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是切实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题和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路径探索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出发,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开展教职工党支部理论学习试点工作过程中的思考,梳理提升教师理论学习实效性和创新性的举措。
关键词: SWOT 高校 教师 理论学习
当前,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传媒丰富普及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高校不仅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科学文化的前沿阵地,更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将有形无形地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59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是有效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更是当前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题和必然选择。
本文在系统分析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路径探索内在优势、劣势及外在机遇、威胁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探索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高校教师理论学习模式。
一、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路径SWOT分析
笔者在某高校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95份,有效回收率为88%。下面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SWOT分析。
1.S(优势)
目前各高校招聘教师多为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形成了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均较强,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等也相对独立自主。他们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高度关注,显示出了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参与能力,尤其是占比62%的40岁以下(含40岁)的青年教师群体。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调查组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的13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1]:75.5%的高校青年教师希望尽可能多地参政议政,仅有10.8%的受访者没有参政议政的意愿。这也为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其思想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W(劣势)
调研显示,尽管近一半的高校教师认为开展理论学习极有必要(14.8%)和有必要(41.7%),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然而在高校考核指标导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该群体对于理论学习存在一些错误认知,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进而将专业学习与思想理论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软的、虚的,与职称职务晋升、工资上涨、待遇提高等关系不大,学习可有可无,行动自觉性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当前高校开展理论学习的形式、内容和机制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形式多局限在精神解读报告会、读书会等集中学习的传统模式;学习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多半是应景的辅导报告、专题讲座、领导讲话,有些报告中的主要观点教师可能已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知;监督和考评机制欠缺,高校各部门在思想理论学习工作上的具体职责和分工缺乏有机的整合,参与主体的系统设计与协同推进不足。
3.O(机遇)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59号文件下发后,各高校敏锐地捕捉到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深入认识新时期教师队伍新特点的基础上,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机构,对在涉及教师管理和发展的诸多重要文件中明确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在教师考核及带有考核性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均将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作为首要或重要条件,并注重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
比如对于在意识形态、学术诚信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引进人才,严格实行“一票否决”;每年举办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书记、校长专门为新进教师上入校第一课等,这些意识和举措都为高校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道德素质提供了机遇。
4.T(威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15年政府报告中首提“开放也是一种改革”,然而在技术与资本互惠互通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随着打开的国门涌入国内。高校是思想文化开放的窗口,西方敌对势力开展一系列非法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活动,某些高校教师不明就里,逐渐导致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新媒体良好的互动性增强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对高校教师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带来诸多冲击。某些高校教师从新媒体中接受的信息缺乏优质过滤,不加辨别地接受。就教师自身认知的调研而言[2],从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高校教师认为“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冲击”是最主要的问题,分别占比50.1%和46.7%,也切实印证了这一威胁的存在。
二、高校教师理论学习途径探索
为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挖掘和总结理论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上海交通大学于2014年7月启动“教职工党支部理论学习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教职工理论学习创新机制、形式和手段,为广大教师党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激发内在动力,克服本领恐慌,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对当前高校教师理论学习途径探索的SWOT分析与教职工党支部理论学习试点工作的思考,总结出提升教师理论学习吸引力和实效性的举措。
1.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等基层群组的载体和组织功能,鼓励基层首创。
由于高校教师理论学习存在时间不统一、兴趣点难协调等问题,较大规模的精神解读类报告会的组织出现难度,实效性难以保障,完全的个人自学又具有无监督、易懈怠的弊端。而一定规模的集中式学习有助于形成定期主动学习的氛围,能够有一个相互监督的机制,便于大家探讨交流。“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宣传部统筹安排、党支部具体组织”的直线式组织管理体系推进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理论学习载体和组织功能,灵活开展集中式理论学习、小规模研讨交流,进而逐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能动性,在正确把握方向的前提下鼓励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创新,并对一些好的做法加以激励、宣传、推广。 除了党支部之外,高校教师也可围绕特定方向吸引兴趣相投者建立学习小组、微社团、QQ或飞信讨论群组等实体或虚拟交流平台,在交流中深化对理论问题的认识,进而转化成为引导教师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意识。
2.关心教师的切实需求,丰富政治理论学习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习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教师是政治理论学习的主体,其思想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源自于个人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疑惑或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走到他们中间,通过倾听与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探知他们的想法,真正把握他们的所思、所需、所想,在理论学习的指导和设计上注重针对性。
