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以往曾经读过钟求是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它们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最难忘的,就是那篇写于2012年的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不可否认,这是20世纪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可以说,钟求是写出了一个不朽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一个抒写命运的挽歌,一种情感接续另一种情感,情愫朴实、自然,情节起伏翻转,具有清冽的精神辐射力。确切地说,这个小说就是一篇人生和命运的寓言,它让凄婉伸展出力量,让等待和坚忍张扬起信念,令人荡气回肠,不胜唏嘘。我认为,钟求是借此在表现人生强烈的理想主义的情愫: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都应该而且能够拥有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尽管命运多舛,世事沧桑,更有难言的忧伤、痛楚和无奈,但对于生活永远充满着期待。小说的叙事,直抵人的灵魂的最深处。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乌托邦情怀、摆脱绝望、超越世俗的精神书写。那时,我们从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中就感受到朴素、纯净、忧伤和难掩的悲壮气韵,体悟到钟求是在宽广的审美视域中,赋予时间、空间和人性力量的能力。
多年以来,钟求是始终是在直面生活、率性地沉入现实的写作道路上,悉心构筑自己的文本,寻找人性内在的真实和灵魂维度。这部《等待呼吸》,是我读到的钟求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无疑这是钟求是迄今最重要的小说文本,它所给予我的同样是特别震撼的感受。这种震撼来源于作家对一代人情感的真实描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这是钟求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零年代》的某种本质性延续,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如影随形的精神联系。距《零年代》十年之后,这部《等待呼吸》,以其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感、历史感,再次重现、唤醒了一代人的缤纷岁月和苍茫沉梦。家国命运、城市之色和人性之光,都一任性情的流淌、揉碎,亦不乏历史烟云中的哲思和惆怅。这也可以视为作家本人这一代人的命运变奏曲,或进行灵魂安妥、救赎的挽歌。在书写人物的命运,凝视、呈现人生、爱情的离奇遭遇的同时,他坚定地选择诚实地记录一代人在青春韶华时所见证的历史。保存记忆,反抗遗忘,直面现实,并重铸新的生命理解力和精神、思想的阐释力。看得出来,钟求是是一位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小说家。他的写作可谓从容不迫,数年来,始终恪守内心的那一份宁静和自信,因此,才使得这份对记忆的重构,成为一代人珍贵的精神财富。
若干年前,我在谈及阿来的小说创作时,曾特别阐释和分析一个作家的写作如何理解或处理与我们时代的隐秘关系。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对于时代具有清醒的的辨识力,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审美视角和审美思维。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时代,一个在物质、精神层面会经常令人猝不及防,甚至产生自我晕眩的时代。而优秀的作家,一定会看见、发现并记录下关于我们时代的重大事件及其发生,从个人性视角,通过文学叙事,再现或重构将来可能成为历史记忆的写作,以此为“此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充分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和时代高度的“不可把握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我们会真正地“看见”什么?