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志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召开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下面,我对如何开展好“三生教育”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应用教育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__生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提高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总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第三,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培育人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和引领时代进步的伟大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最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公民。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人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对家庭生命的尊严、生存的希望、生活的向往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社会的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增强学生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人的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隋、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牢牢把握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应坚持七项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人本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对人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教育。二要坚持求真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遵循规律、求真唯实,崇尚创新、勇于探索,平等待人、和谐宽松,真抓实干、执著追求。要以科学的态度、思维、精神和方法来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推进“三生教育”。三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实践育人的思想。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根本要求,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方式开展“三生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丰富体验、学到知识、形成技能:掌握能力、树立观念。四要坚持规约性原则。要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契 约意识、诚信意识、公民意识、学生意识,使学生忠于宪法、忠于法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五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根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大胆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教育成果及成功教育经验,在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的同时,注重面向社会、面向家庭,把家庭引入学校,把学生带入社会,把社会引进课堂,以开放的思维来推进工作。六要坚持整合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要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整合管理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活动资源、环境资源;整合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资源既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又优势互补、互为延伸,构建整体合力。七要坚持创新性原则。要在巩固和发展素质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创新。
第三,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二是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三是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三、认真遵循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一要抓好学校教育。首先要强化课堂教学。省教育厅已组织编写了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使用的,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省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供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各地各校要按照文件要求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保证学时,给予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幼儿园在小班、中班、大班教学中全面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小学分别在三年级和五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在一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大学在一年级或二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同时,要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其次要突出实践活动。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三要注重文化育人。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服务作风、教风、学风“三位一体”的优良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二要抓好家庭教育。教育部门要主动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实施“三生教育”。要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信箱、家长热线电话、家校联系制度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要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内容,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用积极、良好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和示范。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交流会和个案分析会,召开家庭教育咨询会、研讨会,推介家庭教育书籍和家庭教育影视片,开展家访、与家长交心谈心等方式,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三要抓好社会教育。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要主动参与优化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社会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要以多赢和共赢的思路,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推进“三生教育”。要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社会教育单位的作用,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劳动基地。要主动争取文化等部门的支持,多创作和生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要抓住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内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以及我省大部分县(市、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的机遇,大力开展校外教育。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要把握科学的方式、方法。一是主体教育。要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鼓励、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三生教育”的主体,把教育的过程和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过程统一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实现自身的教育利益。二是认知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着眼于知行 统一,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使学生对“三生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等晓之以理,为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行为教育。要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教师和家长首先就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就要增强生存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要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从而用自身的行为给学生作出示范、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四是差异教育。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家庭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和因材施教。五是全面教育。实施“三生教育”要依靠和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切实加强对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第一,党委、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要自觉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领导和指导责任。