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1—2018年黑色素瘤流行特征分析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宁波市2011—2018年黑色素瘤发病情况、变化趋势,为该地区黑色素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8年宁波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发病资料、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诊断资料和宁波市统计局的相关资料,计算黑色素瘤的粗发病率、标化率、累积发病率和截缩率,并对其类型分布、地区分布及就诊医院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2018年,宁波市共1 047例黑色素瘤发病病例(其中男543例,女504例),粗发病率为1.657/10万,中标率为1.642/10万,世标率为1.454/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156%,35~64岁截缩率为1.681/10万。2011—2018年,宁波市黑色素瘤发病率上升显著,2018年世标率比2011年上升了519.81%,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P=0.003)。男女性黑色素瘤粗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中女性黑色素瘤更多发生在65~74岁组,而男性粗发病率最高为85岁以上组,不同性别粗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604)。宁波市各县市区的黑色素瘤发病率差异明显(χ2=124.38,P=0.003),市区发病率明显高于辖属县市。黑色素瘤大部分发生于患者皮肤和黏膜,分别有657例(62.75%)和172例(16.43%)。659例(62.94%)黑色素瘤患者就诊于市级医院,社区卫生院的就诊率由2011年的0提升至2018年的15.18%。

结论

宁波市黑色素瘤发病率逐渐上升,其中市区比辖属县市高发。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基层医院诊治黑色素瘤的比例明显提高,从另一方说明该地区黑色素瘤发病率上升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提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围生期窒息(PA)患儿连续神经系统检查、大运动评估(GM)和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方法本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16~2020年在赫尔辛基大学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治疗的围生期窒息足月儿,于2周龄行Hammersmith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HNNE)及头MRI检查,3月龄行Hammersmith婴儿神经系统检查(HINE)及大运动评估。结果研究共纳入50例PA患儿,其中33例未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7例诊断为HIE1度,10例诊断为HIE2度。25例未患HIE的PA,有24例的HNNE检查
期刊
目的探讨极早产儿12岁时神经发育结局与围产期、新生儿期及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评估先前研究关于产前激素使用对认知的改善是否会持续至12岁。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出生于2004~2007年胎龄为22.7~31.9周的78例极早产儿,在12岁时进行认知、运动和视觉运动整合测试,匹配50例年龄相仿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并将研究纳入的早产儿分成两个亚组:极早产儿(胎龄:28~31周,n=53)和超早产儿(胎龄:22~27周,n=25)。结果早产儿组在认知、运动和视觉运动整合测试中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个早产
期刊
目的新生儿肺出血(PH)是一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的急危重症,该文就PH管理作一系统综述。方法根据PRISMA指南,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提取研究设计及样本量、患者统计资料、主要及辅助治疗方法和治疗结局等相关数据。结果纳入16项研究共385例PH患儿,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治疗方法有:肺表面活性物质、高频振荡通气(HFOV)、肾上腺素、纠正凝血障碍、间歇正压通气、可卡因和托拉唑啉。辅助治疗方法有:血液制品、HFOV、提高呼气末正压(PEEP)、维生素K、肺表面活性物质
期刊
目的分析甲、乙型流感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重度流感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甲、乙型流感肺炎患儿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混合感染病原,并探讨重度流感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1)在711例流感肺炎患儿中,甲、乙型分别占65.1%、32.9%;春季、夏季以乙型Victoria系占优势,秋季以甲型H3N2占优势,冬季以甲型H1N1占优势;
目的探讨MassARRAY技术在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二阶段分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两种筛查方法下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检出率、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单独通过串联质技术对181459例新生儿进行瓜氨酸(citrulline,Cit)浓度检测;通过串联质技术对33156例新生儿检测瓜氨酸浓度,把瓜氨酸浓度截断值大于90百分位(Cit>20μmol/L),且小于99.5百分位(Cit
人们开始真正认识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危害始于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然而,在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流感的防治措施较百年前有了质的飞跃,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依然维持在一定水平,并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此文对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变迁进行回顾和总结。
目的探讨甲型流感病毒对缺少唾液酸残基巨噬细胞的侵染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对IF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R8、Memphis、Aichi三种甲型流感病毒株以相同的病毒滴度分别侵染MHS肺泡巨噬细胞,对照组(NC)加等量PBS,24h收集上清及细胞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病毒的负载量;普通倒置光学显微镜镜下观察实验组及NC细胞病变;实时荧光定量RCR法检测实验组及NC巨噬细胞样本中IFN-β、IFN-γ及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HS巨噬细胞被3株甲型流感病毒株侵染后
目的评价国产口服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中国健康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中服用的安全性。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河北省疫苗临床研究基地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受试者为18岁以上成年人40名,2~6周岁儿童40名,6~12周龄婴儿120名,共计200名。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剂量共分为5个阶段组。每组按照2∶1∶1的比例分别口服我国国产的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慰剂1或者安慰剂2。采用定期随访和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疫苗接种后28d内的不良反应。结果成年人中,试验组、安慰剂
目的探索原核表达新型冠状病毒受体结合蛋白(RBD)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用大肠埃希菌表达重组新型冠状病毒RBD,进行纯化、透析复性,比较了RBD复性前后的结构表征和抗原活性变化,最后将制备所得重组RBD免疫Babl/c小鼠,检测免疫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变化情况。结果完成了大肠埃希菌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重组RBD的制备。复性前后,RBD的自发荧光波长发生蓝移现象,从(363.33±0.47)nm蓝移至(333.00±0.82)nm,蛋白形状从无序状态折叠为(9.55±0.
目的了解嘉兴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疾病负担情况。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2018—2019年嘉兴市秀洲区各乡镇/街道报告的300例5岁以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治疗情况,以及生病期间亲属陪护情况和生命质量等情况,综合评估疾病负担。结果300例患儿的调查问卷中,共收集到中共295份有效问卷。295例患儿年龄为(1.35±1.07)岁,其中男性患儿168例(56.95%),门诊儿童病例265例(89.83%);总经济负担为505601.33元,人均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