能否对“看见”做出富有高度理性的判断?“看见”之后,我们能够或者应该记录什么?怎样记录?面对当代生活,阿来曾说:“这个一切事物都有多种媒体争先呈现的时代,对个体来讲永远信息过量的时代。个体的人在这样一种境况下,所有的‘看见’,都可能是被动的,匆忙的,看见后又迅速遗忘的。走动到四面八方,看见那么多人用卡片机,用手机不断拍照时,我总是想,人们试图用留下图像的方式抵抗遗忘。我也喜欢用照相机,喜欢通过不同功能的镜头去‘看见’。但不是为了保存记忆,而是试图看见与肉眼所见不太相同的事物如何呈现。”①那么,作家钟求是的叙述,在历史的风云际会里看见了什么?他为何发出“北京的问号”这样的问询?为什么要以“等待呼吸”的诉求,竭力地试图跳出历史,直面现实人生?作家又是如何穿越时间的隧道,重新审视30年的时代风云变幻?彼时的当代或当下,已成往事,重新整饬一个既有的个人内在经验,致力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人类精神变异的使命,就成为感受、看见之后的本质性直观,并由“悟证”抵达人性、人生的深层思辨。我们看到,钟求是笔下的夏小松和杜怡,在莫斯科的街头,目睹和见证了苏联激烈的社会动荡,“看見”了那段历史在街头所遭遇的坦克碾压,爆豆般枪声的覆盖。绵密的、脆弱的青春和爱情,也被子弹无辜地洞穿。夏小松青春的生命,像一颗流星被流弹击中,在短暂的时光里宿命般湮灭,时代之浩大,个人渺小如浮萍,风来草倒,雨泻泥下,世事沧桑,人情何以堪?但是,人们所看见却未必都能够留下,历史的刻痕,或许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夏小松的相机以及胶卷,被暴力彻底碾压成黑色的碎片。历史,仿佛隐藏着某种设计,个人的存在性阴影,必然不可替代地密布于叙述者的字里行间。因此,“莫斯科的子弹”无法击碎叙述者精神的谜底,它也许会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重新发酵、显影,或演绎为富于传奇性的“倒叙”。但是,有重大身体创伤和精神迷惑的美好记忆,那渺小的个体里充盈的凛然的尊严,终究都是令人刻骨铭心的,那种存在本身将救赎一种持守,它启示并接续起过去和未来。而且,叙述并不需要进行过度的个人修辞,其间没有任何难以置信的心理企图,所有的“尾声”都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再次将我们引入波澜不惊的玄思。
二
与钟求是同代的作家弋舟,从《等待呼吸》这部长篇小说里,读出自己满怀深情的无限感慨:“我相信,小说如此书写,已经不是一个小说家斤斤计较出的技术性结果,是专属于他此在生命经验的自在弥散。基于我们所共同经验着的时光,这些元素所蕴藉着的况味,既让人伤怀,又令人宽慰,它们显而易见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巨浪滔天与水落石出的时代湖面上,霞光一般铺洒着莫大的、更像是欣然一般怅然的余晖。”②我虽然不能完全认同弋舟的“深情,让深情者的作品普遍具有了某种神秘的宿命之感”,但我十分赞同、认可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时代预示着某种“规定性”,流弹,意味着艺术性;另一方面,作家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只有能够超越叙述的技术性层面,必须呈现出对世界和人性感悟、认识的“异质性”和“排他性”,这是一个小说文本最重要的审美方式和路径。唯此,才可能将叙述引向永不枯竭的创意和想象,在文字中拓展和延伸现实世界的维度。因此,我们会深入地体验到,小说第一部分“莫斯科的子弹”,绝非仅仅是铺设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索引”或命运的前奏曲,而是为了更为宏阔地打开富于历史性的抒怀。只有展开历史的细节和个体生命在彼时空间里的宽度时,浓缩的关于历史的“全景式”描述和想象,才会成为可能。《等待呼吸》通过两个年轻的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中伤于世界历史的风云际会,遭遇瞬息万变时偶然飞来的“怪力”。这无法阻止的动荡变局,造成当代社会遽然变化所生成的危机之下,个体命运多舛的困窘和身心的撕裂,令我们何其悲哀和无奈。 当我写下“子弹穿过苹果”这篇小文的题目时,猛然想到它曾经是作家林白20世纪90年代的中篇小说的名字。灌注着激情而又略带神秘、诡异的叙述氛围和情境,倏然间让我们将《子弹穿过苹果》与《等待呼吸》联系在一起。