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把“三生教育”作为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来落实,切实加强对“三生教育”工作的领导,为“三生教育”的顺利展开、健康发展和深入推进创造组织保障条件。希望党委、政府分管和联系教育的领导把“三生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协调、统筹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三生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主管责任、主要抓,职能部门负直接责任、具体抓,各个部门配合抓,全体干部、教师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要把实施“三生教育”的情况作为县级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和督导评估学校的内容,与文明学校和文明单位的评选挂钩,纳入对州、市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对高校、省属中专学校的考核。要抓住“三生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等关键问题,制定“三生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建立健全专项督导和检查制度。同时,要建立与督导和检查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惩处机制。各校要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要成立云南省“三生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省各地各校实施“三生教育”给予专业指导。
第二,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思路,整合社会力量,加强舆论引导,为实施“三生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氛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地各校要对“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给予大力支持。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方面对“三生教育”研究的帮助。“三生教育”的研究要有梯次、有重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设立“三生教育”科研和教研课题,划拨研究经费,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研究。“三生教育”的研究既要着眼于解决“三生教育”的理论问题,又要着力于解决“三生教育”的实践问题。要把“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与教学研究过程统一起来,积极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要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研讨会、成果交流会和出版研究专著、论文集等方式,对“三生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要积极运用和推广“三生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实际成果、方法成果、教育成果等。同时,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师、职能部门同志组成的“三生教育”课题研究组,下设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校6个子课题研究组,每年不间断地开展“三生教育”研究。要发挥校内党、政、工、团、学等组织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顺利开展“三生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组织好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好家庭教育,协调好社会教育。要切实抓好实施“三生教育”的宣传舆论引导工作。根据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大众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宣传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步骤。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已开通“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为持续推进“三生教育”服务。各地各校要主动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和利用校报、学报、简报、宣传栏、电子屏幕、广播、校园网等校内宣传媒体,对“三生教育”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要切实加强实施“三生教育”的队伍建设,正确处理好“三生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引进人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三生教育”师资队伍。要把实施“三生教育”的师资培训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要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地开展渐进性、阶梯式的“三生教育”师资培训。要对全体干部教师开展通识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教师了解“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把“三生教育”有机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要对专任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对“三生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对“三生教育”教材的理解、使用、再开发能力,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对高校教师,分省和学校两级开展培训;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分省、州(市)、学校三级开展培训;对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分省、州(市)、县(市、区)、学校四级开展培训,并把“三生教育”作为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给予继续教育学分5分。省、州(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建立“三生教育”师资培训专家队伍,成立一批“三生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安排“三生教育”教师培训专款和公用经费。培训机构要创新培训模式,在坚持面对面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开展“三生教育”师资培训。
实施“三生教育”要处理好学科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同时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的关系。要处理好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要处理好实施“i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部分省属中专学校 开展实施“三生教育”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试点实施“三生教育”的各项工作,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为从明年开始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紧紧依靠广大干部教师、依靠广大学生、依靠广大家长,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扎实有序地开展好“三生教育”,为推进云南现代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各界声音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韩跃红:
云南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如何看待这一新生事物是今天与会者带来的问题。罗厅长对“三生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已经作了全面阐释,我仅从生命伦理学学科角度谈点感想。
生命伦理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发轫于对克隆、转基因、干细胞等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其初创时的目的是规范、引导现代生物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方向发展。在不到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生命伦理学在全球赢得了思想共鸣。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是因为如何对待和处置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问题不仅是生物学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个人一生中要无数次面临的问题;二是因为生命伦理学的核心理念:尊重生命、生命至上、生命平等、和谐生存、健康生活等等都是极其朴素的真理,是常识性真理,它们是不同文化共同体的“重叠共识”(罗尔斯语),在人类大家庭中具有普遍意义。
