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英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他的代表作品。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深受广大读者同情的悲剧人物——苔丝。这个美丽、纯洁、善良的姑娘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悲剧,而她人生的悲剧是其性格与环境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结果,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本文将从主客观多个角度分析苔丝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苔丝;悲剧;社会;性格;家庭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勤劳淳朴、坚强勇敢、纯洁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女孩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为减轻家庭负担去富贵家庭做工,被富家无赖诱奸、回家后丧子、新婚之夜因旧事遭丈夫抛弃、将又来纠缠她的恶棍刺死,最终自己也走上断头台。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苔丝的一生是由悲劇构成的,但任何悲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苔丝悲剧的成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主观因素便是苔丝的性格;客观因素是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下面便从这几个角度对苔丝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
苔丝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中唯一的劳力性动物老马死后,因为觉得老马的死与自己有关,出于愧疚和对家庭收入的担忧,就答应了父母让她去德伯家认亲的要求。对亚雷,她从一开始就有排斥但还是继续待在他们家中干活。她对亚雷缺少戒备心,在亚雷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多信任但还是依赖着他,和他一起回去,这也造成了她被亚雷诱奸的结果。因为她的善良不忍心,她生下了自己和亚雷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因病夭折。同样也是因为她的真诚,她认为自己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丈夫克莱尔,于是在婚前选择告诉克莱尔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克莱尔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人还是在新婚之夜分开了。之后在父亲去世后,一家人无家可归的时候,她又因为自己的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而答应了与亚雷同居。可不能忽视的是,苔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于是在克莱尔回来之后,她杀死了亚雷,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从全书来看,苔丝的单纯善良本就是造成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因素
苔丝种种悲剧的开端,与她的家庭、父母是脱不了关系的,她的父亲就只是听牧师说自己是德伯家的后人,就感觉自己无比优越,开始喝酒,吹嘘。在打听到有一户人家姓德伯之后,没有多加确定,就让自己的女儿去认亲,并没有了解到这只是一个靠放贷发家致富的暴发户。再有就是他们没有给苔丝一个正常年龄的女孩应该接受的教育,就算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生活上的教育也是必需的。但是作为苔丝这样一个已经十几岁的女孩的父母,他们没有教会自己的女儿如何去保护自己,也没有给她普及关于男女之间的一些事情。相反,他们很开心自己的女儿去认亲,很开心自己是这样的一个高贵的家族,认为女儿这样一去,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可以说,他们的虚荣与对家庭教育的缺失也为苔丝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三、社会因素
从宏观角度上看,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后,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侵入英国农村,社会底层农民不得不脱离自己的土地,走向资产阶级的工厂,从农民转换成农业工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苔丝的身上也有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当时的社会看似发展迅速,实际上充满着阶级矛盾冲突,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家的剥削日渐猖狂,以至于苔丝家一匹老马的死亡就能使这个家庭无法生活,从而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原有的经济基础也承受不了一个家庭的基本运转,家庭悲剧已经拉开序幕,悲剧的结局终将是走向毁灭。从微观角度上看,苔丝家便是当时无数家庭在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下的缩影。因失去老马而丧失经济来源的德伯家庭,一致决定逼迫苔丝认亲,他们放弃了通过劳动改变命运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懒惰,还因为他们明白,想要缩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差距,仅仅通过劳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步入资产阶级,与他们平起平坐,才能整整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正因为这个逼迫苔丝认亲的决定,才有了苔丝后面的被亚雷诱奸,被克莱尔抛弃,流离失所,将亚雷刺杀,被处以绞刑这一连串的悲剧故事,苔丝的悲剧故事开始于时代背景的冲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推动着苔丝走向命运悲剧的深渊。
四、传统观念因素
19世纪,近代社会时期,欧洲国家刚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同时又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的时期,不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农民阶级,对女性的贞节观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尤其当时的时代,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定要保持贞节这种观念是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苔丝在失身后回到家中,很久没有出门,因为外面的人会对她议论纷纷,在她的孩子即将病死的时候,她的父亲也坚决不去请牧师,认为这是一件让全家人丢脸的事情。这些都显示着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苛刻。为了摆脱周围人的偏见,苔丝不得不离开家去做工,只有去到新的没有人认识她环境,她才有重新开始的可能性。虽然苔丝是一个受害者,可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是让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所以她不敢爱克莱尔,不敢和克莱尔坦白自己的过去。而克莱尔呢,他说着那么爱苔丝,在得知苔丝的遭遇后,不仅没有心疼她,反而去责怪她。更可笑的是,克莱尔也曾与一位妓女有过一段荒唐的事,苔丝能够原谅他,他却不能原谅苔丝。小说中的很多片段,都表现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苛责与束缚,这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思想根源。