前者,林白是想写出一位女性特有的记忆的幻界,她的身体意识、爱情、恐惧、游弋、兴奋和果敢,一位女性以自己的逻辑,展开与男性、女性两个世界的冲撞。钟求是的《等待呼吸》,无论在性别意识的层面上,还是叙事的能指方面,似乎又与林白的叙述指向大相径庭。唯独令我强烈感到两者趋同性之处的,则是沉重的个人命运构成,以及对人生、命运和人性的深情咏叹。那颗子弹折返的弹道,似乎略带某种魔幻的意味,那一瞬间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和生活史轨迹。子弹在迷乱的时空“图穷匕首见”,惊心动魄,虽然,现场的痕迹已经不复存在,时间和空间,以及客观性也已消失,但小说却能够做到它可以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直面当下的时候重返过去,做出某种冥想和符合精神逻辑的链接,让丰富性超越现实、现场的直观。将自然的时间和空间,演绎为小说的时间和空间。当然,叙述者总是在意义和指涉间游弋和徘徊,甚至让文字的蕴含,对于某种精神、情感温度实施冻结。这一点,也决定了小说的现实和虚构之间相当模糊的界限。
说到时间,它无疑是钟求是想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极力彰显的一个既敏感、清晰又颇为隐秘的元素。在《等待呼吸》的第二部与第三部之间,作家象征性地设置了一个章节“无处安放的部分:年”,它罗列出1994至2003十个年份数字。我想,一方面,它似乎在“指代”杜怡在本文可以姑且被“忽略”的生活或时间,对于叙事来说,这个“数字时间”隐匿并埋藏了杜怡的个人故事,由此产生的叙事“张力”,构成命运的另一种悬疑;另一方面,止于“2003”的这一年份,也许是钟求是另有某种“暗示”和派生。这又一次令我再次联想起中篇《两个人的电影》,小说女主人公若梅病逝后,她女儿来替母亲赴约时,交给男主人公昆生一封没有其他内容、只有一列长长电影名字的名单。最后一行是“2004年昆生你替我看吧”。这是一位即将离去的恋人最后的尚未绝望的期冀。其实,《两个人的电影》中男女主人公身体的相互给予,也是在两者相约数年之后的唯一。这样的状态,同样出现在《等待呼吸》里。杜怡觉得“自己的身体准备好了,但内心仍在候着某个时刻”,仿佛是另一种奇诡的宿命,直到夏小松昏迷并且丧失意识,杜怡试图“开启”这样的性爱时刻,岂料梦想和欲望竟然全部成为永远的爱情之绝唱。所以,我们更加难以想见,杜怡在夏小松离世之后,在痛苦地经历过“北京的问号”之后,她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这对于她本身,包括作家钟求是的叙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家果断地“搁置”了这十年更加刻骨铭心的、难以想象的日子。这种刻意且武断的叙事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也体现出作者在深邃的历史变革年代,准确地把握存在和现实的乏力或困境。就是说,无论是实现从北京到杭州的“转换”,还是在整体上把握社会历史的方向,都是异常困难的。对于现实来讲,“杭州的氧气”也许只是作家的浪漫想象和期待,只能生发出令人百感交集的沉重和忧伤。
信仰、青春、活力、理想,这些属于那一代人的敏感字眼,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文化标签。夏小松和杜怡前往莫斯科留学的时候,正值苏联濒临解体,国际政治风云突变,这些都无法不影响他们的选择和成长路径。这个时代注定给予他们的,是无法摆脱和躲避的情境。胸前文身马克思大胡子肖像的夏小松,将马克思视为“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很重要的男人”,并以其作为自己真正的精神偶像和思想呼吸的依据。应该说,夏小松在精神上、心理上都是饱满而不空虚的,他本可以沿着某种预设的生命轨道存在下去,走向远方,但是,意外变局的发生与非偶然的事件,使夏小松立刻变得无比脆弱:身体再无法支撑精神、信仰和存在的方式。这就是极为残酷的现实,这些,似乎更无法以“潜因果”“全因果”和“内因果”等理念来厘定和审视。从这部小说的结构意图看,作家钟求是赋予文本这种大跨度的跳跃,将时空中的“碎片”进行重组,拼贴、闪回、剪辑和链接,让一个结构成为另一个结构的“索引”,在不断探索主人公精神走向的同时,果断地切割掉叙事的自然时许,不失为是对我们业已习惯的叙事秩序、结构方式的有意偏离或挑战。
