,借助实践平台,所具有的产生新颖而独到的理念、方法、技巧、产品或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一方面来说就是利用自己掌握知识进行新的优化组合或提升,并且在此基础上更新发展或产生新的事物。近年来由于大量的高校开设艺术专业,大量的艺术专业开始扩招,很多艺术专业的师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都有所降低,从而导致毕业设计成为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其真正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因此,作为影视艺术高校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资源,注重毕业设计的创新,将毕业设计规范化,增加毕业设计的多样性,有条件的情况下把毕业设计与企业公司项目合并起来,这将有助于发挥艺术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同旭,宋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设计(论文)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以安徽皖西学院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5(2):57-60.
[2] 陈伟.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艺术类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多样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7-109.
[3] 王雅君.高校艺术设计毕业作品展形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6(10):225.
[4] 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6-48.
[5] 张俊梅,王瑞琴.浅析艺术高校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J].今传媒,2016(12):128-129.
[6] 陆静.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质量途径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2):37-38,42.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