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及指导学生的欣赏、绘画练习,能使学生极快地掌握绘画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绘画开始的时候是一种技巧,这个巧就是从大量的练习中来的,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然后上升到艺术,就是美术,这个阶段必须有大量的绘画练习的积累,才能形成学生自己的美术个性。
作为现在的美术教学,要基于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让学生在绘画练习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寻找自己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加大欣赏练习,引起表现冲动
练习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可以激发一份冲动,当学生在黑板上或画纸上绘画时,他们心里在描绘一种自己的世界,小学生的心灵是无瑕的。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就是那种天真,那种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的东西是最珍贵的,最接近美术本质的。
如教学《小桥、流水、森林》一课时,老师播放音乐,欣赏齐白石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俄罗斯列维坦的油画《深渊》、俄罗斯希施金油画的《松林的早晨》等三幅作品。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老师先问学生,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让学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接着,老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最后布置作业,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在练习的状况下,学生是亲临其境的,是近距离的,是直接的感官反射,是直接的心理反应,是美好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就会产生一种满足,从而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师的作品固然美,固然有价值,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是遥远的,而练习中的老师是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与现实的直接对应,是真真切切的艺术上的对话。但这时就更要求老师能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有价值的引导,能发现学生作品的美。
二、加强绘画示范,帮助掌握技能
美术学科决定着艺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实践并不是完全走向了教师的示范指导,教师需要技能演示去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换句话说,美术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传授美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教授基本的技能和技法。技能和技法的展现是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这种表现往往体现为教学个体化的示范。
如教学《植物写生》一课,通过欣赏响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內容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通过示范,学生可以获得各种感官的刺激,比如老师的情绪,状态,动作体现在技术性的笔触,线条,色彩的构图,对图片的理解,都会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起到心理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之前他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如何调色,如何绘画或制作。在示范过程中,学生欣赏和观察,思考,然后模仿,很容易掌握到达到一定水平的基本方法。
三、引导不同角度,注重美材积累
美术课程“造型-表现”要求学生记录或表现你所看到和听到的是什么,学生的所见所闻是感想的前提,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就能创作出美术内容,而学生对一件事情是否熟悉对创造想象力也至关重要。如果在教学中只使用复制或引入的材料太少,学生就会片面理解,使作品空虚。所以,除了培养学生积攒材料的好习惯外,还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事物,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还是以《植物写生》一课为例,老师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老师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的名画《君子兰》,学习画中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欣赏、点评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同时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再让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强调用线时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四、综合各科学习,创新教学模式
美术综合教学模式,是备课时围绕一个主题,各学科教师一起着手准备资料,资源共享,使知识、能力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如以“茶”为主题的综合课。围绕茶这一主题,信息技术老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9大块:①“源远流长的茶文化”;②“名茶大观园”;③“制茶工艺知多少”;④“如何品茶及饮茶的益处”;⑤“清香的茶文化”;⑥“韵味茶馆”;⑦“造型各异的茶具”;⑧“多彩的茶叶包装盒”;⑨请您留言:研究了中国茶文化,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美术、语文、音乐老师分别指导学生交流茶的知识,品茶,欣赏茶具、欣赏茶的歌曲。其中以美术教师为主,音乐、语文教师为副。这种综合模式,加强了学科联系,内容的组织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强调研究的事物的整体性,避免了各科的重复教学,减轻了课业负担,又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克服学科知识的割裂,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思维能力。
美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鼓励学生追求多做绘画练习,在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态度与评估方法上,充分考虑其在绘画练习中个性基础上所形成的差异,加强有效指导等,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美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现在的美术教学,要基于学生的核心学科素养,让学生在绘画练习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寻找自己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
