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生态校园美国白蛾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浅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w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优化学校生态环境,绿色生态校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美国白蛾虫害的暴发对其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此,以山东省济南市周边校园发生的美国白蛾虫害为例,分析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美国白蛾;生态校园;绿色防控;山东省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13
  校园是学校师生集中工作和学习的地方,有必要营造一个生态优美的校园环境。近年来,为优化学校生态环境,各地均加大了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力度,很多学校校区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采用“大、高、密”方式栽植乔木遮荫等措施,使校园环境空间园林化,让校园内的空间更加富有美感[1]。然而,由于近年美国白蛾虫害暴发,校园优美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2],特别是白杨、梧桐、悬铃木等高大乔木,深受其害。
  21世纪初期,美国白蛾虫害严重,很多学校束手无策,中小学后勤管理部门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只能配合林业部门做好济南市飞机喷药防治工作。为此,结合教育督导服务和市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重点对济南市周边校园的美国白蛾虫害进行调查,掌握了其在校园内暴发的关键时期,并根据该虫害在校园内暴发的规律和特点,从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生物防治和幼龄期人工剪除网幕就地销毁措施为主,辅以高效低毒农药的绿色防治技术措施。
  1 美国白蛾的发生时间
  调查发现,自2006年以来,山东省各地陆续出现美国白蛾虫害。特别是2010年以来,济南市的长清、历城、天桥和槐荫等区均有校园内发生美国白蛾虫害的现象。美国白蛾在济南校园内每年发生3代,每年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出土活动交配,于4月下旬开始产下第1代卵,5月上旬可见初孵化的第1代幼虫,6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第1代成虫,第1代美国白蛾完成生活史大约用75 d;第2代美国白蛾从7月上旬始见卵,至8月下旬成虫完成生活史,大约用60 d;越冬代美国白蛾从9月上旬见卵至10月中旬完成幼虫生活史,其蛹期自10月下旬至翌年4月上旬,历时最长。济南市校园美国白蛾各代发生时间和幼虫为害关键时期见表1。
  2 美国白蛾对生态校园的为害
  美国白蛾为害主要表现在3方面。1)食性杂、食量大。该虫能够为害300多种植物,1只雌蛾所产幼虫可以将1棵大树的叶子全部吃光,食量极大。2)繁殖能力强。1年一般繁殖3代,每只白蛾产卵可达2 000~3 000粒,种群繁殖数量可迅速增加。3)传播迅速。美国白蛾有快速扩散趋势,除靠成虫飞行自然传播外,还可随苗木、货物及运输工具,甚至可以借助普通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
  美国白蛾主要为害虫态为幼虫。从表1看出,在济南市校园,其第1代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为害,持续到6月中旬,其为害的关键时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2代幼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发生为害,其为害的关键时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越冬代幼虫于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发生为害,其为害的关键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校园美国白蛾虫害的发生,不仅使校园生态树木遭到破坏,还会严重影响校园的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3方面:1)校园高大树木被迫伐掉或截枝矮化;2)喷施的化学农药会影响校园师生的健康;3)美国白蛾到处漂移爬动,甚至进入教师宿舍等场所,给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师生造成心理恐慌。自2010年开始,济南市区内发生美国白蛾虫害的校园,其绿化树木均遭受严重破坏,主要受害树木包括法国梧桐、泡桐、白蜡、白杨、樱花和枫杨等,发生虫害严重的校园,甚至地面草坪都遭到破坏。
  3 防治措施
  对于未发生美国白蛾虫害的校园,建议加强植物检疫力度,加强校区管理;对于已发生美国白蛾虫害的校园,采取以灯光诱杀、人工捕杀和生物防治为主,辅以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的绿色防控策略。
  3.1 加强植物检疫和校园管理
  未发生美国白蛾虫害的校园,应加强植物检疫措施,对从疫区调入的森林植物及包装材料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携带美国白蛾,要报告当地检疫机构依法进行除害处理,并防止外来带虫绿化苗木和草皮等进入校园。同时,要加强校区管理,禁止或减少外来车辆进入,也是防止美国白蛾虫害传入校区的重要措施。
  3.2 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主要采用黑光灯或杀虫灯进行诱杀。学校应根据校园面积和绿化树木布局适当安装一定数量的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4月上旬至8月下旬,每天夜间开灯诱杀美国白蛾成虫,降低其产卵数量,可有效控制虫害发生。
  3.3 人工捕杀
  在每代成虫产卵后期或幼虫孵化初期,发动学校师生和周边居民摘除有卵块和初孵化幼虫群体的树叶,集中销毁杀死,防止其卵块孵化或初孵幼虫大量取食树叶。在其发生为害的关键时期或后期,为避免对低龄小学生造成恐慌,应发动教师或周边居民,不定时观察树上是否有网幕,发现后要利用高枝剪及时剪除白蛾网幕,并深埋处理,防止其取食树叶。对于防治困难的高大乔木,可在老熟幼虫化蛹前,用草将树干在离地1.0~1.5 m处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化蛹期间每7 d换1次草把,将草把内的蛹虫集中烧毁。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相比化學防治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治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释放天敌周氏啮小蜂及喷洒仿生物制剂等[3-4]。同时,如果校园蜂巢较多,注意要保护马蜂、胡峰等自然天敌。
