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如何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让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做好此项工作可以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地影响,使他们健康愉快地成长,否则会对幼儿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幼小衔接工作意义重大,也是当前我们急需了解和研究的课题之一。
从幼儿园工作的视角来看,幼小衔接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有以下一些,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的衔接等等。下面我就从幼儿园工作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寻幼小衔接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使幼小衔接顺利过渡。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的不同之处
1、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其教学特点则以老师口头传授为主,学生以听课、读书、做作业方式来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氛围相对严肃,有一定必要的考试制度。而幼儿园是一个保教并重非义务教育的机构,其特点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直观教育,以游戏寓于教育之中,没有考试制度。这样突然地变化,往往超出了儿童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小学阶段的生活教学时间长,生活节奏紧张,作息制度严格,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而且中午有午睡时间,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这是幼儿园与学校的最大区别,孩子初上小学,忽然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会觉得很不适应,适应期也会延长,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阻力。
3、师生关系生活环境的不同。幼儿园环境的设置生动活泼、色彩亮丽,一般布置的美观、形象和富有幼儿情趣,有许多的活动区域。比如:自然角、玩具柜、图书架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与同伴进行交往。为幼儿创造了积极、宽松的学习和活动气氛。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与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活动之中。而且幼儿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融洽的心理气氛。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教学目标、作业批改及课堂纪律,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相对较少。小学的教室环境布置相对严肃,座位固定,没有自由角,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较少,对幼儿缺乏吸引力。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化现象严重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管理非常严重,而且呈加速蔓延之势。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尤其幼儿园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习为主。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写拼音、认汉字、做数学题,并以此来评价幼儿园教育的指标。讲课则一味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等。由于教学内容背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还有不少幼儿园有许多硬性要求的行为规范、学习上的许多规则,比如对老师要绝对的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玩小动作、说话。幼儿园小学化教学模式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危害幼儿身心健康,不符合新世纪育人的需要,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
2、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参与教育的缺失。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与小学无关,形成衔接的一边倒。因此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儿童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由此可见,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很多事实也证明,只有幼儿园和小学有效协作,才能取得双赢效果。
3、幼小衔接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这是幼小衔接工作出现的片面性,幼儿园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了多少数学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有些最多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在儿童的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健康的身体、积极地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能力和品质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忽视体、德、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生活能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这样使幼儿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违背教学规律,摧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过去,许多的幼儿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这一高度认识幼小衔接问题,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无非就是学做一天小学生,致使许多孩子出现未入学盼入学、上了学不愿学等不适应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看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学前期自身发展特点的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所以应从幼儿入园开始,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注重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适当调整一日生活内容与时间,经常组织大班儿童到小学去参观,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各种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小学教师也应该与幼儿园老师多交流和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孩子的心理状况。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与小学两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与家长互相配合。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使他们尽快度过适应期。
3、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的衔接。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在孩子准备入小学的前几个月,幼儿园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每节课可延长到35分钟。适当增加智力活动的比重,以便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多进行口算、心算能力的培养,语言课要增加看图说话及说话绘画方面的训练内容,以此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小衔接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如果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幼儿园的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幼儿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
总之,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密切联系,需要家长的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
从幼儿园工作的视角来看,幼小衔接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有以下一些,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的衔接等等。下面我就从幼儿园工作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寻幼小衔接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使幼小衔接顺利过渡。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的不同之处
1、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其教学特点则以老师口头传授为主,学生以听课、读书、做作业方式来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氛围相对严肃,有一定必要的考试制度。而幼儿园是一个保教并重非义务教育的机构,其特点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直观教育,以游戏寓于教育之中,没有考试制度。这样突然地变化,往往超出了儿童的心理、生理承受能力。
2、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不同。小学阶段的生活教学时间长,生活节奏紧张,作息制度严格,纪律及行为规范带有强制性。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是宽松自由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活动时间较多,而且中午有午睡时间,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这是幼儿园与学校的最大区别,孩子初上小学,忽然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会觉得很不适应,适应期也会延长,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阻力。
3、师生关系生活环境的不同。幼儿园环境的设置生动活泼、色彩亮丽,一般布置的美观、形象和富有幼儿情趣,有许多的活动区域。比如:自然角、玩具柜、图书架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及与同伴进行交往。为幼儿创造了积极、宽松的学习和活动气氛。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与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活动之中。而且幼儿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融洽的心理气氛。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教学目标、作业批改及课堂纪律,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相对较少。小学的教室环境布置相对严肃,座位固定,没有自由角,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较少,对幼儿缺乏吸引力。
二、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化现象严重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管理非常严重,而且呈加速蔓延之势。目前,在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一部分公立幼儿园中,尤其幼儿园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习为主。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写拼音、认汉字、做数学题,并以此来评价幼儿园教育的指标。讲课则一味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等。由于教学内容背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还有不少幼儿园有许多硬性要求的行为规范、学习上的许多规则,比如对老师要绝对的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玩小动作、说话。幼儿园小学化教学模式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危害幼儿身心健康,不符合新世纪育人的需要,与社会要求背道而驰。
2、幼小衔接工作中小学参与教育的缺失。联合国的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要为儿童做好准备。”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些小学教师认为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与小学无关,形成衔接的一边倒。因此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刚由大班升上小学的儿童心理情绪必定会经历兴奋、紧张、焦虑三个时期,由于小学对于协调工作的忽视,新入学的儿童有着或多或少的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而出现抗拒心理。由此可见,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很多事实也证明,只有幼儿园和小学有效协作,才能取得双赢效果。
3、幼小衔接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这是幼小衔接工作出现的片面性,幼儿园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了多少数学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有些最多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在儿童的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健康的身体、积极地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能力和品质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忽视体、德、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忽视生活能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这样使幼儿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违背教学规律,摧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应当采取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衔接观念。过去,许多的幼儿园未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这一高度认识幼小衔接问题,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无非就是学做一天小学生,致使许多孩子出现未入学盼入学、上了学不愿学等不适应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把幼小衔接工作看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学前期自身发展特点的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所以应从幼儿入园开始,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幼儿园、小学、家长的多方衔接。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注重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以往的幼小衔接工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向小学靠拢,适当调整一日生活内容与时间,经常组织大班儿童到小学去参观,使幼儿对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各种要求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小学教师也应该与幼儿园老师多交流和沟通,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孩子的心理状况。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与小学两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与家长互相配合。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使他们尽快度过适应期。
3、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的衔接。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在孩子准备入小学的前几个月,幼儿园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每节课可延长到35分钟。适当增加智力活动的比重,以便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多进行口算、心算能力的培养,语言课要增加看图说话及说话绘画方面的训练内容,以此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小衔接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如果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搞好幼小衔接工作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重大,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幼儿园的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幼儿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
总之,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密切联系,需要家长的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帮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