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华期间曾经实行“以战养战”、借中国人的钱打中国人的野蛮战略。为了筹措巨额的战争费用,日本在中国的沦陷区大肆发行各类公债,赤裸裸地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以此维持战争机器的正常运转。河北博物院收藏有一批日本侵华期间强制发行的债券,这些债券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所进行的残酷的金融掠夺提供了又一铁证。
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债券为横版,日本大藏省发行,内阁印刷局制造,凸版套色印刷。正面图案是飞机、军舰、坦克、大炮,落款为“大藏大臣”,并钤有圆形红色印章。拾圆债券(图1)为红色,票幅181×127毫米,券号“1049751”,正面上方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右上方印有“第三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二十二日,发行价格为七圆,背面是花团和面值“10”;贰拾圆债券(图2)为棕色,票幅182×128毫米,券号“0477397”,正面右上方印有“第十四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九年(1944)四月二十日,发行价格为拾四圆,背面是花团和面值“20”;五拾圆债券(图3)为蓝色,票幅184×128毫米,券号“0206761”,正面右上方印有“第十五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九年(1944)六月十五日,发行价格为叁拾五圆,背面是花团和面值“50”。这些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直接印证了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举全国之力穷兵黩武,妄图侵占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痴心妄想。
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特别国库债券。债券为竖版,日本大藏省发行,内阁印刷局制造,凸版套色印刷。壹百圆债券(图4)为蓝色,票幅212×295毫米,正面上方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特别国库债券”字样,右侧是券号“321965”,下方的日文说明部分为承兑方法和承兑日期,旁落“大藏大臣”及圆形红色印章,印章左侧图案为位于日本东京皇居广场上的“军神”楠木正成铜像,发行时间是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二十日。债券下方附有三分半利的1枚特别的利息票和17枚利息票,右下角缺失了1枚利息票。从缺少的利息票来看,持有者领取了1944年的利息,壹百圆的本金只收回了叁圆五拾钱,剩余的利息和本金则随着日本的战败而不了了之。
大日本帝国政府支那事变割引国库债券。 债券为横版,日本大藏省发行,内阁印刷局制造,凸版套色印刷。拾圆债券(图5)为红色,票幅258×181毫米,券号“1608122”,正面上方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支那事变割引国库债券”,右上方印有“第十六回”字样,中间是日文说明,发行时间为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十三日,背面是花团和面值“10”。此债券属当时的日本政府为支那事变(七·七事变)后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所发行,上有“大藏大臣”的圆形红色印章。
支那事变贮蓄债券。债券为横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金拾五圆债券(图6)为蓝色,票幅253×168毫米,正面四角分列“贮”“蓄”“债”“券”四字,上方印有“割增金附 第拾七回 贮蓄债券”字样,中间是债券面值“金拾五圆”。“支那事变贮蓄债券”朱文圆形印章与红色券号“051036”赫然醒目,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五年(1940)六月。票面有明确的日文说明,大体意思是:此债券根据《临时资金调整法》的规定发行,其售出债券的收入归大藏省存款部运用,面值金拾五圆减价出售为金拾圆。背面印有债券发行目的、用途及承兑方法和日期。
战时贮蓄债券。债券为竖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金拾五圆债券(图7)为棕色,票幅127×169毫米,正面上方印有“贮蓄债券”四字和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徽记,右上方迎光可见一圆形水印,为防伪标记。中部印有“割增金附 战时贮蓄债券 第拾回”、券号“019813”、债券面值“金拾五圆”和日文说明等。日文说明左侧圆章为日本劝业银行“总裁之印”,右侧圆章印有“大东亚战争”字样及富士山、樱花图案,发行时间为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下方附有“证券保管证”和“证券保管请求书”。债券背面印有债券发行目的、用途及承兑方法和日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大规模太平洋战争期间,为支撑战线绵长的侵略战争,开始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1940年至1945年间,发行了众多的军票和战时贮蓄债券,强迫被占领地的企业和百姓购买。
支那事变报国债券。债券为竖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分为正票和附票上下两部分。金五圆债券(图8)为蓝色,票幅127×168毫米,券号“025138”,正面上方印有“第六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六年(1941)二月;金拾圆债券(图9)为棕色,票幅127×168毫米,券号“061393”,正面上方印有“第贰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五年(1940)六月。金五圆和金拾圆债券背面均印有债券发行条例,对发行数量、面额、偿还方式、偿还时间等事项作了规定。
