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使得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搭配优质,在企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现实作用,由此可见,当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关键词: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1-01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一些想法
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都实行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以计划价格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这样的成本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并不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有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成本的盈亏与企业无关,人们对企业的成本意识薄弱,甚至是企业的财政虚盈实亏。还有就是这种成本管理模式陈旧落后,根本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经整改,没有形成真正的科学,不能科学管理,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这样就要求现行的成本模式改革,建立新型的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清楚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行的企业制度,从而了解其中的特点和形势,并分析目前经济体制中要怎样改变才能更科学的进行企业成本管理。我们只有对此有充分的了解,我们才更好的掌握市场经济规律,摆脱传统旧观念的束缚,适应新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改革。再者我们要学习国外的新方法,国外应用市场经济规律是建立在成熟的成功经验之上的,所以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的新方法,来创出更好的管理模式。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全部挪用国外的东西,毕竟体制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差异,不可照搬,要适情况而定,根据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有了较多的自主权,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国家金融、价格、流通等体制的改革,却使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执行增加了困难。同业竞争激烈,风险与机遇并存。当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降低利率、债权转股权等,为部分企业解脱财务困境,逐步走上正常的经营轨道,可起到有益的作用。 财务总监应该选好成本管理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是穿插于金融市场和价值管理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当今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遵循某些传统的原则,还必须了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及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并掌握最新的策略与技术,以便高效地完成工作,给企业所有者和股东们提供强有力的利益保障与支持。
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市场观念不强,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当今的市场竞争是企业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中很大的部分决定于价格,价格竞争在于产品的成本,成本越低,价格越低,进而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价格低的那个,所以企业要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要要做的就是管理好产品成本。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很多企业从精神上就很难摆脱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都很难跳出以往的怪圈,盲目扩大生产,不做市场调研,对市场情况不了解,缺乏成本管理的竞争意识,结果造成产品生产出来,却抵不过市场竞争,导致积压产品,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最后使得企业陷入亏损。
(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已远远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都仅仅是依靠财务部门事后的考核分析评价,却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成本管理中的相互制约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既没有指定人员监控成本实施,在信息反馈上也相对滞后,人员不足,人才缺乏,是当今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三)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落后。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成本管理是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的项目,是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而各个部门的职工并不需要懂,也不需要知道,大家各司其职就可以。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导致大部分职工都不懂成本管理的技术,也不懂财务的事情,所有都是有财务人员来管理和评估。但成本管理本身就应从职工的日常工作抓起,职工每日的工作中成本的用量,都是要进行成本管理的,这些高层的管理人员不一定详细知晓。而高层的管理人员感受到的是市场的压力,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却无从解决,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浪费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企业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自然很难取得好的管理成效。
(四)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广泛推广
四、企业的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1.成本预测是在调查研究掌握经济信息和成本有关的各种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和推算。它从实际出发,系统地研究大量资料,从而对客观情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成本发展前景,解决好目前和将来所出现的问题。通过成本预测对历史资料进行测算,对未来情况进行估计,就可发现从哪些方面降低成本,并发现从哪些环节着手,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可以确定降低产品成本的方向和途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将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成本预测既要在计划期开始之前,又要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地进行。在成本决策之前进行成本预测,可以为成本决策提供数据,有助于正确确定目标成本,正确编制成本计划。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地进行成本预测,可以经常地掌握成本费用变化趋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保证生产计划的执行。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参考文献:
[1]唐纳德·索尔,包刚升. 如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2]张金昌.新时期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10个趋势[J].企业经营与管理,2000,(11).doi:10.3969/j.issn.1006-480X.2000.11.008.
[3]徐政旦,陈胜群.当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研究[J].会计研究,1998,(03).
