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提高综合经济发展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導方向和趋势,科学诠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内涵的科学阐述,通过简明的描述生态城市建设的典型范例,可以解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同特征,反映生态城市建设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中国正面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城市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但是经过几十年粗放式发展以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源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客观上的日趋严重,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20世纪20年代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與生物圈计划’研究课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个重要概念,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综合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是多维度的集合体,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是实现人与社会,资源分配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承载环境的能力,实现资源和生态的科学合理配置,它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与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入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居住区,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和谐内容。生态城市与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不同。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等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2、系统平衡性与转化高效性
系统平衡性,主要是指在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中,环境胁迫与承载力、资源利用与更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本质上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生态城市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返回到生态系统,保持整个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这改变了传统城市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秩序。这是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本质区别之一。
物质转化高效性是指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即资源和产品,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的过程中,实现投入少、产出多、废弃物排放少或“零排放”,主要体现在城市系统之内,在信息流、能量流和价值流有序流动、交换和转化的过程中,减少资源和能量等各方面的损耗以及对城市的破坏。生态城市改变了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物质、能量有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运转可持续性
运转可持续性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在生产领域,通过各个产业的改造和重构,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城市的运转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生产的共生性。生产领域中,在企业之间、园区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建立物质交换关系,形成共生组合,实现整个城市生产系统的循环化和生态化;消费的绿色性。实行绿色消费,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与利用体系的建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与消费的互融性。通过生产和消费两大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流通和融合,不仅使消费过程产生的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流入生产领域进行再生产,实现生态城市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大循环”。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會学研究,复兴于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的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加剧,各种城市问题愈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城市生态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耗散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所谓的“新三论”学科的有力支持,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理论。归纳起来,城市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如下要点:城市生态学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而成的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还包括了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能量的生产代谢、生物化学循环,以及资源供需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点。即以人为主体;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且具有高度开放性;具有自我驯化的特点;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子系统的内部,都有自己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城市病”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它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明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同时又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本城市的发展要求,还要满足后代人、其它地区发展要求;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主要通过限制、调整、重组、优化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得以永续利用,并借助一定的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其中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力量;
(三)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问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強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三、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概述
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态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至今,各个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都不曾停歇,并取得丰富的成果。美国在西海岸的海滨城市伯克利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对波特兰和克利夫兰大都市区制定详细计划成果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公交导向式城市开发规划、社会公益项目和市民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将建设放在解决城市能源和资源问题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真正降低社区费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阿德莱德市通过制定详细建设原则和衡量标准,解决了城市资源问题;除此还有日本的九州、丹麦的哥本哈根、印度的班加罗尔、新加坡全岛等等。他们都将生态城市的理论贯彻在实践中,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得到了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丰硕成果。在国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天津、上海、长沙、宜春、深圳、马鞍山等城市都相应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此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试点建设。江西宜春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市的试点,长沙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编制,使中国的城市生态应用研究从分析、评价阶段向综合规划、统筹建设的阶段迈进了一步。进入1990年代,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城市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开展了生态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厦门(海湾型生态城市)、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和北京(绿色生态城市)等城市。
四、如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绿色城市建设中我们要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绿色城市,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人类居住环境,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共赢。
(一)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形态。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分子。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只享用成果而不为之努力,甚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阻碍者、破坏者。只有全社会和每个人都真正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共识、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才会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也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
(二)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三)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生态城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中国正面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城市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但是经过几十年粗放式发展以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源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客观上的日趋严重,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20世纪20年代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與生物圈计划’研究课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个重要概念,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综合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是多维度的集合体,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是实现人与社会,资源分配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承载环境的能力,实现资源和生态的科学合理配置,它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与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入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居住区,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和谐内容。生态城市与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不同。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等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2、系统平衡性与转化高效性
系统平衡性,主要是指在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中,环境胁迫与承载力、资源利用与更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本质上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生态城市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返回到生态系统,保持整个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这改变了传统城市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秩序。这是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本质区别之一。
物质转化高效性是指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即资源和产品,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的过程中,实现投入少、产出多、废弃物排放少或“零排放”,主要体现在城市系统之内,在信息流、能量流和价值流有序流动、交换和转化的过程中,减少资源和能量等各方面的损耗以及对城市的破坏。生态城市改变了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物质、能量有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运转可持续性
运转可持续性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在生产领域,通过各个产业的改造和重构,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城市的运转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生产的共生性。生产领域中,在企业之间、园区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建立物质交换关系,形成共生组合,实现整个城市生产系统的循环化和生态化;消费的绿色性。实行绿色消费,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与利用体系的建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与消费的互融性。通过生产和消费两大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流通和融合,不仅使消费过程产生的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流入生产领域进行再生产,实现生态城市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大循环”。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會学研究,复兴于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的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加剧,各种城市问题愈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城市生态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耗散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所谓的“新三论”学科的有力支持,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理论。归纳起来,城市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如下要点:城市生态学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而成的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还包括了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能量的生产代谢、生物化学循环,以及资源供需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点。即以人为主体;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且具有高度开放性;具有自我驯化的特点;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子系统的内部,都有自己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城市病”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它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明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同时又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本城市的发展要求,还要满足后代人、其它地区发展要求;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主要通过限制、调整、重组、优化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得以永续利用,并借助一定的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其中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力量;
(三)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问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強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三、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概述
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态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至今,各个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都不曾停歇,并取得丰富的成果。美国在西海岸的海滨城市伯克利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对波特兰和克利夫兰大都市区制定详细计划成果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公交导向式城市开发规划、社会公益项目和市民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将建设放在解决城市能源和资源问题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真正降低社区费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阿德莱德市通过制定详细建设原则和衡量标准,解决了城市资源问题;除此还有日本的九州、丹麦的哥本哈根、印度的班加罗尔、新加坡全岛等等。他们都将生态城市的理论贯彻在实践中,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得到了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丰硕成果。在国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天津、上海、长沙、宜春、深圳、马鞍山等城市都相应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此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试点建设。江西宜春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市的试点,长沙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编制,使中国的城市生态应用研究从分析、评价阶段向综合规划、统筹建设的阶段迈进了一步。进入1990年代,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城市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开展了生态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厦门(海湾型生态城市)、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和北京(绿色生态城市)等城市。
四、如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绿色城市建设中我们要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绿色城市,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人类居住环境,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共赢。
(一)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形态。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分子。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只享用成果而不为之努力,甚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阻碍者、破坏者。只有全社会和每个人都真正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共识、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才会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也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
(二)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三)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