战时报国债券。债券为竖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分为正票和附票上下两部分。正票周边设计带有明显的侵略战争标志,如日本国旗、飞机、坦克、军舰、炸弹等;中间上方印有“第×回”“第×组”和六位数号码;中间印有“割增金附 战时报国债券”字样,下方印有日文说明,左侧印有发行年号和“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字样及红色圆形“总裁之印”图章,右侧圆章印有“大东亚战争”字样及富士山、樱花图案。河北博物院收藏的战时报国债券有金五圆和金拾圆两种面值,其中金五圆债券(图10)为蓝色,票幅128×169毫米,券号“054701”,正面上方印有“第叁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金拾圆债券(图11)为棕红色,票幅128×169毫米,券号“054463”,正面上方印有“第贰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七年(1942)四月。金五圆和金拾圆债券背面均印有债券发行条例,对发行数量、面额、偿还方式等事项作了规定。
割引劝业债券。债券为横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印刷。金贰拾圆债券(图12)为绿色,票幅254×168毫米,正面四角分列“劝”“业”“债”“券”四字,上方印有“第四回”字样,中间是债券面值“金贰拾圆”,其下印有“卖出价格金拾圆”字样。左侧印有发行年号“昭和六年十月”和“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字样及红色圆形“总裁之印”图章,中间日文说明文字上加盖红色券号“085063”。背面印有债券发行目的、用途及承兑方法和日期。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上述日本侵华债券,是日本对中国进行金融掠夺的又一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从中可以大体了解日本在华发行公债的几个特点:其一,公债的偿还期限普遍较长。如支那事变贮蓄债券偿还期20年,大东亚战争特别国库债券偿还期18年,战时报国债券偿还期15年,最短的支那事变割引国库债券偿还期也高达10年,这样在理论上减轻了还款压力。而实际上,由于众多债券的发行多集中在战争后期,绝大多数公债未待偿还就因战争结束而成了废纸,公债的偿还期限越长,对老百姓的危害越大。其二,公债具有强制性购买的特征。日本当时发行的债券以日本政府的名义担保,强制沦陷区富裕些的家庭购买债券,即现在的强买强卖,用债券换走了沦陷区人民的真金白银或者货币。其三,公债具有隐形掠夺性。日本劝业银行发的贮蓄债券、战时报国债券,表面上看这就是银行发的债券,但是债券下面的使用规则明确写着此債券根据“临时资金调整法”的规定发行,发行收入归大藏省预算部门使用。日本的大藏省便是财政部,这些债券实际上是为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来募集军费的。
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债券为横版,日本大藏省发行,内阁印刷局制造,凸版套色印刷。正面图案是飞机、军舰、坦克、大炮,落款为“大藏大臣”,并钤有圆形红色印章。拾圆债券(图1)为红色,票幅181×127毫米,券号“1049751”,正面上方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右上方印有“第三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二十二日,发行价格为七圆,背面是花团和面值“10”;贰拾圆债券(图2)为棕色,票幅182×128毫米,券号“0477397”,正面右上方印有“第十四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九年(1944)四月二十日,发行价格为拾四圆,背面是花团和面值“20”;五拾圆债券(图3)为蓝色,票幅184×128毫米,券号“0206761”,正面右上方印有“第十五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九年(1944)六月十五日,发行价格为叁拾五圆,背面是花团和面值“50”。这些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直接印证了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举全国之力穷兵黩武,妄图侵占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痴心妄想。
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特别国库债券。债券为竖版,日本大藏省发行,内阁印刷局制造,凸版套色印刷。壹百圆债券(图4)为蓝色,票幅212×295毫米,正面上方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大东亚战争特别国库债券”字样,右侧是券号“321965”,下方的日文说明部分为承兑方法和承兑日期,旁落“大藏大臣”及圆形红色印章,印章左侧图案为位于日本东京皇居广场上的“军神”楠木正成铜像,发行时间是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二十日。债券下方附有三分半利的1枚特别的利息票和17枚利息票,右下角缺失了1枚利息票。从缺少的利息票来看,持有者领取了1944年的利息,壹百圆的本金只收回了叁圆五拾钱,剩余的利息和本金则随着日本的战败而不了了之。
