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粽子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队里正在分菜地,母亲颠颠地跑到队部。
  你来干啥?队长瞥了母亲一眼:地本来就不多,你家成分不好,没你家的份。
  母亲的讪笑僵在脸上,转身便往回走,眼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回到家,母亲在院里闷坐了半晌,怔怔地看着几只寻食的鸡。快中午时,队长突然来了。母亲忙站起来,捋了捋头发,问:有事儿?
  菜地的事儿,队长说。
  母亲的眼睛亮了一下,不解地看着队长。
  队长说,我本想给你家分菜地,可上头有规定,我也是没办法。
  母亲的眼睛又暗了下去。
  你先别上火,队长说,成分归成分,你家来村里这么些年了,也没少帮别人的忙,都念着你家的好。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偷摸给你家一小块地,就是西沟石岗子那块。
  有就好,我不嫌弃。母亲笑了。
  队长说:那地太薄,种不了菜,你随便种些啥吧。至于冬菜,我们一家给你点儿就够了。
  母亲连连道谢,见队长要走,忙问:你说那地种啥都行?
  你还想种大烟咋的?队长白了母亲一眼。
  母亲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别人家的土豆都已经栽上了,母亲还在拾掇石岗子的那块地。那块地不仅离村子远,而且地里满是沙石。母亲趁着出工的间隙,起早贪晚,不知挑走了多少担石头,挑进了多少担新土。待队里的地都种完了,队长才带着一副犁杖把地趟了。
  队长问:都这个季节了,种苞米和高粱不赶趟了。
  母亲说:我想种点糜子和小豆。
  糜子产量太低,早没人种了。队长说:小豆种点倒行,最好还是多种点黄豆,到秋能换些油。
  母亲摇摇头说:我想好了,就种糜子和小豆。
  队长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虽然年景不好,但由于母亲的精心伺弄,到秋天时,那块地还是收获了一大袋糜子和一小袋红小豆。母亲挑出了一大堆除去糜粒的秸杆,用细铁丝扎了许多把大小不一的扫帚。当队长把过冬的白菜、萝卜从车上卸下来时,母亲便把这些扫帚抱上了车。
  队长有些疑惑地看着母亲:你这是?
  母亲说:大伙对我家这么照顾,我也没什么报答的。顿了顿,又说:这点东西太轻了,我,我還会报答的。
  你家这么困难,男人又不在,这就行了。队长说:这些菜摊到每家,也不过三四棵。
  母亲说:人家地里的东西给我了,我家地里的东西也不能都留下。
  算了,那点东西还是你家留着吧。队长说:都知道你家的情况,没人挑。
  母亲“嗯”了一声,马上又摇了摇头。
  过完芒种,很快便是五月节。按村里人的习俗,当天除了在日出之前插艾蒿,每人至少还要吃一个鸡蛋。即使再穷的人家,也一定得把鸡蛋准备好。至于粽子,许多人只是听说,并没有吃过。
  母亲在南方的老家吃过粽子,也亲手做过,但跟随父亲下放到村里后,已经过了三个五月节,从来就没提起过。
  五月节的前一天,母亲把糜子磨出的大黄米倒出一多半,泡了满满一大盆,然后把红小豆洗净,倒入锅中,点上火,开始烀了起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拎着篮子,冒雨进了山里,采回来一把艾蒿和满篮子青绿宽大的椴树叶子。她把艾蒿插在门框和窗框上,把椴树叶子洗净晾干,叶面上涂了豆油,卷成筒状,然后,把泡好的大黄米装进一半,放些红豆馅,又装上些大黄米,用细线捆扎好……
  傍晚时,母亲已经连续煮出了五锅这些用椴树叶子包裹的东西。她看了看西斜的太阳,急忙擦了擦汗,熄灭灶里的火,掸了掸衣服,拣了些煮好的东西装进篮子里,去了村长家。
  队长看着母亲拿出来几个怪里怪气的东西问:这是啥?
  是粽子。母亲说。
  队长睁大了眼睛:不对啊,听说粽子是竹叶包的啊,这咋?
  咱这边没有竹叶,苇叶也没有。母亲说:我这是用椴树叶包的,你先尝尝咋样?
  队长犹豫着拽开细线,剥开椴树叶,愣了一下。咬了一口,见到里面的红豆馅,又愣了一下,然后才慢慢嚼了起来。
  母亲紧张地盯着队长:咋样?
