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战时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通风系统的平战结合以及相互转换、口部设计标准化三个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97-01
1.引言
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将人防设计提到日程上来,在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必须确保战时防护要求,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2.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特点分析
当前在城市中修建的大多为供居民防空使用的人防工程,且多数为附建式人防建筑,由于防护的需要,这些人防建筑一般在建在地面以下,除了少许的出入口与外界相通以外,就是一个无任何外窗的高度密闭性的空间。战时,使用人员多而且密度大,防护等级不高,由于考虑到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战时防护的通风系统、平时人防地下室的排风、送风系统和其发生火灾时消防功能即排烟补风系统。
3.战时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战时人防通风分为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3种方式。
清洁式通风是在战时室外未染毒期间、空袭紧急警报拉响之前工程所进行的通风方式,目的是在战时为掩蔽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新风,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清洁风机→人员掩蔽区域→排风机→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
隔绝通风是在遭受到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且不能使用除尘、过滤吸收器时,人防地下室应与室外空气隔绝,停止进风与排风,而用送风机将人防内部空气进行循环的通风方式。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室内空气→插扳阀→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隔绝式通风采用间歇运行,以保证工程有较长的防护时间,在隔绝通风期间,防化专业人员通过取样管或测压管取外界空气气样进行化验,查明毒剂的种类、性质及浓度,说明本滤毒器能否过滤该毒剂。
滤毒通风是在遭受到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时,人防外部的染毒空气经消波、除尘和过滤吸收变为清洁空气后,送入人防内部的通风方式。滤毒式通风方式下的送、排风系统流程为: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超压排气活门→简易洗消间→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当有人员急需进出工程,或者室内CO2浓度上升到2.5%以上而使室内掩蔽人员难以忍受时,或者毒剂经门缝进入工程达到对掩蔽人员造成最低伤害的程度时,同时经证明本滤毒器能过滤毒剂且毒剂浓度较低时,才可以转入滤毒式通风。待人员出入完毕,或空气条件得以改善后,再转入隔绝式通风。
清洁式通风时,密闭阀3d和3c关闭,3a和3b开启;滤毒通风时,密闭阀3d和3c以及增压管旋塞阀8开启,密闭阀3a和3b关闭;隔绝式通风时,密闭阀3b和3c关闭,插板阀4打开。以上三种通风方式中,风机均是开启的。当过滤吸收器失效被更换后滤毒室内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毒剂时可打开换气堵头6和密闭阀门3c,关闭密闭阀门3d和3b,开启通风机用新更换的过滤吸收器吸收室内的毒剂,达到标准后关闭换气堵头6,整个系统即可恢复正常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旋塞阀8只在滤毒通风时开启,其余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其作用是防止密闭阀3a和3b在滤毒通风时关闭不严而渗漏毒气)。
4.通风系统的平战结合以及相互转换
平时通风管和战时通风管公用的情况是,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区是和防火分区是同一个系统时。在这种情况下,战时送风机、送风管道、平时排烟管道以及排风机相连,战时排风机和送风机入口温度达到70度时熔断手动关闭阀与防火阀。在平时如果发生火灾,人防地下室只需开启排烟机与补风机,平时无状况时,开启送风机、排风机即可,这个时候应关闭战时送风机、排风机的入口阀门;如果是在战时,送风机和排风机要打开,平时的通风机入口及出口阀门都不应该被打开。
