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随想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教与学的研究,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心态,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1.2优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巧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播的主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实施者,教师要从下面一些方面,全面实现教学的目的。
  3.1教师要有服务的意识。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服务,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树立全面平等的意识态度。教师要追求平等的、和谐的、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师生关系和感情,并充分全面地尊重学生,全面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优点。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的个体,并全面地树立民主的意识和能力。
  3.2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的发展和前进。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联想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学生也更容易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去。
  3.3教师要全面实现和学生的互动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实现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好的数学课堂,应该具有积极的、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全面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并发展学生的数学基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全面集中数学学习的注意力。 为此,教师要积极地进行备课,并科学化地开展数学教学设计,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当学生的思想、行动和教学设计产生了冲突的时候,甚至是思维碰撞的时候,教师要全面引导学生的行动,并和学生共同前进。
  3.4教师要及时科学地进行教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能积极引导学生前进,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而及时的评价,掌握其学习进度,并积极调整自己的學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发挥教学的积极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导学生积极地朝着学习的目标前进,满足学生的发展目标。
  4.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应用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旗杆的高。旗杆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着旗杆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杆,下来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如何上去?这时我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于是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教师只有用心去研究,提高对教学有效性的意识,采取适当的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提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课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究。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姜启源《数学模型 》[J].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舞蹈是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最好的抒情表意的方式,而情感表现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既需要教师单方面的情感讲述,更需要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感悟和把握,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呢?多年的舞蹈教学使本人摸索出一些经验,希望得到同行的斧正。  一、用心感受音乐,努力激发情感  舞蹈表演中音乐、动作、表情是不可分割的
【摘要】纳西族东巴文化与现代服饰设计的结合是对纳西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利用新的时代精神推动纳西东巴文化的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本文以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现代服饰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运用价值,以现代服装设计和首饰设计引入东巴文化的价值体现作具体的分析,不仅能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凸显纳西东巴文化的艺术美感,进一步加深对纳西族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了解和认识,同时
本文采用2007年北京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对北京市居民家庭工作日出行碳排放进行了测算,采用分等定级和洛伦兹曲线模拟的方法,分析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个体间、社区内和社区间分异。研究表明,个体间差异总体比较符合60/20分布法则,社区内的碳排放差异指数较大,内城单位社区和胡同社区家庭普遍低碳出行。
本文针对水牛的发情特点、适时输精、输精部位、输精次数、以及外源激素对配种受胎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①水牛发情持续时间变化范围比较大,可以从1天至几天不等,发情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