  好,好吃。有一股子清香味。队长边吃边说:怪不得你当初非要种糜子和小豆呢,真是难为你了。
  母亲挨家送完粽子,天已经黑了。当她饥肠辘辘回到家中,却发现一个粽子也没有了。
  选自《天池》
其他文献
她曾以为,时间冲不淡爱情,也冲不毁人心。  她曾以为,纵使她一无所有,他也会追逐着她的身影,过树穿花。  看来,是她太单纯了。  此时的她,拎着断跟的高跟鞋,赤脚踩在粗粝的沥青路上,狼狈不堪。  不知走了多久,她停了下来,坐在高速公路的一边,眼神迷茫地望着过往的车辆,像被抛弃的孩子,孤零零地被扔在一旁。  许久,她才收回目光,讽刺地扯了扯嘴角。  都到这种地步了,她还想着会不会有人来接她。  想着
期刊
一个夏日的午后,通往广州石门的林荫道上,即将上任的刺史解宝喉咙干渴得要冒烟。他频频往前看,前面除了升腾的烟尘和水波一样荡漾的热浪,就是那鸣蝉歇斯底里一声盖过一声的聒噪。  半晌,侍从解二终于出现在土路的尽头,他的手上,是一个青灰色的瓦罐。解宝下意识地舔了下嘴唇,顿时,一阵清凉沁来。解二几乎一路小跑过来,解宝也不再矜持,迎上前去。  忽然,解宝发现,在解二的身后,远远跟着几个精短打扮的蛮人,他们小心
期刊
现实没有我预想的那么残酷,在收到两亿元现金支票后。我被告知可以回家一趟,他们说,我可以利用這点时间,就这笔钱的分配和使用做些必要的安排。当然,前提是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未来的去向和下落,暗示也不行。他们让我自然消失在原来的生活里,不能留下任何征兆、任何痕迹,就像我晚饭后正在悠闲地遛弯儿突然被车撞死了一样。否则,这两亿元支票就会变成一张废纸。  “我们还算宽厚仁慈吧?临了还让你回去看看,跟以前的生活
期刊
那一年,我在一家小加工点里打工。老板待我们还算可以,起码工资不压,到月就发。我努力节省花销,然后把工资寄回家里。  几个月后,情况变了,老板突然开始压工资,脾气也越来越差。有工友告诉我,老板承包的一个工程被骗了,情绪不好。  生意不好,我们都在加工点里闲着。老板几天没来,不知道去哪里了,只记得那天他走时跟我说了句把加工点看好,其他再没说啥。因为我是加工点保管员,以前他出门也是这么说,我就没在意。 
期刊
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  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他开一爿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买
期刊
念大学时,我和雨婷、小芳、关琦几个人同住一个寝室。闲时,无话不聊,这其中一个久嚼不厌的话题就是:扮靓。  有一回,我买回一条格子短裙,竟然要求我放弃“首穿权”,先让她们轮流穿一天。还没让我点头,小芳手快,夺过裙子就往身上一套。  接着,她抬起下巴,挺胸,收腹,迈出猫步,好像真登上了巴黎“T”形舞台。后来,本室任何人的衣服都是共享,还有其它东西也共用着,比如休闲包、发夹、胸花。  寝室中唯一谢绝共享
期刊
热闹的城睡了,北方冬天的夜风没有一丝声息,却穿透了人的每一个毛孔。街上几乎没有人,偶有一辆小车经过,屁股上拖着白的气。  一个身形单薄的人出现在街角,在灯影暗处,不知抖抖索索地在做什么。  腊月二十三了,过了阴历小年,年就在跟前儿了。  第二天早起的人们发现,大街小巷一夜间贴满了一种奇怪的告示,红彤彤的8开纸,上面只这一句:“冬子,回家过年了”,没有抬头,没有落款,没有电话。字是手写,毛笔小楷,很
期刊
我搬到这个小区不久,便总结了一条规律,那就是,每到周一至周四晚上十点钟,会有一双高跟鞋敲击楼梯的声音传来,由下到上,接着对面邻居的房门就会从里面打开,没有招呼和寒暄,高跟鞋的聲音走进屋里,房门轻轻关闭,第二天清晨六点,高跟鞋的声音准时离去,整整八个小时。  高跟鞋的声音,起初我听起来还有些陌生,慢慢地,仔细辨别,我又感觉有些熟悉。我好想透过我家门上的猫眼看看她的样子,可是对一个双腿受伤的患者来说,
期刊
一个女孩二十来岁,花开叶茂,是一个盲人。  一天,她去公交车站等车,她听到一个人在说话。她一下子迷上这个嗓音。她请教说话的小伙子,手指上有一个戒指,想脱下來,太紧了,不知道有什么办法。  小伙子把她的手指含在嘴里,吮吸几下,把戒指脱下来。盲女孩用手帕把戒指包起来,送给小伙子。小伙子怎么会收呢?说了很多拒绝的理由。盲女孩一直笑。  一个说得很有神,一个笑得很有神。  公交车耽误了很多趟,再没车来了。
期刊
1934年9月28日黄昏。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司令部。  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戎装在身,一脸疲惫。勤务兵送来水,请他洗漱,然后参加司令部为他举行的洗尘晚宴。他挥挥手,长久地站在一棵兰竹前发呆。竹枝高直,竹叶青翠,生机无限。刚刚从庐山会议回来的莫雄,知道自己正面临重大抉择。他侧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领袖像,几步跨到办公桌前,拨通了机要秘书项与年的电话。  莫雄相信,只有这个人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莫雄爱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