文本叙述的细部,足以令我们深思:格外喜欢潜水的夏小松,经常尝试、体会着“缺氧”的感觉,不断向自己的生命作极限挑战。在这里,似乎埋藏着作家的深度思考和隐喻。夏小松的肺部不幸意外中弹,构成一个吊诡的事件。他因肺部感染,丧失呼吸功能等,最后回到祖国,在北京离世。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却潜隐着个人命运与时代的机杼。在很大程度上,夏小松这个人物,与杜怡一起蕴藏着30年历史的小说叙事能量,他的“早夭”,也暗喻着历史和现实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而杜怡为了给夏小松筹钱治疗,以及偿还这笔债务,经历了财色交换的大考,以及所谓“人体秀”“行为艺术”的心理煎熬,还在裸体模特的疯癫场景和欲望的挑战中挣扎、持守、隐忍和反抗。尽管,她没能彻底逃离“胡姐儿”的控制,遭受“断指”之恨,但她却真正地走向灵魂的涅槃。这些人生遭际,是否也可视为杜怡在人生的缺氧状态所进行的“深呼吸”?而这些,都强烈地透射出杜怡情感和灵魂深处的悲哀和无奈。
三
引申义、隐喻义,固然是小说叙事不可或缺的策略。但是,不能忽视小说叙述所涵盖故事、人物、细节,它们直接体现小说叙事的格局。同时,叙事语言本身的多义性,也决定着能否承载小说文本主体的故事、人物及其命运。这是一个作家赋予小说多大能量的关键。故事、人物关系,以及由所有事物组成的文本空间,它们常常共同辐射出若干不可思议的理念或意念,构成事物、人物之间隐秘的悖论。在小说的内部,欲望的、自由的、束縛的、现实的和非现实的、真实的和虚假的、正义的和邪恶的、逻辑的和反逻辑的、表象的和本质的、表层的和隐含的,诸多元素相互摩擦和博弈,形成小说文本独特、奇异、复杂的叙事情境,构成文本的价值或意义。在这里,作家之于小说叙述,一方面可能需要“机关算尽”,极尽虚构之能事,呈现人情世故;另一方面,故事、情节、人物可能有其自身的形态,作家可能任其水随天去,顺水推舟,令其浑然天成,以致最终成就一部小说叙事的文本结构。应该说,钟求是对于所描述的生活和存在,满怀深情和激情,饱满而扎实。当然,也不乏隐逸的情怀和思辨性。进一步说,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三位:夏小松、杜怡和章朗。杜怡始终怀揣莫斯科的梦,生活在正在发生剧变的当代中国。由她串联起近二十几年的燃情岁月。夏小松之后,杜怡经历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苦涩、煎熬的日子,一切都在现实的变故中发生新的蜕变。但是,杜怡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漂泊”的状态。无可避讳,杜怡与夏小松的相遇,与章朗的相遇,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看上去都像某种“刻意”的选择,都显示出历史的“节点”和个人的危机时刻。但后者更像是无法能在杜怡灵魂里替代夏小松的“替身”。小说的悲剧性,也由此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我始终认为,小说并非仅仅是靠细节取胜的,更多的是仰仗叙述过程中整体上的沉实感、觉悟感,以及结构的坚实,和由此铸就的叙事格局。这部小说貌似封闭的结构,实际上,在第三部分就已经“突兀”地奔向一种颇具开放性的叙事空间。还有,文本叙述的世界里,文字清晰、流畅、清雅,而且,我们在这种文字中,仿佛还能听到主人公说话时真切的、丰富的声音,以及那如风如雨的叙述语气。实际上,对于作家来说,一个真正坚实的故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钟求是所再现的故事,其他的作家肯定也可能会轻易遇到。关键是,遇到故事,并不等于可以找到灵感,生发激情,可以写出杰出的长篇小说。这其中的意蕴、人物、叙述的方式、节奏,甚至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气息,都一定是不期而遇、浑然天成的巧遇。当然,钟求是所遇到的故事和历程,也是一代人共同面对、无法绕行的、发生在人类社会“灰色地带”的悲剧。难以想象,“莫斯科的子弹”,在绵密的爱情的之网中,伴随着呼啸声击碎的不仅是青春和爱情的幻梦,更是信仰之旅上不幸的挫折和困顿。钟求是敏感地意识到,一个有关世界和个人的十字路口,不留情面地横亘在人们的面前。夏小松却以遭遇“冷兵器”的方式,被历史的哗变所击中。原本呈现人生不幸的主题,竟演绎成对于存在世界重大变局的反省。
不夸张地说,《等待呼吸》是一部内涵饱满、激情充沛、极具精神结构力的长篇小说文本。历史、现实与情感的经纬,建立起叙事坚实的灵魂坐标,从容不迫,读来荡气回肠。我们感受得到,这部小说是作家钟求是倾以重力的文本,可以说,它既是一部情感之书,灵魂之书,也是一部试图写出俗世沧桑、社会变迁的“隐之书”。我想问,在这里,如果我们将人物的内心比喻成一只青涩的苹果的话,那么,那颗无情穿过苹果的“子弹”究竟来自何方?
