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意识形态批判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当今社会存在某些状况与社会支配形式依然需要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现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呈现出一些悖论性特征,它不再能满足批判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恢复意识形态批判需要对意识形态批判本身进行理论上的重构。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需要,作者在对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的两个悖论性特征入手,从内在批判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批判进行了理论上的重构,尝试着为意识形态批判打开一个领域,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复兴提出充分理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批判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当今社会存在某些状况与社会支配形式依然需要意识形态批判;另一方面,现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呈现出一些悖论性特征,它不再能满足批判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恢复意识形态批判需要对意识形态批判本身进行理论上的重构。基于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需要,作者在对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的两个悖论性特征入手,从内在批判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批判进行了理论上的重构,尝试着为意识形态批判打开一个领域,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复兴提出充分理由。
其他文献
本文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大纲》的解读着手来探讨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阿尔都塞认为《大纲》证明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存在认识论上的断裂,但在作者看来,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具有方法论上的延续性。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大纲》及马克思的其他相关文本,从中寻求文本支持来驳斥阿尔都塞的观点,并力图突显黑格尔的有机方法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纲》问世的艰难历程,接着从《大纲》在世界各国出版和流传的过程这个角度说明《大纲》虽然经历很多磨难,仍然获得50万册的发行量,《大纲》顽强的生命力证明了其自身的价值,最后揭示了各国学者对于《大纲》的作用及其与《资本论》的关系所持的不同观点,并阐述了《大纲》的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对于《大纲》在全球传播与接受的历史的讲述给予了《大纲》的作者一种肯定,并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的一页空白。
从什么时候开始,"异化"这一概念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发展成为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期间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和大辩论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早期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或"哲学的马克思"与"科学的马克思"之争到底是什么?《大纲》中有关"异化"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与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晚期著作《资本论》第一卷之间是否存在着连续性?本文作者通过广泛而详细的考证性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发,并得出结论说,对于任何学术性的重构和评价,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政治和理论背景,通过断章取义或简单
麦金太尔教授从其1995年的立场出发,分别回顾了自己在1953年、1968年和1995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看法。在1953年,麦金太尔教授试图沟通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在1968年,麦金太尔认识到自己以前理论的不足之处,意识到自己无法在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之间妥协。在1995年,麦金太尔指出,应该在社群和实践的基础上反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
麦金太尔的社会实践概念是他以美德来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和现代民主或非民主国家的学说内核。尽管马克思在分析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时清晰表述了这个概念,但麦金太尔认为其理论化程度远远不够。不过麦氏本人也只是意向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本文考察其中一个例子:即麦金太尔认为19至20世纪的威尔士矿业共同体应该属于繁育美德的现代共同体。通过讨论麦金太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后来更为成熟的思想之间的连续与断裂,文章指出这个例子偏离了麦金太尔的整体伦理理论,给他的实践概念带来问题。这也暗示着在他的成熟思想和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
本文立足于哈贝马斯早年对于劳动和互动的区分以及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路,从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概念的还原论倾向与自然主义纲领之间的冲突,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之间的紧张,探讨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内在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与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语言学重构关联起来,着重揭示这种重构之于经验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解释学的唯心主义的双重批判,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批判理论之语言学转向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中的共同体的研究,指出马克思的作为民主联合形式的共同体概念有三种不同表达方式:第一,作为原始联合形式的共同体。作为一个有限的、封闭的、有地域限制的联合形式的前资本主义共同体。第二,作为无国家社会的共同体。作为具体的民主共同体以及未来"动力原则形式"的普遍共同体。第三,作为存在方式的共同体。人类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只有通过共同体才能实现全面的存在。
我们一直非常期待看一位英国的学者如何评价欧洲大陆的群众思想,麦克莱兰和他的《群众与暴民:从柏拉图到卡内蒂》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本。记得很多年前读社会心理学时,周晓虹教授所描述的社会心理学的三大源头:英国的本能主义心理学、法国的群体心理学和德国的民族心理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是从那时候才理解欧洲各国学术意识形态居然有那么明显的差异,以至于他们对于现代性人格的理解有着那么大的分歧。但当时就生成了一个问题,他们彼此之间是如何看待对方观点的呢?
列宁著作在法国的传播真正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共的推动下,列宁著作在法国的出版工作逐渐受到重视,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起来,发行量也大幅增加,20世纪60—80年代达到巅峰期。随后由于受到前苏联模式危机的影响,迅速进入衰落期。列宁著作在法国的传播过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各个阶段受到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此同时,来自法国本土、前苏联、中国、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法文版本汇聚在一起,对列宁思想在法国的传播提供了多元的角度和丰富的资源,也成为侧面反映当时国际政治局势的要素之一。
《普鲁斯特与符号》是吉尔·德勒兹为数不多的文学研究专著。他在该书前言中自述“本书的第一部分涉及的是《追忆似水年华》(下文中简称《追忆》)中所表现的符号是生产与阐释”,第二部分“思索一个不同的问题:从《追忆》(Recherhe)的构成角度,来思索符号自身的生产和增殖。”但他的用意不止于此,他只是以《追忆》为例子,指明文学应该通过异质同构的方式生成全新的思想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