然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性真理曾经被许多谬误所遮蔽,从而导致了难以尽数的灾难和悲剧。在西方中世纪,主导价值观不是生命至上,而是上帝(这样一个人造的精神客体)至上,任何被认为冒犯了上帝权威的人都可能被判刑或烧死。在我国的封建社会,虽然不乏君轻民重、物轻命贵的先进思想,但封建制度和社会现实总体上来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以人为本,因为皇权至上、民如草芥才是封建统治者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活人陪葬: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成为天经地义的理法。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对生命的无情践踏,折射出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对生命价值的贬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在今天,生命至上之真理被遮蔽的情况也仍然比比皆是。我们看到,恐怖主义正在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在其扭曲价值观的蛊惑下,脆弱的妇女被当作“肉弹”去袭击与她们同样脆弱的生命,却自认为是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我们身处太平盛世,但我们在奋力追求财富、功名、政绩、高分和升学率的时候,经常在自觉不自觉中损害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破坏了环境与生态的平衡。以人为本的提出就是要对抗实际存在着的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和以政绩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历史发展表现出价值真理被遮蔽、又到逐渐“去蔽”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对确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念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直到改革开放才真正开启了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孕育之门。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众的生命价值观已经悄然发生了令人振奋的进步,汶川地震救援就是最好的见证。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要把那种在突发事件中被激发出来的大爱与崇高固化为我们民族持久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云南的“三生教育”就是一项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民族价值观念不断进步的实践探索,是生命伦理学从学术走向普及的标志,它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生成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审视“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心怀历史使命感,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好“三生教育”。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本贞: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是教育领域新的探索。要高质量地开展“三生教育”,必须从更深层面解决认识问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进行“三生教育”。在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全面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理解素质教育,进而深刻去解读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说,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育作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就是要帮助每个受教育者向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三生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在对生命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生命,在增强生存技能的基础上,把握生存规律,在树立科学幸福观的基础上,追求高品位的健康生活,从而引领受教育者正确地、有能力地实现人生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生教育”实施的目标是民生对教育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民族、家庭和受教育者个人利益的统一和对教育的诉求。因此,云南师范大学要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学习领会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统一思想,为“三生教育”的有序实施筑牢思想基础。
“三生教育”涉及面广,面对全校所有的学生,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需要协调的工作很多,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投入保障。云南师范大学将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要求,组建学校“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分工协作、纵横沟通的运行机制,从组织上保证“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要力争单列“三生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教学研究经费,从制度规范人手建立“三生教育”可持续实施的长效机制。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怎样实施“三生教育”有了宏观的指导和要求,学校制订方案时,必须就有关问题进行细化,解决以下问题:1、正确处理以下关系:(1)德育与“三生教育”的关系;(2)其他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3)学生知与行的关系;(4)专业教师与“三生教育”教师之间的关系;(5)一、二、三课堂之间的关系。2坚持三项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实效性原则。
整合各方资源是学校做好“三生教育”的有力措施,而资源的塞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材、师资 课时、教学管理、教学方法、考核是教学主渠道必须解决好的几大关键要素。教材建设方面,省教育厅已组织专家完成,但真正实现教材建设的目标,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地创造性选用。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教师队伍组建、培训,必须超常规探究教师培养的路径。教学管理也是一大难点,“三生教育”内容广泛,对象广,层次多,如何讲行科学的教育管理也是制订方案必须直面的问题;另外,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内在需求,实现学生渴望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上都是制订方案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昆明第八中学教师王澍: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面对一天比一天激烈的学习、就业和情感压力,承担了许多不该他们承受的=过重的负担,导致许多青少年出现日益严重的成长问题,比如我国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龄化,许多学生遇到挫折就自残,遇到不如意就轻生等等,这些都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肃的问题: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轻视他人生命甚至杀死亲人,漠视自身生命、轻易结束生命的现象,我们该怎么办?云南省教育厅提出的“三生教育”是化解这些矛盾的良药。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以人为本,而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如果连人都没有了,谈何教育,谈何发展?因此,让每一个人认识生命、关注生命、思考生命、解读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负责,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明白生命不可复制,不能再生,生命只有一次,生命至上,生命高于一切,教育才有存在的意义。
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ming to be”(学会生存)。我理解的学会生存就是与他人有效沟通,尊重自己和他人,正确处理挫折和压力,在困难和灾难面前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应对能力。只有学会生存,才能保存生命,也才谈得上如何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存教育是连接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桥梁。生存技巧、技能的教育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都应归结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技能。
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否生存,更体现在生活质量的高低。能否热爱生活,快乐生活?能否物质生活充实,精神生活充实?这些才能从本质上体现生命的意义。无论何种教育,其本质都是为人的当下或将来的健康、快乐生活服务,因此,一个人能否发现生活的美好并热爱、享受生活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罗厅长指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把德育从天上落到地下,把口号变为实践行为,就是要抓‘三生教育’。”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觉得“三生教育”使学校教育回归了本源,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指明了方向,也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大为加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世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三生教育”紧紧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应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抓手。会议结束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省教育厅关于“三生教育”的精神,把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人生、和谐生活、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昆明市第二中学学生家长尹一江:
