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皇统元宝”乃古钱大珍,为玩家百余年来追求之尤物也。近年渔利之徒多有伪造赝鼎之品,掩人耳目,乱人视听,且丑陋不堪,上手即可识之。 此品以彩照视之,感觉尚好,包浆锈色皆较自然,但未见实物,难以下定论。如系真品,其市场价格当又有新突破矣。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系金代古钱币的大珍品。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这枚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8年)铸制的小平钱以来,一直享有孤品之称。该枚古钱币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统元宝”乃古钱大珍,为玩家百余年来追求之尤物也。近年渔利之徒多有伪造赝鼎之品,掩人耳目,乱人视听,且丑陋不堪,上手即可识之。
此品以彩照视之,感觉尚好,包浆锈色皆较自然,但未见实物,难以下定论。如系真品,其市场价格当又有新突破矣。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系金代古钱币的大珍品。自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这枚金熙宗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8年)铸制的小平钱以来,一直享有孤品之称。该枚古钱币现珍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系著名古钱币收藏家李映庵先生的旧藏。
关于此枚钱币的由来,则存在着两种说法:一是1936年得自于北京房山县一金代古建筑的房梁上,有天显和皇统两枚孤品大珍,天显为日人购走,皇统则为泉商骆泽民购得,后归李映庵收藏(见《中国历代古钱币收藏与鉴赏》)。二是1936年得自辽宁法库王云峰之手,由北京泉商骆泽民购得,后归李映庵收藏。两说差异很大,笔者认为,后种说法较为准确。此说法有李映庵本人于1943年《泉币》杂志第18期3l页外埠出品栏目文章《皇统元宝》为证。其全文如下: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奉天法库县王云峰所得,售于北京汇钱堂骆泽民又转售于余……唯皇字从自,似乎高古,篆法玉箸,而藏密不及阜昌,宝字长冠,实开金钱之先河,纵非海内孤物,亦毛公鼎后出,一时无双。
余(注:李映庵)刻牙椟以盛之,缀以铭曰:肃慎之裔,至金集勋,掩有朔北,称帝燕云,赵宋输币,阜昌助军,岳家奋战,中道更纷,熙宗庆幸,或有铸存,篆仿斯翁,怀英轾轩,质含硬锈,翠绿斑痕,海内孤品。泉友无不称奇。昭按(罗伯昭按语):钱质铜铅合铸,微火烧之,铅失外溢,遂成凹状,非别有双钩文之制作也。”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李映庵不仅说明了“皇统元宝”的来历,而且得此大珍品后的心情也溢于言表,以致于刻制象牙盒子来盛装这枚钱币,并亲自撰写铭文加以赞扬。
《金史·食货志》并无铸制“皇统元宝”的记载,这与金史的成书年代较晚,撰写较粗糙,不无关系。铸币之事记叙得很不完整,以致于除“正隆元宝”、“大定通宝”、“泰和通宝”、“重宝”钱有记载以外,对于“天眷通宝”、“皇统元宝”、“崇庆通宝”、“崇庆元宝”、“至宁元宝”、“贞佑通宝”、“贞佑元宝”等等数款铸币并未提及。
“皇统元宝”篆书小平钱制作规整,铸工精致,篆书字体,“皇”字从自,“王”字中横为断写,“宝”字不从王尔,而从王王,其写法与“泰和通宝”篆书的初铸大钱相同。元字则同南唐篆书“开元通宝”的元字相像。此钱面背外廓均为细缘,这与金代钱币的铸制特征一脉相承。
笔者珍藏着一枚传世的篆书“皇统元宝”白铜小平钱。直径24毫米、厚度1.4毫米,重量3.5克。文字舒展流畅,篆书高古,铜质青白,地章平整,边缘处残留有铸造的流铜痕迹。得此美泉,虽无李映庵先生的雅兴,用牙盒盛之,但每每于灯下细细把玩,自有一番情趣。今将此钱之照片借贵刊一角发表出来,与泉界朋友共赏共识。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2004年夏,介休城南街在老城改造工程中发现古瓷窑。遗址现场为一大楼,基槽中散布着大量的瓷片和窑具,完全可以确认为古代的一处烧瓷窑址。基槽底距地表6米,可以清楚地看出瓷窑烧造时期的堆积情况。在地表两米以下即为古瓷窑烧造时期的堆积,堆积层厚约4米,遗物丰富。遗址所见范围内,没有发现窑炉。采集标本以白瓷为主,有少量盆罐类黑瓷。 粗白瓷以施化妆土者为主,有印花、刻花、划花、画花装饰和素白两类。印花者所
几年前,笔者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利用休息时间去逛古玩市场。在一个古钱币摊点上,淘到了一枚精美异常的阔缘小字“万寿无疆”宫钱(见图)。虽然摊主的要价高了一些,出于喜爱,还是下决心买了回来。 这枚阔缘小字“万寿无疆”宫钱,直径32毫米,穿径6毫米,厚l毫米,缘阔6毫米,重8.5克;面文“万寿无疆”四个字,均为标准的繁体字,楷书、直读;背文“吉祥如意”四个字,亦为楷书、直读。由于缘比较阔,故正、背面的
