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我们被“分数”牵绊着,我们被“分数”掌控着,我们广大语文老师“心有千千结”——为了考试,为了分数,唯教参马首是瞻。我教《陋室铭》一课,一直按圖索骥将自己的感悟强塞给学生,没有向纵深漫溯过,去激发出学生思辨的火花。直到有一次师生共同探讨,我收到一份意外的惊喜。
一、辩论开头篇:悦纳“意外”,无意中搭建了个性表达的脚手架
出于课改的需要,我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一场辩论赛。
课前准备:
1.明确辩论的题目:刘禹锡的陋室是否简陋?
正方的辩题:陋室不简陋。
反方的辩题:陋室很简陋。
2.确定正反方组员。
3.辩论要求:
(1)正反方组员从课文里找出原文作为辩论的论据;
(2)发言的同方组员不能与其他组员的内容重复。
学生纷纷秉持正方观点,并说出依据的理由。
生1:陋室不简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刘禹锡引用西汉扬雄,孔子的事例及名言,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陋室很简陋,但人品高尚(德馨)、环境清幽、交往不俗、生活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是写刘禹锡陋室的环境清幽、……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里是写住陋室的刘禹锡生活情趣的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是写陋室中交往人物的不俗……
生3:陋室不简陋,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房子,表达了刘禹锡不慕虚荣的生活情趣。
忽然一学生站起支持陋室简陋,唱起“反方”论调,认为《陋室铭》不能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以现代的观点来评价的话,作者的思想有问题,瞧不起老百姓,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官的生活比老百姓的好怎能说安贫乐道。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相差很大。
二、辩论探索篇:激发思辨的火花,探寻文本灵魂的居所
学生的话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也畅所欲言情绪激动,我一时语塞,我们平时教学都是把《陋室铭》看成一个典型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追求高雅的文章,很少质疑它的主题思想。一个辩论的设计,一个意外的质疑,大家沉睡的思辨之门被瞬间打开了,发现《陋室铭》后面的“新大陆”。课后,我和同学们都很好奇,决定细细思辨、探寻文本灵魂居所的深处,随着思辨、探寻的深入,《陋室铭》主题思想上有很多值得思辨的地方也暴露了出来。
思辨一:缺少平等、尊重的思想。
作者为了体现陋室来往人物不俗提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是博学的人,白丁是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它们形成了鲜明对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现作者刘禹锡自己平时来往的人物都是品德高尚,有学问的,即使身处陋室,但依旧有不俗人物的来往,所以说陋室不陋。作为一个大诗人,来往的人当然有鸿儒,但“往来无白丁”,告诉我们他不屑和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来往,当时老百姓(平民)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这就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作者,一位文人(知识分子)、官员,自视有文化很清高,非常轻视老百姓(平民),不与老百姓(平民)为伍,有明显的等级观念,这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至上的极端思想,与现在倡导的平等、尊重的思想格格不入。
思辨二:缺少积极、乐观的思想。
“阅金经”,“金经”指佛经。“金经”就是用泥金写的佛经。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尤其像刘禹锡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和遭遇贬官的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把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人们,如苏轼对佛教也有研究,他们一般表现出对宗教的感情,仅仅只是为了在精神和情感上寻求慰藉和宁静,寻找到他们人生不如意的精神家园。作者为何会信奉佛教,会去读佛经呢?作者有何种烦恼去寻求情感上的皈依呢?我们不能穿越时空获得答案,也只能从写作本文的原因去分析一下。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一说通判)。被贬官的人往往暴露出很消极的一面。而“阅金经”给读者的感觉就是作者信奉佛教,作者在这种怀才不遇被贬官的岁月里,内心是特别的苦闷,为了在精神和情感上寻求慰藉和宁静,他开始研读佛典,与僧人交往,消极避世,寻找排遣自己内心烦恼的方法。人难免会烦恼,做官、做事遇到烦恼了就去消极避世,这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相违背。
思辨三:缺少敬业、为民的思想。
作者的生平可知作者长期为官。为官者应该敬业乐业、恪尽职守,上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应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无案牍之劳形”的意思是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否有问题?不仅无事可做,作为一个官员如此轻视百姓,又怎能为民着想、为民服务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就说诸葛亮案牍之劳形,刘禹锡与他相比确实有些过了。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勤勤恳恳辅佐刘皇叔匡扶汉室,杜甫诗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陋室主人刘禹锡岂能望诸葛亮之项背!
