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研究发现,恶性血液病的起病、发展、预后与患者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本院选取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200例,对其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研究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血液病的应用价值,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200例,患者中男性121例,女性79例,患者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5.7±8.2)岁。其中有白血病54例,多发性骨髓瘤37例,恶性淋巴瘤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骨髓异常综合征20例,过敏性紫癜16例,其他1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100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护理。护理过程中多和患者进行交流,让其保持好良好的情绪,医护人员的言谈和举止要确切,避免对患者表现出暗示表情,加重其心理负担,对已确证的病人以热情、体贴、亲切、充满信心的语言和态度进行护理,给与其心理安慰,唤起病人的生活希望。同时,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和患者进行沟通,尊重其情感和兴趣,讨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情,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允许情绪较差的患者留下一位家属陪伴,让其感受到家属的关怀。并对患者进行病情知识护理教育,向病人讲解血液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稳定其情绪,并告诉患者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此病是能够治愈的,减小其心理恐惧和焦虑,增强其至于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度。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其进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AS、SDS的具体数据如表1。可以看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SDS差别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得到如表2的数据。其中观察组满意度达100%;对照组满意度达78%,兩组患者的满意度百分比有明显差异,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国际社会比较重视的问题之一。几年来,我国老年恶性血液病占比越来越大,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恶性血液病会给患者及其家属代带来焦虑和恐惧、怀疑和侥幸、悲观和绝望、坦然和求生等心理情绪。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主要是社会对恶性血液病不够了解,导致患者长时间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和血压不稳的情况。怀疑和侥幸来自于对自身患有重大疾病的不信任,抱有误诊的侥幸心理。在确诊之后会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加之疾病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造成其绝望、悲观的心理情绪,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有些性格乐观开朗的老人则会积极配合治疗,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本文主要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对100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让其保持好良好的情绪,给与其心理安慰,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患者讨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其进行心理疏导,尽量让患者的心情放松下来。发现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出院时的情绪明显要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200例,患者中男性121例,女性79例,患者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5.7±8.2)岁。其中有白血病54例,多发性骨髓瘤37例,恶性淋巴瘤4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骨髓异常综合征20例,过敏性紫癜16例,其他1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100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护理。护理过程中多和患者进行交流,让其保持好良好的情绪,医护人员的言谈和举止要确切,避免对患者表现出暗示表情,加重其心理负担,对已确证的病人以热情、体贴、亲切、充满信心的语言和态度进行护理,给与其心理安慰,唤起病人的生活希望。同时,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和患者进行沟通,尊重其情感和兴趣,讨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情,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允许情绪较差的患者留下一位家属陪伴,让其感受到家属的关怀。并对患者进行病情知识护理教育,向病人讲解血液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稳定其情绪,并告诉患者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此病是能够治愈的,减小其心理恐惧和焦虑,增强其至于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度。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对其进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SAS、SDS的具体数据如表1。可以看出,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SDS差别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得到如表2的数据。其中观察组满意度达100%;对照组满意度达78%,兩组患者的满意度百分比有明显差异,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国际社会比较重视的问题之一。几年来,我国老年恶性血液病占比越来越大,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存在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恶性血液病会给患者及其家属代带来焦虑和恐惧、怀疑和侥幸、悲观和绝望、坦然和求生等心理情绪。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主要是社会对恶性血液病不够了解,导致患者长时间食欲不振、睡眠不良和血压不稳的情况。怀疑和侥幸来自于对自身患有重大疾病的不信任,抱有误诊的侥幸心理。在确诊之后会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加之疾病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造成其绝望、悲观的心理情绪,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有些性格乐观开朗的老人则会积极配合治疗,往往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本文主要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应用价值,对100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让其保持好良好的情绪,给与其心理安慰,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患者讨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事情,其进行心理疏导,尽量让患者的心情放松下来。发现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出院时的情绪明显要好于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