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的综合性与语文综合学习

来源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人们对综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被传统列为分科课程的语文学科也在课程综合化趋势的浪潮中经受着荡涤和洗礼。虽然语文尚未变为地道的综合课程,但它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的综合性,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采用与其他课程所不同和策略和方法来实施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1995年12月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关于分号的使用原则之一指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告诉我们:“二重以上的复句,第一重如果是并列的关系,这种并列关系又没有关联词语表示,用分号;只有一个层次的并列复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又没有关联词语把并列关系表示出来,用分号”。
期刊
教学语法相对于理论语法而言,具有实用性、简明性、稳定性、趣味性等特点。回顾几十年的学校语法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历来是语法教学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的语法内容过于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语法虽然离不开理论语法的体系平台,但毕竟不同于理论语法。
期刊
李白诗歌的雄浑开阔、意气风发、壮思逸飞、浪漫飘逸,一直被认为是盛唐精神的文学再现,李白是盛唐诗坛合唱队的领唱者。他的诗歌是“盛唐时代的最强音”,盛唐国力强盛,必发雄壮之音,当时文人士子因时代之昂扬向上精神,跃跃欲试,企图一展“经邦济国”之雄志。李白青年时代即怀有“吕尚、贾谊”之志,国师自视,孤芳自,高洁自诩,但现实生活却使他屡遭挫折,在他对未来命运的玫瑰色梦幻一次次破灭,一次次失落的生命历程中,李
期刊
一、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推普工作开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了,在这四十多年中,推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学”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期刊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蘋洲。  温庭筠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其词香软绮靡,镂玉雕琼,多属秾丽之作,温庭筠也因此被誉为“花间鼻祖”。这首《梦江南》,在风格上却迥异词人的其它作品。
期刊
读文学作品许多时候需要靠语感,读古诗更是这样。因为登古诗之堂,入意境之室的通道是感受,是领悟,是心理经验,只是孤立地读懂每句话字面的意思是无法透彻理解古诗的。下面仅以《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林黛玉的《题帕三绝句》为例谈两点体会。
期刊
海登·怀特说过:“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总是着手分析他们文化历史中的精神创伤性质的事件。”文学家也可作如是观,作家不仅再现历史,同时在审视、反思和评判历史,这种审视、反思和证券隐藏了预断所处时代兴衰存亡的重大企图。许多时候,作家的审视、反思和评判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忧患意识。
期刊
陶渊明的辞赋名篇《归去来兮辞》一扫楚辞体中怨愤、悲伤的情调,显出了淡远潇洒的文风,欧阳修对此文推祟备至“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莫里哀),我们学习这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可以借助诵读,深刻体味作者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期刊
翻读中国的名山大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上去审视,潇水源头的那片白云深处的地方——“九疑”,都是让人无法淡忘与漠视的。  这里不仅有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且积聚了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一种浩然正气与“玉辇乘云春自老,铜碑无字草生香”的文学意境。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知引来了多少士子的讴歌与文学大师门的吟咏。
期刊
读《黄鹂》的教学实录,感觉好像是驾一叶小舟,在一池春水中荡漾,那跳动的思维、青春的笑脸、个性的表达,使整个课堂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黄鹂》教例的生命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创设活泼的教学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