思辨四:怀才不遇、消极避世。
实际上,作者刘禹锡想通过描写这个“陋室”,更多的是想强调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强调品德的高尚。为何作者不想当官远离红尘的喧嚣?这也是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思想在作怪。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当中不乏像刘禹锡这样思想的事例。如王勃在滕王阁上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嗟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我们在同情他们的遭遇之余是不是应该想想为什么怀才不遇的总是他们?在“怀才不遇”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文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缺少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些文人在被贬到偏远的小地方之后,萎靡不振、不问政事,置百姓生计于不顾,终日只知游山玩水、作诗赋文来呻吟自己所谓的“怀才不遇”之情,以为只有在天子跟前效力才是正道,殊不知百姓才是他们应该服务的对象。 思辨五:安贫乐道是“忽悠”。
《陋室铭》的作者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美、个人品德的修养,对于所谓的外在的物质条件是否很好,完全可以忽略,来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人民有田种,生活富足,则社会必能安定,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他一种对理想美好社会的向往吗?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孔子尚且知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诗人的伟大就在于設身处地地想到了全天下住在简陋房子里或无家可归的的“寒士们”,舍己为人地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论语·述而》中记录了孔子一段经典的谈话: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更深入一层地说明:居于“陋室”“陋巷”的君子,他们并不排斥优越富贵的生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他们不能用“不义”的方式去获取得它,所以宁愿愉快地过着条件艰苦的贫穷生活。
所以,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安“富”乐道,让大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反对金钱为上的价值观。
思辨六:“惟吾德馨”思想空洞。
《陋室铭》之所以能够流传,而且有这么大的名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里面的思想内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国传统道德精髓讲求仁、义、礼、智、信、忠、孝,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是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那么作者的“德馨”是什么呢?通过对刘禹锡《陋室铭》内容的具体分析,我们就十分清楚陋室主人之“德馨”:轻视劳动人民,逃避现实,缺乏进取斗志,无远大抱负,缺乏高雅志趣!仅仅是自欺而已,其“馨”也就只是刘禹锡为自己的浅薄之“德”贴上美丽标签,思想上并无实际价值。
三、辩论终结篇:邂逅了一份美丽,对文本有一个新的解读
我和学生们又与那个年代的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希望寻找到这个思辨的答案,对《陋室铭》有一个新的解读: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作者他本人的认识水平、思想趣味、道德情操。认真阅读、透彻理解刘禹锡的《陋室铭》,完全可以感受刘禹锡其内心真实感受,贴近他心灵的世界,洞悉他的内在精神风貌。如“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名言, 收束全篇,说明陋室真的“不陋”。表达了在当时情况下,他对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古代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要求自己。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作者想借陋室来暗示他讨厌灯红酒绿的生活,也在暗示他不愿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从独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任何文化有双面性,在微观情况下,“丑陋一面表现得强一些”,在宏观情况下,“光彩的一面表现得强一些”,即糟粕与精华共生共存——一体的两面,《陋室铭》也不例外。同时,阅读古代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古代的道德品质要批判地接受和学习,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不断提升自己学识和做人的涵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代文人作品的一种境界。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云台中学。
一、辩论开头篇:悦纳“意外”,无意中搭建了个性表达的脚手架
出于课改的需要,我为课堂教学设计了一场辩论赛。
课前准备:
1.明确辩论的题目:刘禹锡的陋室是否简陋?
正方的辩题:陋室不简陋。
反方的辩题:陋室很简陋。
2.确定正反方组员。
3.辩论要求:
(1)正反方组员从课文里找出原文作为辩论的论据;
(2)发言的同方组员不能与其他组员的内容重复。
学生纷纷秉持正方观点,并说出依据的理由。
生1:陋室不简陋,“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刘禹锡引用西汉扬雄,孔子的事例及名言,证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陋室很简陋,但人品高尚(德馨)、环境清幽、交往不俗、生活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是写刘禹锡陋室的环境清幽、……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里是写住陋室的刘禹锡生活情趣的高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是写陋室中交往人物的不俗……
生3:陋室不简陋,这篇铭文通过赞美简陋的房子,表达了刘禹锡不慕虚荣的生活情趣。
忽然一学生站起支持陋室简陋,唱起“反方”论调,认为《陋室铭》不能表达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以现代的观点来评价的话,作者的思想有问题,瞧不起老百姓,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官的生活比老百姓的好怎能说安贫乐道。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相差很大。
二、辩论探索篇:激发思辨的火花,探寻文本灵魂的居所
学生的话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也畅所欲言情绪激动,我一时语塞,我们平时教学都是把《陋室铭》看成一个典型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追求高雅的文章,很少质疑它的主题思想。一个辩论的设计,一个意外的质疑,大家沉睡的思辨之门被瞬间打开了,发现《陋室铭》后面的“新大陆”。课后,我和同学们都很好奇,决定细细思辨、探寻文本灵魂居所的深处,随着思辨、探寻的深入,《陋室铭》主题思想上有很多值得思辨的地方也暴露了出来。
思辨一:缺少平等、尊重的思想。