因此,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要以促进学校事业和个人成才、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丰富政治理论学习的功能。首先,拓展理论学习的信息传递功能,及时传递交流政治信息、教育信息、国际形势信息、行业领域发展信息等,在把握方向的原则下使理论学习成为信息互通的盛宴。其次,高校教师在工作生活过程遇到的困难坎坷也易引起情绪不稳、思想偏激,要拓展理论学习的问题解决功能,着力解决教师的“热点”、“疑点”问题,逐渐解开教师思想上的结,扫除心理障碍。最后,定期举行的政治理论学习给教师们提供了相聚的机会,大家通过讨论问题、交流信息,拓展了理论学习的情感交流功能。
3.强化跟踪监督,不断完善教师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万不可沦为不重视内在实效、只关注表面繁荣的“形式主义”,不能只关注“是不是学”,“怎样学”,而更应着眼于“学得怎么样”。不仅要制定科学、系统、详细的学习方案和计划,而且要理顺管理机制,制定一套严肃的、操作性强、有约束力的学习奖惩制度,将资金资源保障制度化,确保政治理论学习方案计划落实到位。
一是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理清党校办、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形成一个环环相扣、流程清晰的系统网络。二是考核机制,在“检验理论学习效果的方法”中,高校教师普遍认为做中心发言和写学习体会是比较好的方式,启示理论学习管理者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灵活穿插考核,增加理论学习考核的可操作性。三是保障机制,一方面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成立学习资料室、流动图书角,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学项目、科研课题、品牌活动为载体,设立讲座、论坛、专题等学习阵地;或者学校层面建立专家库,定期制定学习主题指南、学习资料汇编等,供二级单位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时作为参考。
4.加强课题研究,在问题导向中提高教师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学习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激发内在动力、克服本领恐慌,把学习与院校建设、当前工作和个人发展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以研究问题的方式促进学习,既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同时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是变“灌输式”为“启发式”,不断提高教师联系实际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校亦可鼓励教师在自学相关理论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确保学习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党建党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高教管理等各种研究课题立项,鼓励广大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充分调动教师理论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形成“以研促学”的学习模式。
5.建立理论学习新媒体和实践平台,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针对理论学习途径调研的结果显示,近一半(49.1%)的教师认为应该在支教、扶贫、班主任等工作实践中提升,这说明看书读文件的教条式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足于实践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另有13.9%的教师认为建立网上学习室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学习方式,也说明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契合青年教师需求,或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启示我们应丰富理论学习的形式,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实践平台、新媒体平台等的建设。
试点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促进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自主性。线上建立支部“微信群”、“飞信群”与资料共享FTP、设立“电子书阅读平台”,如党委宣传部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焦点网“网上学习城”和“思源微理论”公共微信号等网络学习平台,受到了教师的欢迎;线下成立支部活动沙龙工作室、流动图书角,优化党支部学习氛围,将新媒体平台作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与拓展,充分发挥其便捷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周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13-14.
[2]张晓晶.探索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新途径——基于构建多媒体数字化学习城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85-88.
关键词: SWOT 高校 教师 理论学习
当前,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传媒丰富普及的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高校不仅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和科学文化的前沿阵地,更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将有形无形地通过传道授业解惑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59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是有效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更是当前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切实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题和必然选择。
本文在系统分析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路径探索内在优势、劣势及外在机遇、威胁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所在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探索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高校教师理论学习模式。
一、高校教师理论学习路径SWOT分析
笔者在某高校教师中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95份,有效回收率为88%。下面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SWOT分析。
1.S(优势)
目前各高校招聘教师多为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已经完成了高等教育,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形成了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均较强,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等也相对独立自主。他们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高度关注,显示出了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参与能力,尤其是占比62%的40岁以下(含40岁)的青年教师群体。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态和思想动态调查组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五个城市的13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1]:75.5%的高校青年教师希望尽可能多地参政议政,仅有10.8%的受访者没有参政议政的意愿。这也为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其思想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W(劣势)
调研显示,尽管近一半的高校教师认为开展理论学习极有必要(14.8%)和有必要(41.7%),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然而在高校考核指标导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该群体对于理论学习存在一些错误认知,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轻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进而将专业学习与思想理论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政治理论学习是软的、虚的,与职称职务晋升、工资上涨、待遇提高等关系不大,学习可有可无,行动自觉性严重不足。
与此同时,当前高校开展理论学习的形式、内容和机制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形式多局限在精神解读报告会、读书会等集中学习的传统模式;学习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多半是应景的辅导报告、专题讲座、领导讲话,有些报告中的主要观点教师可能已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获知;监督和考评机制欠缺,高校各部门在思想理论学习工作上的具体职责和分工缺乏有机的整合,参与主体的系统设计与协同推进不足。
3.O(机遇)
当前,中央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59号文件下发后,各高校敏锐地捕捉到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深入认识新时期教师队伍新特点的基础上,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机构,对在涉及教师管理和发展的诸多重要文件中明确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要求,在教师考核及带有考核性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均将思想政治素质要求作为首要或重要条件,并注重加强对新进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
