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条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这有助于学生更快的感知正确的动作要领,减少课上耗时的讲解与纠正动作时间,提高运动兴趣,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运动角色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对器材应用延伸和对动作轨迹目标引导形成的一种教学中的限制与非限制过程,这一过程的原则因运动项目不同稍有差异,但笔者认为一般来讲技术类教学采用限制性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而技能类教学采用非限制性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一、限制性教学法在技术类教学中的应用
限制性教学法的核心是对学生练习动作轨迹进行限制。学生通过对动作限制轨迹反复练习而形成正确动作的过程,其优点是免去了教师的大量讲解时间,动作直观性强、掌握快、效率高,合理的设计不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也不会对正确动作的形成有影响。例如小学体操课的前滚翻动作教学,为了纠正学生手撑地距离身体过近或过远和两手撑地不平行的问题,教师画一条线、要求学生在练习时把手放在教师预先画好的线上,就可有效避免了上述错误动作的发生。鱼跃前滚翻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教师在学生鱼跃动作路线的下方放一块高矮适中的垫子,在做鱼跃前滚翻时,就会迫使学生做跃起动作,否则就会碰到垫子。解决了学生鱼跃前滚翻腿不蹬地,身体不腾空的错误动作,而且通过移动垫子来加大动作难度,学生还可以感受到挑战难度的乐趣。
这种限制性教法除了可用于完整的动作教学还可用在动作教学的某个环节上。例如跳绳的团身动作是学生跳绳的一个动作环节,如果让学生膝关节夹纸片作为限制条件促使两膝关节并拢,使身体团身紧凑,学生的脚就可以同时离地,这种动作的限制对跳绳整体动作的完成没有影响。再比如教双手前抛实心球动作,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及身体条件不足,练习时有时记着出手角度问题忘了全身发力,记着全身发力又忘了出手角度。怎么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在投掷线前拉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网或者一条绳来限制学生的出手角度,这样就解决了出手角度的问题。如出手角度低,球会被拦网拦截下来。教师可以腾出精力解决学生全身用力的问题,学生在练习中就潜移默化的解决了出手角度的问题,这种动作的限制不影响学生整体动作的完成,此外,限制性教法还能克服学生认知水平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困难,例如低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如果给低年级同学讲解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环节中的展髋收腿动作,由于孩子认知水平和身体的感知能力差,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动作。学生练习时往往是展了髋不知道收腿,收腿又不知道展髋。对教师而言,示范的动作又没办法定格。有的教师采用一侧肢体去做示范,另一侧肢体用于支撑来对这一动作技术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一方面破坏了动作的完整性,学生学的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动作。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动作,练习时学生还是该怎样跳就怎样跳。但是如果在学生跳跃的线路上放置有一定高度和一定远度的障碍物,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跳过障碍物时,很自然的就注意到收腿的问题,因为不收腿,脚会搁在垫子上,影响跳跃。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把两块垫子合在一块,靠近起跳端放一块有一定高度的垫子,落地端放一块平垫子,练习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垫子的高度和远度,这样的练习就有效的解决了展髋和收腿的时机问题和落地脚前伸、后脚跟缓冲落地的问题。学生如果在练习中不收腿展髋,同样很容易被垫子挡住。落地时脚不前伸,脚也会踩在垫子上,同时学生也不怕后蹲了,解决了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够的问题。
二、非限制性教学法在技能类教学中的体现
与之互补的非限制性体育教学方法一般体现在技能类体育项目上,该教学法的核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快速提高技能而有意识的降低动作难度或忽视一些非关键性动作环节,让学生以一种学习获得的动作与本能随意的自动化身体行为结合来完成动作,使技能动作与个体的身体素质交融,促进技能的个性化。与限制性教法相比,这种非限制教学方法现在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应用较少,但这种教法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因为未来的教育理念是发挥个性的时代。
这种非限制性教学可以体现在体育器材的变化、体育规则的改变,使学生的动作快速由外在植入性动作向自身本能性动作转变,上篮球课时,适当降低篮筐高度,减轻球的重量会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想象到电视中NBA的扣篮动作,使学生快速进入意念篮球境界,动作的想象空间广泛,篮球兴趣高了,课也好上了;排球课也是这个道理,挡网的降低和球的重量的改变有助于学生想象和模仿球星扣球快感;足球场地大小的改变,球门和球的改变,会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对抗角色中;田径课降低栏的高度会使学生想到刘翔,还有投掷课上投掷物重量的降低,乒乓球课上乒乓台面的降低,都有助于学生快速的进入角色,使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大增。除器材可以取消规定限制外,动作练习也可以取消限制,例如小学体操教学中的跳箱动作——跳上成跪撑,如果教师取消跪撑的方向限制,让学生在纵向跪立和横向跪立之间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这样做动作本身的难度降低了,练习的危险性也随之降低,但对运动能力的要求没有降低。还有一个例子是中学上足球课时教学生踢足球,踢球动作分为五个步骤,分别为助跑、支撑脚踏地、踢球腿摆动、脚触球和随摆动作。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踢球的核心动作——脚触球上,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他四个步骤,这是因为脚触球动作环节非常难掌握,特别是脚背正面踢球,动作不对脚尖很容易踢地受伤,因此教学时为避免学生的恐惧心理,尽快掌握动作,脚触球动作就是问题的核心。对其他的四个步骤不进行动作规范和限制,随着踢球动作的熟练,缩短了进入角色的时间,学生的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随时代和学生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其宗旨是什么都可以变,无论限制性教法还是非限制性教法,其变化的核心是以学生能尽快掌握技能、尽快进入体育运动角色、尽早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为主,体育教师在对教学器材、场地规则、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选择上应把握这一方向。
