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明显,老年人数不断增加,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数也在扩张,医疗服务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需要养同时也需要医。当前,传统养老机构单一的日常照料服务无法满足医疗需求,满足日常照料和医疗保健双重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成为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为了更好、 更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本文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老年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四个层次为切入点,“四措并举”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质量,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医养结合; 老年人养老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有所养”是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养老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老龄人口需求关系概述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首次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本文侧重于将马斯洛前四层需求理论与老年人养老需求相结合,为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一是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对于老年人而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是老年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二是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免遭痛苦或疾病等的威胁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三是归属需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根基。对于老年人来说, 社会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由社交带来的愉悦对其晚年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个人价值和自我成就的满意与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能力逐渐下降, 社交圈子不断缩小,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老年人更加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以精细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
老年人生理机能开始衰退,逐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传统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护理服务主要目的就是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完善服务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细节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一是在居住环境方面,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保障老年人身心愉悦的基本条件。然而,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大多房间相对密集,人均占有空间处于基本达标水平。这种局面无法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改变现状需要政府直接参与监管,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行业标准,改善养老机构居住环境。
二是在饮食方面,大多数老年人对养老机构饮食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口味欠佳,营养不够均衡。饮食质量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可针对不同口味提供不同类型的伙食,科学调配饮食结构,并定期监测身体变化,适时调整饮食方案。
三是在生活起居方面,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很多老年人不能健康行走,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外出散步、游玩等,有些老年人性格内向,或者入住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思想上不服老,对需要生活上的帮助难以启齿,护理人员要细致观察,主动询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一定要在服务细节上做文章,从细节体现出态度和水平。
(二)以专业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安全需要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最担心的是能不能得到专业权威的医治,遇到突发情况能不能及时妥善处置,所以,医疗保障是典型的安全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和“养”二者互为补充,要统筹兼顾,增强患病老人安全感。
一是建立完善的医疗制度。在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方面制定一条龙服务。针对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多种医疗服务形式,满足各种情况的医疗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让老年人清楚知道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如何养护,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让患病老人更有保障。
二是培育壮大医护人员队伍。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缺少兼具医疗专业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可注重人员的培育,由政府或者公益出资开展经常性免费培训,缓解人才紧缺问题。养老机构具有公益性,利润微薄,职业吸引力不足,政府应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工资待遇。
三是提高信息化程度。完善医疗基础配套设施,特别是针对医疗需求多样性、专业性的特点,尝试通过“互联网 +医养结合”的模式,通过远程医疗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避免养老机构医疗人员因专业知识不精而无法满足需求的现象。可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制度,通过互联网实现健康档案信息互享。
(三)以人性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归属需要
老年人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自身生理机能衰退、家庭成员的陪伴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重复枯燥的生活节奏,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医护人员对老人的人文关怀和养老机构的人文环境决定了适应过程的长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要把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重点服务内容,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一是医护人员要体现人文关怀。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既要有基本的专业素质,也要有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保持足够的耐心,用爱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呵护老年人,走进老年人内心,让老年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
二是融洽养老机构内部老人的人际关系。由于养老机构的老人来自不同地方,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人际关系微妙复杂,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细致入微,积极消除老人之间的攀比、猜忌等负面情绪,引导老人们强化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是借助外力强化精神干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全过程,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看望和陪伴老人,充实老人精神生活。同时,要组织心理咨询师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老人进行主动干预,强化针对性治疗康复。
(四)以深度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尊重需要
老年人的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老年人希望得到尊重。自我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自信,被别人尊重是一种安全和成就。营造相互尊重的环境,应当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后更高层次的目标。
一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激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组织开展各类比赛、生日宴会等文化娱乐活动,让老人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有放松娱乐的空间,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最美不过夕阳红”。
二是提高生活品质。生活品質体现在方方面面,要尊重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尽量满足老人在娱乐设施、医疗物资配备、疾病诊治、心理咨询等各方面的需求,增强老人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9.
[2]景思霞.重庆市巴南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与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7(20).
[3]张丽艳,李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社区养老途径探究[J].行政与法,2018-09-28.
[4]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9,(06),94-97.
[5]贾颖,张敏.“互联网+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J].人口与健康,2020,(02),48-51.