结语: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主客观等诸多因素造成的,苔丝本人也是社会与虚假道德的受害者,苔丝的悲剧就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而苔丝自身的性格特征也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可以说,苔丝走向悲剧结尾是无法挣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孙莉娜. 注定的悲剧命运——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2006
[2]于冬梅. 苔丝的悲剧的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2007
[3]马强. 男权文化统治下的阴影:苔丝的悲剧.2000
[4]刘诗文. 纯洁女人的挽歌——浅析苔丝的悲剧形象.2019
[5]谭晓援. 社会、人性、人生-苔丝的悲剧剖析.2002
关键词:苔丝;悲剧;社会;性格;家庭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美丽善良、勤劳淳朴、坚强勇敢、纯洁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女孩苔丝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为减轻家庭负担去富贵家庭做工,被富家无赖诱奸、回家后丧子、新婚之夜因旧事遭丈夫抛弃、将又来纠缠她的恶棍刺死,最终自己也走上断头台。整本书读下来的感觉就是苔丝的一生是由悲劇构成的,但任何悲剧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苔丝悲剧的成因并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主观因素便是苔丝的性格;客观因素是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苔丝的命运悲剧,下面便从这几个角度对苔丝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
一、性格因素
苔丝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中唯一的劳力性动物老马死后,因为觉得老马的死与自己有关,出于愧疚和对家庭收入的担忧,就答应了父母让她去德伯家认亲的要求。对亚雷,她从一开始就有排斥但还是继续待在他们家中干活。她对亚雷缺少戒备心,在亚雷让她和自己一起回去的时候,她虽然没有多信任但还是依赖着他,和他一起回去,这也造成了她被亚雷诱奸的结果。因为她的善良不忍心,她生下了自己和亚雷的孩子,可是孩子也因病夭折。同样也是因为她的真诚,她认为自己不应该隐瞒自己的丈夫克莱尔,于是在婚前选择告诉克莱尔自己的过去,可她没想到克莱尔完全不能接受,两个人还是在新婚之夜分开了。之后在父亲去世后,一家人无家可归的时候,她又因为自己的对家庭的那种责任感而答应了与亚雷同居。可不能忽视的是,苔丝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勇于反抗的女孩,于是在克莱尔回来之后,她杀死了亚雷,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从全书来看,苔丝的单纯善良本就是造成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因素
苔丝种种悲剧的开端,与她的家庭、父母是脱不了关系的,她的父亲就只是听牧师说自己是德伯家的后人,就感觉自己无比优越,开始喝酒,吹嘘。在打听到有一户人家姓德伯之后,没有多加确定,就让自己的女儿去认亲,并没有了解到这只是一个靠放贷发家致富的暴发户。再有就是他们没有给苔丝一个正常年龄的女孩应该接受的教育,就算是无法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生活上的教育也是必需的。但是作为苔丝这样一个已经十几岁的女孩的父母,他们没有教会自己的女儿如何去保护自己,也没有给她普及关于男女之间的一些事情。相反,他们很开心自己的女儿去认亲,很开心自己是这样的一个高贵的家族,认为女儿这样一去,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可以说,他们的虚荣与对家庭教育的缺失也为苔丝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三、社会因素
从宏观角度上看,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后,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渐侵入英国农村,社会底层农民不得不脱离自己的土地,走向资产阶级的工厂,从农民转换成农业工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苔丝的身上也有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当时的社会看似发展迅速,实际上充满着阶级矛盾冲突,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家的剥削日渐猖狂,以至于苔丝家一匹老马的死亡就能使这个家庭无法生活,从而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原有的经济基础也承受不了一个家庭的基本运转,家庭悲剧已经拉开序幕,悲剧的结局终将是走向毁灭。从微观角度上看,苔丝家便是当时无数家庭在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下的缩影。因失去老马而丧失经济来源的德伯家庭,一致决定逼迫苔丝认亲,他们放弃了通过劳动改变命运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懒惰,还因为他们明白,想要缩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差距,仅仅通过劳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步入资产阶级,与他们平起平坐,才能整整缩小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正因为这个逼迫苔丝认亲的决定,才有了苔丝后面的被亚雷诱奸,被克莱尔抛弃,流离失所,将亚雷刺杀,被处以绞刑这一连串的悲剧故事,苔丝的悲剧故事开始于时代背景的冲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推动着苔丝走向命运悲剧的深渊。
四、传统观念因素
19世纪,近代社会时期,欧洲国家刚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同时又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的时期,不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农民阶级,对女性的贞节观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尤其当时的时代,是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中,女性一定要保持贞节这种观念是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苔丝在失身后回到家中,很久没有出门,因为外面的人会对她议论纷纷,在她的孩子即将病死的时候,她的父亲也坚决不去请牧师,认为这是一件让全家人丢脸的事情。这些都显示着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苛刻。为了摆脱周围人的偏见,苔丝不得不离开家去做工,只有去到新的没有人认识她环境,她才有重新开始的可能性。虽然苔丝是一个受害者,可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是让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所以她不敢爱克莱尔,不敢和克莱尔坦白自己的过去。而克莱尔呢,他说着那么爱苔丝,在得知苔丝的遭遇后,不仅没有心疼她,反而去责怪她。更可笑的是,克莱尔也曾与一位妓女有过一段荒唐的事,苔丝能够原谅他,他却不能原谅苔丝。小说中的很多片段,都表现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苛责与束缚,这也是造成苔丝悲剧的思想根源。
结语:
苔丝的悲剧命运是由主客观等诸多因素造成的,苔丝本人也是社会与虚假道德的受害者,苔丝的悲剧就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必然结果。而苔丝自身的性格特征也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可以说,苔丝走向悲剧结尾是无法挣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孙莉娜. 注定的悲剧命运——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2006
[2]于冬梅. 苔丝的悲剧的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2007
[3]马强. 男权文化统治下的阴影:苔丝的悲剧.2000
[4]刘诗文. 纯洁女人的挽歌——浅析苔丝的悲剧形象.2019
[5]谭晓援. 社会、人性、人生-苔丝的悲剧剖析.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