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首先体现在教材的改革上。教材是教学行动的指导,是一切革新的剧本,而教师就是这剧本的编导,这就要求编导对剧本了然于胸,才能指挥若定。所以研读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
关键词 钻研教材 提高质量 新教材 再认识
一、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过程
教材结构问题可以说从有教材时就提出了。人们对教材结构的研究是随着教材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早期的算术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成人学习算术的顺序,采取直线前进的编排方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按照成人的学习顺序编排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与儿童的年龄阶段相适应。
随着学习心理研究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小学数学教材的变革。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课程应该心理化。“随后元教学”即把算术内容分别组织在各个生活单元之内。这种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编排,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以后的小学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影响,但不足的是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算术知识。
二、建立合理教材结构的几点认识
从前面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变革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数学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简单地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应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
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有共性,这从大多数国家编写的教材就能反映出来。但是我们在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时,不能总是引用外国心理学家的理论。这是因为任何研究都是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的,人的认识也因此受到制约。学生年龄特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具体的情况进行研究,按照我国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来编写数学教材。
(二)应认真研究每部分知识的特点,以及它对培养能力的作用
数学知识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对某些能力的培养的优势,只有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丰富的实验经验,但还需要认真总结提炼,把经验性的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要精心设计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的建立必须经过大量的研究,认真策划,教材的每一部分精心设计。教材与一般的书不同,它的每一部分都应该经得起反复推敲。否则,教材就会显得深一脚浅一脚的, 这个矛盾不解决很难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三、对新教材内容及其结构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材中已有一些内容和方法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教材结构应贴近时代要求。在教材结构方面,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估算问题
随着先进而简单的工具的广泛使用,社会生活对笔算技能的要求降低了。同时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变化的信息,对口算、估算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但是目前我们的教材,估算仅作业选学内容,且呈现的形式比较单调,没能体现出对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完整意图。因此,要加强估算,应首先把它作为正式的发学的内容确定下来,并且渗透到各个年级。不仅有计算的内容要安排相应的估算,而且还要配合几何、量的估算、应用题等内容进行。要把估算作为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培养,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二)应用题改革的问题
应用题在我国小学数学中的分量是比较重的一个内容,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体系,它的改革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我国的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有其独特的作用的,但在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可以借鉴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从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应用题的教学更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配合问题
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一方面要注意适应别的学科的需要,如,学习常识、地理需要用到一些计量,数学要在不断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安排。另一方面,数学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基础。如,应用题的练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因在安排应用题时,除了要考虑应用题本身的系统和难易外,还要考虑到语文学习的进步,要在语文课经学生打下初步的识字、阅读基础之后,再安排应用题。
(四)联系实际问题
将数学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及至科学发展的道路。目前,我们的教材在反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方面,与时代要求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改革。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注意新知识从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实际背景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数学作业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应安排一些联系实际的习题和实践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关键词 钻研教材 提高质量 新教材 再认识
一、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过程
教材结构问题可以说从有教材时就提出了。人们对教材结构的研究是随着教材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早期的算术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成人学习算术的顺序,采取直线前进的编排方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按照成人的学习顺序编排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与儿童的年龄阶段相适应。
随着学习心理研究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推动了小学数学教材的变革。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强调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课程应该心理化。“随后元教学”即把算术内容分别组织在各个生活单元之内。这种教育与心理相结合的编排,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以后的小学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影响,但不足的是不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算术知识。
二、建立合理教材结构的几点认识
从前面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变革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数学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简单地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应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
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有共性,这从大多数国家编写的教材就能反映出来。但是我们在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时,不能总是引用外国心理学家的理论。这是因为任何研究都是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的,人的认识也因此受到制约。学生年龄特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根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等具体的情况进行研究,按照我国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来编写数学教材。
(二)应认真研究每部分知识的特点,以及它对培养能力的作用
数学知识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对某些能力的培养的优势,只有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丰富的实验经验,但还需要认真总结提炼,把经验性的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
(三)要精心设计教材结构
教材结构的建立必须经过大量的研究,认真策划,教材的每一部分精心设计。教材与一般的书不同,它的每一部分都应该经得起反复推敲。否则,教材就会显得深一脚浅一脚的, 这个矛盾不解决很难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三、对新教材内容及其结构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材中已有一些内容和方法不太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教材结构应贴近时代要求。在教材结构方面,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估算问题
随着先进而简单的工具的广泛使用,社会生活对笔算技能的要求降低了。同时由于需要处理大量的、变化的信息,对口算、估算能力的要求提高了。但是目前我们的教材,估算仅作业选学内容,且呈现的形式比较单调,没能体现出对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的完整意图。因此,要加强估算,应首先把它作为正式的发学的内容确定下来,并且渗透到各个年级。不仅有计算的内容要安排相应的估算,而且还要配合几何、量的估算、应用题等内容进行。要把估算作为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来培养,使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二)应用题改革的问题
应用题在我国小学数学中的分量是比较重的一个内容,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体系,它的改革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我国的应用题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有其独特的作用的,但在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可以借鉴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从培养学生解题策略方面进行适当的改革,使应用题的教学更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三)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配合问题
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一方面要注意适应别的学科的需要,如,学习常识、地理需要用到一些计量,数学要在不断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尽量提前安排。另一方面,数学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基础。如,应用题的练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因在安排应用题时,除了要考虑应用题本身的系统和难易外,还要考虑到语文学习的进步,要在语文课经学生打下初步的识字、阅读基础之后,再安排应用题。
(四)联系实际问题
将数学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及至科学发展的道路。目前,我们的教材在反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方面,与时代要求还有距离,需要进一步改革。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注意新知识从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使学生借助这些实际背景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数学作业一门工具性学科,还应安排一些联系实际的习题和实践作业,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