“重熙通宝”折十大钱,近百年来藏家未见实物。马定祥先生曾推断——”此钱应有大钱”,但生前亦未见到。可见此钱之珍稀程度。 今发叶柏光先生之藏品彩照及相关文字,以图推断,生坑硬锈,背部周廓及穿好,均制作精整,面部钱文布局合辽钱章法,与“重熙通宝”小平钱一脉相承。该泉得自辽故土,地望亦合,但锈色较单,“宝”字左侧边缘处,微有反光,似铜质较黄。辽钱小平钱铜质偏水红,大钱铜质如何,尚可探讨。 未见实物,
笔、墨、纸、砚是我国最古老的书画创作用品,被称之为“文房四宝”。随着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后来又有了砚匣、笔洗、笔格、水丞、镇纸等用品,而精美的刻铜墨盒因其造型独特制作精美成为文房用品中一朵艳丽的奇葩。 陈寅生的《兰亭集序》刻铜墨盒 陈是清同治年间的秀才,也是著名的书画大家,对刻铜艺术情有独钟。他是自写、自画、自刻,尤其善于在刻铜墨盒盖上刻字刻画,而且对每个字、每幅画都是精益求精,风
(一) 近日《中国文物报》刊发了一篇署名为王乃栋的《故宫藏石涛的鉴定问题》(洋见该报2006年1月11日7版)文章,该文以其“六大鉴定理由”否定了《高呼与可》(图1,纸本,40.2×51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堤石涛的真迹,并以一件假石涛和假张大干题跋的赝品来做其否定理由的支撑点。 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王乃栋先生的“六大鉴定理由”的“支撑点”即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墨竹图轴》(图2,立轴
●记者:2006年春拍即将揭幕,油画市场还会持续去年的火爆行情吗?您觉得目前中国当代油画的价格贵吗? 姜国芳:去年油画市场的确是量价齐升,我看到一个数据,2005年油画拍卖总成交额将近15亿元。据我所知,嘉德今年春拍的作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将超过历年,不过作品的面会宽一些,除了写实油画外,现实主义、印象派的油画也会大量进入市场。受大势影n向,关注油画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我估计今年还会有更多资金进
从写实到意象,从都市少女到历史题材,著名油画艺术家刘文进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艺术创新之路,他的作品溢满清雅脱俗之美,画艺更是渐入佳境。《收藏界》雅观艺术馆将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刘文进的艺术创作、艺术风格、艺术理论、收藏价值及市场走向,并陆续向社会各界予以全面系统的推介。 推荐理由: 油画艺术发展到今天,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技术、语言的创新均已十分艰难,似乎已无新路可走。但是刘文进的这批油画画刀新
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主题为“文化中国创意未来”。在第二届“文博会”期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深圳市英纳拍卖行有限公司于3月19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的“英纳200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这次拍卖会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筹备,从全国各地征集上千件作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384件书画作品和20件翡翠饰品、摆件上拍。拍卖会共分近现代中国书画、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画全国大赛部分获奖作品、
张俊秋先生的水彩画为我们谱写着婉约、秀丽的四时风光,呈现着清新、自然的唯美主义,浑然昂扬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绚丽而高雅。 他笔下的秋色富饶、华贵、热烈、饱满,而冷峻清冽的冬季也能给人以傲立冰霜依然昂扬的感觉,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明显地看到色彩的节奏感,韵律感,层次感。他以忠实、耐心、严谨的技法表达着画家对世界深厚的爱。45年的教学生涯,45载的水彩画研究,他已将自己的艺术感受与中国传统的气韵完美地结
苏柏斗(号善物常主)生于1971年,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马来西亚赤道艺术学院客座讲师。1995年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1997年赴马来西亚赤道艺术学院深造;1998年在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海外知名人士收藏,《南洋商报》、《中国报》、《光明日报》、《光华日报》均作专题报道;1999年《春之曲》《山鬼》被日本中川美术馆收藏;2000年于马来西亚著名极乐寺绘制大型壁画《五佰罗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