一、限制性教学法在技术类教学中的应用
限制性教学法的核心是对学生练习动作轨迹进行限制。学生通过对动作限制轨迹反复练习而形成正确动作的过程,其优点是免去了教师的大量讲解时间,动作直观性强、掌握快、效率高,合理的设计不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也不会对正确动作的形成有影响。例如小学体操课的前滚翻动作教学,为了纠正学生手撑地距离身体过近或过远和两手撑地不平行的问题,教师画一条线、要求学生在练习时把手放在教师预先画好的线上,就可有效避免了上述错误动作的发生。鱼跃前滚翻教学也是这样,如果教师在学生鱼跃动作路线的下方放一块高矮适中的垫子,在做鱼跃前滚翻时,就会迫使学生做跃起动作,否则就会碰到垫子。解决了学生鱼跃前滚翻腿不蹬地,身体不腾空的错误动作,而且通过移动垫子来加大动作难度,学生还可以感受到挑战难度的乐趣。
这种限制性教法除了可用于完整的动作教学还可用在动作教学的某个环节上。例如跳绳的团身动作是学生跳绳的一个动作环节,如果让学生膝关节夹纸片作为限制条件促使两膝关节并拢,使身体团身紧凑,学生的脚就可以同时离地,这种动作的限制对跳绳整体动作的完成没有影响。再比如教双手前抛实心球动作,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及身体条件不足,练习时有时记着出手角度问题忘了全身发力,记着全身发力又忘了出手角度。怎么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呢?有经验的教师在投掷线前拉一个有一定高度的网或者一条绳来限制学生的出手角度,这样就解决了出手角度的问题。如出手角度低,球会被拦网拦截下来。教师可以腾出精力解决学生全身用力的问题,学生在练习中就潜移默化的解决了出手角度的问题,这种动作的限制不影响学生整体动作的完成,此外,限制性教法还能克服学生认知水平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困难,例如低年级立定跳远的教学,如果给低年级同学讲解立定跳远动作技术环节中的展髋收腿动作,由于孩子认知水平和身体的感知能力差,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动作。学生练习时往往是展了髋不知道收腿,收腿又不知道展髋。对教师而言,示范的动作又没办法定格。有的教师采用一侧肢体去做示范,另一侧肢体用于支撑来对这一动作技术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一方面破坏了动作的完整性,学生学的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动作。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动作,练习时学生还是该怎样跳就怎样跳。但是如果在学生跳跃的线路上放置有一定高度和一定远度的障碍物,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跳过障碍物时,很自然的就注意到收腿的问题,因为不收腿,脚会搁在垫子上,影响跳跃。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把两块垫子合在一块,靠近起跳端放一块有一定高度的垫子,落地端放一块平垫子,练习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垫子的高度和远度,这样的练习就有效的解决了展髋和收腿的时机问题和落地脚前伸、后脚跟缓冲落地的问题。学生如果在练习中不收腿展髋,同样很容易被垫子挡住。落地时脚不前伸,脚也会踩在垫子上,同时学生也不怕后蹲了,解决了因为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够的问题。
二、非限制性教学法在技能类教学中的体现
与之互补的非限制性体育教学方法一般体现在技能类体育项目上,该教学法的核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快速提高技能而有意识的降低动作难度或忽视一些非关键性动作环节,让学生以一种学习获得的动作与本能随意的自动化身体行为结合来完成动作,使技能动作与个体的身体素质交融,促进技能的个性化。与限制性教法相比,这种非限制教学方法现在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应用较少,但这种教法是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因为未来的教育理念是发挥个性的时代。
这种非限制性教学可以体现在体育器材的变化、体育规则的改变,使学生的动作快速由外在植入性动作向自身本能性动作转变,上篮球课时,适当降低篮筐高度,减轻球的重量会使学生一上课就能想象到电视中NBA的扣篮动作,使学生快速进入意念篮球境界,动作的想象空间广泛,篮球兴趣高了,课也好上了;排球课也是这个道理,挡网的降低和球的重量的改变有助于学生想象和模仿球星扣球快感;足球场地大小的改变,球门和球的改变,会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对抗角色中;田径课降低栏的高度会使学生想到刘翔,还有投掷课上投掷物重量的降低,乒乓球课上乒乓台面的降低,都有助于学生快速的进入角色,使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大增。除器材可以取消规定限制外,动作练习也可以取消限制,例如小学体操教学中的跳箱动作——跳上成跪撑,如果教师取消跪撑的方向限制,让学生在纵向跪立和横向跪立之间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这样做动作本身的难度降低了,练习的危险性也随之降低,但对运动能力的要求没有降低。还有一个例子是中学上足球课时教学生踢足球,踢球动作分为五个步骤,分别为助跑、支撑脚踏地、踢球腿摆动、脚触球和随摆动作。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踢球的核心动作——脚触球上,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他四个步骤,这是因为脚触球动作环节非常难掌握,特别是脚背正面踢球,动作不对脚尖很容易踢地受伤,因此教学时为避免学生的恐惧心理,尽快掌握动作,脚触球动作就是问题的核心。对其他的四个步骤不进行动作规范和限制,随着踢球动作的熟练,缩短了进入角色的时间,学生的兴趣和上课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中小学的体育教学随时代和学生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其宗旨是什么都可以变,无论限制性教法还是非限制性教法,其变化的核心是以学生能尽快掌握技能、尽快进入体育运动角色、尽早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为主,体育教师在对教学器材、场地规则、教学方法的应用与选择上应把握这一方向。