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是湘南起义90周年。当年的粟裕(1907—1984)二十出头,追随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走上了从士兵到将军的艰难而伟大之路。
粟裕作为开国第一大将,人们常拿他与林彪(1907—1971)对比。
有趣的是,两人身材颇为相似,都属于瘦弱型,看起来弱不禁风。论打仗,粟裕与林彪旗鼓相当,只是作戰风格不同。林彪精于算计,胜算不大的仗不打。粟裕用兵神出鬼没,经常走险棋。林彪说:“像豫东战役那样的仗,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林彪从不轻易夸赞他人,唯独对粟裕是个例外。他曾对刘亚楼大发感慨:“粟裕打仗真行,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林彪还说,“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
林彪如此评价粟裕,有点像巴菲特在评价索罗斯。其实,粟裕与林彪相比,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时期,尽管职务相当,粟裕并不显山露水。湘南起义时,林彪在耒阳打了几场胜仗,崭露头角。尤其是敖山庙伏击战,是我军早期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林彪因为此战,受到朱德器重,被提拔为营长。此后,他的职务一直比粟裕高。
笔者曾电话采访过粟裕的女儿粟惠宁。粟惠宁是陈毅元帅的儿媳(陈小鲁夫人)。据她介绍,粟裕原名粟志裕,又名粟多珍,1907年生于湖南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会同县地处雪峰山区,渠水、巫水与沅江交汇,当时是不足10万人的小县。坪村镇属于侗族聚居区,民风剽悍,自古盛行习武之风。
粟裕从小玩枪舞棒,立下宏伟志向,要当侠客,为民除害。14岁那年,军阀部队一个连进驻会同县,连长姓卢,在街头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老百姓深恶痛绝,敢怒不敢言。粟裕看不惯这些兵痞,组织几十个同学与他们决斗,把那个连长打得服服帖帖。后来,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踏上求学闹革命的征程。反动警察当局四处搜捕粟裕,为了躲避,无奈之下,粟裕只好辗转到达武汉,投奔国民革命军。他随同这支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追随朱德来到湘南,来到耒阳,后来上了井冈山。
这段经历十分曲折艰辛。1927年,南昌起义后,朱德率一个师在大埔县三河坝阻击追敌,担负断后的任务。粟裕在警卫队负责警卫起义军指挥机关、押运武器弹药。警卫队很艰苦,粟裕除随身带的驳壳枪和子弹外,还身背2支步枪、200多发子弹,加上背包、军毯、水壶、饭盒、铁镐、铁铲,共有30多公斤。另外,每个班要抬一顶大帐篷,每人还要照管一个挑枪支弹药的民夫。正当8月盛夏,他们每天行军三四十公里,又热又累。如果谁照管的民夫中途跑了,那些枪支弹药就得自己挑。
这是粟裕经历的第一次长途行军,也是第一次巨大考验。9月下旬,起义军攻占广东潮汕地区,先胜后败,损失惨重。起义军主力不得不向海丰、陆丰转移。粟裕所在排的任务是保卫后勤部门领导和其他干部的安全。他们找到几条船,东渡韩江,经饶平县去三河坝,同朱德指挥的起义军会合。
朱德完成阻击任务后,率部从饶平县出发,踏上了艰难转战的道路。10天后,他们到达闽赣交界处的福建武平县,很快被敌人发觉。国民党第32军军长钱大钧率18师追过来。起义军长途行军,十分疲惫,又缺粮少弹,无法与强敌持久硬拼硬打。
激战两个小时后,朱德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向西北方向转移。粟裕所在排奉命掩护。粟裕利用地形优势,指挥战士们巧妙猛打,敌人不知虚实,慌忙退却。突然,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粟裕只觉得头部猛然受到一击,随即倒在地上,动弹不得,昏迷过去。排长以为他牺牲了,只好先撤离。
好在粟裕命不该绝,终于苏醒过来。刚才还血肉横飞的战场,此时静得可怕。粟裕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要站起来,赶上部队!他咬紧牙关,猛地站了起来,但腿一软,身子一晃,又倒在地上。好在粟裕是习武之人,他强忍着疼痛,顺着山坡往下滚,一直滚到了路边水田里。恰好有几个掉队的战士走来,发现了粟裕,连忙把他扶起,包扎好伤口,搀着他赶上了部队。粟惠宁告诉笔者,她父亲一生负伤6次,这是第一次负伤。
武平县西北5公里处,有条山路叫石径岭,地势险峻,悬崖峭壁间只有一个隘口可以通过。起义军余部要向西北转移,这是一条必经之路。经过侦察,发现隘口被地主武装民团占领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朱德率领几名警卫人员,从长满灌木的陡壁攀登而上,从侧后发起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民团遭到突然打击,丢下武器四散逃命。朱德站在断壁上,手握驳壳枪,指挥部队顺利通过了石径岭。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他们进入了赣南山区。