作为家长,我感觉孩子长大了,思想、行为、言语之中透出积极、成熟,我十分欣慰。从孩子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的关键在于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初中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培养、人格品德的教育、学习方法的养成,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我的孩子幸运地在良好的环境里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孩子和我一起回顾了上初中以来在学校参加的活动和受到的教育,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在校会上,孩子接受过毒品危害教育、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交通安全和消防知识教育;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孩子动手插花、做果盘;在军训和消防训练基地中,孩子学习生存技能和行为规范;在学校组织的为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孩子对生命进行思考,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课题和内容无处不在,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中,孩子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学会自我保护和尊重他人,逐步具备了生存的知识和能力,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培养了高雅和健康的兴趣爱好,体验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提出的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溺水、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或安全事故,这其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以避免。还有不少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想不开而自杀的学生,以及发生冲突不冷静,动辄杀人的情况。如果每一所学校都开展生存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多少悲剧可以不发生。
生存教育不仅指最基本的生存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追求高质量的生存,体验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乐趣等内容,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学会社会交往,懂得礼仪,知晓规则与规范,让孩子胜任社会角色,有良好的社会归宿感。
让生存教育实实在在成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增进人类大家庭的和谐、友善。
春城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张一夫:
今天,我参加云南省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大会,听了领导、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话,感到十分兴奋。我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和同学们要赶快行动起来,投入到丰富的“三生教育”活动中去,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去年5月,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昆明召开。我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运动员,他们靠强壮的双手滚动轮椅,拼命向前奔突,奋勇争先;在游泳赛场,我看到一排排只有一只手的运动员跃入水中,在水里像鱼儿一样游得飞快!特别是看到两只手都没有了的运动员在游到终点时用自己的头撞向池壁时,我对生命的顽强有了直观的认识。爸爸对我说,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那么残运会就是人类勇敢、顽强和自信的镜子。在这些自强不息的人身上,我们看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在这些肢体残缺的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健康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做一个生命的强者。
今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中国为数万罹难同胞默哀。尽管只有3分钟,但让我在想起电视里令人震惊的画面的同时去思考生命的意义。默哀仪式后,我一下子感到我长大了。汶川大地震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识了生命的坚强。我懂得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生命不只属于你自己,而且属于所有爱你的人。
很多人说独生子女被过分放纵的家庭教育和过度保护的学校教育造就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小皇帝”、“小公主”们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教养缺乏,精神萎靡,身心疲弱,这恰恰是生命教育缺失的结果。在今天的大会上,领导和老师们指出了“三生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好的性格比拥有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我们渴望家长和老师能真正走进我们的心灵,做我们的朋友,增加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课程和内容。我们也要主动积极地投身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熏陶,感受生命的珍贵,学会关心,懂得感恩,尊重他人,乐于奉献。把自己培养成为爱生命、懂规划、善沟通、会约束自己、能宽容他人、人格健全的人。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召开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部署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下面,我对如何开展好“三生教育”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三生教育”,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云南现代教育,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应用教育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__生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提高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总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所以,“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三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第三,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培育人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推动和引领时代进步的伟大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最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于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公民。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人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使我们对家庭生命的尊严、生存的希望、生活的向往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社会的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增强学生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人的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隋、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牢牢把握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应坚持七项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人本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对人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人的教育。二要坚持求真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要遵循规律、求真唯实,崇尚创新、勇于探索,平等待人、和谐宽松,真抓实干、执著追求。要以科学的态度、思维、精神和方法来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推进“三生教育”。三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实践育人的思想。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根本要求,着眼于知、情、意、行的统一,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方式开展“三生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感悟、丰富体验、学到知识、形成技能:掌握能力、树立观念。四要坚持规约性原则。要开展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契 约意识、诚信意识、公民意识、学生意识,使学生忠于宪法、忠于法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五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根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大胆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教育成果及成功教育经验,在立足学校、立足课堂的同时,注重面向社会、面向家庭,把家庭引入学校,把学生带入社会,把社会引进课堂,以开放的思维来推进工作。六要坚持整合性原则。实施“三生教育”必须整合各种教育要素,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整合管理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活动资源、环境资源;整合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使各种教育资源既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又优势互补、互为延伸,构建整体合力。七要坚持创新性原则。要在巩固和发展素质教育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创新。
