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山药炭疽病发生初期,选用5种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翠苗)防治山药炭疽病效果最好,且持续期较长,药后7、14 d防效分别为848% 、839%;45%咪鲜胺(增鲜)、10%苯醚甲环唑(凯高)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作为防治山药炭疽病药剂,合理轮换使用。
关键词: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药剂防治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2010
Chemical Control Technology for Yam Anthracnose in Dehua County
CHEN Yang, LIN Yongsheng, MA Lin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Bioresource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Abstract: In the early stage of yam anthracnose, five kinds of bactericides were selected to control yam anthracnose in field. The efficacy trial results showed that 15% difenoconazole+15% propiconazole (Cuimiao) had the best effect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yam anthracnose with a longer persistence, the control efficacies for which were 84.8% and 83.9% after 7 d and 14 d treatment, respectively. 45% prochloraz (Zengxian) and 10% difenoconazole (Kaigao) also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 and could be used as chemical agents for yams anthracnose prevention, alternatively.
Key words: Yam; anthracnose; occurrence regularity; chemical control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又称薯蓣、山薯、淮山,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块茎类植物[1-3]。山药营养丰富,是药食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4-5]。德化县是福建省山药主产区之一,山药种植历史悠久,产出的山药品质优、口感好,山药种植已成为德化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德化县山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山药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以炭疽病發病普遍且危害最为严重,特别在盛夏高温雨季经常流行暴发,导致一些地块减产20%~30%,严重病块连片落叶、枯死,减产达50%以上,严重影响到山药产量和品质。
山药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的薯蓣圆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 Penz)侵染所致[6],主要危害叶片和茎蔓,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褐色的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不规则的同心轮纹,当湿度大时,几个小病斑连成大病斑,病部易穿孔破裂。茎蔓染病后,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期逐渐扩大成黑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可产生粉红色粘状物。
目前,生产上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药剂很多,但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差异较大。为了有效防控山药炭疽病,研究不同杀菌剂在山药炭疽病上的防治效果,项目组于2017年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山药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以期筛选出生产上防效较好的山药炭疽病杀菌剂。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山药品种为芹峰淮山,由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提供。供试药剂列于表1。
表1供试药剂
处理药剂名称有效成分生产企业1翠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蓝卡80%代森锰锌WP海南正业中荣高科3凯高10%苯醚甲环唑WG山东荣邦化工4增鲜45%咪鲜胺SC上海悦联化工5白方甲托70%甲基硫菌灵WP日本福田株式会社
12试验设计
陈阳等:德化县山药炭疽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2018年第2期2018年第2期陈阳等:德化县山药炭疽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试验于2017年4月至12月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山药基地进行。该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空气清新怡人,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89 mm,生态环境良好,十分适宜山药生长。试验地海拔600 m,地块平整,土壤黏性适中,排灌条件较好,前作山药。土壤理化性质:pH值50,有机质256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27 mg·kg-1、速效钾42 mg·kg-1。供试山药于4月9日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3000倍,处理2:80%代森锰锌WP 600倍,处理3:10%苯醚甲环唑WG 1500倍,处理4:45%咪鲜胺SC 1500倍,处理5:70%甲基硫菌灵1500倍,处理6:清水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畦带沟宽18 m,定植株距015 m,每小区面积36 m2,共计18个小区。
13试验方法
喷药前调查各处理田间炭疽病病情指数。试验于7月10日上午喷药,此时山药茎蔓生长旺盛,山药近地面基部叶片已经零星发病,药剂采用背负式电喷雾器,喷药时将叶片正反面喷雾均匀,喷药液量为900 kg·hm-2。每喷施完1种药剂后,用清水将喷雾器反复清洗干净,再喷施其他药剂。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3次,第3次喷药后7、14 d分别调查病株、病叶,并进行分级。 14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调查10株,每个处理调查30株,每株按上、中、下随机选取叶片10片,共调查300个叶片。将叶片按病斑面积占叶面积进行分组,记载叶片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各级级数)]/(调查总数×发病最高级数)×100
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山药炭疽病分级标准[7]:0级,无病斑;1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2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3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5%;4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50%;5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2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喷药当天各小区都有发现山药炭疽病病斑,各小区炭疽病病情指数11~14,属发病初期。第3次药后7 d,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防治效果最好,与45%咪鲜胺SC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为45%咪鮮胺SC,病情指数分别为260、333,防效分别为848%、805%;8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WP作为早期防治山药炭疽病的常用药剂,防治效果较差,病情指数分别为667、787,防效分别为609%、539%;第3次
3小结
山药炭疽病对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生产上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最主要措施,药剂防效效果对防治炭疽病起着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翠苗)是防治山药炭疽病最好的药剂, 45%咪鲜胺SC(增鲜)、10%苯醚甲环唑WG(凯高)田间防治效果也较为理想,80%代森锰锌WP、70%甲基硫菌灵WP作为当地长期使用的广谱性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病菌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
本次试验安排在7月上旬,正值山药炭疽病发病初期,整体防治效果较好。山药炭疽病防治必须抓住发病初期及时防治,提倡“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方针。生产上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重茬年限,培育壮苗,做好田间管理,药剂采用轮换用药,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汤洁,戴兴临,涂玉琴,等淮山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品种改良[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0):15-18
[2]熊军,覃维治,黄报应,等栽培管理措施对桂南地区淮山药炭疽病发生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6(2):596-600
[3]张海燕,解备涛,董顺旭,等药剂处理对重茬山药病害的防治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0):79-82
[4]李霄,倪泽存,吴岳,等不同山药资源引进种植比较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29-131
[5]甘秀芹,韦本辉,韦威旭,等不同淮山药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219-13222
[6]梁魁景5种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94-96
[7]覃维治,黄报应,黄开航桂南地区淮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7):94-98
关键词: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药剂防治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1802010
Chemical Control Technology for Yam Anthracnose in Dehua County
CHEN Yang, LIN Yongsheng, MA Lina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Bioresources,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03)
Abstract: In the early stage of yam anthracnose, five kinds of bactericides were selected to control yam anthracnose in field. The efficacy trial results showed that 15% difenoconazole+15% propiconazole (Cuimiao) had the best effect 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yam anthracnose with a longer persistence, the control efficacies for which were 84.8% and 83.9% after 7 d and 14 d treatment, respectively. 45% prochloraz (Zengxian) and 10% difenoconazole (Kaigao) also had better control effect, and could be used as chemical agents for yams anthracnose prevention, alternatively.