这时,饥饿、疲惫、伤病折磨着官兵,逃跑的,掉队的,叛变投敌的,每天都有。粟裕是个意志坚强的战士,他拖着重伤的身躯,坚定地跟着部队前进。朱德欣赏粟裕的忠诚,把他提拔为三连党代表。此时,五六千人的部队,只余下两千多人。朱德率领他们先后转战安远、信丰、大余、崇义等地,进行了整队、整纪、整军、整训活动,史称“赣南四整”。最后,留下800余人。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此没有熄灭。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华。朱德、陈毅率领着“八百罗汉”,几经周折,辗转到粤北和湘南。他们先是隐蔽在汝城县的范石生部(时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与朱德是云南讲武堂同窗),后来,进入宜章县。他们智取宜章县城,举行年关暴动,1928年1月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紧接着,起义军在坪石打败了许克祥的部队,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药品,鼓舞了湘南人民的革命斗志。
粟裕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宜章起义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坪石战斗的胜利,轰动了整个湖南。武装起义的烽火越烧越旺。这时只要我们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在地方党和农民武装的支援配合下,就可以解放一座县城。”“朱德、陈毅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湘南起义,是我们党所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的光辉典范之一。”
湘南起义中,粟裕随同朱德在耒阳战斗。在二打耒阳战斗中,王尔琢指挥主力部队从耒城西门发起反攻,激战一个多小时,毫无进展。
李宜煊(国民党第55师
163旅旅长)从枪声中听出我军只有少量轻机关枪,没有重武器,便毫无顾忌地下令打开西门,向我军主动发起冲锋。王尔琢见势不妙,命令部队撤出阵地。关键时刻,粟裕和林彪(时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营2连连长)同时站了出来,判断耒阳城内的敌人正在领功请赏,戒备必定松懈,我军应该趁敌不备,连夜大举反攻。
朱德、王尔琢采纳了他俩的建议。此战,粟裕的三连担任先锋,林彪的二连担任侧翼,最终收复了耒阳。
随后,粟裕和林彪一起找到朱德,提出应一鼓作气,兵分三路,把耒阳境内敌军全部歼灭。朱德再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派出他们两个连,直捣新市街的耒阳县常备队,消灭了驻扎在大市的县团防总局。他俩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粟裕作为开国第一大将,人们常拿他与林彪(1907—1971)对比。
有趣的是,两人身材颇为相似,都属于瘦弱型,看起来弱不禁风。论打仗,粟裕与林彪旗鼓相当,只是作戰风格不同。林彪精于算计,胜算不大的仗不打。粟裕用兵神出鬼没,经常走险棋。林彪说:“像豫东战役那样的仗,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林彪从不轻易夸赞他人,唯独对粟裕是个例外。他曾对刘亚楼大发感慨:“粟裕打仗真行,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林彪还说,“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
林彪如此评价粟裕,有点像巴菲特在评价索罗斯。其实,粟裕与林彪相比,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时期,尽管职务相当,粟裕并不显山露水。湘南起义时,林彪在耒阳打了几场胜仗,崭露头角。尤其是敖山庙伏击战,是我军早期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之一。林彪因为此战,受到朱德器重,被提拔为营长。此后,他的职务一直比粟裕高。
笔者曾电话采访过粟裕的女儿粟惠宁。粟惠宁是陈毅元帅的儿媳(陈小鲁夫人)。据她介绍,粟裕原名粟志裕,又名粟多珍,1907年生于湖南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会同县地处雪峰山区,渠水、巫水与沅江交汇,当时是不足10万人的小县。坪村镇属于侗族聚居区,民风剽悍,自古盛行习武之风。
粟裕从小玩枪舞棒,立下宏伟志向,要当侠客,为民除害。14岁那年,军阀部队一个连进驻会同县,连长姓卢,在街头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老百姓深恶痛绝,敢怒不敢言。粟裕看不惯这些兵痞,组织几十个同学与他们决斗,把那个连长打得服服帖帖。后来,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踏上求学闹革命的征程。反动警察当局四处搜捕粟裕,为了躲避,无奈之下,粟裕只好辗转到达武汉,投奔国民革命军。他随同这支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追随朱德来到湘南,来到耒阳,后来上了井冈山。