第三,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二是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三是通过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三、认真遵循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第一,实施“三生教育”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一要抓好学校教育。首先要强化课堂教学。省教育厅已组织编写了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使用的,以“三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云南省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供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各地各校要按照文件要求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保证学时,给予学分,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幼儿园在小班、中班、大班教学中全面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小学分别在三年级和五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均在一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大学在一年级或二年级集中开设“三生教育”课程。同时,要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中实施“三生教育”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其次要突出实践活动。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展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特别是以服务社会能力为关键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学真知、做真人、长真才。三要注重文化育人。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行为文化为重点,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以塑造学校形象和提炼学校精神为重点,以比较优势和特色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服务作风、教风、学风“三位一体”的优良校风为目标,深入开展高品位、宽覆盖、多形式、主题鲜明、雅俗共赏、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提升学校环境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层次,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二要抓好家庭教育。教育部门要主动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实施“三生教育”。要通过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信箱、家长热线电话、家校联系制度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要帮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内容,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特别是要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用积极、良好的行为给孩子做榜样和示范。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交流会和个案分析会,召开家庭教育咨询会、研讨会,推介家庭教育书籍和家庭教育影视片,开展家访、与家长交心谈心等方式,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三要抓好社会教育。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争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要主动参与优化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社会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要以多赢和共赢的思路,整合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共同推进“三生教育”。要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社会教育单位的作用,建设一批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劳动基地。要主动争取文化等部门的支持,多创作和生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艺作品和影视作品。要抓住具有公益性质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内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以及我省大部分县(市、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的机遇,大力开展校外教育。
第二,实施“三生教育”要把握科学的方式、方法。一是主体教育。要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鼓励、引导受教育者成为“三生教育”的主体,把教育的过程和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过程统一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实现自身的教育利益。二是认知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着眼于知行 统一,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使学生对“三生教育”的意义、目的、内容、方法等晓之以理,为动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行为教育。要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教师和家长首先就要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就要增强生存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要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从而用自身的行为给学生作出示范、树立榜样,以此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四是差异教育。在实施“三生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家庭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注意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和因材施教。五是全面教育。实施“三生教育”要依靠和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切实加强对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第一,党委、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要自觉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领导和指导责任。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把“三生教育”作为发展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来落实,切实加强对“三生教育”工作的领导,为“三生教育”的顺利展开、健康发展和深入推进创造组织保障条件。希望党委、政府分管和联系教育的领导把“三生教育”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协调、统筹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进“三生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负主管责任、主要抓,职能部门负直接责任、具体抓,各个部门配合抓,全体干部、教师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要把实施“三生教育”的情况作为县级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教学质量和督导评估学校的内容,与文明学校和文明单位的评选挂钩,纳入对州、市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对高校、省属中专学校的考核。要抓住“三生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等关键问题,制定“三生教育”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建立健全专项督导和检查制度。同时,要建立与督导和检查制度相配套的激励惩处机制。各校要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要成立云南省“三生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省各地各校实施“三生教育”给予专业指导。
第二,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思路,整合社会力量,加强舆论引导,为实施“三生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氛围。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各地各校要对“三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给予大力支持。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方面对“三生教育”研究的帮助。“三生教育”的研究要有梯次、有重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都要设立“三生教育”科研和教研课题,划拨研究经费,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方法开展研究。“三生教育”的研究既要着眼于解决“三生教育”的理论问题,又要着力于解决“三生教育”的实践问题。要把“三生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与教学研究过程统一起来,积极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要通过召开专家咨询会、研讨会、成果交流会和出版研究专著、论文集等方式,对“三生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要积极运用和推广“三生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实际成果、方法成果、教育成果等。同时,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专家学者、一线优秀教师、职能部门同志组成的“三生教育”课题研究组,下设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校6个子课题研究组,每年不间断地开展“三生教育”研究。要发挥校内党、政、工、团、学等组织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顺利开展“三生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开展教学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要组织好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好家庭教育,协调好社会教育。要切实抓好实施“三生教育”的宣传舆论引导工作。根据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大众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宣传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步骤。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已开通“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为持续推进“三生教育”服务。