Key words: Yam; anthracnose; occurrence regularity; chemical control
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又称薯蓣、山薯、淮山,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块茎类植物[1-3]。山药营养丰富,是药食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4-5]。德化县是福建省山药主产区之一,山药种植历史悠久,产出的山药品质优、口感好,山药种植已成为德化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德化县山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山药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以炭疽病發病普遍且危害最为严重,特别在盛夏高温雨季经常流行暴发,导致一些地块减产20%~30%,严重病块连片落叶、枯死,减产达50%以上,严重影响到山药产量和品质。
山药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的薯蓣圆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 Penz)侵染所致[6],主要危害叶片和茎蔓,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褐色的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不规则的同心轮纹,当湿度大时,几个小病斑连成大病斑,病部易穿孔破裂。茎蔓染病后,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期逐渐扩大成黑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可产生粉红色粘状物。
目前,生产上防治山药炭疽病的药剂很多,但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差异较大。为了有效防控山药炭疽病,研究不同杀菌剂在山药炭疽病上的防治效果,项目组于2017年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山药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以期筛选出生产上防效较好的山药炭疽病杀菌剂。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山药品种为芹峰淮山,由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提供。供试药剂列于表1。
表1供试药剂
处理药剂名称有效成分生产企业1翠苗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蓝卡80%代森锰锌WP海南正业中荣高科3凯高10%苯醚甲环唑WG山东荣邦化工4增鲜45%咪鲜胺SC上海悦联化工5白方甲托70%甲基硫菌灵WP日本福田株式会社
12试验设计
陈阳等:德化县山药炭疽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2018年第2期2018年第2期陈阳等:德化县山药炭疽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试验于2017年4月至12月在德化县龙浔镇英山村山药基地进行。该地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空气清新怡人,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89 mm,生态环境良好,十分适宜山药生长。试验地海拔600 m,地块平整,土壤黏性适中,排灌条件较好,前作山药。土壤理化性质:pH值50,有机质256 g·kg-1、碱解氮100 mg·kg-1、有效磷27 mg·kg-1、速效钾42 mg·kg-1。供试山药于4月9日播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6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3000倍,处理2:80%代森锰锌WP 600倍,处理3:10%苯醚甲环唑WG 1500倍,处理4:45%咪鲜胺SC 1500倍,处理5:70%甲基硫菌灵1500倍,处理6:清水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畦带沟宽18 m,定植株距015 m,每小区面积36 m2,共计18个小区。
13试验方法
喷药前调查各处理田间炭疽病病情指数。试验于7月10日上午喷药,此时山药茎蔓生长旺盛,山药近地面基部叶片已经零星发病,药剂采用背负式电喷雾器,喷药时将叶片正反面喷雾均匀,喷药液量为900 kg·hm-2。每喷施完1种药剂后,用清水将喷雾器反复清洗干净,再喷施其他药剂。每隔7 d喷施1次,连续3次,第3次喷药后7、14 d分别调查病株、病叶,并进行分级。 14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调查10株,每个处理调查30株,每株按上、中、下随机选取叶片10片,共调查300个叶片。将叶片按病斑面积占叶面积进行分组,记载叶片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
病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各级级数)]/(调查总数×发病最高级数)×100
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山药炭疽病分级标准[7]:0级,无病斑;1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2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3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5%;4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50%;5级,叶面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
2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喷药当天各小区都有发现山药炭疽病病斑,各小区炭疽病病情指数11~14,属发病初期。第3次药后7 d,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防治效果最好,与45%咪鲜胺SC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为45%咪鮮胺SC,病情指数分别为260、333,防效分别为848%、805%;80%代森锰锌、70%甲基硫菌灵WP作为早期防治山药炭疽病的常用药剂,防治效果较差,病情指数分别为667、787,防效分别为609%、539%;第3次
3小结
山药炭疽病对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生产上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最主要措施,药剂防效效果对防治炭疽病起着重要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翠苗)是防治山药炭疽病最好的药剂, 45%咪鲜胺SC(增鲜)、10%苯醚甲环唑WG(凯高)田间防治效果也较为理想,80%代森锰锌WP、70%甲基硫菌灵WP作为当地长期使用的广谱性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病菌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
本次试验安排在7月上旬,正值山药炭疽病发病初期,整体防治效果较好。山药炭疽病防治必须抓住发病初期及时防治,提倡“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方针。生产上采取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重茬年限,培育壮苗,做好田间管理,药剂采用轮换用药,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汤洁,戴兴临,涂玉琴,等淮山药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及品种改良[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0):15-18
[2]熊军,覃维治,黄报应,等栽培管理措施对桂南地区淮山药炭疽病发生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6(2):596-600
[3]张海燕,解备涛,董顺旭,等药剂处理对重茬山药病害的防治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0):79-82
[4]李霄,倪泽存,吴岳,等不同山药资源引进种植比较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29-131
[5]甘秀芹,韦本辉,韦威旭,等不同淮山药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219-13222
[6]梁魁景5种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94-96
[7]覃维治,黄报应,黄开航桂南地区淮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7):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