这段经历十分曲折艰辛。1927年,南昌起义后,朱德率一个师在大埔县三河坝阻击追敌,担负断后的任务。粟裕在警卫队负责警卫起义军指挥机关、押运武器弹药。警卫队很艰苦,粟裕除随身带的驳壳枪和子弹外,还身背2支步枪、200多发子弹,加上背包、军毯、水壶、饭盒、铁镐、铁铲,共有30多公斤。另外,每个班要抬一顶大帐篷,每人还要照管一个挑枪支弹药的民夫。正当8月盛夏,他们每天行军三四十公里,又热又累。如果谁照管的民夫中途跑了,那些枪支弹药就得自己挑。
这是粟裕经历的第一次长途行军,也是第一次巨大考验。9月下旬,起义军攻占广东潮汕地区,先胜后败,损失惨重。起义军主力不得不向海丰、陆丰转移。粟裕所在排的任务是保卫后勤部门领导和其他干部的安全。他们找到几条船,东渡韩江,经饶平县去三河坝,同朱德指挥的起义军会合。
朱德完成阻击任务后,率部从饶平县出发,踏上了艰难转战的道路。10天后,他们到达闽赣交界处的福建武平县,很快被敌人发觉。国民党第32军军长钱大钧率18师追过来。起义军长途行军,十分疲惫,又缺粮少弹,无法与强敌持久硬拼硬打。
激战两个小时后,朱德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向西北方向转移。粟裕所在排奉命掩护。粟裕利用地形优势,指挥战士们巧妙猛打,敌人不知虚实,慌忙退却。突然,一颗子弹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粟裕只觉得头部猛然受到一击,随即倒在地上,动弹不得,昏迷过去。排长以为他牺牲了,只好先撤离。
好在粟裕命不该绝,终于苏醒过来。刚才还血肉横飞的战场,此时静得可怕。粟裕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要站起来,赶上部队!他咬紧牙关,猛地站了起来,但腿一软,身子一晃,又倒在地上。好在粟裕是习武之人,他强忍着疼痛,顺着山坡往下滚,一直滚到了路边水田里。恰好有几个掉队的战士走来,发现了粟裕,连忙把他扶起,包扎好伤口,搀着他赶上了部队。粟惠宁告诉笔者,她父亲一生负伤6次,这是第一次负伤。
武平县西北5公里处,有条山路叫石径岭,地势险峻,悬崖峭壁间只有一个隘口可以通过。起义军余部要向西北转移,这是一条必经之路。经过侦察,发现隘口被地主武装民团占领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朱德率领几名警卫人员,从长满灌木的陡壁攀登而上,从侧后发起进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民团遭到突然打击,丢下武器四散逃命。朱德站在断壁上,手握驳壳枪,指挥部队顺利通过了石径岭。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他们进入了赣南山区。
这时,饥饿、疲惫、伤病折磨着官兵,逃跑的,掉队的,叛变投敌的,每天都有。粟裕是个意志坚强的战士,他拖着重伤的身躯,坚定地跟着部队前进。朱德欣赏粟裕的忠诚,把他提拔为三连党代表。此时,五六千人的部队,只余下两千多人。朱德率领他们先后转战安远、信丰、大余、崇义等地,进行了整队、整纪、整军、整训活动,史称“赣南四整”。最后,留下800余人。南昌起义的火种,从此没有熄灭。
大浪淘沙,留下的是精华。朱德、陈毅率领着“八百罗汉”,几经周折,辗转到粤北和湘南。他们先是隐蔽在汝城县的范石生部(时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长,与朱德是云南讲武堂同窗),后来,进入宜章县。他们智取宜章县城,举行年关暴动,1928年1月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紧接着,起义军在坪石打败了许克祥的部队,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药品,鼓舞了湘南人民的革命斗志。
粟裕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宜章起义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坪石战斗的胜利,轰动了整个湖南。武装起义的烽火越烧越旺。这时只要我们派出一个排的兵力,在地方党和农民武装的支援配合下,就可以解放一座县城。”“朱德、陈毅同志发动和领导的湘南起义,是我们党所领导的农民武装起义的光辉典范之一。”
湘南起义中,粟裕随同朱德在耒阳战斗。在二打耒阳战斗中,王尔琢指挥主力部队从耒城西门发起反攻,激战一个多小时,毫无进展。
李宜煊(国民党第55师
163旅旅长)从枪声中听出我军只有少量轻机关枪,没有重武器,便毫无顾忌地下令打开西门,向我军主动发起冲锋。王尔琢见势不妙,命令部队撤出阵地。关键时刻,粟裕和林彪(时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营2连连长)同时站了出来,判断耒阳城内的敌人正在领功请赏,戒备必定松懈,我军应该趁敌不备,连夜大举反攻。
朱德、王尔琢采纳了他俩的建议。此战,粟裕的三连担任先锋,林彪的二连担任侧翼,最终收复了耒阳。
随后,粟裕和林彪一起找到朱德,提出应一鼓作气,兵分三路,把耒阳境内敌军全部歼灭。朱德再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派出他们两个连,直捣新市街的耒阳县常备队,消灭了驻扎在大市的县团防总局。他俩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