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我创造

来源 :七彩语文·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说起源
  相傳在我国远古时期,有一个生着四只眼睛,特别聪明的人叫仓颉。
  黄帝命令他去造字。
  他观察了世间万物,用“抓住事物特征并运用简单线条组合表现”的方法创造出了文字。这种文字的特点是“依形而造”。
  思考组合
  同学们的属相是什么呀?老师今天也把它们请来了,想一想你的生肖有哪些特点,可以用哪些图形和线条来组合表示代表你生肖的字呢?
  依形而造
  老师属蛇,所以我用“依形而造”的方法创造出了不同的“蛇”字:我看到了盘曲的蛇,便设计了螺旋线“蛇”字;为了让字形更加方正抽象,我还设计了方螺旋的“蛇”字。
  同学们可以用小泥条,运用同样的方法,尝试组合出一个代表自己属相的字。
  精彩展示
  浸润传承
  中国早期的文字各有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很难进行交流。终于有一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他让李斯制作了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这就是“秦篆”,又称“小篆”。后来,中国文字不断演变,但不管如何变化,它们都深深地印刻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浸润在我们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把中国字的故事传承下去。
其他文献
云云,看看你寫的字!怎么还是这么糟糕?
期刊
在中国,有一座桥被称作中国公路界的“超级工程”。今年,这座大桥受到世界瞩目,获得了国际桥梁大会的金奖,这个獎相当于桥梁界的诺贝尔奖!这座了不起的大桥就是——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  兴康特大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的河面上,全长1411米。  在高海拔、多地震带、风场复杂的环境下,建设这样的桥,难度非同小可,很多工程细节都是世界级难题!  这是一座超大跨径的钢桁梁悬索桥,历经5年建成
期刊
唐代,中秋賞月就已经很流行了,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不过到了宋朝的时候,农历八月十五才被正式确定为中秋节。这是非常热闹又重要的日子,老百姓过中秋节都要通宵达旦呢!中秋节少不了吃月饼,现在,月饼又口味众多,小朋友,你最爱哪种口味的呢?  九月还有一个节气是秋分,“分”即为“半”,也就是说到了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是一样长的。秋分时节,“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渐凉爽,雨水也多了起来。凉凉
期刊
小朋友們,送祝福的方法有很多种,平时多读书多观察生活,开动小脑筋,让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你一定能成为随时随地送快乐的小福娃!  编辑:陈质彬
期刊
菲菲的爸爸是个摄影师,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拍摄灯塔。为此,他常常满世界地寻找灯塔,无论它们是建在孤岛上,还是建在波涛汹涌的海岸。受爸爸的影响,菲菲也喜爱灯塔,经常给好朋友介绍关于灯塔的知识。  灯塔由灯具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灯具位于灯塔的上部,发光源通过聚光透镜将光照射出去。  为了能让远处的船只看见,灯塔的塔身必须有足够的高度。可是,也不能太高,因为过高的塔身容易被云雾遮蔽。  灯塔建在海岸、
期刊
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有一个稻草人。白天他不停地挥舞着袖子,吓跑了很多麻雀一类的鸟儿。晚上,他会安静下来,去倾听一片叶子摩擦另一片叶子的声音,也会偷听两只小田鼠吵架的声音。  稻草人最开始是没有眼睛的,主人觉得无论他有没有眼睛,都可以驱赶那些麻雀。但主人还是给他戴上了一顶草帽,这样稻草人就不怕夏日炽热的太阳了。  没有眼睛的稻草人也很快乐,他可以闻到庄稼开花时散发的芬芳,还可以从老田鼠的口中听到很
期刊
东汉末年,兵荒马乱,疾病肆虐。在剡(shàn)溪畔住着两个读书人,一个叫刘晨,一个叫阮肇(zhào)。他俩是好朋友,因为生逢乱世,都不愿去做官,只想当个采药治病的医生。  有一年,刘晨和阮肇来到天台山,寻找一种叫“乌药”的草药,传言乌药有治病的奇效。他们翻山越岭,走了很多天,干粮也吃完了,只能采野果充饥。  这一天,刘晨在小溪旁取水喝,忽然看到水中漂来一片绿菜叶。他开心地叫起来:“水里漂着菜叶子呢
期刊
今天这个故事跟一种疾病有关。你们知道什么是疟疾(nüè ji)吗?它就是爷爷奶奶常说的“打摆子”,发起病来全身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发热,严重时还会要人性命。其实疟疾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已经纠缠人类几千年了,即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全世界每年仍有3亿~5亿人感染疟疾,几十万人死亡……  疟疾的元凶是疟原虫,它们非常非常小,属于单个的细胞生物,我们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们。疟原虫是通过蚊子传播的,蚊子吸
期刊
哟,这黑黝黝、黏糊糊的东西是什么?闻上去还有些刺鼻!啊,是……石油!没错,看上去不起眼的石油,可是神通广大的“变形高手”。它能变成一件又一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不信?请你仔细瞧一瞧,找一找图中哪些物品和石油有关。  在海底采油,可不简单。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海上开采石油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当然,偶尔还是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呼——呼——我是台风,只要我轻轻一吹,就能在海上掀起巨浪
期刊
冬天来了,路上人们行色匆匆,都希望快点回到家打开暖气。晚饭是火锅?太好了,吃上一口,从内到外都暖和起来了!虽然古代科学技术并不发达,但古人同样有很多取暖妙招呢!快和古人一起,生个火暖暖手,吃点儿热乎的吧!  生个火暖暖手  烤火,是古代最普遍的取暖方式,但在室内燃起明火,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古人发明了各种取暖用具,使得取暖变得安全又方便。其中一种叫作燎炉,历朝历代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