作者简介:
1.杨静(1980.10-),籍贯:浙江衢州,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2.李剑(1984.2-),南昌理工学院,籍贯:湖南,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方向。
关键词:企业制度;成本管理;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21-01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模式的一些想法
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都实行以完全成本法为内容、以计划价格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这样的成本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并不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有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成本的盈亏与企业无关,人们对企业的成本意识薄弱,甚至是企业的财政虚盈实亏。还有就是这种成本管理模式陈旧落后,根本不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经整改,没有形成真正的科学,不能科学管理,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因素。这样就要求现行的成本模式改革,建立新型的模式。
建立新的成本管理模式,首先要清楚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行的企业制度,从而了解其中的特点和形势,并分析目前经济体制中要怎样改变才能更科学的进行企业成本管理。我们只有对此有充分的了解,我们才更好的掌握市场经济规律,摆脱传统旧观念的束缚,适应新的社会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改革。再者我们要学习国外的新方法,国外应用市场经济规律是建立在成熟的成功经验之上的,所以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的新方法,来创出更好的管理模式。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能全部挪用国外的东西,毕竟体制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差异,不可照搬,要适情况而定,根据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模式。
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在微观管理上,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以制造成本法为内容,以低成本、高效益为目标,以全面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在宏观管理上,要建立以财务成本法规为引导,以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为目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宏观间接调控管理体系。
二、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有了较多的自主权,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国家金融、价格、流通等体制的改革,却使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执行增加了困难。同业竞争激烈,风险与机遇并存。当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降低利率、债权转股权等,为部分企业解脱财务困境,逐步走上正常的经营轨道,可起到有益的作用。 财务总监应该选好成本管理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是公司重要的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之一,是穿插于金融市场和价值管理之间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传统的财务管理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当今的财务管理人员及企业管理者,不仅要遵循某些传统的原则,还必须了解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及财务管理发展趋势,并掌握最新的策略与技术,以便高效地完成工作,给企业所有者和股东们提供强有力的利益保障与支持。
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市场观念不强,缺乏成本竞争意识。当今的市场竞争是企业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中很大的部分决定于价格,价格竞争在于产品的成本,成本越低,价格越低,进而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价格低的那个,所以企业要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要要做的就是管理好产品成本。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很多企业从精神上就很难摆脱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都很难跳出以往的怪圈,盲目扩大生产,不做市场调研,对市场情况不了解,缺乏成本管理的竞争意识,结果造成产品生产出来,却抵不过市场竞争,导致积压产品,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最后使得企业陷入亏损。
(二)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已远远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企业中,大部分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都仅仅是依靠财务部门事后的考核分析评价,却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成本管理中的相互制约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既没有指定人员监控成本实施,在信息反馈上也相对滞后,人员不足,人才缺乏,是当今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三)员工参与成本管理意识落后。长期以来,人们存在一种认识偏差:成本管理是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的项目,是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而各个部门的职工并不需要懂,也不需要知道,大家各司其职就可以。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导致大部分职工都不懂成本管理的技术,也不懂财务的事情,所有都是有财务人员来管理和评估。但成本管理本身就应从职工的日常工作抓起,职工每日的工作中成本的用量,都是要进行成本管理的,这些高层的管理人员不一定详细知晓。而高层的管理人员感受到的是市场的压力,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却无从解决,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浪费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企业失去偌大的管理群体自然很难取得好的管理成效。
(四)成本管理方法落后,我国企业的生产大部分属于粗放式生产,对消费个性的重视不够,缺乏产品的创新能力,相应带来成本核算方法选择上的简单化,先进的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法在企业中未得到广泛推广
四、企业的成本宏观管理要建立间接调控体系
1.成本预测是在调查研究掌握经济信息和成本有关的各种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和推算。它从实际出发,系统地研究大量资料,从而对客观情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成本发展前景,解决好目前和将来所出现的问题。通过成本预测对历史资料进行测算,对未来情况进行估计,就可发现从哪些方面降低成本,并发现从哪些环节着手,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可以确定降低产品成本的方向和途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将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成本预测既要在计划期开始之前,又要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地进行。在成本决策之前进行成本预测,可以为成本决策提供数据,有助于正确确定目标成本,正确编制成本计划。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经常地进行成本预测,可以经常地掌握成本费用变化趋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保证生产计划的执行。
2.要通过社会审计,纠正成本计算不实和弄虚作假行为。当前成本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成本计算不实,财经法纪松驰,乱摊乱挤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偷税漏税,这就给成本管理增加了很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要逐步建立财税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监督三者并立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要重点对成本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企业中成本计算不实和乱摊、乱挤成本等违法乱纪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促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各地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又不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要合理布局,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减少不合理的运输费用,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同时,还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和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参考文献:
[1]唐纳德·索尔,包刚升. 如何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2]张金昌.新时期企业管理发展变化的10个趋势[J].企业经营与管理,2000,(11).doi:10.3969/j.issn.1006-480X.2000.11.008.
[3]徐政旦,陈胜群.当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研究[J].会计研究,1998,(03).
作者简介:
1.杨静(1980.10-),籍贯:浙江衢州,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2.李剑(1984.2-),南昌理工学院,籍贯:湖南,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