【注释】
①阿来:《看见》,自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②弋舟:《在不幸于幸运之间安放人的命运——钟求是〈等待命运〉读札》,《上海文化》2020年9月号。
(张学昕、于向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觉与新世纪中国文学写作发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BZW154)
以往曾经读过钟求是的一些中、短篇小说,它们都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最难忘的,就是那篇写于2012年的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不可否认,这是20世纪以来最好的中篇小说之一。可以说,钟求是写出了一个不朽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一个抒写命运的挽歌,一种情感接续另一种情感,情愫朴实、自然,情节起伏翻转,具有清冽的精神辐射力。确切地说,这个小说就是一篇人生和命运的寓言,它让凄婉伸展出力量,让等待和坚忍张扬起信念,令人荡气回肠,不胜唏嘘。我认为,钟求是借此在表现人生强烈的理想主义的情愫:无论怎样卑微的生命,都应该而且能够拥有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尽管命运多舛,世事沧桑,更有难言的忧伤、痛楚和无奈,但对于生活永远充满着期待。小说的叙事,直抵人的灵魂的最深处。可以说,这是一种具有乌托邦情怀、摆脱绝望、超越世俗的精神书写。那时,我们从中篇小说《两个人的电影》中就感受到朴素、纯净、忧伤和难掩的悲壮气韵,体悟到钟求是在宽广的审美视域中,赋予时间、空间和人性力量的能力。
多年以来,钟求是始终是在直面生活、率性地沉入现实的写作道路上,悉心构筑自己的文本,寻找人性内在的真实和灵魂维度。这部《等待呼吸》,是我读到的钟求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无疑这是钟求是迄今最重要的小说文本,它所给予我的同样是特别震撼的感受。这种震撼来源于作家对一代人情感的真实描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这是钟求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零年代》的某种本质性延续,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如影随形的精神联系。距《零年代》十年之后,这部《等待呼吸》,以其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感、历史感,再次重现、唤醒了一代人的缤纷岁月和苍茫沉梦。家国命运、城市之色和人性之光,都一任性情的流淌、揉碎,亦不乏历史烟云中的哲思和惆怅。这也可以视为作家本人这一代人的命运变奏曲,或进行灵魂安妥、救赎的挽歌。在书写人物的命运,凝视、呈现人生、爱情的离奇遭遇的同时,他坚定地选择诚实地记录一代人在青春韶华时所见证的历史。保存记忆,反抗遗忘,直面现实,并重铸新的生命理解力和精神、思想的阐释力。看得出来,钟求是是一位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小说家。他的写作可谓从容不迫,数年来,始终恪守内心的那一份宁静和自信,因此,才使得这份对记忆的重构,成为一代人珍贵的精神财富。
若干年前,我在谈及阿来的小说创作时,曾特别阐释和分析一个作家的写作如何理解或处理与我们时代的隐秘关系。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正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对于时代具有清醒的的辨识力,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审美视角和审美思维。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时代,一个在物质、精神层面会经常令人猝不及防,甚至产生自我晕眩的时代。而优秀的作家,一定会看见、发现并记录下关于我们时代的重大事件及其发生,从个人性视角,通过文学叙事,再现或重构将来可能成为历史记忆的写作,以此为“此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但是,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充分意识到,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和时代高度的“不可把握性”。