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语·晋语》中说:“善,德之建也。”其意为:善是一切美德形成的基础。为师者必修其德。修德应从善良起步,掬善良的清泉滋润身心、浇铸品格。在每天的教育生活中,善待工作、善待同事、善待学生,在善良的行为中内化并积淀成高尚的师德。
心中有善,才有责任担当。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对支教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他们的足迹曾踏遍半个地球,最后定居在贵州一个小山村,先后募捐善款350万元,为山村教育点燃了希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他们善良的心田里,放不下没电的石屋子和石屋里的泥孩子、石凳子,他们毅然用早已孱弱的双肩扛起了沉甸甸的教育责任。我们为他们点赞的同时理应审视自己内心的那份善良,是泯失了,还是丰盈地存在着?让我们一起敞开善良的胸襟去拥抱教育,用勇敢的担当去开创教育。
心中有善,方能和谐共进。一所学校,只有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才能推动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良是重要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谁要是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感觉不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善人者,人亦善之。”善良的内心可以外显为豁达、忍耐和宽容,拥有这样气度的教师群体,一定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他们每个人的教育资源与智慧一定会成倍地增长。相反,心地不善,自私自利之人则“失道寡助”,交往范围狭窄,很难和其他教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赢、和谐共进。
心中有善,才会倾注爱心。罗马皇帝奥勒利乌斯说:“善的源泉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如果把教师的善良比作肥沃的土地,那师爱就是土地上孕育出的源泉;如果把教师的善良比作博大的天空,那师爱就是天空中凝聚成的甘霖。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陪伴与呵护,善良的教师总会千方百计地用爱的力量去熏染和感化孩子的心灵,哪怕有的孩子是块顽石,这种力量也会将其雕琢成玉。正如罗佐夫所说:“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心地善良的教师才会蹲下来看孩子、心地善良的教师才会将哭泣的孩子拥揽入怀、心地善良的教师才会将有点滴进步的后进生高高举起……所有这样的爱的举动均来自于一颗善心的催化。作为教师,修炼一颗善心何等重要!
教师应该是善良的使者,无论工作多么艰辛,只要拥有善良的情怀,时时、事事、处处择善而行,就会不断地收获快乐、收获幸福、收获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心中有善,才有责任担当。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对支教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他们的足迹曾踏遍半个地球,最后定居在贵州一个小山村,先后募捐善款350万元,为山村教育点燃了希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他们善良的心田里,放不下没电的石屋子和石屋里的泥孩子、石凳子,他们毅然用早已孱弱的双肩扛起了沉甸甸的教育责任。我们为他们点赞的同时理应审视自己内心的那份善良,是泯失了,还是丰盈地存在着?让我们一起敞开善良的胸襟去拥抱教育,用勇敢的担当去开创教育。
心中有善,方能和谐共进。一所学校,只有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才能推动事业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善良是重要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谁要是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感觉不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善人者,人亦善之。”善良的内心可以外显为豁达、忍耐和宽容,拥有这样气度的教师群体,一定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他们每个人的教育资源与智慧一定会成倍地增长。相反,心地不善,自私自利之人则“失道寡助”,交往范围狭窄,很难和其他教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赢、和谐共进。
心中有善,才会倾注爱心。罗马皇帝奥勒利乌斯说:“善的源泉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如果把教师的善良比作肥沃的土地,那师爱就是土地上孕育出的源泉;如果把教师的善良比作博大的天空,那师爱就是天空中凝聚成的甘霖。孩子的成长需要爱的陪伴与呵护,善良的教师总会千方百计地用爱的力量去熏染和感化孩子的心灵,哪怕有的孩子是块顽石,这种力量也会将其雕琢成玉。正如罗佐夫所说:“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心地善良的教师才会蹲下来看孩子、心地善良的教师才会将哭泣的孩子拥揽入怀、心地善良的教师才会将有点滴进步的后进生高高举起……所有这样的爱的举动均来自于一颗善心的催化。作为教师,修炼一颗善心何等重要!
教师应该是善良的使者,无论工作多么艰辛,只要拥有善良的情怀,时时、事事、处处择善而行,就会不断地收获快乐、收获幸福、收获成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