[6]郑巧英.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20,(03),77-81.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医养结合; 老年人养老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老有所养”是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学术界讨论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养老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老龄人口需求关系概述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首次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本文侧重于将马斯洛前四层需求理论与老年人养老需求相结合,为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一是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对于老年人而言,拥有健康的身体是老年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二是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免遭痛苦或疾病等的威胁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三是归属需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根基。对于老年人来说, 社会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而由社交带来的愉悦对其晚年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个人价值和自我成就的满意与认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能力逐渐下降, 社交圈子不断缩小,内心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老年人更加需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注。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下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以精细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
老年人生理机能开始衰退,逐渐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传统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护理服务主要目的就是满足老年人生理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完善服务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细节上,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一是在居住环境方面,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保障老年人身心愉悦的基本条件。然而,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大多房间相对密集,人均占有空间处于基本达标水平。这种局面无法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改变现状需要政府直接参与监管,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行业标准,改善养老机构居住环境。
二是在饮食方面,大多数老年人对养老机构饮食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口味欠佳,营养不够均衡。饮食质量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可针对不同口味提供不同类型的伙食,科学调配饮食结构,并定期监测身体变化,适时调整饮食方案。
三是在生活起居方面,受身体状况的影响,很多老年人不能健康行走,护理人员要帮助老人外出散步、游玩等,有些老年人性格内向,或者入住前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思想上不服老,对需要生活上的帮助难以启齿,护理人员要细致观察,主动询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一定要在服务细节上做文章,从细节体现出态度和水平。
(二)以专业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安全需要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最担心的是能不能得到专业权威的医治,遇到突发情况能不能及时妥善处置,所以,医疗保障是典型的安全需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和“养”二者互为补充,要统筹兼顾,增强患病老人安全感。
一是建立完善的医疗制度。在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方面制定一条龙服务。针对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多种医疗服务形式,满足各种情况的医疗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工作,让老年人清楚知道自身的健康状况,了解如何养护,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让患病老人更有保障。
二是培育壮大医护人员队伍。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缺少兼具医疗专业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高校可注重人员的培育,由政府或者公益出资开展经常性免费培训,缓解人才紧缺问题。养老机构具有公益性,利润微薄,职业吸引力不足,政府应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工资待遇。
三是提高信息化程度。完善医疗基础配套设施,特别是针对医疗需求多样性、专业性的特点,尝试通过“互联网 +医养结合”的模式,通过远程医疗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避免养老机构医疗人员因专业知识不精而无法满足需求的现象。可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制度,通过互联网实现健康档案信息互享。
(三)以人性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归属需要
老年人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自身生理机能衰退、家庭成员的陪伴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以及重复枯燥的生活节奏,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医护人员对老人的人文关怀和养老机构的人文环境决定了适应过程的长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要把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作为重点服务内容,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一是医护人员要体现人文关怀。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既要有基本的专业素质,也要有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保持足够的耐心,用爱心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呵护老年人,走进老年人内心,让老年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
二是融洽养老机构内部老人的人际关系。由于养老机构的老人来自不同地方,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人际关系微妙复杂,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细致入微,积极消除老人之间的攀比、猜忌等负面情绪,引导老人们强化沟通,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是借助外力强化精神干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全过程,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看望和陪伴老人,充实老人精神生活。同时,要组织心理咨询师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老人进行主动干预,强化针对性治疗康复。
(四)以深度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尊重需要
老年人的尊重需求是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老年人希望得到尊重。自我尊重、尊重别人是一种深层次的道德修养和人格自信,被别人尊重是一种安全和成就。营造相互尊重的环境,应当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后更高层次的目标。
一是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激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组织开展各类比赛、生日宴会等文化娱乐活动,让老人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有放松娱乐的空间,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最美不过夕阳红”。
二是提高生活品质。生活品質体现在方方面面,要尊重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尽量满足老人在娱乐设施、医疗物资配备、疾病诊治、心理咨询等各方面的需求,增强老人的存在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9.
[2]景思霞.重庆市巴南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与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7(20).
[3]张丽艳,李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社区养老途径探究[J].行政与法,2018-09-28.
[4]刘清发,孙瑞玲.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J].西北人口,2019,(06),94-97.
[5]贾颖,张敏.“互联网+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服务新模式[J].人口与健康,2020,(02),48-51.
[6]郑巧英.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20,(03),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