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我们会真正地“看见”什么?能否对“看见”做出富有高度理性的判断?“看见”之后,我们能够或者应该记录什么?怎样记录?面对当代生活,阿来曾说:“这个一切事物都有多种媒体争先呈现的时代,对个体来讲永远信息过量的时代。个体的人在这样一种境况下,所有的‘看见’,都可能是被动的,匆忙的,看见后又迅速遗忘的。走动到四面八方,看见那么多人用卡片机,用手机不断拍照时,我总是想,人们试图用留下图像的方式抵抗遗忘。我也喜欢用照相机,喜欢通过不同功能的镜头去‘看见’。但不是为了保存记忆,而是试图看见与肉眼所见不太相同的事物如何呈现。”①那么,作家钟求是的叙述,在历史的风云际会里看见了什么?他为何发出“北京的问号”这样的问询?为什么要以“等待呼吸”的诉求,竭力地试图跳出历史,直面现实人生?作家又是如何穿越时间的隧道,重新审视30年的时代风云变幻?彼时的当代或当下,已成往事,重新整饬一个既有的个人内在经验,致力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人类精神变异的使命,就成为感受、看见之后的本质性直观,并由“悟证”抵达人性、人生的深层思辨。我们看到,钟求是笔下的夏小松和杜怡,在莫斯科的街头,目睹和见证了苏联激烈的社会动荡,“看見”了那段历史在街头所遭遇的坦克碾压,爆豆般枪声的覆盖。绵密的、脆弱的青春和爱情,也被子弹无辜地洞穿。夏小松青春的生命,像一颗流星被流弹击中,在短暂的时光里宿命般湮灭,时代之浩大,个人渺小如浮萍,风来草倒,雨泻泥下,世事沧桑,人情何以堪?但是,人们所看见却未必都能够留下,历史的刻痕,或许只能埋藏在内心深处。夏小松的相机以及胶卷,被暴力彻底碾压成黑色的碎片。历史,仿佛隐藏着某种设计,个人的存在性阴影,必然不可替代地密布于叙述者的字里行间。因此,“莫斯科的子弹”无法击碎叙述者精神的谜底,它也许会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重新发酵、显影,或演绎为富于传奇性的“倒叙”。但是,有重大身体创伤和精神迷惑的美好记忆,那渺小的个体里充盈的凛然的尊严,终究都是令人刻骨铭心的,那种存在本身将救赎一种持守,它启示并接续起过去和未来。而且,叙述并不需要进行过度的个人修辞,其间没有任何难以置信的心理企图,所有的“尾声”都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始,再次将我们引入波澜不惊的玄思。
二
与钟求是同代的作家弋舟,从《等待呼吸》这部长篇小说里,读出自己满怀深情的无限感慨:“我相信,小说如此书写,已经不是一个小说家斤斤计较出的技术性结果,是专属于他此在生命经验的自在弥散。基于我们所共同经验着的时光,这些元素所蕴藉着的况味,既让人伤怀,又令人宽慰,它们显而易见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巨浪滔天与水落石出的时代湖面上,霞光一般铺洒着莫大的、更像是欣然一般怅然的余晖。”②我虽然不能完全认同弋舟的“深情,让深情者的作品普遍具有了某种神秘的宿命之感”,但我十分赞同、认可这样的感受:一方面,时代预示着某种“规定性”,流弹,意味着艺术性;另一方面,作家在面对历史和现实时,只有能够超越叙述的技术性层面,必须呈现出对世界和人性感悟、认识的“异质性”和“排他性”,这是一个小说文本最重要的审美方式和路径。唯此,才可能将叙述引向永不枯竭的创意和想象,在文字中拓展和延伸现实世界的维度。因此,我们会深入地体验到,小说第一部分“莫斯科的子弹”,绝非仅仅是铺设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索引”或命运的前奏曲,而是为了更为宏阔地打开富于历史性的抒怀。只有展开历史的细节和个体生命在彼时空间里的宽度时,浓缩的关于历史的“全景式”描述和想象,才会成为可能。《等待呼吸》通过两个年轻的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中伤于世界历史的风云际会,遭遇瞬息万变时偶然飞来的“怪力”。这无法阻止的动荡变局,造成当代社会遽然变化所生成的危机之下,个体命运多舛的困窘和身心的撕裂,令我们何其悲哀和无奈。 当我写下“子弹穿过苹果”这篇小文的题目时,猛然想到它曾经是作家林白20世纪90年代的中篇小说的名字。灌注着激情而又略带神秘、诡异的叙述氛围和情境,倏然间让我们将《子弹穿过苹果》与《等待呼吸》联系在一起。前者,林白是想写出一位女性特有的记忆的幻界,她的身体意识、爱情、恐惧、游弋、兴奋和果敢,一位女性以自己的逻辑,展开与男性、女性两个世界的冲撞。