人防地下室在平时与战时的功能是不相同的,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关于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再设计中也要尽最大可能减小这种矛盾。所以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有关人防设计规范就允许采用平战转换的措施,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满足战时以及平时使用时的要求。在临战状态下,整个地区的人员都会动员起来进行紧急备战,这种状况下的人力、运输与物力等条件就不会像平时那样充分,所以在平战转换时就不应该考虑机械设备的使用,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两者的转换。
5.人防地下室口部设计标准化
口部设计中应重点强调密闭性,甚至可能牺牲一些通风和采光。口部平面布置:进风消波装置、扩散室、滤毒室、风机房等,一般布置在靠近人员出入的口部,而且要在相同的一侧。孔口的设计防护包含三部分的设计内容: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的设计,出入口通道内临空墙、门框墙的设计,孔口其他构件,如风井、防倒塌棚架、开敞式通道、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等的设计,根据使用功能能,确定与其它设备有关的战备设施的做法,包括战备生活水池和战备饮用水池的容积及位置;战时干厕位置及做法。
每个人防主体可划分为若干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的面积与建筑地上层数以及战时用途有关,具体可查规范),而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阶梯式或坡道式出入口,且次出入口为主要出入口。
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宜布置在地面建筑的防倒塌范围以外。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对于砌体结构的地面建筑可按0.5倍建筑高度确定;对于临近室外出入口的外墙,当为剪力墙结构或壁式框架结构的地面建筑,可不考虑其倒塌影响;其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可按5.0m确定。
通风口均宜在室外单独设置,且一般位于建筑投影范围以外,并与其保持一段距离。若不具备设置独立式室外通风口时,可采用设在防空地下室外侧的附壁式室外通风口,或者采用设在外墙内侧,但上端封口朝向室外的附壁式通风口,供战时使用以及平战两用的通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措施。
6.结束语
综上,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战时掩蔽人员的清洁、滤毒、隔绝通风,还要有可靠的平战功能转换措施。因此设计人员应认真理解规范,做到合理分区,系统设置简单实用,通风设备容量计量准确、选择合理、平战转换方便。
参考文献
[1] GB50038-94(2003)[S]
[2]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97-01
1.引言
人防地下室建筑是建筑的一种类型,是为战时居民防空需要而建造的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建筑物。整个建筑是密闭的,其口部设计与通风设计,在战争空袭的条件下,能满足并能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确保生命安全。目前,越来越多的建筑将人防设计提到日程上来,在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必须确保战时防护要求,当平时使用要求与战时防护要求不一致时,应采取平战功能转换措施。
2.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特点分析
当前在城市中修建的大多为供居民防空使用的人防工程,且多数为附建式人防建筑,由于防护的需要,这些人防建筑一般在建在地面以下,除了少许的出入口与外界相通以外,就是一个无任何外窗的高度密闭性的空间。战时,使用人员多而且密度大,防护等级不高,由于考虑到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战时防护的通风系统、平时人防地下室的排风、送风系统和其发生火灾时消防功能即排烟补风系统。
3.战时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战时人防通风分为清洁式通风、滤毒式通风、隔绝式通风3种方式。
清洁式通风是在战时室外未染毒期间、空袭紧急警报拉响之前工程所进行的通风方式,目的是在战时为掩蔽人员提供所需要的新风,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清洁风机→人员掩蔽区域→排风机→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
隔绝通风是在遭受到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且不能使用除尘、过滤吸收器时,人防地下室应与室外空气隔绝,停止进风与排风,而用送风机将人防内部空气进行循环的通风方式。其送、排风系统流程为:室内空气→插扳阀→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隔绝式通风采用间歇运行,以保证工程有较长的防护时间,在隔绝通风期间,防化专业人员通过取样管或测压管取外界空气气样进行化验,查明毒剂的种类、性质及浓度,说明本滤毒器能否过滤该毒剂。