各地各校要主动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和利用校报、学报、简报、宣传栏、电子屏幕、广播、校园网等校内宣传媒体,对“三生教育”加强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要切实加强实施“三生教育”的队伍建设,正确处理好“三生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引进人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三生教育”师资队伍。要把实施“三生教育”的师资培训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要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地开展渐进性、阶梯式的“三生教育”师资培训。要对全体干部教师开展通识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教师了解“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把“三生教育”有机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要对专任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对“三生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对“三生教育”教材的理解、使用、再开发能力,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对高校教师,分省和学校两级开展培训;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分省、州(市)、学校三级开展培训;对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分省、州(市)、县(市、区)、学校四级开展培训,并把“三生教育”作为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给予继续教育学分5分。省、州(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建立“三生教育”师资培训专家队伍,成立一批“三生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安排“三生教育”教师培训专款和公用经费。培训机构要创新培训模式,在坚持面对面培训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开展“三生教育”师资培训。
实施“三生教育”要处理好学科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同时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的关系。要处理好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要处理好实施“i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部分省属中专学校 开展实施“三生教育”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试点实施“三生教育”的各项工作,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为从明年开始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举措,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紧紧依靠广大干部教师、依靠广大学生、依靠广大家长,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扎实有序地开展好“三生教育”,为推进云南现代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各界声音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韩跃红:
云南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如何看待这一新生事物是今天与会者带来的问题。罗厅长对“三生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已经作了全面阐释,我仅从生命伦理学学科角度谈点感想。
生命伦理学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发轫于对克隆、转基因、干细胞等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其初创时的目的是规范、引导现代生物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方向发展。在不到40年的发展历程中,生命伦理学在全球赢得了思想共鸣。为什么会如此呢?一是因为如何对待和处置生命(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问题不仅是生物学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个人一生中要无数次面临的问题;二是因为生命伦理学的核心理念:尊重生命、生命至上、生命平等、和谐生存、健康生活等等都是极其朴素的真理,是常识性真理,它们是不同文化共同体的“重叠共识”(罗尔斯语),在人类大家庭中具有普遍意义。
然而,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就是这样一个常识性真理曾经被许多谬误所遮蔽,从而导致了难以尽数的灾难和悲剧。在西方中世纪,主导价值观不是生命至上,而是上帝(这样一个人造的精神客体)至上,任何被认为冒犯了上帝权威的人都可能被判刑或烧死。在我国的封建社会,虽然不乏君轻民重、物轻命贵的先进思想,但封建制度和社会现实总体上来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以人为本,因为皇权至上、民如草芥才是封建统治者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活人陪葬: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成为天经地义的理法。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对生命的无情践踏,折射出帝国主义和法西斯对生命价值的贬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即便在今天,生命至上之真理被遮蔽的情况也仍然比比皆是。我们看到,恐怖主义正在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在其扭曲价值观的蛊惑下,脆弱的妇女被当作“肉弹”去袭击与她们同样脆弱的生命,却自认为是赴汤蹈火的民族英雄。我们身处太平盛世,但我们在奋力追求财富、功名、政绩、高分和升学率的时候,经常在自觉不自觉中损害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破坏了环境与生态的平衡。以人为本的提出就是要对抗实际存在着的以物为本、以钱为本、以权为本和以政绩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历史发展表现出价值真理被遮蔽、又到逐渐“去蔽”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对确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念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直到改革开放才真正开启了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孕育之门。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众的生命价值观已经悄然发生了令人振奋的进步,汶川地震救援就是最好的见证。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要把那种在突发事件中被激发出来的大爱与崇高固化为我们民族持久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云南的“三生教育”就是一项自觉地、主动地推进民族价值观念不断进步的实践探索,是生命伦理学从学术走向普及的标志,它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变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生成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审视“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心怀历史使命感,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好“三生教育”。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本贞: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是教育领域新的探索。要高质量地开展“三生教育”,必须从更深层面解决认识问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进行“三生教育”。在学校领导层面,必须全面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理解素质教育,进而深刻去解读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说,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教育作为使人成为真正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就是要帮助每个受教育者向着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三生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在对生命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生命,在增强生存技能的基础上,把握生存规律,在树立科学幸福观的基础上,追求高品位的健康生活,从而引领受教育者正确地、有能力地实现人生的价值,推动社会的进步,这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三生教育”实施的目标是民生对教育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民族、家庭和受教育者个人利益的统一和对教育的诉求。因此,云南师范大学要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学习领会省教育厅文件精神,统一思想,为“三生教育”的有序实施筑牢思想基础。
“三生教育”涉及面广,面对全校所有的学生,涉及多个学科和部门,需要协调的工作很多,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投入保障。云南师范大学将按照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要求,组建学校“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分工协作、纵横沟通的运行机制,从组织上保证“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要力争单列“三生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加教学研究经费,从制度规范人手建立“三生教育”可持续实施的长效机制。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各级各类学校怎样实施“三生教育”有了宏观的指导和要求,学校制订方案时,必须就有关问题进行细化,解决以下问题:1、正确处理以下关系:(1)德育与“三生教育”的关系;(2)其他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3)学生知与行的关系;(4)专业教师与“三生教育”教师之间的关系;(5)一、二、三课堂之间的关系。2坚持三项基本原则:(1)系统性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实效性原则。