一、加大欣赏练习,引起表现冲动
练习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可以激发一份冲动,当学生在黑板上或画纸上绘画时,他们心里在描绘一种自己的世界,小学生的心灵是无瑕的。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成年人无法想象的,就是那种天真,那种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的东西是最珍贵的,最接近美术本质的。
如教学《小桥、流水、森林》一课时,老师播放音乐,欣赏齐白石的国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俄罗斯列维坦的油画《深渊》、俄罗斯希施金油画的《松林的早晨》等三幅作品。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小桥、流水、森林的美丽景色。老师先问学生,画面看不见青蛙,为何不把作品名称改为其他?假如你来改这幅作品,你如何修改?让学生用适合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如抒情、欢快、轻松、舒缓、祥和、宁静、流动、甜美……接着,老师演示线条的情感表现特征;最后布置作业,各人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中,画一幅风景画。
在练习的状况下,学生是亲临其境的,是近距离的,是直接的感官反射,是直接的心理反应,是美好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就会产生一种满足,从而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大师的作品固然美,固然有价值,但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是遥远的,而练习中的老师是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心与心的沟通,是与现实的直接对应,是真真切切的艺术上的对话。但这时就更要求老师能对学生正确的引导,有价值的引导,能发现学生作品的美。
二、加强绘画示范,帮助掌握技能
美术学科决定着艺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强调实践并不是完全走向了教师的示范指导,教师需要技能演示去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换句话说,美术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传授美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教授基本的技能和技法。技能和技法的展现是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具体的美术课堂教学辅导过程中,美术教师的这种表现往往体现为教学个体化的示范。
如教学《植物写生》一课,通过欣赏响图片及对自然界中植物的观察分析,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花的角度变化、叶子的穿插等,学习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花、叶的朝向,以及如何用疏密不同的线表现植物。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內容之一,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充满了丰富的线条,便于学生对细部的观察和刻画。由于植物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生家里都养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资料,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自然地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通过示范,学生可以获得各种感官的刺激,比如老师的情绪,状态,动作体现在技术性的笔触,线条,色彩的构图,对图片的理解,都会直接刺激学生的眼球,起到心理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的情绪,产生强烈的兴趣。这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之前他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如何调色,如何绘画或制作。在示范过程中,学生欣赏和观察,思考,然后模仿,很容易掌握到达到一定水平的基本方法。
三、引导不同角度,注重美材积累
美术课程“造型-表现”要求学生记录或表现你所看到和听到的是什么,学生的所见所闻是感想的前提,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就能创作出美术内容,而学生对一件事情是否熟悉对创造想象力也至关重要。如果在教学中只使用复制或引入的材料太少,学生就会片面理解,使作品空虚。所以,除了培养学生积攒材料的好习惯外,还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事物,以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还是以《植物写生》一课为例,老师课件出示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植物,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植物的特征、姿态。老师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的名画《君子兰》,学习画中线条的粗细变化。同时介绍画的简单知识,强调深入反复观察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欣赏、点评学生优秀作品,着重讲他们的不同处理手法,进一步分析观察各种植物的结构与花纹。同时请学生谈一谈,通过观察各种植物,发现了他们有哪些特征?说一说所画植物的生长特点?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再让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强调用线时的疏密、繁简、长短等变化。
四、综合各科学习,创新教学模式
美术综合教学模式,是备课时围绕一个主题,各学科教师一起着手准备资料,资源共享,使知识、能力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如以“茶”为主题的综合课。围绕茶这一主题,信息技术老师提供学习网页。网页的结构主要有9大块:①“源远流长的茶文化”;②“名茶大观园”;③“制茶工艺知多少”;④“如何品茶及饮茶的益处”;⑤“清香的茶文化”;⑥“韵味茶馆”;⑦“造型各异的茶具”;⑧“多彩的茶叶包装盒”;⑨请您留言:研究了中国茶文化,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美术、语文、音乐老师分别指导学生交流茶的知识,品茶,欣赏茶具、欣赏茶的歌曲。其中以美术教师为主,音乐、语文教师为副。这种综合模式,加强了学科联系,内容的组织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强调研究的事物的整体性,避免了各科的重复教学,减轻了课业负担,又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克服学科知识的割裂,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思维能力。
美术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鼓励学生追求多做绘画练习,在方法上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态度与评估方法上,充分考虑其在绘画练习中个性基础上所形成的差异,加强有效指导等,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美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增强,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