钟求是的《等待呼吸》,无论在性别意识的层面上,还是叙事的能指方面,似乎又与林白的叙述指向大相径庭。唯独令我强烈感到两者趋同性之处的,则是沉重的个人命运构成,以及对人生、命运和人性的深情咏叹。那颗子弹折返的弹道,似乎略带某种魔幻的意味,那一瞬间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和生活史轨迹。子弹在迷乱的时空“图穷匕首见”,惊心动魄,虽然,现场的痕迹已经不复存在,时间和空间,以及客观性也已消失,但小说却能够做到它可以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在直面当下的时候重返过去,做出某种冥想和符合精神逻辑的链接,让丰富性超越现实、现场的直观。将自然的时间和空间,演绎为小说的时间和空间。当然,叙述者总是在意义和指涉间游弋和徘徊,甚至让文字的蕴含,对于某种精神、情感温度实施冻结。这一点,也决定了小说的现实和虚构之间相当模糊的界限。
说到时间,它无疑是钟求是想在这部长篇小说里极力彰显的一个既敏感、清晰又颇为隐秘的元素。在《等待呼吸》的第二部与第三部之间,作家象征性地设置了一个章节“无处安放的部分:年”,它罗列出1994至2003十个年份数字。我想,一方面,它似乎在“指代”杜怡在本文可以姑且被“忽略”的生活或时间,对于叙事来说,这个“数字时间”隐匿并埋藏了杜怡的个人故事,由此产生的叙事“张力”,构成命运的另一种悬疑;另一方面,止于“2003”的这一年份,也许是钟求是另有某种“暗示”和派生。这又一次令我再次联想起中篇《两个人的电影》,小说女主人公若梅病逝后,她女儿来替母亲赴约时,交给男主人公昆生一封没有其他内容、只有一列长长电影名字的名单。最后一行是“2004年昆生你替我看吧”。这是一位即将离去的恋人最后的尚未绝望的期冀。其实,《两个人的电影》中男女主人公身体的相互给予,也是在两者相约数年之后的唯一。这样的状态,同样出现在《等待呼吸》里。杜怡觉得“自己的身体准备好了,但内心仍在候着某个时刻”,仿佛是另一种奇诡的宿命,直到夏小松昏迷并且丧失意识,杜怡试图“开启”这样的性爱时刻,岂料梦想和欲望竟然全部成为永远的爱情之绝唱。所以,我们更加难以想见,杜怡在夏小松离世之后,在痛苦地经历过“北京的问号”之后,她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这对于她本身,包括作家钟求是的叙事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家果断地“搁置”了这十年更加刻骨铭心的、难以想象的日子。这种刻意且武断的叙事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否也体现出作者在深邃的历史变革年代,准确地把握存在和现实的乏力或困境。就是说,无论是实现从北京到杭州的“转换”,还是在整体上把握社会历史的方向,都是异常困难的。对于现实来讲,“杭州的氧气”也许只是作家的浪漫想象和期待,只能生发出令人百感交集的沉重和忧伤。
信仰、青春、活力、理想,这些属于那一代人的敏感字眼,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文化标签。夏小松和杜怡前往莫斯科留学的时候,正值苏联濒临解体,国际政治风云突变,这些都无法不影响他们的选择和成长路径。这个时代注定给予他们的,是无法摆脱和躲避的情境。胸前文身马克思大胡子肖像的夏小松,将马克思视为“一个伟大的学者,一个很重要的男人”,并以其作为自己真正的精神偶像和思想呼吸的依据。应该说,夏小松在精神上、心理上都是饱满而不空虚的,他本可以沿着某种预设的生命轨道存在下去,走向远方,但是,意外变局的发生与非偶然的事件,使夏小松立刻变得无比脆弱:身体再无法支撑精神、信仰和存在的方式。这就是极为残酷的现实,这些,似乎更无法以“潜因果”“全因果”和“内因果”等理念来厘定和审视。从这部小说的结构意图看,作家钟求是赋予文本这种大跨度的跳跃,将时空中的“碎片”进行重组,拼贴、闪回、剪辑和链接,让一个结构成为另一个结构的“索引”,在不断探索主人公精神走向的同时,果断地切割掉叙事的自然时许,不失为是对我们业已习惯的叙事秩序、结构方式的有意偏离或挑战。
文本叙述的细部,足以令我们深思:格外喜欢潜水的夏小松,经常尝试、体会着“缺氧”的感觉,不断向自己的生命作极限挑战。在这里,似乎埋藏着作家的深度思考和隐喻。夏小松的肺部不幸意外中弹,构成一个吊诡的事件。他因肺部感染,丧失呼吸功能等,最后回到祖国,在北京离世。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却潜隐着个人命运与时代的机杼。在很大程度上,夏小松这个人物,与杜怡一起蕴藏着30年历史的小说叙事能量,他的“早夭”,也暗喻着历史和现实的不确定性和残酷性。而杜怡为了给夏小松筹钱治疗,以及偿还这笔债务,经历了财色交换的大考,以及所谓“人体秀”“行为艺术”的心理煎熬,还在裸体模特的疯癫场景和欲望的挑战中挣扎、持守、隐忍和反抗。尽管,她没能彻底逃离“胡姐儿”的控制,遭受“断指”之恨,但她却真正地走向灵魂的涅槃。这些人生遭际,是否也可视为杜怡在人生的缺氧状态所进行的“深呼吸”?而这些,都强烈地透射出杜怡情感和灵魂深处的悲哀和无奈。