整合各方资源是学校做好“三生教育”的有力措施,而资源的塞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材、师资 课时、教学管理、教学方法、考核是教学主渠道必须解决好的几大关键要素。教材建设方面,省教育厅已组织专家完成,但真正实现教材建设的目标,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地创造性选用。因此,当务之急,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教师队伍组建、培训,必须超常规探究教师培养的路径。教学管理也是一大难点,“三生教育”内容广泛,对象广,层次多,如何讲行科学的教育管理也是制订方案必须直面的问题;另外,教学方法的创新,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内在需求,实现学生渴望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上都是制订方案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昆明第八中学教师王澍: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面对一天比一天激烈的学习、就业和情感压力,承担了许多不该他们承受的=过重的负担,导致许多青少年出现日益严重的成长问题,比如我国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低龄化,许多学生遇到挫折就自残,遇到不如意就轻生等等,这些都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肃的问题:面对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轻视他人生命甚至杀死亲人,漠视自身生命、轻易结束生命的现象,我们该怎么办?云南省教育厅提出的“三生教育”是化解这些矛盾的良药。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以人为本,而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如果连人都没有了,谈何教育,谈何发展?因此,让每一个人认识生命、关注生命、思考生命、解读生命、体验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负责,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明白生命不可复制,不能再生,生命只有一次,生命至上,生命高于一切,教育才有存在的意义。
联合国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ming to be”(学会生存)。我理解的学会生存就是与他人有效沟通,尊重自己和他人,正确处理挫折和压力,在困难和灾难面前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应对能力。只有学会生存,才能保存生命,也才谈得上如何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存教育是连接生命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桥梁。生存技巧、技能的教育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都应归结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尊重,和谐共生的技能。
生命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否生存,更体现在生活质量的高低。能否热爱生活,快乐生活?能否物质生活充实,精神生活充实?这些才能从本质上体现生命的意义。无论何种教育,其本质都是为人的当下或将来的健康、快乐生活服务,因此,一个人能否发现生活的美好并热爱、享受生活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罗厅长指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把德育从天上落到地下,把口号变为实践行为,就是要抓‘三生教育’。”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觉得“三生教育”使学校教育回归了本源,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指明了方向,也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大为加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世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三生教育”紧紧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应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抓手。会议结束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省教育厅关于“三生教育”的精神,把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人生、和谐生活、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昆明市第二中学学生家长尹一江:
作为家长,我感觉孩子长大了,思想、行为、言语之中透出积极、成熟,我十分欣慰。从孩子的成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的关键在于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初中的关键在于思想观念的培养、人格品德的教育、学习方法的养成,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我的孩子幸运地在良好的环境里接受小学和初中教育,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孩子和我一起回顾了上初中以来在学校参加的活动和受到的教育,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在校会上,孩子接受过毒品危害教育、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交通安全和消防知识教育;在学校的艺术节上,孩子动手插花、做果盘;在军训和消防训练基地中,孩子学习生存技能和行为规范;在学校组织的为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活动中,孩子对生命进行思考,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课题和内容无处不在,在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中,孩子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学会自我保护和尊重他人,逐步具备了生存的知识和能力,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培养了高雅和健康的兴趣爱好,体验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提出的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溺水、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或安全事故,这其中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以避免。还有不少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想不开而自杀的学生,以及发生冲突不冷静,动辄杀人的情况。如果每一所学校都开展生存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多少悲剧可以不发生。
生存教育不仅指最基本的生存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追求高质量的生存,体验生命的价值,享受生活的乐趣等内容,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学会社会交往,懂得礼仪,知晓规则与规范,让孩子胜任社会角色,有良好的社会归宿感。
让生存教育实实在在成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学会珍爱生命、保护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中的积极因素,增进人类大家庭的和谐、友善。
春城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张一夫:
今天,我参加云南省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大会,听了领导、老师热情洋溢的讲话,感到十分兴奋。我认识到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我们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我和同学们要赶快行动起来,投入到丰富的“三生教育”活动中去,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去年5月,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昆明召开。我看到坐在轮椅上的运动员,他们靠强壮的双手滚动轮椅,拼命向前奔突,奋勇争先;在游泳赛场,我看到一排排只有一只手的运动员跃入水中,在水里像鱼儿一样游得飞快!特别是看到两只手都没有了的运动员在游到终点时用自己的头撞向池壁时,我对生命的顽强有了直观的认识。爸爸对我说,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那么残运会就是人类勇敢、顽强和自信的镜子。在这些自强不息的人身上,我们看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在这些肢体残缺的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恰恰是健康的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做一个生命的强者。
今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中国为数万罹难同胞默哀。尽管只有3分钟,但让我在想起电视里令人震惊的画面的同时去思考生命的意义。默哀仪式后,我一下子感到我长大了。汶川大地震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见识了生命的坚强。我懂得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生命不只属于你自己,而且属于所有爱你的人。
很多人说独生子女被过分放纵的家庭教育和过度保护的学校教育造就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小皇帝”、“小公主”们拥有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教养缺乏,精神萎靡,身心疲弱,这恰恰是生命教育缺失的结果。在今天的大会上,领导和老师们指出了“三生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知道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好的性格比拥有好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我们渴望家长和老师能真正走进我们的心灵,做我们的朋友,增加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课程和内容。我们也要主动积极地投身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熏陶,感受生命的珍贵,学会关心,懂得感恩,尊重他人,乐于奉献。把自己培养成为爱生命、懂规划、善沟通、会约束自己、能宽容他人、人格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