滤毒通风是在遭受到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时,人防外部的染毒空气经消波、除尘和过滤吸收变为清洁空气后,送入人防内部的通风方式。滤毒式通风方式下的送、排风系统流程为:室外新风→进风竖井→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滤尘器→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人员掩蔽区域→超压排气活门→简易洗消间→扩散室→防爆波活门→室外。当有人员急需进出工程,或者室内CO2浓度上升到2.5%以上而使室内掩蔽人员难以忍受时,或者毒剂经门缝进入工程达到对掩蔽人员造成最低伤害的程度时,同时经证明本滤毒器能过滤毒剂且毒剂浓度较低时,才可以转入滤毒式通风。待人员出入完毕,或空气条件得以改善后,再转入隔绝式通风。
清洁式通风时,密闭阀3d和3c关闭,3a和3b开启;滤毒通风时,密闭阀3d和3c以及增压管旋塞阀8开启,密闭阀3a和3b关闭;隔绝式通风时,密闭阀3b和3c关闭,插板阀4打开。以上三种通风方式中,风机均是开启的。当过滤吸收器失效被更换后滤毒室内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毒剂时可打开换气堵头6和密闭阀门3c,关闭密闭阀门3d和3b,开启通风机用新更换的过滤吸收器吸收室内的毒剂,达到标准后关闭换气堵头6,整个系统即可恢复正常使用。需要说明的是旋塞阀8只在滤毒通风时开启,其余时间均处于关闭状态(其作用是防止密闭阀3a和3b在滤毒通风时关闭不严而渗漏毒气)。
4.通风系统的平战结合以及相互转换
平时通风管和战时通风管公用的情况是,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区是和防火分区是同一个系统时。在这种情况下,战时送风机、送风管道、平时排烟管道以及排风机相连,战时排风机和送风机入口温度达到70度时熔断手动关闭阀与防火阀。在平时如果发生火灾,人防地下室只需开启排烟机与补风机,平时无状况时,开启送风机、排风机即可,这个时候应关闭战时送风机、排风机的入口阀门;如果是在战时,送风机和排风机要打开,平时的通风机入口及出口阀门都不应该被打开。
人防地下室在平时与战时的功能是不相同的,有时候会产生矛盾,关于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再设计中也要尽最大可能减小这种矛盾。所以为了缓解这个矛盾,有关人防设计规范就允许采用平战转换的措施,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满足战时以及平时使用时的要求。在临战状态下,整个地区的人员都会动员起来进行紧急备战,这种状况下的人力、运输与物力等条件就不会像平时那样充分,所以在平战转换时就不应该考虑机械设备的使用,即使是不熟悉的人员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两者的转换。
5.人防地下室口部设计标准化
口部设计中应重点强调密闭性,甚至可能牺牲一些通风和采光。口部平面布置:进风消波装置、扩散室、滤毒室、风机房等,一般布置在靠近人员出入的口部,而且要在相同的一侧。孔口的设计防护包含三部分的设计内容: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的设计,出入口通道内临空墙、门框墙的设计,孔口其他构件,如风井、防倒塌棚架、开敞式通道、相邻单元之间的隔墙等的设计,根据使用功能能,确定与其它设备有关的战备设施的做法,包括战备生活水池和战备饮用水池的容积及位置;战时干厕位置及做法。
每个人防主体可划分为若干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的面积与建筑地上层数以及战时用途有关,具体可查规范),而每个防护单元应设置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阶梯式或坡道式出入口,且次出入口为主要出入口。
防空地下室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宜布置在地面建筑的防倒塌范围以外。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对于砌体结构的地面建筑可按0.5倍建筑高度确定;对于临近室外出入口的外墙,当为剪力墙结构或壁式框架结构的地面建筑,可不考虑其倒塌影响;其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可按5.0m确定。
通风口均宜在室外单独设置,且一般位于建筑投影范围以外,并与其保持一段距离。若不具备设置独立式室外通风口时,可采用设在防空地下室外侧的附壁式室外通风口,或者采用设在外墙内侧,但上端封口朝向室外的附壁式通风口,供战时使用以及平战两用的通风口应采取防倒塌、防堵塞措施。
6.结束语
综上,设计人员在进行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战时掩蔽人员的清洁、滤毒、隔绝通风,还要有可靠的平战功能转换措施。因此设计人员应认真理解规范,做到合理分区,系统设置简单实用,通风设备容量计量准确、选择合理、平战转换方便。
参考文献
[1] GB50038-94(2003)[S]
[2]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