比如对于在意识形态、学术诚信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引进人才,严格实行“一票否决”;每年举办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书记、校长专门为新进教师上入校第一课等,这些意识和举措都为高校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道德素质提供了机遇。
4.T(威胁)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15年政府报告中首提“开放也是一种改革”,然而在技术与资本互惠互通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随着打开的国门涌入国内。高校是思想文化开放的窗口,西方敌对势力开展一系列非法的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活动,某些高校教师不明就里,逐渐导致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新媒体良好的互动性增强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对高校教师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带来诸多冲击。某些高校教师从新媒体中接受的信息缺乏优质过滤,不加辨别地接受。就教师自身认知的调研而言[2],从学习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高校教师认为“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冲击”是最主要的问题,分别占比50.1%和46.7%,也切实印证了这一威胁的存在。
二、高校教师理论学习途径探索
为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挖掘和总结理论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上海交通大学于2014年7月启动“教职工党支部理论学习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教职工理论学习创新机制、形式和手段,为广大教师党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激发内在动力,克服本领恐慌,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对当前高校教师理论学习途径探索的SWOT分析与教职工党支部理论学习试点工作的思考,总结出提升教师理论学习吸引力和实效性的举措。
1.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等基层群组的载体和组织功能,鼓励基层首创。
由于高校教师理论学习存在时间不统一、兴趣点难协调等问题,较大规模的精神解读类报告会的组织出现难度,实效性难以保障,完全的个人自学又具有无监督、易懈怠的弊端。而一定规模的集中式学习有助于形成定期主动学习的氛围,能够有一个相互监督的机制,便于大家探讨交流。“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宣传部统筹安排、党支部具体组织”的直线式组织管理体系推进是当前大多数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主要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理论学习载体和组织功能,灵活开展集中式理论学习、小规模研讨交流,进而逐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能动性,在正确把握方向的前提下鼓励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创新,并对一些好的做法加以激励、宣传、推广。 除了党支部之外,高校教师也可围绕特定方向吸引兴趣相投者建立学习小组、微社团、QQ或飞信讨论群组等实体或虚拟交流平台,在交流中深化对理论问题的认识,进而转化成为引导教师自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意识。
2.关心教师的切实需求,丰富政治理论学习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习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教师是政治理论学习的主体,其思想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源自于个人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疑惑或困难,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走到他们中间,通过倾听与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探知他们的想法,真正把握他们的所思、所需、所想,在理论学习的指导和设计上注重针对性。
因此,高校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要以促进学校事业和个人成才、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丰富政治理论学习的功能。首先,拓展理论学习的信息传递功能,及时传递交流政治信息、教育信息、国际形势信息、行业领域发展信息等,在把握方向的原则下使理论学习成为信息互通的盛宴。其次,高校教师在工作生活过程遇到的困难坎坷也易引起情绪不稳、思想偏激,要拓展理论学习的问题解决功能,着力解决教师的“热点”、“疑点”问题,逐渐解开教师思想上的结,扫除心理障碍。最后,定期举行的政治理论学习给教师们提供了相聚的机会,大家通过讨论问题、交流信息,拓展了理论学习的情感交流功能。
3.强化跟踪监督,不断完善教师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
高校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万不可沦为不重视内在实效、只关注表面繁荣的“形式主义”,不能只关注“是不是学”,“怎样学”,而更应着眼于“学得怎么样”。不仅要制定科学、系统、详细的学习方案和计划,而且要理顺管理机制,制定一套严肃的、操作性强、有约束力的学习奖惩制度,将资金资源保障制度化,确保政治理论学习方案计划落实到位。
一是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理清党校办、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形成一个环环相扣、流程清晰的系统网络。二是考核机制,在“检验理论学习效果的方法”中,高校教师普遍认为做中心发言和写学习体会是比较好的方式,启示理论学习管理者在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灵活穿插考核,增加理论学习考核的可操作性。三是保障机制,一方面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成立学习资料室、流动图书角,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学项目、科研课题、品牌活动为载体,设立讲座、论坛、专题等学习阵地;或者学校层面建立专家库,定期制定学习主题指南、学习资料汇编等,供二级单位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时作为参考。
4.加强课题研究,在问题导向中提高教师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学习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激发内在动力、克服本领恐慌,把学习与院校建设、当前工作和个人发展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以研究问题的方式促进学习,既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同时也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是变“灌输式”为“启发式”,不断提高教师联系实际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校亦可鼓励教师在自学相关理论时,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理论文章或调研报告,确保学习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党建党务、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高教管理等各种研究课题立项,鼓励广大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充分调动教师理论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推动形成“以研促学”的学习模式。
5.建立理论学习新媒体和实践平台,提升政治理论学习的吸引力。
针对理论学习途径调研的结果显示,近一半(49.1%)的教师认为应该在支教、扶贫、班主任等工作实践中提升,这说明看书读文件的教条式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足于实践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另有13.9%的教师认为建立网上学习室是一种比较好的理论学习方式,也说明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学习契合青年教师需求,或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启示我们应丰富理论学习的形式,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实践平台、新媒体平台等的建设。
试点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促进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更有助于激发教师理论学习的自主性。线上建立支部“微信群”、“飞信群”与资料共享FTP、设立“电子书阅读平台”,如党委宣传部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焦点网“网上学习城”和“思源微理论”公共微信号等网络学习平台,受到了教师的欢迎;线下成立支部活动沙龙工作室、流动图书角,优化党支部学习氛围,将新媒体平台作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与拓展,充分发挥其便捷性、多样性、趣味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周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13-14.
[2]张晓晶.探索高校教师理论学习的新途径——基于构建多媒体数字化学习城的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