三
引申义、隐喻义,固然是小说叙事不可或缺的策略。但是,不能忽视小说叙述所涵盖故事、人物、细节,它们直接体现小说叙事的格局。同时,叙事语言本身的多义性,也决定着能否承载小说文本主体的故事、人物及其命运。这是一个作家赋予小说多大能量的关键。故事、人物关系,以及由所有事物组成的文本空间,它们常常共同辐射出若干不可思议的理念或意念,构成事物、人物之间隐秘的悖论。在小说的内部,欲望的、自由的、束縛的、现实的和非现实的、真实的和虚假的、正义的和邪恶的、逻辑的和反逻辑的、表象的和本质的、表层的和隐含的,诸多元素相互摩擦和博弈,形成小说文本独特、奇异、复杂的叙事情境,构成文本的价值或意义。在这里,作家之于小说叙述,一方面可能需要“机关算尽”,极尽虚构之能事,呈现人情世故;另一方面,故事、情节、人物可能有其自身的形态,作家可能任其水随天去,顺水推舟,令其浑然天成,以致最终成就一部小说叙事的文本结构。应该说,钟求是对于所描述的生活和存在,满怀深情和激情,饱满而扎实。当然,也不乏隐逸的情怀和思辨性。进一步说,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三位:夏小松、杜怡和章朗。杜怡始终怀揣莫斯科的梦,生活在正在发生剧变的当代中国。由她串联起近二十几年的燃情岁月。夏小松之后,杜怡经历了许多难以想象的苦涩、煎熬的日子,一切都在现实的变故中发生新的蜕变。但是,杜怡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漂泊”的状态。无可避讳,杜怡与夏小松的相遇,与章朗的相遇,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看上去都像某种“刻意”的选择,都显示出历史的“节点”和个人的危机时刻。但后者更像是无法能在杜怡灵魂里替代夏小松的“替身”。小说的悲剧性,也由此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我始终认为,小说并非仅仅是靠细节取胜的,更多的是仰仗叙述过程中整体上的沉实感、觉悟感,以及结构的坚实,和由此铸就的叙事格局。这部小说貌似封闭的结构,实际上,在第三部分就已经“突兀”地奔向一种颇具开放性的叙事空间。还有,文本叙述的世界里,文字清晰、流畅、清雅,而且,我们在这种文字中,仿佛还能听到主人公说话时真切的、丰富的声音,以及那如风如雨的叙述语气。实际上,对于作家来说,一个真正坚实的故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钟求是所再现的故事,其他的作家肯定也可能会轻易遇到。关键是,遇到故事,并不等于可以找到灵感,生发激情,可以写出杰出的长篇小说。这其中的意蕴、人物、叙述的方式、节奏,甚至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气息,都一定是不期而遇、浑然天成的巧遇。当然,钟求是所遇到的故事和历程,也是一代人共同面对、无法绕行的、发生在人类社会“灰色地带”的悲剧。难以想象,“莫斯科的子弹”,在绵密的爱情的之网中,伴随着呼啸声击碎的不仅是青春和爱情的幻梦,更是信仰之旅上不幸的挫折和困顿。钟求是敏感地意识到,一个有关世界和个人的十字路口,不留情面地横亘在人们的面前。夏小松却以遭遇“冷兵器”的方式,被历史的哗变所击中。原本呈现人生不幸的主题,竟演绎成对于存在世界重大变局的反省。
不夸张地说,《等待呼吸》是一部内涵饱满、激情充沛、极具精神结构力的长篇小说文本。历史、现实与情感的经纬,建立起叙事坚实的灵魂坐标,从容不迫,读来荡气回肠。我们感受得到,这部小说是作家钟求是倾以重力的文本,可以说,它既是一部情感之书,灵魂之书,也是一部试图写出俗世沧桑、社会变迁的“隐之书”。我想问,在这里,如果我们将人物的内心比喻成一只青涩的苹果的话,那么,那颗无情穿过苹果的“子弹”究竟来自何方?
【注释】
①阿来:《看见》,自序,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②弋舟:《在不幸于幸运之间安放人的命运——钟求是〈等待命运〉读札》,《上海文化》2020年9月号。
(张学昕、于向华,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自觉与新世纪中国文学写作发生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9BZW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