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近年来,高职院校有相当数量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从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探讨解决其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04-02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易受职业倦怠困扰的一个群体,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易受职业倦怠困扰。研究表明,近年来,高职院校有相当数量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探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成因,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对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社会大环境、学校方面、学生方面和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全面、规范、客观,部分指标较为笼统、抽象;评价体系和标准与其它专业课基本一样,没有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特点;评价手段一般以听课为主,很难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貌。这会直接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奖励政策偏向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政策支持,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2.教学任务繁重,且合班上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由于师生比过低,大多思想政治课教师授课时数非常多,有的教师甚至要同时任几个专业的几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严重超负荷。而且,思想政治课大多为合班上课,致使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增加,也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不仅如此,绝大多数政治课教师都是四节课连堂上。
3.职业的社会评价偏低
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在当今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环境下,重技能、轻思想的环境仍然存在,思想政治课常被视为“副科”而受到冷落,一些人甚至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政治课老师就是在空谈,在唱高调,讲的都是一些和今后求职、谋生无关的内容,学好学坏都无关紧要,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根本不关心应聘者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常常遭到贬低和漠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就会产生成就感降低和失落感增强的心理现象,从而形成职业倦怠。
4.学生整体素质低,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而且学习主动性或成才意识也相当弱、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心理素质差。很多教师反映自己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学生却反应冷淡,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旷课学生不少,很多学生即便来了教室也是玩手机、打瞌睡,无心听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积极性。
5.高职教育的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在客观上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教育特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实惠讲实用、重智育轻德育和重专业课轻政治课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但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课程涉及全校学生,没有专项经费,使得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形同虚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时效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而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假、大、空”。教学手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条件有限,仅有的多媒体教室全部给了专业课,而政治课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导致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积极性不高。
6.教师个人因素
如果将教学评价标准和学生素质低等因素视为外在因素,那么个人因素为内部因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主要有个体的家庭负担重、家庭支持系统弱化、个人身体状况、情绪、突发性事件以及角色模糊、自我效能的高低、工作认同感、责任心、嫉妒心、对待遇的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原因。
二、缓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举措
克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要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措施。
1.个人方面
(1)改变工作态度,保持心理健康。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用积极的情绪替代消极的情绪,正确认识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乐观向上。使教师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要以本职工作为荣。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进修学习,自我充电。要保持终生学习的劲头,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熟悉新的教材,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对象的新特点,通过不断提高自己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学校方面
(1)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好青年学生,不仅能从根本上战胜和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同时,也能帮助大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单位不是赢利性组织,惟一的资金来源就是学校的行政拨款。学院应增加教学投入,为政治课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尽量创造条件为政治课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关心和改善教师的生活和专业成长。如果仅靠任课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来完成工作是不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持续性的。
(2)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独特的教学规律,为此要完善符合文科特点的、与专业课不同的公共政治类课程的考绩制度。在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注意目标评估,又要注意效果评估,要突出体现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原则,注重考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在制定奖励制度时,应注意奖罚分明、公正、及时。
(3)学校在管理上应给予更多的自主权。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并不断地与时俱进,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领会其精神实质,只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政治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该破除严格的科层制,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尊重教师在工作时间上的弹性特征,对教师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课外实践)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不同的学科特色。
3.社会方面
国家应通过深化高职教育方面的改革,制定一系列政策,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用人机制,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同时,要着力营造一个平等、公正,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社会环境。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群体,其神圣职责要求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却非常严重,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研究,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赵建平、叶华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丽水学院学报,2009(1)
2 杨玉秀.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3 陈虹、李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 田润锋.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窘境与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04-02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易受职业倦怠困扰的一个群体,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易受职业倦怠困扰。研究表明,近年来,高职院校有相当数量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探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成因,从而找出解决的办法,对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社会大环境、学校方面、学生方面和教师个人方面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够全面、规范、客观,部分指标较为笼统、抽象;评价体系和标准与其它专业课基本一样,没有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的特点;评价手段一般以听课为主,很难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貌。这会直接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奖励政策偏向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缺乏政策支持,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2.教学任务繁重,且合班上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由于师生比过低,大多思想政治课教师授课时数非常多,有的教师甚至要同时任几个专业的几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严重超负荷。而且,思想政治课大多为合班上课,致使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增加,也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不仅如此,绝大多数政治课教师都是四节课连堂上。
3.职业的社会评价偏低
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然而,在当今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环境下,重技能、轻思想的环境仍然存在,思想政治课常被视为“副科”而受到冷落,一些人甚至一部分学生家长认为政治课老师就是在空谈,在唱高调,讲的都是一些和今后求职、谋生无关的内容,学好学坏都无关紧要,而一些用人单位也根本不关心应聘者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常常遭到贬低和漠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就会产生成就感降低和失落感增强的心理现象,从而形成职业倦怠。
4.学生整体素质低,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差,而且学习主动性或成才意识也相当弱、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心理素质差。很多教师反映自己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学生却反应冷淡,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旷课学生不少,很多学生即便来了教室也是玩手机、打瞌睡,无心听课,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的积极性。
5.高职教育的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在客观上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教育特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实惠讲实用、重智育轻德育和重专业课轻政治课的现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但在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公共课,课程涉及全校学生,没有专项经费,使得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形同虚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缺乏时效性,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而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假、大、空”。教学手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由于条件有限,仅有的多媒体教室全部给了专业课,而政治课仍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导致课堂氛围枯燥无趣,学生积极性不高。
6.教师个人因素
如果将教学评价标准和学生素质低等因素视为外在因素,那么个人因素为内部因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个人原因主要有个体的家庭负担重、家庭支持系统弱化、个人身体状况、情绪、突发性事件以及角色模糊、自我效能的高低、工作认同感、责任心、嫉妒心、对待遇的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原因。
二、缓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举措
克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职业倦怠要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等方面采取措施。
1.个人方面
(1)改变工作态度,保持心理健康。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用积极的情绪替代消极的情绪,正确认识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乐观向上。使教师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有价值的,要以本职工作为荣。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进修学习,自我充电。要保持终生学习的劲头,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熟悉新的教材,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学对象的新特点,通过不断提高自己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学校方面
(1)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好青年学生,不仅能从根本上战胜和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同时,也能帮助大学生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提高他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单位不是赢利性组织,惟一的资金来源就是学校的行政拨款。学院应增加教学投入,为政治课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尽量创造条件为政治课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关心和改善教师的生活和专业成长。如果仅靠任课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来完成工作是不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持续性的。
(2)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独特的教学规律,为此要完善符合文科特点的、与专业课不同的公共政治类课程的考绩制度。在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注意目标评估,又要注意效果评估,要突出体现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原则,注重考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在制定奖励制度时,应注意奖罚分明、公正、及时。
(3)学校在管理上应给予更多的自主权。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并不断地与时俱进,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领会其精神实质,只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政治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该破除严格的科层制,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尊重教师在工作时间上的弹性特征,对教师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课外实践)应给予鼓励和支持,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不同的学科特色。
3.社会方面
国家应通过深化高职教育方面的改革,制定一系列政策,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有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用人机制,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同时,要着力营造一个平等、公正,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社会环境。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群体,其神圣职责要求他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却非常严重,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研究,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赵建平、叶华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丽水学院学报,2009(1)
2 杨玉秀.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
3 陈虹、李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 田润锋.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窘境与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