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军蓝”里走出一群“水兵蓝”。他们是身着空军军装的“水兵”,他们是广空某水上运输大队的官兵,他们用特色文化名片点亮了“水兵”生活。
NO.1 剪贴文化
剪贴,作为整理和积累知识的一种形式,已走入了空军“水兵”的生活,成为船队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他们广泛开展“每日剪报,每月成册”活动,将过期的报纸杂志上有价值的文章剪下来,变“废”为宝。
打开厚厚的剪贴本,如同走入水兵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句名人箴言,几首优美诗词,都可以展示五彩缤纷的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剪贴本内容十分丰富,剪贴成了水兵们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的阶梯。
干部李彬酷爱学习政治理论,4个厚厚的剪贴本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政治理论学习文章。遇到好文章,剪下后,还要用红笔圈记,写上日期。“剪贴,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还是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李彬说。
战士张伟入伍前爱好写作,但基础不是很扎实,向报社投稿总是泥牛入海,写作之路坎坷。来到船队后,在大家的带动下,他积极向报纸杂志学习,把研究报纸当做每天的必修课,反复研习剪下的好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5月,张伟终于在驻地报纸上发表了处女作。
大队定期组织官兵就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撰写体会文章,相互学习交流,每月一期的“文化墙·剪贴学习专栏”就是官兵交流互动的最好平台。
NO.2 甲板文化
长期生活在船上的水兵,用甲板文化筑起了一座 “精神家园”。他们把每一次航行都当做一段文化之旅,用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充实生活。
春日的一个午后,阳光普照,右江航道。在某船艇的前甲板上,精彩项目接连铺开:扳手腕、打“保龄球”、举橡胶碰垫、搬运损管器材……船长丁小卯告诉我,只要能想得到的、条件允许的,比如钓鱼比赛、飞镖比赛、撇缆绳比赛等形式都可以采用,还可以把所有项目集中起来比全能。虽说比赛规模不大,但参赛官兵却一个比一个认真,江上水波荡漾,甲板热火朝天。
晚上7点半,看完新闻,官兵们再次来到甲板上,开始“水兵论道”。上士陈德增第一个走上“舞台”,清了清嗓子,关于军人保险法的新举措从他嘴里娓娓道来。他讲完,上等兵杨赛上场,把中国房价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
战士们说,“船艇开到哪里,‘甲板文化’的舞台就搭设到哪里”,“甲板文化”不仅仅独具特色,还焕发出无穷魅力。
NO.3 码头文化
码头,意味着营区。出航归来的劳累在远远看见码头的瞬间就已消失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心底的兴奋。不用再低头扶着栏杆小心行走,也不再担心一脚把足球踢到了江里。课余时间,官兵在码头开心地打着篮球,在河边宽阔的草地上恣意地踢着足球,光着脚丫子走在沙滩上,晚上再开个篝火晚会,和驻地的百姓把手言欢,一起唱着快乐的歌。想上网了就去军营网吧,想看书了就去图书室,想锻炼身体了就去健身房。
码头,意味着收集。一次次的出航归来,大家总会带回不少东西,慢慢地,每个水兵都形成了收集小东西的习惯。从江边黑白红赭的小鹅卵石,到沿途停靠点的风俗饰品;从浅滩奇形怪状的石头,到街市上摆卖的旧书,什么都有。营区里的“动物园”用各色鹅卵石在水泥地上拼成了熊猫、大象、猴子、牛、羊……教导员周平说,官兵们还准备自己动手建个小假山,摆上各种各样的石头。
码头,意味着远航。每次出航前,官兵们都要确认篮球带了没有,充气筒是否还能用。因为他们早已和沿途停靠的码头联系好,任务不紧就上岸来场篮球友谊赛。三队的篮球队早已在右江沿岸打出了名声。这几年打了上百场的球,球队的官兵换了不少,但输的时候很少。在球场上拼的是球技,比的是作风,球场下大家坐在一起,唱的是军地一家亲,融的是军民鱼水情。