  释放周氏啮小蜂:在受害较重的校区,可于第1代和第2代幼虫老熟化蛹期,选择气温20 ℃以上的无风天气,于10:00—17:00按蜂虫比3.5∶1释放,隔5~7 d再放蜂1次。释放方法:1)直接释放小蜂;2)把寄生的柞蚕蛹放入草把中,挂在树枝、树干上。每年放蜂4次,连续放蜂2年,即可控制虫害。可在初龄幼虫期使用BT生物杀虫剂1 000倍液喷洒防治;或在幼虫网幕期,喷施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使幼虫感染病毒,进而杀死幼虫。
  3.5 化学防治
  1)对于美国白蛾为害严重且难以有效控制的校园,应采取喷施高效低毒农药的化学防治措施。可报告当地林业或城管部门,采取飞机喷药防治。一般在幼虫发生期使用灭幼脲类、噻虫啉等低毒药剂实施喷雾防治。如自行防治,对于4龄前幼虫可利用1.8%阿维菌素与柴油按1∶1的比例,在天气晴朗无风的日出和傍晚使用烟雾机喷施烟雾防治;或用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2 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3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倍柴油稀释进行超低容量喷雾防治[5]。2)内吸剂防治。对于高大的树木或行道树,可在幼虫初孵期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以45°打孔注药,一般每隔15 cm打1孔,注入2 mL吡虫啉或氯胺磷等内吸性药剂的原液,注药后用泥巴封闭孔口。
  4 结语
  在校园美国白蛾虫害常态化发生的背景下,校园美国白蛾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对学校师生健康的影响,有效维护了校园优美生态环境,保护了生态校园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 牟慧君,周悦,倪珉.植物景观在生态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月泉广场为例[J].辽宁林业科技,2020(3):61-63.
  [2] 秦宝贵,冯晓慧,杜芳芳.山东美国白蛾研究与防治[J].农家之友,2010(6):118-119.
  [3] 闵水发,朱艾红,曾文豪,等.2种苏云金杆菌剂型防治美国白蛾效果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9,48(6):27-30.
  [4] 殷海鹏,张倩,刘遥,等.应用多种生物制剂防治美国白蛾研究初报[J].安徽林业科技,2020,46(5):12-15.
  [5] 闫家河,刘芹,王文亮,等.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治研究综述[J].山东林业科技,2015,45(2):93-106.
  (责任编辑:刘宁宁)
其他文献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蒙东电力)基于供电服务产品视角,将电费核算账务作业上移至省公司层面.本文是在电费业务省级统一运营中,应用“四库一案”模式,解决电费核算智能化程度低、电价执行不准确、电费回收风险防控难等问题,提升基层人员对电价知识的掌握水平,指导业扩等电费前端业务的开展,保证客户电费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升供电服务产品质量.
文本主要针对当前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展开深入研究,阐述了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仍运用以往传统的党建宣传工作方式、党建组织活动比较单一化、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等。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如积极的创新党建宣传工作方式、建立健全的党建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党组织机构完善,通过以上措施,确保电力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实施,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摘 要 葡萄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以江苏省句容市葡萄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栽培、修剪、产量控制到节水灌溉等方面分析了葡萄生产技术特征,为今后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葡萄;栽培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江苏省句容市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10  随着
摘 要 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在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水稻机械化的大力推广使用,有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但水稻机械化栽培有其技术及方法上的特殊要求。对此,分析水稻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操作要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栽培;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
摘 要 油橄榄属于木本油料树种,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价值,但是因受到品种、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油橄榄种植产量不高。基于此,分析我国油橄榄栽培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油橄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油橄榄;早实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12  油橄榄属于木本油料树种,20世纪60年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