大日本帝国政府支那事变割引国库债券。 债券为横版,日本大藏省发行,内阁印刷局制造,凸版套色印刷。拾圆债券(图5)为红色,票幅258×181毫米,券号“1608122”,正面上方印有“大日本帝国政府支那事变割引国库债券”,右上方印有“第十六回”字样,中间是日文说明,发行时间为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十三日,背面是花团和面值“10”。此债券属当时的日本政府为支那事变(七·七事变)后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所发行,上有“大藏大臣”的圆形红色印章。
支那事变贮蓄债券。债券为横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金拾五圆债券(图6)为蓝色,票幅253×168毫米,正面四角分列“贮”“蓄”“债”“券”四字,上方印有“割增金附 第拾七回 贮蓄债券”字样,中间是债券面值“金拾五圆”。“支那事变贮蓄债券”朱文圆形印章与红色券号“051036”赫然醒目,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五年(1940)六月。票面有明确的日文说明,大体意思是:此债券根据《临时资金调整法》的规定发行,其售出债券的收入归大藏省存款部运用,面值金拾五圆减价出售为金拾圆。背面印有债券发行目的、用途及承兑方法和日期。
战时贮蓄债券。债券为竖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金拾五圆债券(图7)为棕色,票幅127×169毫米,正面上方印有“贮蓄债券”四字和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徽记,右上方迎光可见一圆形水印,为防伪标记。中部印有“割增金附 战时贮蓄债券 第拾回”、券号“019813”、债券面值“金拾五圆”和日文说明等。日文说明左侧圆章为日本劝业银行“总裁之印”,右侧圆章印有“大东亚战争”字样及富士山、樱花图案,发行时间为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下方附有“证券保管证”和“证券保管请求书”。债券背面印有债券发行目的、用途及承兑方法和日期。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大规模太平洋战争期间,为支撑战线绵长的侵略战争,开始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1940年至1945年间,发行了众多的军票和战时贮蓄债券,强迫被占领地的企业和百姓购买。
支那事变报国债券。债券为竖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分为正票和附票上下两部分。金五圆债券(图8)为蓝色,票幅127×168毫米,券号“025138”,正面上方印有“第六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六年(1941)二月;金拾圆债券(图9)为棕色,票幅127×168毫米,券号“061393”,正面上方印有“第贰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五年(1940)六月。金五圆和金拾圆债券背面均印有债券发行条例,对发行数量、面额、偿还方式、偿还时间等事项作了规定。
战时报国债券。债券为竖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套色印刷。分为正票和附票上下两部分。正票周边设计带有明显的侵略战争标志,如日本国旗、飞机、坦克、军舰、炸弹等;中间上方印有“第×回”“第×组”和六位数号码;中间印有“割增金附 战时报国债券”字样,下方印有日文说明,左侧印有发行年号和“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字样及红色圆形“总裁之印”图章,右侧圆章印有“大东亚战争”字样及富士山、樱花图案。河北博物院收藏的战时报国债券有金五圆和金拾圆两种面值,其中金五圆债券(图10)为蓝色,票幅128×169毫米,券号“054701”,正面上方印有“第叁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金拾圆债券(图11)为棕红色,票幅128×169毫米,券号“054463”,正面上方印有“第贰回”字样,发行时间为昭和十七年(1942)四月。金五圆和金拾圆债券背面均印有债券发行条例,对发行数量、面额、偿还方式等事项作了规定。
割引劝业债券。债券为横版,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发行,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印刷。金贰拾圆债券(图12)为绿色,票幅254×168毫米,正面四角分列“劝”“业”“债”“券”四字,上方印有“第四回”字样,中间是债券面值“金贰拾圆”,其下印有“卖出价格金拾圆”字样。左侧印有发行年号“昭和六年十月”和“株式会社日本劝业银行”字样及红色圆形“总裁之印”图章,中间日文说明文字上加盖红色券号“085063”。背面印有债券发行目的、用途及承兑方法和日期。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上述日本侵华债券,是日本对中国进行金融掠夺的又一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从中可以大体了解日本在华发行公债的几个特点:其一,公债的偿还期限普遍较长。如支那事变贮蓄债券偿还期20年,大东亚战争特别国库债券偿还期18年,战时报国债券偿还期15年,最短的支那事变割引国库债券偿还期也高达10年,这样在理论上减轻了还款压力。而实际上,由于众多债券的发行多集中在战争后期,绝大多数公债未待偿还就因战争结束而成了废纸,公债的偿还期限越长,对老百姓的危害越大。其二,公债具有强制性购买的特征。日本当时发行的债券以日本政府的名义担保,强制沦陷区富裕些的家庭购买债券,即现在的强买强卖,用债券换走了沦陷区人民的真金白银或者货币。其三,公债具有隐形掠夺性。日本劝业银行发的贮蓄债券、战时报国债券,表面上看这就是银行发的债券,但是债券下面的使用规则明确写着此債券根据“临时资金调整法”的规定发行,发行收入归大藏省预算部门使用。日本的大藏省便是财政部,这些债券实际上是为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来募集军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