NO.1 剪贴文化
剪贴,作为整理和积累知识的一种形式,已走入了空军“水兵”的生活,成为船队里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他们广泛开展“每日剪报,每月成册”活动,将过期的报纸杂志上有价值的文章剪下来,变“废”为宝。
打开厚厚的剪贴本,如同走入水兵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句名人箴言,几首优美诗词,都可以展示五彩缤纷的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剪贴本内容十分丰富,剪贴成了水兵们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的阶梯。
干部李彬酷爱学习政治理论,4个厚厚的剪贴本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政治理论学习文章。遇到好文章,剪下后,还要用红笔圈记,写上日期。“剪贴,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还是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李彬说。
战士张伟入伍前爱好写作,但基础不是很扎实,向报社投稿总是泥牛入海,写作之路坎坷。来到船队后,在大家的带动下,他积极向报纸杂志学习,把研究报纸当做每天的必修课,反复研习剪下的好文章。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5月,张伟终于在驻地报纸上发表了处女作。
大队定期组织官兵就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撰写体会文章,相互学习交流,每月一期的“文化墙·剪贴学习专栏”就是官兵交流互动的最好平台。
NO.2 甲板文化
长期生活在船上的水兵,用甲板文化筑起了一座 “精神家园”。他们把每一次航行都当做一段文化之旅,用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充实生活。
春日的一个午后,阳光普照,右江航道。在某船艇的前甲板上,精彩项目接连铺开:扳手腕、打“保龄球”、举橡胶碰垫、搬运损管器材……船长丁小卯告诉我,只要能想得到的、条件允许的,比如钓鱼比赛、飞镖比赛、撇缆绳比赛等形式都可以采用,还可以把所有项目集中起来比全能。虽说比赛规模不大,但参赛官兵却一个比一个认真,江上水波荡漾,甲板热火朝天。
晚上7点半,看完新闻,官兵们再次来到甲板上,开始“水兵论道”。上士陈德增第一个走上“舞台”,清了清嗓子,关于军人保险法的新举措从他嘴里娓娓道来。他讲完,上等兵杨赛上场,把中国房价问题分析得头头是道。
战士们说,“船艇开到哪里,‘甲板文化’的舞台就搭设到哪里”,“甲板文化”不仅仅独具特色,还焕发出无穷魅力。
NO.3 码头文化
码头,意味着营区。出航归来的劳累在远远看见码头的瞬间就已消失大半,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心底的兴奋。不用再低头扶着栏杆小心行走,也不再担心一脚把足球踢到了江里。课余时间,官兵在码头开心地打着篮球,在河边宽阔的草地上恣意地踢着足球,光着脚丫子走在沙滩上,晚上再开个篝火晚会,和驻地的百姓把手言欢,一起唱着快乐的歌。想上网了就去军营网吧,想看书了就去图书室,想锻炼身体了就去健身房。
码头,意味着收集。一次次的出航归来,大家总会带回不少东西,慢慢地,每个水兵都形成了收集小东西的习惯。从江边黑白红赭的小鹅卵石,到沿途停靠点的风俗饰品;从浅滩奇形怪状的石头,到街市上摆卖的旧书,什么都有。营区里的“动物园”用各色鹅卵石在水泥地上拼成了熊猫、大象、猴子、牛、羊……教导员周平说,官兵们还准备自己动手建个小假山,摆上各种各样的石头。
码头,意味着远航。每次出航前,官兵们都要确认篮球带了没有,充气筒是否还能用。因为他们早已和沿途停靠的码头联系好,任务不紧就上岸来场篮球友谊赛。三队的篮球队早已在右江沿岸打出了名声。这几年打了上百场的球,球队的官兵换了不少,但输的时候很少。在球场上拼的是球技,比的是作风,球场下大家坐在一起,唱的是军地一家亲,融的是军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