作者为了体现陋室来往人物不俗提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儒是博学的人,白丁是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它们形成了鲜明对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现作者刘禹锡自己平时来往的人物都是品德高尚,有学问的,即使身处陋室,但依旧有不俗人物的来往,所以说陋室不陋。作为一个大诗人,来往的人当然有鸿儒,但“往来无白丁”,告诉我们他不屑和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来往,当时老百姓(平民)一般都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这就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作者,一位文人(知识分子)、官员,自视有文化很清高,非常轻视老百姓(平民),不与老百姓(平民)为伍,有明显的等级观念,这是典型的封建思想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至上的极端思想,与现在倡导的平等、尊重的思想格格不入。
思辨二:缺少积极、乐观的思想。
“阅金经”,“金经”指佛经。“金经”就是用泥金写的佛经。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尤其像刘禹锡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和遭遇贬官的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因此,把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人们,如苏轼对佛教也有研究,他们一般表现出对宗教的感情,仅仅只是为了在精神和情感上寻求慰藉和宁静,寻找到他们人生不如意的精神家园。作者为何会信奉佛教,会去读佛经呢?作者有何种烦恼去寻求情感上的皈依呢?我们不能穿越时空获得答案,也只能从写作本文的原因去分析一下。刘禹锡因参加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一说通判)。被贬官的人往往暴露出很消极的一面。而“阅金经”给读者的感觉就是作者信奉佛教,作者在这种怀才不遇被贬官的岁月里,内心是特别的苦闷,为了在精神和情感上寻求慰藉和宁静,他开始研读佛典,与僧人交往,消极避世,寻找排遣自己内心烦恼的方法。人难免会烦恼,做官、做事遇到烦恼了就去消极避世,这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相违背。
思辨三:缺少敬业、为民的思想。
作者的生平可知作者长期为官。为官者应该敬业乐业、恪尽职守,上为国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应全心全意服务人民。“无案牍之劳形”的意思是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否有问题?不仅无事可做,作为一个官员如此轻视百姓,又怎能为民着想、为民服务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就说诸葛亮案牍之劳形,刘禹锡与他相比确实有些过了。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勤勤恳恳辅佐刘皇叔匡扶汉室,杜甫诗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陋室主人刘禹锡岂能望诸葛亮之项背!
思辨四:怀才不遇、消极避世。
实际上,作者刘禹锡想通过描写这个“陋室”,更多的是想强调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强调品德的高尚。为何作者不想当官远离红尘的喧嚣?这也是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思想在作怪。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当中不乏像刘禹锡这样思想的事例。如王勃在滕王阁上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嗟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我们在同情他们的遭遇之余是不是应该想想为什么怀才不遇的总是他们?在“怀才不遇”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文人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缺少范仲淹主张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些文人在被贬到偏远的小地方之后,萎靡不振、不问政事,置百姓生计于不顾,终日只知游山玩水、作诗赋文来呻吟自己所谓的“怀才不遇”之情,以为只有在天子跟前效力才是正道,殊不知百姓才是他们应该服务的对象。 思辨五:安贫乐道是“忽悠”。
《陋室铭》的作者认为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美、个人品德的修养,对于所谓的外在的物质条件是否很好,完全可以忽略,来表达了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人民有田种,生活富足,则社会必能安定,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是他一种对理想美好社会的向往吗?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孔子尚且知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诗人的伟大就在于設身处地地想到了全天下住在简陋房子里或无家可归的的“寒士们”,舍己为人地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论语·述而》中记录了孔子一段经典的谈话: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更深入一层地说明:居于“陋室”“陋巷”的君子,他们并不排斥优越富贵的生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他们不能用“不义”的方式去获取得它,所以宁愿愉快地过着条件艰苦的贫穷生活。
所以,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安“富”乐道,让大家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反对金钱为上的价值观。
思辨六:“惟吾德馨”思想空洞。
《陋室铭》之所以能够流传,而且有这么大的名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里面的思想内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国传统道德精髓讲求仁、义、礼、智、信、忠、孝,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是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那么作者的“德馨”是什么呢?通过对刘禹锡《陋室铭》内容的具体分析,我们就十分清楚陋室主人之“德馨”:轻视劳动人民,逃避现实,缺乏进取斗志,无远大抱负,缺乏高雅志趣!仅仅是自欺而已,其“馨”也就只是刘禹锡为自己的浅薄之“德”贴上美丽标签,思想上并无实际价值。
三、辩论终结篇:邂逅了一份美丽,对文本有一个新的解读
我和学生们又与那个年代的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希望寻找到这个思辨的答案,对《陋室铭》有一个新的解读: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出作者他本人的认识水平、思想趣味、道德情操。认真阅读、透彻理解刘禹锡的《陋室铭》,完全可以感受刘禹锡其内心真实感受,贴近他心灵的世界,洞悉他的内在精神风貌。如“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名言, 收束全篇,说明陋室真的“不陋”。表达了在当时情况下,他对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古代圣人的思想来规范要求自己。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作者想借陋室来暗示他讨厌灯红酒绿的生活,也在暗示他不愿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从独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任何文化有双面性,在微观情况下,“丑陋一面表现得强一些”,在宏观情况下,“光彩的一面表现得强一些”,即糟粕与精华共生共存——一体的两面,《陋室铭》也不例外。同时,阅读古代的作品,要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古代的道德品质要批判地接受和学习,择其善而从之,择不善而改之,不断提升自己学识和做人的涵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代文人作品的一种境界。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云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